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轩马上6岁了。作为班里最大的孩子,他特别想要证明自己已经成为大哥哥了,又不确定该怎么做。

他非常希望得到老师的关注,于是会故意说反话或违反规定引起老师的注意。老师说“小眼睛”,他故意说“不看老师”。(正确口号应该是“小眼睛 —— 看老师”)当老师把目光投向他时,他又马上说“老师,对不起,我说错了”。他会故意在老师上课的时候做鬼脸,然后拿眼睛悄悄地看老师的反应。

他也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会在收到站到队伍最后或暂停5分钟的后果时,激动得大叫,通过攥紧拳头来缓解自己的情绪。

他在和自己的情绪作斗争以及当大哥哥的挫败中撑到了放学,最后在排队等妈妈来接他的时候,又因为一点小事爆发,攻击周围小朋友。

后来,轩轩的这种挫败发生了转机。有一次小朋友们正在收拾物品,眼看要错过下一节美术课了,轩轩收完自己的磁片区之后,快速帮其他小朋友把积木、娃娃家、灯光区的物品归位,大家最终按时赶上了美术课。老师表扬了他。在这之后,在收拾物品环节,他坚持把物品按照自己的标准收拾,哪怕老师已经带着其他小朋友离开了,只有他一个人在原地收拾,甚至忘记了接下来就是他最爱的户外活动。

小朋友们也都知道了轩轩是个收拾达人,不会收拾或者收得慢的小朋友都会找轩轩帮忙。轩轩从帮助他人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其他“用力过猛”的求关注行为大大减少了。

有一段时间,班里开展皮影戏剧场项目。轩轩担任剧场保安的工作。其他小朋友也想当保安,并要求轩轩轮流,但轩轩不同意,双方僵持不下,眼看就要演变成一场群体冲突事件了。这时,轩轩大声说:“你们听我说,我一直想当保安,因为我以后的理想是当警察,我最喜欢保安了,我就应该当保安。”这时一个小朋友站出来说:“轩轩以前帮我们收拾过玩具,我们应该帮他。”其他小朋友被说服了,愿意帮轩轩实现理想,心甘情愿地让轩轩一直当保安。之后还有小朋友想出了一个办法:让轩轩当1号保安,其他小朋友轮着当2号保安。

轩轩发现,帮助别人不仅能获得老师的夸赞、其他小朋友的感激,还能帮助自己实现理想。之后轩轩一有机会就会帮同学和老师。问题行为得到了明显改善。第二年上幼儿园大班后,他成了名副其实的大哥哥。

不仅是轩轩,其他我教过的有严重行为问题的小朋友,当他们参与助人活动时,他们的自我评价、自尊、自信、自控能力、人际关系、学习效率、对生活和学习的满意度都有很大提升。

而家长和老师的核心任务之一,是鼓励并引导小朋友开展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prosocial behavior)指符合社会期望并有利于他人、群体和社会的行为,是衡量个体心理健康水平和道德发展的有效指标,而且能促进个体有效地适应社会和形成优良品德。帮老师拿书,把零食分给同学,给陌生人指路,安慰朋友,给图书馆捐书,到敬老院服务,参与公益活动,等等,都是亲社会行为。

助人就是助己

人类为什么有亲社会行为?进化观点认为人类天生具有亲社会行为,因为抱团活动的人类具有进化优势。如果你帮助了跟你基因类似的人,那么在你增加了他们生存几率的同时也保证了自己基因的延续。社会学习观点则认为,人类会在童年和青少年时期,在社会环境对助人行为的示范鼓励中、在社会经验中习得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的动力是共情,一项大的调研发现,亲社会行为的强预测因子是理解他人感受和想法的共情能力。亲社会行为的催化剂是个人的幸福体验。如果一个人觉得烦躁、焦虑、郁闷,他大概率也没有心理能量去帮助其他人。这在研究中也得到了证实,儿童及成人在快乐情绪时比在中性或消极情绪下更容易帮助他人。

有关亲社会行为的几项研究非常有意思。根据标准的经济学理论,任何条件下最理性的决策应该是最大化自己个人利益的决策,而不管对其他人的影响。而事实上,人类在做决定时,会自发考虑自己的决定对他人的影响。

在“独裁者”游戏中,一笔钱被提供给一个人,这个人可以全权决定是独占这笔钱,还是共享。按照经济学理论,最理性的决定应该是独占。但在研究中,人们不是这样做的,获得钱的人会把15%~35%的钱分给游戏伙伴 —— 他们刚遇到且可能此生不再相见的陌生人。这个结果在世界范围内被不断重复,从小规模的游猎社群到大规模的工业化社会。

