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

团团快4岁了,她乖巧听话,但有件事令妈妈很头疼:什么都让妈妈来做。

明明可以自己用勺子吃饭,却总是说:“妈妈喂。”妈妈不喂就哭鼻子。

玩完玩具后,妈妈让她收玩具,她却说:“妈妈收。”妈妈不收,就开始掉眼泪。

在客厅想玩放在书房的玩偶,她就说:“妈妈拿,团团怕。”非要妈妈去给她拿玩具,自己就是不肯去。

洗澡的时候,团团喜欢坐在自己的小凳子上玩水。洗澡前,妈妈提醒团团拿凳子。团团又说:“妈妈拿,团团怕。”一定要让妈妈拿来凳子才愿意洗澡。

什么都让妈妈来做,这种表象的背后是孩子的自我评价出了问题。团团眼里的自己是这样的:“我不会,我不行,我一切都要靠妈妈。”

当团团对自己的评价发展为积极的“我可以,我能行,我很厉害,我是个好孩子”时,团团的问题就能自动化解。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形式,指的是人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性特点的判断和评价。自尊是对自己的特点进行评价并做出对自己存在价值的认定。自我评价强调评价的过程,自尊强调积极自我评价带来的结果,本书中不区分自我评价和自尊。一般来说,积极正面的自我评价意味着高自尊,消极负面的自我评价意味着低自尊。

儿童的自我评价指的是儿童怎么看待自己:是有价值的好孩子,还是没用的讨厌鬼;是能不断进步的,还是一成不变的;是有人爱有人保护的,还是孤零零的。

自我评价影响儿童行为和心理健康的所有方面,是健康成长的重要条件。有人认为,生命中唯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你对自己的看法。人对自己的评价,直接影响着学习、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以及与他人的交往。只有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孩子才能正确地对待自己、他人,以及社会。能客观评价自己的孩子,更能在发扬优点的同时,看到不足,并去想办法克服缺点,不断提升自我。

自我评价的发展规律一般是:3岁左右主观笼统地评价自己;4岁左右开始评价自己的行为;5岁开始评价自己的个性品质;6岁及以后扩展到对自己的人格特质、发展能力及与同伴的社会比较,能更全面、深入、客观地认识和评价自己。

0~6岁孩子的自我评价

如何帮助0~6岁的孩子发展出积极的自我评价呢?首先要从该阶段孩子自我评价的特点、误区、育儿原则和实操方法说起。

0~6岁孩子的自我评价有下面几个特点:

依赖成人。他们对自我的评价主要依赖成人对他们的评价,特别是家长和老师的评价。家长觉得他们好,他们就觉得自己很好。家长说他们不好,他们就觉得自己是个坏孩子。

主观笼统。限于认知水平,他们对自己的评价只能局限于好和不好这种非常笼统的感受上,还不能深入地理解,自己到底好在哪里,不好在哪里。这种笼统的评价也是主观的,与孩子客观上做得好不好没太大关系。所以我们会见到这样的场景:在公众场合抢别人玩具的孩子,也会迷之自信地说:“我是个好孩子。”这种迷之自信就是一种主观笼统的自我评价的表现。

高估自己。0~6岁孩子通常会高估自己,且往往表现在高估自己的行为。比如:已经适应幼儿园小班的3岁孩子会经常跟爸爸妈妈说:“我今天可厉害了,我吃了好多饭,玩了好多玩具。”可能孩子并没有吃很多,也没有玩很多玩具。6岁的孩子可能会说“我可勇敢了”,而实际上也没做特别勇敢的事情。这就是高估自己的行为。

以下几个常见误区往往会阻碍0~6岁孩子自我评价的发展。

误区一:夸孩子会让孩子骄傲。恰恰相反,夸孩子是非常有效的教育手段,夸对了没有副作用。如果我们夸赞孩子积极的行为,比如“今天你自己收袜子了,很厉害啊”,孩子就会更专注于受夸赞的行为,并频繁做出积极行为。如果我们批评负面行为,如“怎么又把袜子丢得到处都是”,孩子就会更关注“把袜子丢得到处都是”,并在不知不觉中再次乱丢袜子。这在心理学上叫“白熊效应”:人们更容易做出自己被告知不要去做的事情。

