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动手写这本书时,曾设立了200美元奖金,就“我如何消除忧虑”这个话题征集最有帮助、最鼓舞人心的真实故事。

这次征文比赛的三位评委是:东方航空公司总裁埃迪·里肯巴克、林肯纪念大学校长斯图尔特·麦克莱兰博士和广播新闻评论员卡滕博恩。在我们收到的众多故事中,有两篇特别精彩,评委们难以取舍,所以我们决定把奖金平分给两位作者。以下是同获一等奖的两篇故事之一,作者是供职于密苏里惠泽摩托车销售公司的拉尔夫·伯顿,他住在密苏里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商会街1067号:

我9岁时失去了母亲,12岁时又失去了父亲。我的父亲是被人杀害的,而母亲则在19年前的一天离家出走,之后我就再也没有见过她,也没见过同时被她带走的两个妹妹。母亲离家7年后才给我写了第一封信。父亲在母亲出走后的第三年死于一次意外事故。他与人合伙在密苏里州的一个小城买下了一家咖啡馆,趁父亲出差之机,他的合伙人变卖了咖啡馆,带着钱款溜之大吉。父亲的一位朋友拍电报给父亲,叫他尽快赶回来。仓促之中,父亲在堪萨斯州的萨利纳斯发生了车祸,不幸丧生。我还有两位年老多病的姑妈,也都非常贫寒,只能收留我们家三个孩子,我和小弟则没人愿意接受,只能靠镇上的好心人照顾。我们一直担心别人把我们当孤儿看待,而且这种担心也很快成了现实。我在镇上一户贫困人家住了一阵子,但当时日子十分艰难,那家主人失业了,他们再也没有能力养活我。这时,洛夫廷夫妇把我接到他们离小镇11英里的农庄上,与他们一起生活。洛夫廷先生已70高龄,因患带状疱疹而长年卧病在床。他告诉我,只要我不说谎,不偷窃,听他的话,我就可以一直跟他们住在一起。这三条成了我的“圣经”,我一直严格遵守。

我开始上学了,但开学第一周我就回到家里,像个婴儿似地嚎啕大哭起来。其他小朋友总是找我的麻烦,取笑我的大鼻子,骂我笨,还叫我“小孤儿”。我心里难受极了,真想和他们打一架。但收养我的洛夫廷先生对我说:“要永远记住,真正的男子汉不会留下来跟人打架,而是转头离开。”就这样,我一直没有跟他们打架,直到有一天,一个男孩把从校园里弄来的鸡屎扔在我的脸上,我狠狠地揍了他一顿,在一旁的孩子都说他是自找的,我因此交了几个朋友。

洛夫廷夫人给我买了一顶新帽子,我很喜欢。一天,一个较大的女孩把它从我的头上抢了去,还往里面灌水,把帽子弄坏了。她还说,把帽子装了水,好让水淋湿我的笨脑袋,防止我那爆米花似的大脑爆开。

我从不在学校哭,但回家后就常常大哭一场。有一天,洛夫廷夫人给了我一些建议,彻底解决了那些烦心事,并且让我可以化敌为友。她说:“拉尔夫,如果你试着去关注他们,给他们提供一些帮助,他们就不会再取笑你,叫你‘小孤儿了’。”我接受了她的建议,开始努力学习,很快在班上就名列前茅了。但我并没有招人妒忌,因为我不厌其烦地帮助他们。

我帮其中几个男孩写大大小小的作文,还帮另外几个写完整的辩论稿。其中有个男孩担心家人知道我在帮他会丢脸,就经常告诉他妈妈说是去抓负鼠了,然后来到洛夫廷先生的农场,找我替他补习功课,期间就把狗拴进谷仓里。我还帮一个男孩写读后感,花了几个晚上帮一名女生补习数学。

那段时间,周围接连有人去世。有两位年纪较大的农民过世了,还有一个妇女被她丈夫遗弃,我成了四个家庭中唯一的男性。两年来,我一直在帮助这几位寡妇。在上学放学的途中,我会到她们的农场里,为她们砍柴、挤牛奶、喂牲口。现在,人们不再咒骂我,而是称赞我,每个人都把我当成朋友。我从海军退役回家,他们都对我表露出真正的感情。我到家的第一天,就有200多位乡亲来看我,甚至有人驱车80英里专程赶来,他们对我的关心是真挚的。我一直乐此不疲地帮助别人,所以我很少有烦恼;13年来,再也没有人叫我“小孤儿”了。