在“最后通牒”游戏里,游戏一方有权提出资金分配方案,而另一方可以选择接受或拒绝方案。如果分配方案被拒,那谁都得不到钱。按照经济学的理性决策,方案提出者应该尽可能少地给另一方资金,而另一方应该接受被分配到的任何资金(因为不管拿到多少,聊胜于无)。而事实上,人们不是这么做的。方案提出方通常会把40%~50%的资金分配给对方,而另一方通常会拒掉少于20%的分配方案。

更让人惊奇的是,人们通常愿意支付费用来获得权利去惩罚两个游戏里的自私玩家,甚至他们仅仅是观察者而不是玩家本身。研究者对此的解释是,世界范围内,人们被公平驱动,而公平创造了社会规则,社会规则又鼓励亲社会行为。因此,人类对公平天生的敏感驱动着亲社会行为。

亲社会行为在儿童身上的发展也证实了以上观点。

6个月大的婴儿更喜欢在压力下帮助他人的人,而不是那些袖手旁观或伤害他人的人。而且婴儿也更喜欢惩罚恶人的人。

1岁到3岁之间的学步儿已经能积极参与亲社会行为了,比如帮助、安慰、分享、合作。学步儿也热衷于学习社会规则并监督社会规则的执行。尽管他们只是游戏的旁观者,而不是参与者,他们也会积极地强化规则。

4岁的时候,孩子在决定如何分配资源时,已经能够考虑到多样的因素,比如,不同人的需求、集体感、代价、过往经验等。

小学时,孩子会采用善意的谎言(亲社会谎言)去保护另外一个人的感受。他们已经能够深入理解,为了实现更大的好处,伤害有时是必须的。

亲社会行为在世界范围内都是被推崇的美德。中国自古以来就有大量提倡助人奉献的诗文,《诗经》里有“投我以桃,报之以李”,西汉戴圣说过“君子贵人贱己,先人而后己(君子尊重别人而把自己看得很轻,凡事先考虑别人,最后考虑自己)”,元朝马致远说过“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古印度有谚语“予人玫瑰,手留余香”。伊斯兰教、犹太教和基督教都教导信徒“帮助不幸是一种宗教义务”。

以上研究都表明,如果孩子没有天生的特殊需求,且在健康有爱的环境中成长,那么其社会行为的习得是自然而然的。孩子在自尊、共情、尊重得到良好发展的基础上,会自发呈现多样的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定义是让他人获益,本书主要聚焦于亲社会行为对助人者带来的帮助。

首先,亲社会行为可以有效防止暴力行为。亲社会行为的反义词是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 behavior)。亲社会行为的极端表现是利他主义(altruism),反社会性行为的极端表现是精神病态(psychopathy) —— 为了私利虐待他人且完全不顾对方的痛苦。精神病态的发生和基因有一定关系,这些人有感知他人情绪的神经反应缺陷,缺乏对他人痛苦的共情。但一般认为暴力基因遇到高压成长环境(冷漠、暴力、被操控)会造成精神病态。健康有爱的环境可以对抗孩子先天基因的暴力倾向,帮助孩子成为健康的社会人。

儿童可以被教会好行为,也可以被教会坏行为,但是研究表明反社会行为比亲社会行为更有传染性,关系亲近时会增加这样的效应。这意味着成人需要有意识地帮助孩子参与亲社会行为,以抵消潜在的反社会行为可能带来的影响。

其次,亲社会行为可以缓解压力。凯利博士在她的TED演讲中提到一项研究。这项研究跟踪了美国1000位成人,从34岁到93岁,统计这些人在每一年经历了多少次压力事件,以及花了多少时间帮助他人。她发现:经历重大压力事件(经济困难、家庭危机等)的人死亡率增加了30%,但是经常帮助他人的人的死亡率跟压力事件无关。也就是说,与他人联结,并做出贡献的亲社会行为能够降低人们在压力性事件中死亡的风险。亲社会行为能减缓助人者的压力,减少消极情绪,增加积极情绪体验。帮助他人是一种天然的抗压药,能够抵消压力事件带来的死亡风险。

