有个妈妈曾经发来这样的咨询:
西西正在上幼儿园大班,我给她安排了练习控笔和拼音的每日任务,但是孩子喜欢拖拉,经常要喊好几次才会去做。刚开始练习的时候,我会坐在一边指导。但现在西西每做一题就用眼神看向我,询问她做得对不对。不坐在她身边,她就开始磨蹭,不愿自己练习;坐在她身边,我又怕打扰她的专注力。请问该怎么办呢?
这就是典型的缺乏自主的表现。当孩子不想做一件事的时候,他的表现通常就是拖拉、三心二意、依赖。
自主(autonomously),指不受外界控制,自己做主的自我管理状态。自主行为指的是出于自我意志,由自我做主的行为,区别于受控行为 —— 因为外在力量的作用而开展的行为。孩子因为自己想做而自发开展的行为就是自主行为。当孩子自主做事时,他们的动力就像加满油的法拉利,根本不需要任何外在因素的催促。自主是内驱力的第一要素。
自主性与生俱来
孩子的自主性与生俱来,学习生存的本领刻在人类的基因里。从事幼儿工作多年,我从来没见过不好奇、不四处探索的幼儿园小班和中班小朋友。让小朋友做事不难,让小朋友什么都不做才难。但进入幼儿园大班之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不自觉学习的学生越来越多。这种不自觉的学生并非先天如此,而是他们“出厂”的自主状态被破坏了。
这种自主状态是什么时候被破坏掉的呢?是当我们把孩子一天的活动安排满,孩子没有机会自己选择的时候。如果成人经常发布让孩子学数学、看书、写字的指令,甚至规定不看完这本书不能出去玩,孩子就会觉得学习是大人安排的任务,不是自己的责任。他不能决定自己玩什么玩具,学什么课程,几点玩。他没有自主决定的机会,就不知道自己可以主动做事情。世界在他眼里,就是被大人安排好的,他只需要执行,不存在“自觉”两个字。孩子没有获得过自主决定的机会,还没来得及激活天然输出动力的多巴胺生态,他们的自主动力就被抽走了,只能依赖外部的催促和监督。
扼杀自主性的现象出人意料的普遍。比如,堪比CEO工作日程的小学生一日流程、多姿多彩的幼儿园课外班,以及种类繁多的学习产品。
我见过一种比较极端的情况,是一个初三的学生,我说“改一下错题”,他改了卷子上第一道错题,便放下了笔,然后看着剩下的错题,坐着等我发布下一条指令。这个孩子的爸爸为他请了语文、数学、英语、物理私教,可他每一门的成绩都徘徊在及格线上下。而爸爸也不敢停止私教课,因为一旦不上私教,孩子连及格线都难以达到。我无法想象他是否能考上大学,即使考上大学,以后是否能独立生活。
如果让孩子完全自主决定,孩子会不会学不快,学不全,学不会?一方面我们要重新定义学习。每个物种都有学习生存本领的本能。马出生后30分钟至90分钟能学会站立,猫头鹰出生50天能学会飞翔,狮子6个月开始练习捕猎。学习生存本领的能力刻在动物的基因里,它们一出生就要自动启动学习程序,否则无法在自然界生存。那么,人类幼儿必备的生存能力有哪些呢?社会情感发展、认知发展、运动发展、语言发展等能力可以帮助人类在未来复杂的社会中生存。事实上,人类的儿童期是所有物种里最长的,人类要经过漫长的儿童期和青少年时期才具备独立生存的能力。这是人类在漫长的进化中主动做出的选择。人类是社会性最高的物种,需要掌握复杂的社会情感能力。人类牺牲独立的速度以换取学习社会情感能力的时间,以便适应高度社会化的生存环境。
担心给了孩子自主性,孩子就学不快、学不全、学不会的家长,主要担心的是在考试内容上学不快、学不全、学不会。如果仅仅将学习定义为学习校内的书本知识,就很容易忽略其他必备技能的学习,这样会影响孩子心理品质的发展,进而造成严重的心理问题。