为拉尔夫·伯顿先生喝彩吧!他懂得如何赢得朋友!他也知道如何战胜忧虑、享受人生。

华盛顿州西雅图市的弗兰克·罗普博士也是如此。他已经患病23年了,得的是关节炎。《西雅图星报》的斯图亚特·惠特豪斯写信告诉我:“我曾多次采访罗普博士,我不知道还有谁比他更无私、更珍惜人生。”

这个长年卧床的病人是怎样珍惜人生的呢?我给你两个答案,猜猜看。是通过怨天尤人实现的?不是。是顾影自怜,以自我为中心,让别人都来取悦他?不是,仍然不对。他把威尔士王子的座右铭“Ich dien”(“我服务”)作为自己的口号,从而做到了这一点。他收集了许多其他病人的姓名和地址,通过给他们写积极向上的慰问信来鼓励他们,同时也激励自己。他甚至组织了一个病友书信俱乐部,让大家用书信互相鼓舞,最后发展成了一个全国性的社团组织,叫做“卧病在家者协会”。

他躺在**,平均一年要写1400封信,给卧病在家者送去广播和书籍,给千百万同病相怜的人送去了快乐。

罗普博士与其他许多人的主要区别在哪里?就在于罗普博士的内心洋溢着人类崇高的使命感。他欣然发现,主导他言行的是远比自我更高尚、更重要的思想,而不是萧伯纳所说的那种人,“这种人以自我中心,总是满腹牢骚,抱怨这个世界没能让他快乐。”

下面这句话是著名精神病学家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说的,也是我读过的最令我惊叹的一句话。他常常对那些忧郁症患者说:“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做,你肯定能在14天内能康复,那就是每天想着怎样让别人快乐。”

这句话看来实在不可思议,我觉得有必要引用阿德勒博士的杰作《自卑与超越》一书中的几页内容来解释一下。(顺便提一下,这本书你也有必要读一读。)

阿德勒在《自卑与超越》中说:“抑郁症就像是对他人长期的愤怒和苛责情绪,尽管其目的是为了赢取别人的关心、同情和支持,但患者只会因自身的罪恶感而感到沮丧。抑郁症病人最深刻的记忆通常是这样的:“我记得有一次我想躺到沙发上,可是我哥哥正躺在上面,我就一直哭个没完,直到他不得不走开。”

抑郁症病人常以自杀来报复自己,因此医生的首要工作是避免给他们任何自杀的借口。我自己在治疗的时候,首要原则是先解除紧张气氛,我会对病人说:“千万别做任何你不愿意做的事情。”这句话看起来没什么,但我深信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如果病人可以为所欲为,那他还能埋怨谁呢?又有什么理由自我报复?我会告诉他:“如果你想去看电影,或者想去休假,那就去吧。如果你半路又改变了主意,那就不用去。”对于任何人来说,这是最好的状态,因为他努力追求的优越感会在此得到满足,他能像上帝一样随心所欲。不过,这和他的生活方式不太合拍。他本来是想支配、责备别人的,如果大家都顺从于他,就不存在支配他们的问题了。这个原则效果非常好,我的病人中还没有一个自杀的。

病人经常会回答说:“可是我什么都不想做。”我早就准备好怎么答应了,因为我听过太多次了。我会说:“那就克制自己,不要做任何不喜欢的事情。”可是,有时他会说:“我想整天在**躺着。”我知道,只要我同意,他并不会去那么做,而如果我阻止他,就会引起一场大战。所以我总是会同意。

这是一个原则。另一个原则可以更直接地影响他们的生活方式,我告诉他们:“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做,你肯定能在14天内能康复,那就是每天想着怎样让别人快乐。”看看他们对此反应如何。他们满脑子在想着这个问题:“我干吗去管别人?”回答很有意思。有的人会说:“这对我太简单了,我这一生都在干这事。”他们其实从来没有那样做过。我叫他们再多想想,他们并没有再去想它。我对他们说:“睡不着的时候,你可以利用这些时间,想想怎么能让某个人开心,这对你的健康会有很大好处。”第二天见面,我问他们:“你昨晚考虑过我的建议了吗?”他们会回答:“昨晚我一上床就睡着了。”当然,这一切都是以一种适度、友善的方式进行的,不能有丝毫的优越感。