最后,亲社会行为会让人更健康、快乐。助人者可以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这些社会支持对于度过人生艰难时刻有重大意义,可以减少孤单、酗酒、抑郁的风险。哈佛大学教授泰勒·本·沙哈尔博士在著作《幸福的方法》中提出,增加幸福体验的方法之一,是每天写下让自己感恩的5件事。仅仅是“亲社会”的感受,就能有效增加人的幸福体验。亲社会行为也是一种快乐剂,能让助人者更快乐。

助人就是助己。我们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成为更幸福的自己。所以我们可以采用一些实用方法,更好地帮助孩子在助人中发展自我。

亲社会行为的促进方法

1.添加语言装备

对于儿童来说,想助人和会助人之间可能隔着一条银河,儿童好心办坏事的事迹层出不穷。

6岁的乐乐看到一个小朋友在哭,本来想去安慰他,结果张嘴说出:“我爸爸说,大声哭的小朋友会被坏人抓走,别哭了。”然后小朋友哭得更伤心了。

7岁的天天带了最喜欢的花生酥,想分给全班小朋友,但他不知道该怎么说,就远远地把花生酥丢到其他小朋友的桌子上,小朋友被“从天而降”的花生酥吓到了,都拒绝了花生酥。天天一个人站在原地,感到很郁闷。

10岁的笑笑看到同学提着水壶走得一摇一晃,很吃力,他去帮忙,抓住水壶一提,水壶失去了平衡,里面的水倒了出来,把同学的鞋子、袜子都打湿了,同学气得原地跺脚并骂了笑笑。

以上类似的情况不及时引导,孩子可能被贴上“帮倒忙”“管闲事”的标签,不仅打击其助人的积极性,还会破坏与他人的社交关系。我们可以教儿童用亲社会“语言”,让孩子正确帮忙。

常用的语句有:

“发生什么了?”

“你觉得怎么样?”

“需要帮忙吗?”

“我来……好吗?”

先询问、再行动,是比较稳妥的办法,可以防止产生不必要的误解。

2.善意揣测

有一次,小朋友们在讨论:小卖部里的东西,是否应该免费。

一个小朋友说:“给残疾人的东西就应该免费,我们要帮助残疾人。”孩子们还不能很好地理解什么是残疾人,大家觉得“老人、乞讨的人、身上有些地方不能用的人、盲人”都应该免费。这时,另一个小朋友说:“有些乞讨的人是装的,不应该帮他们。”

这个场景很好地体现了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 —— 对他人动机的揣测。当我们恶意揣测他人的动机,认为他人是装的、故意的、假的、想要害我的,我们倾向于拒绝帮助他人,而且倾向于拒绝他人的帮助。

2009年冬天,我和两位支教好友到梅里雪山徒步,因判断失误迷路了。按照计划,我们应该在傍晚到达西当村住宿,但是下午2点左右,我们还在布满荆棘的山谷里艰难前行,周围早就没了人类活动的痕迹。我们没有户外过夜的食物和装备,山里也没有手机信号,晚上气温很低。如果一直找不到路,失温、缺水、跌落、野兽可能威胁我们的安全。这个时候,远处山上有人冲我们大声喊叫,两位好友非常兴奋,马上大声挥手回应。我的第一反应是,“先别急,万一他是骗子怎么办?”

好友不可思议地看着我,毫不犹豫地忽略并鄙视了我的谨慎(谢天谢地)。对方当然不是骗子,而是进山放羊的藏民,因为经常在这里救出迷路的驴友,所以很远看到我们就知道“又有人迷路了”,冲我们招手是希望带我们走出危险区。直到今天,我当时的恶意揣测还在被两位好友敲着脑门反复“嘲笑”:“你怎么想的?人都没有的深山里哪来的骗子?就算是骗子,被骗也比被饿死或冻死好吧?我们三个人,对方只有一个人,他还能怎么害我们?不应该是他担心我们害他吗?”