另一方面,我们要看到孩子学习发展的主观意愿。很多人认为“孩子天生不自觉,盯着他们才能养成学习的习惯”。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孩子天生想要学习,而且他们天然愿意选择跟自己能力匹配的学习任务,这些任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自带层层进阶的属性。
孩子们并不满足于低水平的重复。比如5岁的孩子嫌一个3岁孩子搭的积木幼稚,10岁的孩子嫌5岁孩子的绘本太简单。孩子也会主动追求更难的任务。当他能熟练地搭建3层的房子积木时,自然想要挑战5层的房子。如果他已经会认500个字,那么,一本只有50个简单汉字的图画书就不再能满足他。这是因为“奖励”激素多巴胺不满足低水平重复,已经重复过的任务不足以促使大脑分泌多巴胺,多巴胺会激励着孩子选择难度更高的任务,让孩子“想要”,通过努力之后完成任务,获得满足感以及愉悦感。健康的多巴胺生态促使人们为了获得进一步“奖励”,不断挑战更难的任务。
我们应该相信孩子的选择能力。在若干个任务里,孩子最后选的往往是和自己能力相匹配的任务。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能力的提高,他们选择的任务难度也会升级。孩子可以决定自己什么时候学,学什么。他决定的次数多了,就内化了学习是自己的责任,发展出了学习自主性。
有策略的干预
为了更好地发展孩子天生的自主性,我们可以在孩子自主决定的前提下进行有策略的干预,包括环境干预和期望干预。
1.环境干预:此时无声胜有声
当创造出合适的环境,孩子的自主性会被最大程度地调动起来,从而自发地去探索和学习。合适的环境有以下几个特征:
①安全。指儿童可以在环境里自由、自主地探索。他们可以操作看到的所有物品。他们知道哪怕弄得乱一点、脏一些也没关系,之后再收好就可以了。
不安全的环境会限制孩子自主性的发展。如果环境里有一些易碎物品,出于安全考量,家长每天自然会对孩子说很多遍“不要碰这个”“不要动那个”“不要去那里”,这些“不要”对于孩子自主的欲望有致命打击。把家里布置得“儿童化”是自主发展的第一步。
②丰富。指操作材料的种类和形式更丰富。孩子可以自主选择想摆弄的物品,如奶瓶、鞋子、衣服、石头、沙子、树枝、食物、饮料,以及种类繁多的益智产品等。操作就是学习。丰富的材料能让孩子自主操作的体验丰富多样,让他们有更主动的学习动力。
要注意:不要把操作材料窄化为益智产品或玩具,生活物品才是儿童更常见的操作对象;也不要指定孩子去操作特定的物品,要尊重孩子的自主选择。
③能满足足够的运动。这并不是说一定要带孩子参加体训班、踢足球、学游泳,只需要让他们每天到户外场地,自由玩耍就行。他们会自己攀爬,跑跳,踩水,追蝴蝶,捡树叶,撒欢,去发展自己的体能。学前儿童每天需要至少两次这样的户外自由玩耍时间。如果因为天气等原因无法外出玩耍,也应该用室内体能玩耍替代。有些孩子缺乏自主探索动力,往往是因为薄弱的身体力量无法支持探索行动。
④基于孩子的发展需求调整。孩子在不同阶段有不同的发展需求,环境需要被及时调整,以匹配孩子当下的需求。这是最重要的一点。比如,孩子的手部精细动作不好,那么环境里就需要多布置能帮助孩子提升精细动作的材料,比如珠串、橡皮泥、黏土、剪纸、镊子、夹子、豆子、乐高、方块积木等。当这些材料丰富了,孩子在自主摆弄的过程中自然就发展了精细肌肉,而不需要父母命令孩子“现在去捡豆子15分钟”。
