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在云南大理支教。第一节课上我作了自我介绍:“我来自新疆。”有一位学生马上问:“老师,新疆在哪儿?”班里很多学生到过的最远地方就是离村子12公里的县城。哪怕离县城只有3小时车程的大理,很多学生也没去过。他们没有真正踏足过村子外面的世界。
我趁着假期去了大理一中。大理一中是大理州最好的中学之一,位于家家有花、户户有水的大理古城。整座校园是白族风格建筑,白墙搭配飞檐翘角,有亭台楼榭、花园绿树,古色古香,幽静葱茏,一年四季花开不断,是个名副其实的“花园式学校”。在校园里抬头可见苍山,出门是热闹的大理古城,不远处是洱海,校园内外美得像一幅画。那时,大理一中的学生宿舍已经做到了四人一间,且带独立卫生间,可以媲美大学宿舍。该学校升学率很高,每年都有学生考入清华、北大。
我拍了很多大理一中的校园景色照片,从宿舍到教室,再到食堂,准备带回去分享给我的学生。当我把照片打在投影仪上的时候,全班同学并没有我期待中的羡慕,而是充满怀疑地看着这些照片。他们沉默了一会儿,说:“老师,这些照片是假的吧,大理哪有这样的学校?你就是想用一些照片骗我们好好学习吧。”
有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不能理解学生们的这种反应。生于1995年左右的他们是伴随着电视长大的,他们所在的村子离热闹的丽江只有半小时车程,村里经济条件并不差,他们有足够的渠道接触到外面的世界。为什么对我介绍的大理一中却抱有深深的怀疑呢?
多年之后,我才明白,是因为不相关。大理一中的条件再好,离他们再近,都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不相关,和他们在乎的东西不相关。作为刚教了他们一个月的支教老师,我还没有和他们建立足够的信任和联结,我的期望和他们不相关。
内驱力的第三个要素归属(connection或relatedness),也被翻译为相关或关系,指感到与他人联结和感到归属某团体的需求。人是高度社交的动物,有和他人互动的需求。人们需要互动、联结、被关怀和关怀他人。我们渴望有意义的关系,这种关系和内驱力密切相关。在一项研究中发现,学生觉得老师冷漠不在乎时会更没有动力学习,因为老师并没有满足孩子建立关系的心理需求。
丹尼尔·平克(Daniel H. Pink)在研究组织管理及员工激励时为归属提供了另外一层解读,“如果一个人感觉不到自己属于更伟大更长久的事物,他就无法过上真正出色的生活。”归属,不仅仅指归属为某一团体,也指归属为某个有意义的目标。
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 )曾说:“目标为生活提供了活性能量。我认为,只有那些想做超越自己能力范围事情的人,才会在人类发展进程中取胜。”归属于某个有意义目标的目标感哪怕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也很重要。当孩子理解某个任务能帮助他们实现某个更大的目标,且这个目标对自己有意义时,他们会更有内驱力完成任务。
如果说自主是我觉得我能决定怎么做,并作出贡献,胜任是我热爱挑战也有能力克服挑战,那归属就是我热爱周围的人,并觉得这个任务会帮助我实现某个有意义的目标。
归属源于安全依恋和好的目标
当人有了安全依恋和好的目标,就有了归属。有了归属,人就有了不断前进的安全基地。
1.安全依恋: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
归属一方面来自安全依恋的发展。安全依恋指的是人对生活中特定人物有一种强烈而愉快的情感联结,与这个人交往会带来愉快体验,面临压力时可以从这个人这里得到安慰。安全依恋是爱、安全和归属的起源,是人探索世界的安全基地。