误区二:打击孩子可以让孩子上进。比如,当孩子夸自己吃饭厉害的时候,为了帮他看到自己的不足,有些人会说:“这是你应该做的,没什么值得骄傲的!”“才吃了这么点儿,哪里厉害了?”他们认为这种客观的评价可以帮助孩子客观地看待自己,看到进步的空间,并不断改进。事实上,0~6岁孩子还做不到客观评价,而且他们习惯了高估自己。面对大人的打击,孩子想到的不是进步,而是自己不行。

误区三:比较可以激发孩子做得更好。比如“你看隔壁的明明都不尿裤子了,你怎么还尿裤子”“才数到20呀,欣欣都能数到100了”,0~6岁小朋友理解不了这种激将法。相反,这种比较会让孩子产生羞愧心理,觉得自己没有其他小朋友好,是个坏孩子。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帮助0~6岁儿童发展自我评价呢?有这么几个大原则:

1.正大光明地夸。孩子通过父母的评价来巩固自己的自我认知。孩子对自己的评价,就是父母对孩子评价的复制粘贴。如果父母常夸孩子,孩子就会觉得自己很好、很棒、很厉害,进而做出很好、很棒、很厉害的行为。

当然,夸孩子并不是空洞地夸“你很棒,你很厉害”,而是要具体点出孩子棒在哪里,厉害在哪里,比如“你今天自己收拾玩具了,很棒呀”“今天把饭都吃完了,真厉害”。

多夸孩子的进步和努力,如“今天刷牙比昨天更快呀,有进步”“我看到你刚才试着自己去洗毛笔,很好哦”。

2.多给尝试机会。鼓励孩子上进,不能靠打击,而是要多给孩子表现自己的机会。当孩子成功做好一件事后,就会产生“我在这件事上很厉害”的成就感。

当然,因为0~6岁孩子的能力有限,他不可能一下子就把事情做好。收玩具时往往漏掉的比收起来的还多;收拾盘子时把盘子打翻在地;洗菜时洒一地的水。可正是因为做不好,他们才需要更多的尝试机会,多练几次才会有进步。

让孩子自己做事,刚开始家长可能要花很多时间去收拾“残局”。家长在收拾“残局”上花的时间相当于给孩子的天使投资,刚开始只能看到砸时间进去,看不到收益产出。随着孩子自理能力的提高,家长最初投资的收益就体现出来了。孩子家务做得越来越好,这样也能帮家长节约大量时间。

3.帮助孩子进步。孩子在进步中会不断加强“我越来越厉害”的自我评价感。同时要注意在培养孩子能力的时候不能单纯依赖尝试,而是要多教方法,这样才能避免孩子陷入低水平的重复中。比如,孩子在端盘子时打翻了盘子,我们就要示范怎么端盘子:手拿稳,眼睛往前看,脚慢慢走。这样练习几次,孩子就能很快学会。

做家务

哈佛大学经过20多年的研究发现,那些从小就做家务的孩子在智商、情商、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甚至是社交能力的发展上都优于不做家务的孩子。同时有数据显示,从小做家务的孩子,未来的婚姻会更幸福,智商也会高于不做家务孩子的20%。

在做家务的过程中,孩子可以慢慢建立起“我很厉害”的积极自我评价。面对团团什么都要妈妈来做这个问题,团团妈妈把做家务作为培养团团积极自我评价的切入口。

团团妈妈发现团团特别在意洗澡时坐小凳子这件事,而且搬凳子不难,团团完全可以做到。

一天洗澡前,团团妈妈先提醒团团“去搬洗澡的小凳子”。

团团像往常一样说:“妈妈搬,团团怕。”