其他人会说:“我做不到!我已经烦透了!”我告诉他们:“让烦恼继续吧,你只要同时捎带着想想别人就行了。”我想把他们的注意力总是转移到他们的同伴身上来。很多人说:“为什么要我去取悦别人?别人也没来取悦我。”我的回答是:“你得为自己的健康着想,别人迟早要吃苦头的。”我几乎没有碰到过一位病人会说:“我已经考虑过你的建议了。”我所有的精力都放在提高病人对社会的兴趣上了。我知道他们疾病的真正根源在于缺乏合作精神,这也是我要他们了解的。一旦他们能把自己和同伴放在平等协作的位置上,他们就痊愈了。……一直以来,宗教赋予人们最重要的任务就是,“爱你的邻人”。……对同伴不感兴趣的人在生活中会遭遇最严重的困难,同时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最大的伤害。人类所有的失败都是由这类人引起的……我们对一个人的全部要求,以及所能给予他的最高赞誉就是:他应该是一位随和的同事、真挚的朋友、纯情的恋人、忠诚的伴侣。

阿德勒博士要求我们日行一善,那什么才算是善事呢?先知穆罕默德说:“善行是能给他人脸上带去欢笑的行为。”

为什么日行一善会对行善者有如此奇妙的效果呢?这是因为当我们想要取悦他人的时候,就不会再老想着自己,而这正是导致忧虑、恐惧和抑郁的原因。

威廉·穆恩太太在纽约第五大道开办了一家穆恩秘书学校,她用不着花两个星期去考虑怎样取悦他人,从而消除自己的忧郁症。她比艾尔弗雷德·阿德勒更胜一筹——不,她比阿德勒胜出“13筹”。她不是用14天,而是用了一天时间,去想着如何让两个孤儿快乐起来,从而驱除了忧虑。事情是这样的:

“五年前的12月份,”穆恩太太说道,“我沉浸在自怜与悲伤之中。在过了几年幸福的婚姻生活后,我失去了丈夫。我的悲伤随着圣诞节假期的临近日益加深。我从来都没有一个人过圣诞节,所以我害怕圣诞的来临。朋友们都邀请我去他们家共度圣诞,可是我高兴不起来,我知道,不管参加怎样的聚会,我都会扫了他们的兴。于是,我谢绝了他们的好意。随着平安夜的临近,我自怜的情绪越发强烈起来。没错,我还有很多值得感恩的事情,每个人都是这样。圣诞前夕,我下午3点离开了办公室,漫无目的地独自在第五大道上闲逛,希望借此驱散内心的自怜和忧郁。大街上满是欢乐的人群,此情此景勾起了我对过去美好时光的回忆。一想到孤身一人回到空****的公寓,我就难以自持。我一片茫然,不知所措,眼泪不禁夺眶而出。漫无目的地逛了一个多小时后,我来到了一个公车站台。我想起以前和丈夫经常一起坐不熟悉的巴士探险旅行的事,于是登上了我在车站看到的第一部公交车。过了哈得孙河又开了一会儿,我听到乘务员说:“终点到了,这位女士。”我下了车,甚至都不知道眼前的小镇叫什么名字。这是个宁静的小地方。在等下一班车回去的时候,我在住宅区的街道上逛了起来。经过一座教堂时,我听到了《平安夜》的优美乐曲。我走了进去,发现教堂里面空****的,只有一位风琴手。我在一个长条椅上轻轻地坐了下来。圣诞树上的各种饰物在灯光照耀下,如同月光中的点点繁星,翩翩起舞。优美的曲调,加上我从早上就没吃东西,让我有点困倦。由于疲乏加上忧心,我不知不觉睡了过去。

当我醒来时,我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我有点儿害怕。我看到前面站着两个小孩,显然他们是进来看圣诞树的。其中一个小女孩指着我说:“她也是圣诞老人带来的吧?”我醒来时,这两个小孩也吓了一跳。我告诉她们我不会伤害她们。她们衣衫褴褛,我问她们父母在哪。“我们没有爸爸妈妈了。”她们回答道。这是两个处境比我悲惨得多的孤儿,他们让我为自己的悲伤和自怜而惭愧。我领着他们看了圣诞树,又带他们去一个小店吃了点儿东西,给他们买了糖果和几个小礼物。我的孤独神奇地消失了。这两个孩子让我几个月以来第一次感到真正的快乐与忘我。通过跟他们聊天,我发现自己是何等的幸运。我由衷地感谢上帝,让我儿时的圣诞充满父母的疼爱和呵护。这两个孩子带给我的,远比我给他们的要多。这次的经历再次告诉我,要使自己开心,就要先让别人快乐。我发现快乐是具有感染性的,给予快乐,我们也就得到了快乐。通过帮助别人、付出爱心,我战胜了忧虑、悲伤与自怜,有了重生的感觉。我获得了重生——不只是在当时,在随后的岁月里也是如此。

