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商的发展贯穿人的一生,其中最重要的情商发展阶段集中在出生到青春期到来之前,即0~12岁。这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

社会情感发展角度

人类婴儿不是懵懂无知的小幼崽。婴儿在2岁之前就已经能够识别绝大多数人类情绪。

婴儿出生时就能分辨4种基本情绪:满足、厌恶、痛苦和好奇。

1岁前发展出愤怒(1~2个月)、恐惧(3~4个月)、惊讶(3~4个月)、快乐(3~4个月)、悲伤(6~8个月)。1岁之前,婴儿就已经具有了美国心理学家伊扎德(C.E.Izard)描述的9种基本情绪。1~2岁的婴儿会发展出尴尬、嫉妒、内疚、骄傲、害羞等更复杂的情绪,而且这些情绪和自我意识与自我评价相关。不同情绪的出现过程可以概括在下表里。

表3 不同情绪出现的时间表

概括来讲,0~12岁儿童的情商发展分为四个阶段:

0~3岁的婴幼儿可以感受到丰富的情绪,只是无法用语言表达。能否通过孩子的表情、动作,“读”懂孩子的“婴言婴语”,直接决定了婴幼儿安全依恋的质量。而安全依恋又是情商发展最重要的基础。

3~6岁,孩子已经能感受到人类的所有情绪,且能够感受到兴奋、快乐、愉悦之间的细微差别。此时,受限于语言发展的水平,孩子依然不能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绪。他们认识能力有限,独立性差,要高频面对想做和做不到之间的落差,高频面对各种人际冲突。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学会抑制冲动,适应幼儿园的生活,在自己的小型社交圈里学会应对冲突。在这个阶段,情商如果能够得到恰当的训练,孩子对情绪的理解、表达和调节的能力,以及解决冲突的能力都会得到飞速发展。

6~9岁,即小学低学段,这时儿童能有效调节自己的情绪,看到不同的视角,亲善行为增多,攻击性行为减少。他们已经可以像个小大人一样开展一系列独立的活动,比如自己买东西,自己去找朋友玩。此时他们的自我评价、自尊、情绪的调节、社交关系等能力还比较脆弱,需要对其进行持续的正向引导。

9~12岁,处于小学高学段,这时孩子已经能灵活地运用情绪调节方法,能从他人视角看待自己,对道德公平的理解也更深入。这一阶段,是自我评价、自尊、自信、内驱力、复原力、自控力、社交技巧进阶发展的时期。这些方面得到良好发展,孩子就会建立稳定且终身受益的高情商品质。

从社会情感发展的角度讲,0~12岁是情商高速发展的阶段,对一生情商的发展影响最大。

大脑发育角度

2018年,我在曼谷国际学校教幼儿园大班。班上有个日本小朋友佐佐木,是被确诊的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俗称多动症)儿童。表现为:高度易激怒,做事冲动,情绪管理能力低下,伴随严重的注意力缺陷 —— 在一个任务上只能独立专注一分钟左右。

佐佐木因为无法集中注意力而无法完成很多课堂活动,学习成绩严重落后。又因做事冲动常常和同学起冲突:抢其他人的玩具,摔坏同学的杯子,撞倒同学,插队……每次反思的时候他都知道自己的行为是错的,也能主动道歉,但是下次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自己喜欢的玩具,手又不受大脑控制地去抢。全班小朋友对他又怕又恨。他被全班小朋友排挤,自己也很难过,想改,但就是控制不住自己的行为。

因为无法完成学习任务,且和同学冲突不断,他经常在教室大声哭闹,宣泄情绪。以佐佐木目前的情况,是无法顺利升入小学的,可能面临被学校劝退的结果。佐佐木的妈妈了解到问题的严重性后,学习了大量专业知识,采取了一系列干预措施,提升了佐佐木的自控力。

一年后,我在一年级课堂上见到佐佐木,他还是那个喜欢东张西望的多动症小朋友。课堂练习时,他没法像其他小朋友一样集中注意力,画出相似大小的方块。但他没有放弃,没有生气,而是跑过来拉着我的手说:“老师,我没法集中注意力,我需要你的帮助。”

这句话体现出的是强大的自我价值感、清醒的自我认知和冷静的寻求帮助。看来,佐佐木在有明显注意力缺陷且伴有冲动性行为的情况下,对小学生活适应得不错。

佐佐木身上有所有学前小朋友的影子。学前儿童易冲动、难遵守指令、难控制情绪、较少用语言表达需求,喜欢发脾气。这是由人类大脑发育的特征决定的。

0~12岁是大脑发育的关键期。脑发育就是神经元发育并形成精细交流系统的过程。脑发育有两个过程非常重要,一是突触的形成和削减,突触的数量决定可传递信息的总容量;另一个是髓鞘化,髓鞘化影响信息传递的效率,髓鞘化程度越高,信息传递越快。简言之,突触数量决定了一个人能做多少事,髓鞘化程度决定了一个人做事情有多快,两者共同决定了一个人大脑工作的效率。

纵观大脑发育过程,0~2岁时突触的数量以惊人的速度增长,2岁左右突触数量达到顶峰,然后开始突触削减。突触削减主要发生在12岁之前。青春期之后,大脑的突触数量基本稳定,直到成年。

0~2岁,髓鞘化速度是最快的。出生的婴儿脑重量相当于成人的30%,2岁时的脑重量就达到成人的70%,6岁达到90%。脑重量的迅速增加主要依赖髓鞘化。2岁之后,髓鞘化放慢了脚步。