以我们当时的处境,我的恶意揣测不理智、很危险,可能导致我们错过获救的唯一机会。这种恶意揣测的倾向在很多年里严重阻碍了我和他人进行有效合作。比如,同事对我的方案提出改进思路,我会揣测他不认可我的能力;同事开会迟到,我揣测对方不尊重人;队友负责的板块没有按时完成,我揣测对方不负责、爱甩锅。在这种恶意揣测的习惯下,我的第一反应不是同事想帮我或需要帮助,而是“你故意针对我”,可想而知,同事们都开始回避和我的合作。

这种恶意揣测其实是在低自尊和不安全感的驱使下,作出的一种过激的自我保护:我不值得你帮我,你想帮我,肯定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目的;世界很危险,我管好自己就不错了,没空管你。当我终于学会用善意揣测来取代恶意揣测之后,个人幸福感和职业发展的提升非常明显。

对儿童来说,善意还是恶意揣测周围人的反应,影响着他们的安全感和自我评价。

一个陌生小朋友眼巴巴看着自己的挖沙工具,满眼渴望。善意揣测的孩子会觉得“他想玩我的挖沙工具,我可以把自己的挖沙工具借给他玩,这样我们都可以开心地玩”。恶意揣测的孩子会觉得“他可能会弄坏我的挖沙工具,可能会抢走我的挖沙工具,我要离他远一点”。习惯恶意揣测的孩子会觉得周围有很多坏人,这加强了他们的不安全感,导致他们容易作出不友好举动,引发对方的不友好反应,产生冲突。而频繁地和他人冲突则会导致他们产生消极的自我评价 —— 大家不喜欢和我玩,我是让人讨厌的孩子。

对于儿童来说,大人如何看待世界是孩子看待世界的一副滤镜。温暖的滤镜能够帮助孩子善意揣测,善良待人,并收获他人的善意。

当天天的花生酥被拒绝了,大人可以对天天说:“你很想把自己的好东西分享给大家,不过你要学习正确分享的方式,你可以把花生酥递到别人手里并告诉他‘可好吃了,送给你’。”

当想帮人提水的笑笑被骂后,大人可以告诉他:“骂人是不对的。他应该礼貌说话。但你确实把他的鞋袜打湿了,下次想帮忙前,你可以先问问他是否需要帮助。”

孩子玩滑梯时被人踢到了,大人可以这样说:“他太着急了,没等你离开就滑下来踢到了你。他需要学习怎么变得更有耐心。你可以提醒他。”

我刚转行当幼儿园主班老师的第一年,遇到一个比较有挑战的班级。班里3个小朋友都有较严重的行为问题。每天冲突不断,插队、推人、抢绘本、扔积木、吐口水……花式冲突轮番上演。班级气氛躁动不安。有一次下楼梯时,一位小朋友边说话边走路,踏空一格,摔倒了。其他小朋友的第一反应是哈哈大笑,没有人上前帮忙搀扶。我决定采取行动,从绘本《彩虹色的花》开始,促进小朋友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彩虹色的花》讲了一个温暖的故事。春天的原野上,开了一朵有六个花瓣的彩虹色的花,她热情地跟每一个路过的小动物打招呼,关心小动物的心情。在了解到小动物的困难后,她慷慨地给每个小动物一个花瓣,帮助小动物渡过难关。她给了小蚂蚁一个花瓣当小船,帮助小蚂蚁穿过水洼;给了蜥蜴一个花瓣当衣服,帮助蜥蜴参加宴会;给了小老鼠一个花瓣当扇子,帮他度过炎炎夏日;给了小鸟一个花瓣,当作送给小鸟女儿的生日礼物;给了刺猬一个花瓣当雨伞,帮他遮挡阵阵秋雨。最后一个花瓣也被风吹走了。最终,大雪覆盖原野。从雪中升起一道耀眼的彩虹色光芒,把天空照亮了。蚂蚁、蜥蜴、老鼠、小鸟和刺猬看着光芒,心里渐渐温暖起来,大家都想起了彩虹色的花给过自己的帮助。春天来了,又一朵彩虹色的花探出头来。

短短的故事里,有花瓣的消失,有四季的变迁,有生命的轮回。对幼儿园小朋友来说,这个故事很有深意,不容易理解。让我吃惊的是,当读到“大雪覆盖了所有东西,一片白茫茫的。谁会想到,在这里曾经开过一朵彩虹色的花呢!”教室里非常安静,所有小朋友都紧锁着眉头不舍地看着绘本,好像要把这朵花留住。

读完故事后,小朋友们经常讨论这朵把花瓣送给别人的花。

“彩虹色的花把花瓣送给别人,她不疼吗?”

“她当然疼呀。但是她也高兴呀!”

“我有彩虹色的花当朋友就好了。”

“我画了一朵彩虹色的花,能不能贴在墙上?”

很显然,大家都很喜欢这朵彩虹色的花,无形中也被这朵花的温暖影响着。当我问“如果你是彩虹色的花,你会怎么做?”的时候,冲动性行为最多的小朋友也愿意说出“那我还是分享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