忘掉自我而重获健康快乐的故事不胜枚举,我可以编一本书。比如,我们可以看看玛格丽特·泰勒·耶茨的故事,她是美国海军最受欢迎的女性。

耶茨夫人是一位小说家,但她写的小说没有一部比得上她自己的故事真实、精彩。事情发生在日本偷袭珍珠港的那个改变命运的早晨。耶茨夫人由于心脏不好,一年多来都卧病在床,一天得在**度过22个小时。她所能走的最长距离,是到院子里去晒太阳。即使那样,也还得依靠女佣的搀扶才能行走。她亲口告诉我,当时她曾以为自己一辈子都得在**度过了。她说:“如果不是日军偷袭珍珠港,让我从安于现状中清醒过来,我永远都不能再真正投入到生活中了。”

“偷袭发生时,”耶茨太太讲述道,“到处一片混乱。一颗炸弹正好落在我家附近,冲击波把我从**摔了下来。军队派出卡车去希凯姆机场、斯科菲尔德营区和卡内奥赫湾航空站接军人家属到学校去,在那里的红十字会工作人员要打电话联系房间来安置他们,他们知道我床边有部电话,就请我做情报联络中心。于是我开始记录那些海军、陆军的家属现在住在哪里,红十字会的人会通知那些军人打电话来我这里查找他们家属的下落。

“我很快获悉,我丈夫罗伯特·拉利·耶茨安然无恙。于是,我努力去给那些不知丈夫生死的妻子打气,同时还尽力安慰那些失去丈夫的寡妇——这样的人有很多。这一次共有2117位海军和海军陆战队官兵阵亡,另有960人失踪。

“开始的时候,我躺在**接听电话。后来,我坐在**接听。最后,我既紧张又亢奋,完全忘记了自己虚弱的病体,我下了床坐到桌子边上。通过帮助那些比我还要悲惨的人,我完全忘掉了自我,除了每晚睡觉的8个小时,我再也没有躺到**。我发现,如果不是日本人偷袭珍珠港,我可能一生都要躺在**,做半个废人了。当时我已经习惯了躺在**,消极地等待着生命的终结。现在我才知道,那个时候我在潜意识里已经失去了康复的愿望。

偷袭珍珠港事件是美国历史上的一大惨剧,但对我个人而言,却是最重要的一件好事。这次可怕的危机给了我从来都不曾想到的力量,它让我把注意力从自己身上转移到别人身上。它给了我继续活下去的重要信念,我再也没有时间考虑或关注自己。

如果都能像耶茨夫人所做的那样去关心和帮助他人,向心理医生寻求帮助的那些病人中,有三分之一的人就可以不治而愈。这是我的观点吗?不,这是心理学家卡尔·荣格说过的,他对此比其他人都有发言权。他说:“我的患者中约有三分之一的人罹患的并非临床可以界定的神经官能症,他们只是感觉生活没有意义、空虚而已。”换句话说,他们在人生中只想搭个顺风车——而游行的队伍就从他们身边走过。最后,他们会感觉生活卑微无趣,毫无用处,只得跑去求助心理医生。错过轮船的他们站在码头上,怨张三怪李四,就是不提自己,还要求全世界满足他们自我为中心的欲望。

你现在可能会说:“这些故事没什么吸引人的地方。如果我在圣诞夜遇到孤儿,我也会关心他们;如果我当时在珍珠港,我也会欣然去做耶茨夫人所做的事情。可我的情况跟她们不一样,我的生活平凡而单调,每天得无聊地工作八个小时,从来没有任何戏剧性的事情发生在我身上。我怎么可能有兴趣去帮助别人呢?我干吗要帮助他人呢?这对我有什么好处?”

这个问题也很正常,我会尝试给出答案。不管你的生活多么乏味,你每天总不免要遇到一些人,你会怎么对待他们?你只是视而不见,还是想要弄清楚他们为什么会有当前的表现?比如邮递员,他们一年要跑几百英里路,为你送信上门,可你费心了解过他住在哪里,或者让他给你看过他妻儿的照片吗?你关心过他是否感到疲倦或枯燥吗?