如果能打造适合孩子当下发展需要的环境,不需要家长发布学习的指令,孩子就能自主学习他们应该学的内容,实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2.期望干预:言传身教的力量
想要通过期望干预孩子的行为,必须分清期望和要求、命令和邀请。
期望和要求不一样。期望指在双方平等的基础上,我希望你这样做,因为我相信这样做对你的学习发展有帮助,我会帮你达到期望;而要求是从上而下的控制,是你必须这样做。期望是我们描述的孩子跳一跳就能够得着的美好结果,帮助孩子全面发展;要求则用来划定底线,或者叫边界。采用期望时,我们通常邀请孩子做一件事。采用要求时,我们通常命令孩子做或不做。
家长应该多用期望和邀请,少用要求和命令。一般的原则是,只在涉及个人安全及危害他人的行为时,使用要求和命令。其他情况下一律采用期望和邀请。打人、推人等攻击性行为会危害他人,那么对这种行为就应该提出明确的要求,发出清楚的命令 —— “这样不可以,马上停止”。如果孩子不听命令,坚持越界,就会收到合理后果,家长可以马上把孩子抱离现场,哪怕孩子哭闹也坚持抱离。远离电源插座,乘车时要坐安全座椅,这两项涉及个人安全,家长应该提出要求,发布指令“坐在安全座椅上”,没有商量的余地。如果孩子不听指令,那就不去游乐场了,等孩子学会了坐安全座椅再出发,哭闹也改变不了结果。
至于吃半碗饭还是一碗饭,看书看10分钟还是20分钟,练钢琴还是捏橡皮泥,这些不涉及个人安全以及危害他人行为的活动,我们只需提出期望、发出邀请即可,要把是否接受邀请的选择权留给孩子。
如果我们能够做好示范,坚持邀请,孩子会在准备好的时候接受邀请,因为他们天生希望得到家长的关注和夸赞。
很多孩子对父母的命令视而不见,对父母的期望无动于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听话,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原因往往是家长混淆了期望和命令,在该要求的时候用了期望,在该期望的时候用了要求。比如孩子无视家长的要求,不收玩具,并用哭闹要求家长代收。不肯收玩具的行为不利于孩子发展责任意识,也扰乱了家人的生活环境,“害人害己”,需要家长明确重申要求“收好玩具,下次才能玩玩具”。如果此时因为心软、心烦等帮他收拾了玩具,那么家长一开始提出的收玩具的要求就建立不起来。再如吃饭时孩子吃饱了,但家长觉得孩子今天胃口不好,希望孩子多吃点儿,这种时候家长可以表示期望并发出邀请“爸爸希望你多吃点,再吃三口好不好”,孩子可以决定是否接受家长的邀请。如果这时家长采用要求并命令孩子“必须再吃一碗”,吃饭就和压力、强迫联系在了一起,以后孩子再面对吃饭的邀请,就不会接收了。如果我们多采用期望和邀请,只在孩子涉及害人害己行为时采用要求和命令,大可以把学习的选择权交给孩子。
把掌控权还给孩子
自主性发展的关键还在于让孩子做到有掌控感。下面三个方法可以帮助孩子获得掌控感。
1.让孩子做主
孩子自己的生活事项,只要不给家长增加额外负担,就可以让孩子做主。具体分为三种情况:
完全交给孩子决定。比如,孩子每天穿什么衣服、鞋子,背什么包包,自由活动时间玩什么,完全可以交给孩子自己选择。1岁半时就可以开始。刚开始我们可以把选择范围限定在两个,比如穿红色衣服还是蓝色衣服。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可以扩大选择范围,直到让孩子完全自己决定。