总结一下,大脑发育的两个关键过程 —— 突触发生(决定信息的传导总量)和髓鞘化(使大脑更有效地工作),在0~12岁时发生最重要、最快速的发育。

与情商密切相关的大脑区域在额叶。额叶负责产生意识、控制冲动、整合信息、计划调节。额叶的发育,3岁左右达到峰值,之后发育速率减缓,发育过程持续到青春期。如果在0~12岁额叶被塑造的关键阶段,孩子没有机会锻炼冲动控制、行动调节,额叶得不到足够的刺激,发育不充分,情商发展就会受损。

发展情商,就要抓住大脑发育的黄金期 —— 0~12岁。错过这个阶段,大脑的发育虽然仍在零星进行,但大脑的工作效率不会再发生大的变化。

教育学角度

0~6岁的早期教育是情商和社交能力发展的关键期,这一结论已经在教育界达成共识。美国亚利桑那州教育标准中列出“早期是儿童学习以下基础生活技能的关键时期:自控、自驱、同情、灵活性、反思、社会关系;社会情感学习是儿童了解自己,了解他人,建立社会关系,发展认知和终生学习的基础”。

美国幼教作家芭芭拉·凯撒(Babara Kaiser)博士在著作中指出:能有效管理自己、与他人合作、理解并管理情绪、在逆境中坚持的儿童具有在未来每个领域成功的坚实基础,也具有未来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

根据美国早期社交与情感发展学习中心(centers on the social emotional foundations for early learning, CSEFEL ) 的研究:有坚实情商基础的儿童能够更好地应对挫折,参与更少的冲突,发生更少的破坏性行为;这些儿童也更健康,更少感到孤独,更少冲动,更专注,并且有更好的学业成绩。

大量研究表明,早期的情商能力和更好的学业成绩明显正相关,而早期提前补习学业知识和未来的学业成绩无关甚至负相关。波士顿大学副教授、作家彼得·格瑞(Peter Gray)在他的文章里这样总结:一系列严谨的科学研究呈现出高度一致的结论,早期的补习可以在针对此学习内容的特定测试中提升学生的平均成绩,但成绩提升的效果在1~3年后消失,甚至带来成绩下降的后果。悲剧的是早期纯学术的教育方式会给学生发展带来长期伤害,特别是社交情感领域的伤害。

1.改变德国教育政策的研究

20世纪70年代,德国政府做了一场大规模比较试验,比较了50所“游戏型幼儿园”和50所“学术型幼儿园”。结果发现,四年级之前,“学术型幼儿园”的学生在学业表现上确实体现出一定优势,但从四年级开始,以学科学习为目的的“学术型幼儿园”孩子成绩出现直线下滑的趋势,特别是在阅读、算术方面有明显的劣势,并且在社交和情感方面不如同龄的“游戏型幼儿园”的学生。

这个大规模试验也让德国政府紧急叫停了学前教育改革计划,要求所有幼儿园必须以游戏为中心,不得提前教授知识,从而扭转了把幼儿园学术化的趋势,使幼儿园回归到“游戏型幼儿园”的道路上。

2.美国的两项研究

瑞贝卡·马康(Rebecca Marcon)在一项针对343名非裔贫困孩子的调研中发现:参加“学术型幼儿园”的孩子在四年级前有明显的优势,但是到了四年级之后就出现了严重的成绩滑坡。四年级后,“游戏型幼儿园”的学生成绩反而更好。

大卫·维卡特(David Weikart)在跟踪美国密歇根州68名贫困孩子后得到了高度相似的结果。

参与调研的孩子被分为三组:

A组:以学习学科知识为主;

B组:以游戏为主;

C组:以游戏为主,同时伴随大量成人指导。

结果发现,A组孩子在四年级之前,与B、C组相比有明显的成绩优势,但这种优势很快消失。当时的研究者对试验对象进行了长期追踪,分别在孩子15岁和23岁时进行了比较,结果发现:在15岁和23岁已经无法区分这三组孩子之间学业成绩的差别,但是在社交和情感能力上,A组明显落后于B、C组孩子。

除此之外,15岁时,A组主抓学习的孩子,比其他两组孩子有更加明显的叛逆行为。到了23岁,这种区别更明显,表现在:与他人会发生更多摩擦,更容易受挫和受到情感的伤害,表现出更多情绪障碍;更少结婚或者在婚姻中更难寻找幸福。更可怕的是,犯罪率比其他两组孩子高3倍。事实上,23岁时,A组主抓学习的孩子犯罪率高达39%,而其他两组的平均值为13.5%。

可见,上补习班等提前教育的优势只能保持到孩子四年级左右,造成的伤害却持续一生。同时大量研究也表明,不论哪种儿童游戏,都能极大地促进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

对于0~6岁的孩子来说,玩就是学。他们不仅仅是在玩积木,而是在玩积木的过程中练习了手部精细动作,发展了大肌肉,能认识形状,认识空间,感受重量,感知重量和大小之间的关系,发展专注力。在一起办派对,玩过家家的过程中,他们学习分享、分工、合作,学习如何化解冲突、怎样换位思考、如何说服他人。

在0~6岁时打好社会情感、认知、语言、运动的基础,到了6~12岁的小学阶段,孩子会过得非常顺利。我教过很多成绩差的小学生和初中生,他们成绩差,并不是因为没有提前学或上补习班,而是由于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学习自主性、独立性差导致的。这些问题都可以追溯到学前就开始跑偏的教养方式。发展孩子的情商,不仅不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更能促进孩子的学习,使其一生幸福。

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就像捏制陶器。刚配好的湿润泥坯可以被捏制成任何样子,随着时间流逝,水分慢慢减少,捏制的过程就越来越难。泥坯放置得越久,捏制就越困难。如果泥坯已经干透,就只能打碎回炉重造。0~12岁是人生中唯一一个情商发展的泥坯期,错过即永远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