还有杂货店的年轻伙计、送报员、街角为你擦鞋的少年呢?他们也一样都是人,有着自己的烦恼、梦想和个人抱负,他们也满心希望有机会与别人分享,可是你给过他们这样的机会了吗?你是否曾对他们或他们的生活表示过热切、真诚的兴趣?我指的就是这些普通的事情。你不一定非要成为弗洛伦斯·南丁格尔或社会改革家去帮助推动整个世界的发展,你只需专注于自己的小小世界,从明天早晨遇到的第一个人开始。

这样做对你有什么好处呢?你可以得到更大的快乐、满足和自豪!亚里士多德把这种态度称为“开明的自利”。波斯先知琐罗亚斯德说:“对别人好不是一种责任,而是一种乐趣,因为它能让你更加健康快乐。”本杰明·富兰克林总结得非常简单:“善待别人,也就是善待自己。”

纽约心理服务中心主任亨利·林克写道:“在我看来,现代心理学最重要的发现就在于,它科学地证明了自我牺牲或严以律己相对于实现自我价值、获得幸福而言,都是非常必要的。”

多为别人着想不仅能使自己免于自寻烦恼,同时也可以结交许多朋友,得到许多乐趣。怎样才能做到呢?我曾请教过耶鲁大学的威廉·菲尔普斯教授,他这样告诉我:

我到旅馆、理发店和商店时,总定会和我遇到的人随和地聊聊天,我要让他们觉得自己是独立存在的个体,而不仅仅是某台机器上的一个齿轮。有时,我会夸赞商店里为我服务的女店员,说她的眼睛或者头发非常漂亮。我会问问理发师站一整天累不累?问问他是怎么干起理发师工作的?干了多久了?给多少人理过头发?我会帮他一起算算。我发现对别人感兴趣,能让他们心情愉悦,笑容满面。我常跟戴红帽的行李搬运工握握手,这会令他们感到振奋,轻松完成一整天的工作。一个酷热的夏天,我到纽黑文火车站的餐车上去吃午餐,拥挤的车厢简直就是个大火炉,服务生根本忙不过来。当服务生终于过来把菜单给我时,我说:“在后面闷热的厨房里做菜的小伙子们今天一定很辛苦。”服务生听了就抱怨起来,语气很不好,开始我还以为他生气了,他惊叫道:“天哪!来这儿的客人都在抱怨饭菜不好,埋怨服务太慢,还嫌这里太热、东西太贵。这些批评我已经听了19年了,您是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对厨师表示过同情的人,我真希望有更多像您这样的客人。”

因为我把那些厨师当作人而不是整个铁路系统中的一个部件来看待,那个服务生就如此惊讶,可见人们所企求的,不过是希望得到一点点的关注而已。有时我在路上碰到有人牵着漂亮的狗散步,我总不忘夸那只狗几句。等我走过去再回头看时,常会看到那人抚摸着他的爱犬,欢喜得不行。我的赞美唤醒了他的爱意。

有一次在英国,我碰到了一位牧羊人,发自真心地夸赞了他那只高大又聪明的牧羊犬几句。我还向他请教他是如何训练那只狗的。我离开的时候,回头看见那只牧羊犬用前爪搭在主人的肩上,而牧羊人正爱抚它呢。就因为对牧羊人及他的牧羊犬表示感兴趣,就能让他开心,让牧羊犬开心,也让我自己开心。

试想一下,一个常跟搬运工握手,又能对闷热厨房里的厨师表示理解的人,或是常称赞别人狗狗的人,又怎么会脾气暴躁,忧心忡忡,需要求助心理医生呢?你找不到这样的人吧?当然找不到。中国有一句谚语是这样说的:“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这些话你不用跟耶鲁大学的菲尔普斯教授说,他知道其中的道理,并且在生活中得到了体现。