妈妈这次没有妥协,而是说:“妈妈陪你去搬,团团不怕。”

“妈妈搬,团团怕”,团团开始有哭腔了。

“团团可以自己搬凳子的,刚才还帮妈妈拿快递了,团团很厉害,妈妈会帮你的。”妈妈边说边拉着团团去搬凳子。

团团被妈妈拉到凳子前,不情愿地搬起自己的小凳子,噘着小嘴,不肯走。

这时妈妈趁机夸赞到:“团团好厉害呀,能自己搬起小凳子了。”

团团一听,不噘嘴了,搬着凳子跟着妈妈去了卫生间。

洗澡的时候,妈妈继续夸:“今天你自己把凳子搬到卫生间了,也太厉害了吧!你是怎么做到的呀?”

团团开心地说:“我最厉害了。”

搬凳子成了团团做家务的起点。那天之后,团团承包了家里“搬”的任务:

搬快递 —— 把收到的快递从小区门口搬回家,把要寄的快递搬到快递存放点;

搬牛奶 —— 把家里订的牛奶从门口搬到冰箱里。

一段时间后,团团在幼儿园学会了擦桌子,喜欢上了“擦”的动作。在家也开始擦桌子、擦凳子。当然,被团团擦过的桌子、凳子通常都会变得更脏。妈妈就教团团怎么洗抹布,怎么拧干抹布,怎么把桌子擦干净。每当团团取得了一点进步,妈妈都会夸:“今天的抹布拧得很干啊!”“今天擦得比昨天更干净了!”“电视柜都擦了,你真是妈妈的好帮手!”很快团团又承包了家里“擦”的任务。

两个多月后,团团不再让妈妈喂饭了,想要书房的玩具就自己主动去搬。那个什么都让妈妈来做的团团,已经成长为愿意做家务、会做家务,而且经常夸自己“我可厉害了”的团团。

鼓励孩子做家务时,一定要注意一点:不要挑剔。

孩子刚开始做家务时,可能会留下一地脏乱,把快递摔地上,被擦的桌子变得更脏,等等,我们要避免说“拿稳点不行吗,这么轻的快递都拿不住”“你看看桌子这边都没擦”“你的抹布都这么脏了,也不知道洗”之类的话。因为父母的挑剔不仅会打击孩子做事情的积极性,也不利于他们自我评价的发展。更甚者,会导致他们觉得自己什么都做不好,进而产生更强的依赖性,难以独立。

在孩子做家务的过程中,我们要坚持三个原则:正大光明地夸、多给尝试的机会、帮助孩子进步。这样,孩子就会爱上做家务,在做家务的过程中收获满满的成就感,建立“我做家务可厉害了”的积极自我评价。一件事上的积极自我评价会延伸到生活和学习的各方面,“我在这件事上可厉害了”的成就感累加起来,就固化并泛化为“我这个人很厉害”的积极自我评价。

当孩子有了“我这个人很厉害”的积极自评,一时的挑战不但不会打倒他们,反而能帮助他们在克服挑战的过程中不断成长。

6~12岁

雯雯10岁了,她学习好,人缘好,又积极参加各种活动,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欢。期中考试结果出来了,雯雯又得了全班第一,可她却一点儿也不高兴。由于粗心,她有一道题答错了。这么简单的问题都能答错,雯雯觉得自己很笨。

班里选拔校合唱队队员,雯雯也报名了,试唱的时候由于太紧张了,她声音发抖,老师说:“虽然声音有点发抖,但你唱得很稳,声音很好听。”可雯雯却觉得老师是在安慰自己。后来雯雯因为生病错过了终选,没能进入合唱队。老师特意跟雯雯说:“当天你不在,老师也担心你的身体,所以没有选你,你以后还有机会的。”而雯雯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好,才没能加入合唱团。

有一次,雯雯丢了一支钢笔。放学后,她在教室里哭了很久。老师了解后才知道,这是妈妈送给雯雯的礼物,她怕被妈妈批评。

雯雯经常做出负面的自我评价,出现了典型的低自尊情况:觉得自己笨、不够好,害怕犯错。那么,怎么才能帮助雯雯建立客观积极的自我评价呢?