家长划定选择范围。比如,周末去哪里玩,家长最好提供一个能承受的选择范围,避免孩子选出不切实际的选项。每天的阅读时间,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书,但是范围必须是书。每天的区角时间(或者叫练习时间),可以帮助孩子做有针对性的训练,家长先定好选择范围,比如橡皮泥、剪纸、涂鸦,这三项活动都可以锻炼精细肌肉,孩子不管怎么做都能达到练习精细肌肉的目的。
家长划定选择条件。比如,每餐允许孩子自己选择食物,但有选择条件,那就是必须选三样,以此帮助孩子均衡营养;孩子可以自己选择玩具,但是条件是一周只能买一次,且不超过100元;孩子可以选择偶尔吃不健康食品(冰激凌、汉堡或烤肠),但一周不能超过一次。
2.多用“你选A,还是选B”的句式
其实A和B都是我们希望孩子做的,但孩子自己选了,就会觉得这是自己的决定,是自己的责任,孩子做事情的主动性就会被很好地提高起来。这个句式几乎可以用来应对所有孩子不配合做事的情况。
我所教的班里有个孩子叫菜菜,4岁了还不会数数,他需要老师带他单独练习数数。4岁的孩子当然不会自觉地练习数数。那么,怎么办呢?我问他:“你想现在练,还是下午练?”让菜菜自己选。其实不论选哪个,都能达到练习的目的。但是我让他自己选,他就会觉得练习是他自己的选择,就能自主地在练习时配合。
再如孩子出门时容易磨蹭,每次提醒他:“要出门了,快收玩具。”他还是一拖再拖。这时就可以把“快收玩具”的提醒换成:“我们过15分钟就要出门了。你再玩3分钟,还是5分钟?”等他做了选择就摆出沙漏计时,时间到了提醒马上收玩具。
3.让孩子当领导
3岁之后,孩子特别喜欢当领导。当领队能让孩子体会到荣誉感、掌控感、决策力、影响力、权威感和激励的效果。这一切都有助于孩子自主和内驱的发展。我们可以把“当领导”作为一种非物质奖励,当孩子有正确行为时,给孩子非物质奖励。不过要注意:这个奖励一定是针对孩子的努力、进步和态度做出的奖励,而不是孩子取得的结果。非物质奖励结合夸奖法使用,可以完全取代物质类奖励。
适合家庭的非物质奖励方式有以下几种:
选择最爱的一部动画片,全家一起看。(做决策)
让妈妈做自己选择的美食。(做决策)
决定晚餐吃什么。(做决策)
发“家庭小帮手”奖状。(荣誉感)
选一本书,让爸爸读给自己听。(做决策)
获准使用一件从未用过的工具。(特权)
爸爸、妈妈必须听自己读书。(权威感)
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特权)
决定周末去哪里玩。(做决策)
给妈妈化妆,帮妈妈搭配衣服。(体会自己对他人的影响)
决定家里新买的家具和花摆在哪里。(做决策)
为什么说以上方法有用呢?这要从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理论说起。这一理论是心理学应用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理论之一。该理论将正常人的一生,从婴儿期到成人晚期,分为8个发展阶段。在每个阶段,个人都会面临并克服相应的挑战。每个阶段都建立在成功完成前一阶段任务的基础之上。如果未能成功完成某阶段的挑战,就会在接下来的阶段重新遇到问题。
其中第二阶段儿童期(1.5~3岁)的关键冲突是:自主与害羞(或怀疑)。这一时期,儿童刚刚摆脱了彻底依赖他人的阶段,初步掌握了独立技能,如爬、走、说话等。此时他们的核心需求是获得控制感,他们问自己的关键问题是“我能自己做这件事吗,还是我必须依赖其他人才能做”,开始“有意志”地决定做什么或不做什么。当自己独立做了一件事后,他们获得了一种对自己的控制感以及对自己初步能力的信心,从而发展出良好的品质 —— 自主,并为下一阶段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如果他们控制的诉求被抑制,那么就会陷入害羞或自我怀疑。