如果你是一位男士,就跳过下面这段吧,你不会感兴趣的。它说的是一个忧郁难过的女孩如何赢得几个男人真情的故事。这个女孩现在已经是当奶奶的人了。几年前,我到她和她丈夫的家里住了一晚。当时我在她所在的小城做一个演讲,第二天她开车送我去大约50英里外搭乘干线火车去纽约中央铁路公司。我们谈起如何结交朋友,她说道:“卡耐基先生,我要跟你讲一件从来没有向别人透露过的事情,连我丈夫都不知道。”(顺便说一下,这个故事可远没你们想想的那样有趣。)她告诉我说,她出生在费城一个靠社会救济金过活的家庭。她说:“我青少年时期最大的痛苦就来自于家庭的贫困,我们从来不能像周围其他姑娘那样从事娱乐活动。我的衣着寒酸,而且总是太小,款式也都过时了。我觉得没脸见人,常常在哭泣中睡去。后来,在绝望中我忽然有了一个想法,每次聚会的时候我都请同伴谈谈他的经历、思想和对未来的打算。我问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对答案特别感兴趣,只是为了让他们不要盯着我寒酸的衣着。可是奇怪的事情发生了:在我听着这些年轻人谈天说地时,我更加了解他们了,而且开始对他们所说的事情产生真正的兴趣。我兴致勃勃,有时连自己也忘了寒酸的衣着。而让我惊讶的是:由于我是个很好的倾听者,还鼓励他们聊自己的事情,所以我给他们带去了快乐,渐渐成了圈内最受欢迎的女孩,其中有三位男士甚至都要娶我为妻。”(你瞧,姑娘们,事情就是这样成功的。)

有人看了本章可能会说:“什么对别人感兴趣,全都是胡扯!纯粹的宗教垃圾!我可不信这一套!我只要自己赚钱,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现在就要得到——其他蠢货的事情我才不管呢!”

如果这就是你的想法,你有权这么做。不过,如果你的想法是正确的,那么有史以来所有的贤哲们——包括耶稣、孔子、佛陀、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苏格拉底、圣方济各等等——就都错了。但是既然你可能对宗教领袖的教化嗤之以鼻,那么,我就来举几个无神论者的例子。首先是已故的剑桥大学教授阿·爱·豪斯曼,他是当时最富盛名的学者之一。1936年,他在剑桥大学发表题为《诗歌的名与实》的演讲。他在演讲中说道:“自古以来最伟大的真理、最深刻的道德感悟就是耶稣所说的:‘得着生命的,将要失丧生命。为我失丧生命的,将要得着生命。’”[7]

我们一生都在听着布道者宣扬这种理论。豪斯曼教授是一位无神论者,同时也是一位悲观主义者,但他依然发现,一个人只关心自己,是不可能从生活中得到多少东西的。他的生活会很不幸。与之相反,忘掉自我、服务他人的人,才能得到生活的乐趣。

如果阿·爱·豪斯曼的这些话还不能打动你,让我们再来听听美国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无神论者西奥多·德莱塞的看法。德莱塞把所有宗教都当作童话故事来读,认为生活只是“一个白痴讲述的故事,充满喧嚣与**,毫无意义。”可是他始终在倡导耶稣教导的伟大准则:服务他人。德莱塞说:“假如我们想从人生中得到一点快乐,就不能只关注自我,而应该多为他人着想,因为快乐来自于你和别人的相互取悦。”

如果我们如德莱塞倡导的那样,准备“帮助别人过得更好”,那就让我们立即行动起来,时光易逝啊。“这条道路,我只能经历一次。因此,如果我能有机会去做好事或展现自己的善心,请让我现在就去做,不要拖延,也不要漠视,因为这条路我再也不能回头。”

所以,如果你想驱除忧虑,培养宁静快乐的心境,第七条原则就是:

重视他人,忘掉自我。日行一善,给别人的脸庞带去欢笑。

第四部分小结

调整心态的七种方法

规则一:让我们的心中充满平和、勇气、健康和希望,因为“思想塑造你的人生。”

规则二:永远不要对敌人心存报复,那样对我们自己的伤害远大于对敌人的伤害。让我们照着艾森豪威尔将军那样去做:绝不浪费一分钟去想我们不喜欢的人。

规则三:a. 与其担心他人不知感恩,不如做好最坏的打算。记住,耶稣一天救治了10个麻风病人,只有一个人感谢了他。凭什么我们应该比耶稣得到更多的感激呢?

b. 让我们记住,获得幸福的唯一途径不是期盼他人的感恩,而是寻求付出的快乐。

c. 让我们记住,感恩是一种培养出来的品德,若要子女懂得感恩,我们就必须引导他们成为懂得感恩的人。

规则四:细细盘点你得到的幸福——而不是去清点你的烦恼。

规则五:不要模仿他人,发现自己,做回自己,因为“嫉妒就是无知”,“模仿无异于自杀”

规则六:如果命运给了我们一个柠檬,那就设法把它做成柠檬汁。

规则七:通过为别人带去些许快乐来忘掉自己的不幸。“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