6~12岁孩子的自我评价

进入小学后,孩子的自我评价范围会从个人特征、行为、品质,扩展到自己的人格特质、发展能力、同伴的社会比较;评价风格从主观笼统、自我膨胀的阶段,进入逻辑清晰的客观分析阶段。6~9岁的小朋友,会有一个自尊心回落到现实水平的现象,他们不再觉得自己什么都好,而是开始看到自己的不足、与其他人的差距。

这种自尊心的回落在9~12岁会被积极客观的自我评价取代。这时,他们不再重点关注自己的不足、与其他人的差距,而是能客观地看到自己的优势和进步,对自己的人格特质有深入的理解,而且能够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是什么样的。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再像幼儿园时那样做笼统的“我很勇敢”的评价,而是对“我很勇敢”有深入的理解 —— 勇敢意味着我敢第一个尝试攀岩,意味着同学、老师也经常夸我勇敢,意味着不在意他人眼光大胆说出自己的感受,意味着坦然承认自己的错误。

帮助6~12岁的孩子形成客观积极的自我评价,需要把握好下面四个原则:

原则一:接纳孩子对自己的负面感受

很多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忽然失去了信心,这是自尊心回落到现实水平的表现,与孩子认知能力的提升、社交范围的扩大、自控能力的增强有关。首先,我们要知道,自尊心的回落很正常,对于孩子形成稳定的、积极的、客观的自我评价有重要意义,不会对孩子造成伤害。

觉得自己不够好,这是孩子真实的感受。不管是否认同孩子对自己的评价,我们都无法否认孩子此刻的感受。我们要做的是先接纳孩子那种对自己不满的情绪,然后换位思考,他为什么对自己不满。是因为作业没完成,考试没考好,朋友不跟自己玩,被老师批评了,还是跑步没别人快?在理解的基础上帮助孩子分析,对于某件事,什么才叫做好,用什么方法能做好。同时帮助孩子重建认知:一件事暂时没做好没关系,只要努力了就会有进步,自己还有其他做得好的地方,自己是有价值的。

有时我们会存在这种错误想法:孩子之所以认为自己不够好,是因为他没做好,这种自责能促使他上进。这种想法忽略了一个重点:觉得自己不够好不等于某件事没做好。低自尊典型的表现,就是在某件事上没做好被孩子泛化为:我哪都不好,我没有价值。我们需要让孩子认识到,某件事没做好不意味着自己没价值。

原则二:引导孩子正确地与他人比较

进入小学后,孩子开始频繁地和各种人进行比较,这是一种普遍现象。而适度、合理的比较,能帮孩子作出自己的判断,了解他人眼中的自己。我们不能回避,而是应该引导他们正确地与他人比较。

1.物质上的攀比需要大人做好示范。

进入小学后,某些孩子会羡慕拥有更好物质条件的同学。比如会出于攀比心而不是实际需要,要求家长给自己买最新的电话手表,更多的变形金刚。

这种物质上的攀比通常来自大人错误的示范。如果大人传达出嫌贫爱富的信息,孩子自然会把一个人的价值和他所拥有的物质条件画等号。之前班里有个孩子特别喜欢和别的小朋友比较谁家的房子大,比赢了就开心,比输了就发脾气,我了解之后发现孩子的家长特别喜欢在家里讨论谁家的房子有多大、有多厉害。

如果家长能坦然面对贫富贵贱,那么孩子对于物质条件通常没那么在意。家长要以身作则,践行正确的物质观。家长也需要及时纠正孩子错误的攀比,拒绝孩子不合理的购买要求,告诉孩子“一个人的物质条件不等于这个人的价值。他有的东西比我多、比我贵,不代表他比我好”。