同时这一阶段的孩子会不断制造麻烦,因为他们需要不停地去证明自己的独立性和控制感。这时孩子会反复用“我”“我们”“不”来反抗外界控制。如果家长过分严厉,则会伤害儿童的自主感和自我控制能力。如果父母对儿童的保护或惩罚不当,儿童就会产生怀疑,并感到害羞。此时他们已经具备了独立行走和搬运物品的能力,经常展现出惊人的破坏力,但其独立能力还很弱,想自己做却又做不到,导致挫败、哭闹。这个阶段的名场面就是,不肯穿衣、穿鞋,非要自己穿又穿不上,然后挫败地哭天喊地,或者拿着妈妈的口红一通乱画,越制止他反而画得越起劲。这个阶段通常被叫作“第一个反抗期”或“糟糕的2岁”。
让孩子做决定,用“你选A,还是选B”的句式就是为了满足这一阶段的孩子求控制的心理需求。家长还可以采用其他方法支持这一阶段的发展。比如,让孩子参与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动。邀请他们自主如厕,但是不强迫,耐心等待他准备好。如厕训练不用着急,3岁之前的如厕训练很多时候都不会成功。但是请相信,孩子不可能一直喜欢围着尿不湿。哪怕会挫败,也尽量允许他们独立穿衣、穿鞋、用餐。
第三阶段,学龄初期(3~5岁)的关键冲突是:主动对内疚。这一时期,孩子的社交圈不再局限于家庭,他们来到幼儿园,面对更广阔的社交环境,已经掌握了吃饭、穿衣、喝水、如厕等基本生活技能,开始把注意力转向更深入的探索和社交活动上。
这一阶段的核心需求是对参加新活动、交新朋友、学习新技能的强烈渴望。他们问自己的关键问题是“我好,还是不好?”他们开始意识到,我能表达权力。这一阶段,如果孩子的探索欲和权力欲被满足,他们就会越来越主动,特别愿意去尝试新活动,偶尔的失败不会让他们放弃,而是会再次尝试,这能帮助孩子发展出目标感、领导力、上进心。如果探索欲和权力欲被压制,他们就会产生内疚感。内疚是对于某次失败的深深自责或者是对于努力尝试的羞耻感,并进而觉得自己“不好”。如果内疚感大于自主感,孩子就不愿意尝试新事物,也特别害怕失败。
这一阶段的孩子特别想要当领导,想当第一,想展示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想展现自己的影响力。这一阶段的名场面是,“爸爸看我,妈妈看我”,随时想要把自己的进步展现出来。有时他们得不到足够的关注,可能会故意捣乱以寻求关注。他们的社交能力还很弱,不得不面对“其他孩子不听自己”的现实,并发脾气。他们也可能因为胜负欲太强而出现攻击性行为。
给孩子当领导的机会是为了满足孩子的探索欲和权力欲。这一阶段,给孩子选择以及“选A,还是选B”句式依然非常好用。另外,家长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支持这一阶段的发展:鼓励孩子探索;在活动选择、朋友选择上作出恰当指导;常作示范,常作正向强化;帮助孩子把错误当成学习的机会。
我帮西西妈妈对西西的情况进行了分析。西西在控笔和拼音练习这两件事上拖拉磨蹭,依赖妈妈的监督,明显没有自主性。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西西没有在这两件事上获得过掌控感;二是,西西的手部精细肌肉发展不够,不能支持频繁的控笔练习;三是,每日控笔和拼音练习的要求超纲了。西西妈妈也反思到:西西从小很少自己做决定,很少获得过掌控感,习惯遵从大人的安排;拼音练习对抽象思维要求高,适合小学一年级开始,而幼儿园不需要学习拼音;西西手部精细肌肉发展不到位,控笔练习对他来说太难了,他做不到才逃避。之后,西西妈妈不再要求西西提前学拼音,取消了每日控笔和拼音的练习任务,聚焦以下几点,以支持西西自主性和精细肌肉的发展。