安全依恋是依恋的一种类型。目前通用的依恋类型划分来自心理学家玛丽·安斯沃斯(Mary Ainsworth)的陌生情境测验。安斯沃斯根据1~2岁的婴儿在8个场景里的表现,把婴儿分为以下4种类型:
安全型依恋(secure attachment)。婴儿把妈妈作为安全基地。妈妈在时,他们独自探索,对陌生人随和大方。一旦妈妈离开,他们就会有明显的不安 —— 可能会哭泣。妈妈返回时,婴儿积极靠近妈妈,哭泣也很快停止。美国65%的婴儿属于这种类型。
回避型依恋(avoidant attachment)。妈妈在时,婴儿漠不关心。妈妈离开时,婴儿也不伤心。婴儿对陌生人的反应与对妈妈的反应相同。重聚时,他们回避妈妈,当被抱起时,他们不愿意靠近。20%的美国婴儿属于回避型依恋。
抗拒型依恋(resistant attachment)。这些婴儿紧紧靠在妈妈身边,很少有探索行为,对陌生人保持戒备。一旦妈妈离开,他们就会大哭。妈妈返回时,他们又表现出矛盾的生气抗拒 —— 会接近妈妈但是打妈妈、推妈妈,被妈妈抱起后还是哭个不停、不容易被安抚。抗拒型依恋在美国婴儿中占10%。
混乱型依恋(disorganized / disoriented attachment)。这种类型反映了最大程度的不安全。这种类型奇怪地混合了回避型和抗拒型的行为。他们似乎对于接近还是回避妈妈犹豫不决。当妈妈回来时,这些婴儿表现出不知所措的行为,比如被妈妈抱起时出现抑郁的情绪,被妈妈安慰时意外地哭,与妈妈交流时表情茫然,妈妈靠近时躲开。这类婴儿占5%。
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以及弗洛伊德认为,婴儿从安全依恋中获得的温暖、信任和安全为健康的心理发展奠定了基础,非安全依恋的个人未来很难最大化发挥潜能。大量的研究表明,具有安全依恋的儿童,有更高的自尊,更自信,有更好的社交能力、更强大的共情能力、更高的责任感和更强的成就动机。
安全型依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依恋是人和其他人第一次建立的情感联结,奠定了其发展基调,会极大影响认知、自我、情绪、社会性的发展。除了安全型,其他所有的依恋类型都表示某种程度上的不健康亲子关系。没有安全依恋的孩子,是没有安全港湾的漂泊者,会在不安全感中消耗大量心理能量,可能在过度反应或者过度自我保护的状态中徘徊,体现出易怒、易攻击或者退缩不安的风格。
依恋的关键发展期是8~24个月。在关键期形成的依恋类型,后期有转变的可能,但倾向于保持稳定,因为父母抚养方式倾向于稳定。与父母形成非安全依恋的婴儿,通过与其他人(父亲、祖父母、保姆等)形成安全依恋,可以减轻与母亲之间不安全依恋的不良后果。
2.敏感养育:养出安全依恋的孩子
什么样的养育能更容易养出安全依恋的儿童呢?在一项对66份研究的综述里,总结出能和婴儿形成安全依恋的母亲具有以下特点:
表6 安全依恋型的母亲特征
特征 描述
敏感性 对婴儿的信号能迅速、正确地做出反应
积极态度 对婴儿表现出积极的关系和爱
同步性 与婴儿建立默契、双向交往
交互性 在交往中,母亲和婴儿会注意同一件事
支持性 对婴儿的活动给予密切的注意和情感支持
激发性 常常引导婴儿的行为
符合以上特点的养育被概括为敏感的养育(sensitive care-giving), 即对婴儿做出迅速、一致、恰当的反应,温柔细心地照料他们。敏感的养育对安全依恋的形成非常重要。
养育里的哪些做法会导致不安全依恋呢?在养育过程中对宝宝表现不一致,父母根据自己心情的好坏,对婴儿时而热情,时而冷漠,甚至很多时候没有反应。
婴儿面对父母不稳定的回应,充满了巨大的不确定感和不安,无力专心探索,对父母的离开感到非常恐慌,通常会采取极端的方式,比如哭闹、纠缠等,来获得安慰,形成抗拒型依恋。