2.分数上的比较,强调自己和自己比,做好试卷分析。

我自己是从应试教育里走出来的“小镇做题家”。我的中学时代从1998年到2005年,每次期中或期末考试后,老师会把班里所有同学的成绩,按照排名从高到低打印在一张表上,发给班里每个学生,并让学生带回家给家长签字。每次排名表发放的一刻我至今记忆犹新:全部同学都低着头默默等着排名表传到自己手里,拿到之后马上找到自己的名字和名次,就好像在等一张宣判书来宣判自己是不是个好学生。

现在考试排名的做法已经被教育部明确禁止。2021年6月1日,教育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发布的《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指出,为保护学生隐私和自尊心,减少攀比、避免歧视,缓解应试压力,禁止学校、教师公开学生的考试成绩和排名,但是要求学校采取措施,便利家长知道学生的成绩等学业信息。

不得公布成绩排名早在十多年前就被教育部提出。过去十几年,这一要求一直在被加强,并在2021年伴随着“双减”政策达到新高度。这是因为过度重视成绩排名会造成一系列严重后果:低自尊,歧视,心理疾病。

很多家长和我一样,在“每周1小考,每月1大考”“黄冈秘籍”“5年中考3年模拟”的应试环境下长大。从小习惯了公开考试排名的做法,把和别人比较分数的习惯代入自家孩子的教育中。有些孩子考试后会被家长问“在班里排第几,其他人考多少分”。这些孩子又把这种比较带去班级,在班里掀起比较分数的风气。

面对孩子互相比较分数的做法,家长首先要跳出自己的思维惯性,意识到:我们成人习惯的一些做法是错误的;互相比较分数的做法对孩子发展有害;不和其他人比学习成绩,孩子一样可以不断进步,并在孩子和别人比较分数时积极制止。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成长的心态。一方面向孩子强调,可以自己和自己比。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成长性,知道可以越来越好。另一方面强调试卷分析,帮助孩子用积极的态度看待错题,错题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找到学习中的薄弱点,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提高学习成绩。如果孩子能用成长的心态看待自己的成绩,那么每次分数的不足都将成为其成长的动力。

原则三:给孩子自己纠错的机会

很多家长会发现,孩子进入小学后,在学习上变得抵触家长的纠错。作业本上明明做错了,家长好心指出来,孩子可能嘴硬不承认,等家长转身离开之后,又偷偷地按照家长的指导改成正确答案。

这种行为和孩子的心理发展阶段有关。小学和学龄前的生活明显不同。进入小学后,孩子的学习时间增加,学业加重,活动时间减少,老师的关注也有所减少。更重要的变化是,学习结果有了明确的评价标准。一道题,对就是对,错就是错;写一个字,会就是会,不会就是不会。孩子需要在学习上做对并不断进步,来获得胜任感,他们会不断问自己“我怎么才能做好”。美国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把6~12岁的小学阶段称为“勤奋对自卑的冲突”,他们需要勤奋学习,不断掌握更复杂的知识和技能,如果学习上不成功,他们就会陷入自卑。

这个时候孩子本身有充足的内在动力,可以发现错误,并不断改进。他们对学习上的错误以及自己的失败很敏感。家长可以利用他们的内在动力,把纠错的机会留给孩子,帮助他们获得胜任感。最好的方法是,用提醒和帮助取代指正和批评。

“我注意到作业本上有两个地方,可以再改进。你看看能不能找到这两个地方?”

“这类题确实比较难,需要大量的练习才能掌握。我看你卡在这里一会儿了,需要我帮忙吗?”