首先,西西妈妈从环境入手,添加了一个置物架。妈妈邀请西西一起选择置物架上的物品。妈妈拿着物品图片告诉西西:“你可以从这些物品中选4样放在置物架上:乐高,插片积木,大颗粒积木,橡皮泥,黏土,剪纸套装,串珠子玩具,夹豆子套装,涂鸦板,涂色卡。你选哪4样啊?”这些物品既好玩又能训练手部精细动作。西西最后选了大颗粒积木、橡皮泥、串珠子玩具和涂鸦板。每天晚餐后的自由活动时间,西西可以自主从置物架上选择物品玩耍。
没有了枯燥且过难的控笔和拼音练习,还可以自己选喜欢的玩具,西西刚开始特别兴奋,每天吃过晚饭就迫不及待地跑去置物架上找东西玩。妈妈跟西西约定一次只能玩一样,收好之后才能玩下一样。西西也开心地遵守了这个约定。刚开始每样东西西西碰一下就换下一样,妈妈也没有干预。很快,西西就发现收拾物品特别费时,就开始专注于玩一样东西,半小时左右才换到下一样。1个月后,大颗粒积木、橡皮泥、串珠子玩具和涂鸦板西西都玩得很熟了。西西的手部精细动作也肉眼可见地飞速提升,他能捏出很精巧的橡皮泥作品。后来,西西和妈妈一起更新了置物架上的物品,换成了乐高、黏土、剪纸套装、涂色卡新4样,依然专门训练精细动作但是难度更大。因为之前的经验,西西的手部精细肌肉可以非常顺利地支持新4样活动的开展。
其次,西西妈妈有意识地减少要求和命令,更多使用期望和邀请。随着西西手部精细肌肉的快速发展,妈妈想要再次启动控笔练习。这一次,妈妈没有要求或命令“必须做15分钟控笔练习,做完练习才能自由活动”,而是告诉西西,“妈妈希望你把这一页描线做完(期望),你都能在涂鸦板上画那么好看的画了,描线肯定也可以的,现在妈妈陪你一起描线好不好?(邀请)”西西果断拒绝了。妈妈没有急着“改用要求”,而是接着问:“现在不想描啊,没关系!你想自由活动时间之后练,还是明天练?(选A还是选B句式)。”西西回答:“明天。”妈妈立刻说:“好啊,那我们现在就在日历上标注一下,明天自由活动时间之前西西和妈妈一起做控笔练习。”
第二天,妈妈都刻意提醒西西:“今天自由活动之前要做控笔练习。”晚上,西西乖乖地做了控笔练习,并能准确地握着铅笔描直线和曲线了。妈妈乘机夸奖了西西,并邀请他在自由活动时间之后设定一个30分钟的安静时间:西西可以在控笔练习和阅读绘本中自主选择。妈妈发现,当控笔练习的难度和西西手部精细肌肉的发展水平相匹配之后,西西会主动在安静时间选择控笔练习。无需妈妈监督,西西自己就主动完成了好几页控笔练习。妈妈奖励了西西,让他自己决定周末去哪里玩。
最后,家人刻意制造让西西自主决定的机会。从穿衣、穿鞋到吃饭,家人有意识地让西西自己决定。刚开始西西还比较犹豫,但很快他就开始享受自己做主的乐趣了。但这其中挑战最大的是,爸爸妈妈要忍住时不时指导的冲动。有一次,晚饭时西西只吃一个菜,妈妈见状没有像往常一样把另外两个菜夹给西西,而是故意问爸爸:“你有没有吃够三样菜?”爸爸马上会意,说:“好像有一样没吃,我现在就补上。”西西看了爸爸一眼,自己默默夹起了其他菜。除此之外,每次外出购物,西西也已经可以在划定的范围内顺畅决定买什么衣服、玩具、水杯、食材了。在这之前,每次面对“买哪个好呢?”的询问,他都只会说“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