对宝宝缺乏耐心,对婴儿的信号没有回应,常对婴儿表现出嫌弃、厌恶、不耐烦的消极情感,很少从与子女的亲密接触中获得快乐;或者过于热心,总是喋喋不休,甚至在婴儿厌烦时提供过多的刺激。这两种养育容易造成回避型依恋。对于不喜欢自己的父母,或者总是纠缠自己的父母,婴儿只能采取回避的态度应对。
如果婴儿长期遭受忽视或身体虐待,就容易形成混乱型依恋。通常发生在孤儿院、父母虐待儿童等情况下。
以上情况看起来比较极端,但其实在日常生活中也会发生。比如,下班回家的爸爸,想跟孩子亲近,把睡着的孩子弄醒,抱着孩子不停说话,举高高。家长兴冲冲买了很多益智玩具,发现孩子不喜欢,然后硬把玩具一次次塞给孩子。
敏感的父母往往自己活得通透且随时关注孩子的需求,不敏感的父母很可能自己也面临很多生活困境。不安全依恋的孩子未来会面临更多的人生挑战。这提醒着父母应该在8~24个月的关键期给孩子提供高质量的养育。关键阶段出现依恋问题,后期补救事倍功半。
敏感养育不要求天赋,不花钱,甚至不需要很多时间,只要有意愿并持续学习,每一个家长都可以给孩子提供敏感的养育。当孩子在安全依恋里感受到,不管遇到什么风雨,都有一个随时可以支持自己、包容自己、爱自己的安全基地,他们自然有内在的动力去不断发掘自己的潜能。
3.好的目标:激励人不断前进
归属另一方面来自好目标。好目标自带激励效果。一个目标如果没有激励作用,通常是因为这个目标太模糊,孩子不明白这个目标意味着什么。比如“好好学习,考个好大学”。“什么是好大学?”“好大学跟我有什么关系?”这个目标对0~12岁的儿童就是非常模糊的目标,很难起到激励作用。孩子可能会因为想要取悦家长而去努力学习,而不是主动为一个自己认可的目标努力。
一个好的目标符合**ART原则:
具体(specific);
可衡量(measurable);
可实现(achievable);
和个人相关(relevant);
有实效(timely)。
怎么帮助孩子设置好目标?家长们可以使用两个实用工具:目标分解图和目标路径图。
①目标分解图让目标清晰形象,有吸引力,激励孩子自发地向目标前进。
我小学六年级时,一次因为学校活动需要,由我负责黑板报设计,在两周内按照以往标准完成整个黑板报的排版设计、绘画、选文抄写。这个任务的目标对我来说,具体 —— 完成整个黑板报,可衡量 —— 按照以往标准,可实现 —— 从时间、个人能力上我都能完成,个人相关 —— 我以前就是班里负责黑板报的核心成员,有实
效 —— 两周内完成,符合标准的**ART原则。我清楚地知道为了完成这个任务,我需要做什么,能收获什么,所以没有丝毫犹豫就接下了出黑板报的任务。
下面的目标分解图可以更直观呈现我实现目标之后的场景:
图12 目标分解图1
根据目标分解图的思路,我对于实现目标之后的场景想象是这样的:如果我能一个人完成整个黑板报的设计,那么全班同学每天都能看到我的作品(实现目标看起来是什么样的);我会听到同学说:“她一个人完成了整个黑板报,又能写,又能画,太厉害了吧!”我会听到老师的夸奖:“她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实现目标之后听起来是什么样的)班里还从来没有其他人能一个人把整个黑板报做完,如果我做到了,我就是第一个,那我就太牛了(实现目标后感觉是什么样的)。用目标分解图呈现是这样的:
图13 目标分解图2
我想象出完成目标的景象之后,瞬间就充满了干劲儿。我被实现目标的美好画面吸引着,充满内驱力地主动迎接挑战。完成这个任务时,胜任感、归属感、掌控感把我包围,以至于我到今天都记得当时的感受。
②目标路径图展示实现目标的清晰路径,可以帮助孩子以终为始,围绕目标规划自己的行动。
目标路径图,指把大目标分解为阶段性的小目标,帮助学习者看到实现目标的清晰路径,保持动力,防止中途退场。