以上两种说法是提醒和帮助,提醒孩子自己发现错误并改正,让孩子知道自己可以随时获得帮助,背后的含义是“你可以的,我会帮你”。

“这个字写错啦,快改过来”“类似的题刚才做过了呀,怎么又忘了,你要举一反三啊”,这样的说法就是指正和批评,虽然出发点也是帮孩子改进,但是剥夺了孩子自己发现错误的机会,对孩子的学习能力有了抱怨。背后的含义是“你不行,要我给你指出错误,你很笨,举一反三都不会”。经常被指正和批评,孩子不仅会抵触,而且会发展出自卑 —— “我做不到”。

原则四:帮助孩子正确归因

归因(attribution)是我们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解释,也就是对“为什么会这样”的回答。在多年的教学中,我发现孩子们在归因上可以大体被分为两类。

以豆豆为代表的孩子,成功的时候觉得这是因为自己能力强,而能力强是自己努力获得的,失败了是因为努力不够或者任务太难。成功时,豆豆享受强烈的成就感 —— 因为成功的背后是豆豆的汗水和付出;失败时,豆豆也不会觉得自己笨或差劲,而是知道如果自己更努力或者调整任务难度,下次就有可能成功。不管成功还是失败,豆豆都愿意勤奋持久地付出。面对艰难的任务,豆豆也愿意尝试,并把这视为成长的机会。

以牛牛为代表的孩子,成功的时候觉得自己运气好,失败的时候觉得自己能力不够。成功时,牛牛也就高兴一下又转而淡然(“这次运气好,下次谁知道还能不能成功呢?”);失败时,牛牛马上觉得自己太笨了、太弱了(“反正做不到,还是不要尝试了”)。面对失败,牛牛自暴自弃;面对没把握的事,牛牛拒绝尝试 —— “上次都没成功,这次肯定也不行啊”。被逼急了,他就凑合着应付一下,然后反过来怪让他尝试的人 —— “我都说了做不到,都怪你逼我”。

根据心理学家卡罗尔·德韦克(Carol Dweck)的归因理论,豆豆属于掌握目标定向者,这类儿童把自己的成败归为自己可控的因素,这些儿童自尊更高,学习动力更强,具有成长型思维,把失败视为自己学习改进的机会。牛牛则属于习得性无助,这类儿童会把成败归为自己不可控的因素,并把能力视为不可改变的。习得性无助的儿童无法建立努力和进步之间的联系,没有控制感,不思进步,畏难退缩,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不能坚持,具有固定思维,通常低自尊且常常自卑。

哪些因素会导致儿童发展成习得性无助呢?以下方式会助长习得性无助。

明知孩子能力不强,依然给出远超孩子实际能力的期望。比如现阶段是60分的水平,却希望孩子下次考90分;明明孩子做事慢,希望孩子突然变得雷厉风行。

当孩子失败时,挖苦、打击、贴标签,“你就是没用/你就是不能坚持/你就是喜欢放弃”。

当孩子成功时,夸赞孩子的特质“你真聪明/比别人厉害”,“聪明”“厉害”“了不起”“完美”这些特质都是孩子无法改变的,如果再失败他就会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具备这些特质,从而失去进步的动力。

帮助孩子正确归因,建立掌握定向归因的关键在于,家长要帮孩子把成败归为孩子可以控制的因素:要更努力、多练习、更专注、掌握更好的方法。

正确夸奖用“三夸”公式

发展6~12岁孩子的自尊,一种有效的方法是正确地夸奖,可以用“三夸”公式来概括:夸态度、夸努力、夸进步。夸得越具体越好。例如:

表5 “三夸”公式的示范

为什么“做得好!”“你真聪明!”“考了100分,太棒了!”“你真厉害!”这类夸赞是无效的?因为这些夸赞模糊、标签化、结果导向,容易导致以下三种错误认知:

1.依赖外部评价。如果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可,就觉得自己没用。

2.思维固化。被贴上的标签很可能无法改变。我做不到,是因为我不够聪明。不聪明这一点我无法改变,那就不要再尝试了。

3.结果导向。我达到了某个结果就是好的,达不到这个结果就没有价值。

这样的认知会给孩子自尊的建立带来极大的打击。

而夸态度、夸努力、夸进步,能让孩子意识到:

我的选择很重要。我的态度由我决定,我的选择决定了事情的结果。

我可以通过努力取得进步。目前的不好是暂时的,我是可以改变的。只要付出努力并掌握方法,我就可以取得进步。

过程很重要。结果不是评价我的唯一标准,过程也很重要。

当孩子建立了正确的认知,他就不会因为一时的失败而全盘否定自己,能充分看到自己成长的可能性,并努力改善方法以取得进步。他的自我评价就会进入稳定的积极客观阶段,拥有稳定的高自尊。仅仅是夸赞方式的改变,就能产生惊人的效果。研究表明,孩子面对夸赞时的反应和成人面对奖金时的反应是一样的。重视过程的夸赞可以鼓励孩子失败后再次尝试,让他们更愿意接受有挑战的任务,进而掌握社交技能。

老师把雯雯的情况反馈给雯雯爸爸之后,雯雯爸爸也意识到平时对雯雯的关心和鼓励太少了,而且自己对于教育雯雯有很多误区。

他以为雯雯成绩很好,就不用操心,所以对雯雯的关心也很少。不知道雯雯因为丢了钢笔哭了一个小时,也不知道雯雯很希望有机会和朋友一起去书城买书。

其实他们很为雯雯骄傲,经常在朋友面前夸雯雯。但从来没有当着雯雯的面夸过她。相反,为了防止雯雯骄傲,爸妈总是挑雯雯的缺点反复批评,比如喜欢赖床、写作业拖拉。雯雯爸妈采纳了老师的建议。

更多关心雯雯的生活。给她买了新的钢笔,给她零花钱让她自己去买需要的书和文具。让雯雯知道,不管她的学习成绩好不好,爸妈都爱她。

不再盯着雯雯赖床和写作业拖拉的问题,而是让雯雯自己去解决问题。刚开始,雯雯赖床的问题更严重了。有一次,因为起太晚,差点错过校车,匆忙到学校之后因为没梳好头发,穿反了T恤,被全班同学嘲笑。还有一次,特别简单的抄写作业,雯雯居然写到凌晨,家人都睡了,只有她一个人在赶作业,第二天上课睡着被老师当着全班同学批评。经过这两次丢人事件后,雯雯赖床和写作业拖拉的问题开始有所好转。

爸妈不再总是问雯雯的成绩和活动结果。相反,他们告诉雯雯:

“我知道你很想出去玩。你已经很努力地管好自己了。燕子来找你,你居然拒绝了。做到了努力写完作业再玩。”

“你最近起床问题进步很大。不用我催就可以自己起来了。”

后来,雯雯升入6年级的时候,因为拼音的短板,她的成绩滑落得很厉害。这一次,雯雯没有急着否定自己,而是如实跟老师交代了她的问题。老师了解情况后也给出了很好的解决方案。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雯雯已经形成了稳定的积极自我评价和自尊。

在用“夸态度、夸努力、夸进步”帮助孩子发展自尊时,要注意这几点:

真诚。不要过度夸赞,虚假夸赞,为了安慰而夸赞。夸赞是孩子真实表现出了值得夸赞的态度、努力和进步时收到的奖励。比如妈妈夸孩子“你真棒”,反而被孩子责怪“不要,不喜欢”。当时的场景里,事实是孩子确实没达到老师的要求,无法完成吐词,孩子当天在发音这件事上确实不棒。这个时候为了安慰去硬夸“你真棒”,反而会适得其反。安慰孩子,可以在接纳孩子的情绪后,夸孩子的态度、看得见的努力,以及真实的进步。

具体。比如上面的例子中,“虽然这个发音对你来说很难,但你没有放弃,盯着这个发音练习了很多次”,就是一句具体的对态度和努力的夸赞。“上次你还发不出哥哥的音,这次已经能准确说了,有进步呀。我知道你练习了好多次才说来的。这一个妹妹的音,你多练几遍一样可以学会,不用着急”,这一句是对孩子努力和进步的具体夸奖,同时表达了期望,比“你真棒”“进步很大啊”这样笼统的、模糊的夸赞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