幼儿园可以用简化的思维导图列出实现某个目标需要做好的准备。如果想实现举办皮影戏演出的目标,那么需要准备好的物品就包括:资金、演出票,各种零食(爆米花、可乐、果汁等),演出道具(幕布、手电筒、玩偶等),一个故事。用一个思维导图表示,举办皮影戏演出的目标就被分解成了一个个容易实现的小任务。在完成每个小任务的过程中,孩子都知道自己离“演皮影戏”的大目标又近了一步。这个大目标是孩子最终的目的地,画出到达目的地的路径是实现目标的第一步。有了这个第一步,孩子的每个行动都有了方向和意义,也就更有前进的动力。
进入小学后,可以采用阶段性目标路径图,引入时间概念,让孩子知道不同阶段需要完成哪些小目标,以便实现最终大目标。如果目标是“3个月内能够写出符合投稿标准的作文”,那么目标路径图的一种可能如下图所示:
图14 目标路径图
这些方法非常适合用在家庭育儿场景中。孩子对家庭有天然的归属感,家长也更能根据孩子的特点和孩子一起制定个性化目标。要想发展孩子的归属,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
首先,埋怨对归属的杀伤力很大。有些家长经常这么说孩子:“你就不能快点写作业?你怎么不细心点呢?为什么做这么多遍还不会?”这些表述方式传达出的是对孩子的埋怨 —— 你没达到我的期望,我对你特别不满。孩子在埋怨面前会变得战战兢兢,缺乏安全感和归属感。
其次,孩子不会因为怕你或亏欠你而听你的,但会因敬你、爱你而听你的。如何让孩子敬你、爱你呢?要自己做好榜样,足够懂孩子。当孩子不听话时,可以先自问:我懂孩子吗?知道孩子喜欢什么吗?什么会让孩子兴奋得睁大眼睛?什么会让孩子害怕得想要逃避?孩子的优点有哪些?孩子最近在哪些方面取得了进步?如果我们足够懂孩子,孩子自然会认为爸爸妈妈是跟“我”一伙的,从而对家庭有深深的归属感。
最后,家长要接纳自己和环境的局限性。接纳局限,并专注于自己能给孩子发挥影响的疆域,这样,每一位家长都能不断帮助孩子获得“为目标努力并靠近目标”的经历。
自主、胜任、归属是人的基本心理需求。当这三个心理需求被满足时,人们会具备内驱力,并有良好的心理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内驱力和外驱力的界限并不明晰。由外部因素激发的动机会被转化为内部驱动,成为内驱力。就像一个孩子从来没有游过泳,他自然无法产生游好的内驱力。但当他看到朋友、偶像游得很好时,因父母的邀请和鼓励等外部的驱动因素激发了好奇。孩子自主决定尝试后,随着游泳技能的提升,他想要游得更快更好的渴望就成了内驱力,激励着他不断提升游泳技术。
大理一中的激励方式失效后,我决定“曲线救国”,不再提大理一中,也不再提考高中这种他们还不能和自身联系到一起的空洞目标。
我做了几件事,通过家访了解他们的生活,参与他们的活动(比如捡蘑菇、野炊),和他们聊天,了解他们的喜好,以此和他们建立信任而亲密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感受到被在乎。同时发起一系列集体活动,包括作文小组、阅读小组、合唱,让他们感受到自己属于这个集体,有归属感。
第一学期结束时,不论我说什么,已经不会再有学生怀疑这些话的真实性。他们已经信任了我,并愿意朝着我提出的期望努力。这是归属感带来的变化。
接下来,最有挑战的就是如何让他们知道现在的每一天,归属于一个宏大的任务:考上大学,这个任务对他们的人生有重大意义。通过制定可行性目标 —— 掌握有效写作技能,以及制定目标路径图,我带领他们一起一步步实现目标。
一年后,孩子们的作文水平普遍得到提升,全班的语文平均成绩从全镇第七,上升到全镇第三。孩子们在写作上的进步,得益于他们觉得自己归属于班集体,这个目标对自己有意义,且知道怎么一步步脚踏实地地实现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