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的绞圈房子
朱骥德
我老家在马桥东街北首,沙岗河东的南朱家埭,那里原有两座绞圈房,就是我们沛国郡朱姓支脉的祖居之所。
我家绞圈房的布局,是前后二进五开间为主的四合院。第一进东西并列的五间房,中间称为墙门间,门口设置六扇厚实的木门,这是整座宅院的大门,其左右相连的两间房屋,依序称次间和稍间。第二进五开间的正中间称客堂,以水磨方砖铺地,门口有六扇格子蛎壳窗棂木门,北窗上方梁上挂着“耕心堂”牌匾,凸显悠悠书香之气。客堂左右两侧房屋,亦称次间、稍间。墙门间北连过道间翻轩与仪门头,仪门头和客堂之间是个大庭心(天井),地面铺设仄面青砖,平整敞亮。翻轩和大庭心东西两面,有对称房屋与前后两进房子相连,均称为小客堂、厢房和耳房。这种前后两排横向房屋,连同其间衔接的竖向房屋,把所有房子“绞”成一个“圈”的民居,当地称为“绞圈房”,我们也叫作“一绞圈”(附图1)。
在旧时上海农村,绞圈房是最好的住宅建筑之一,其设计建造,承载着我国建筑始祖鲁班的匠心精神。它以木料作梁柱,用青砖、石灰造墙体,形成坚实耐用的全木榫卯衔接的房屋骨架、严丝合缝的砖砌墙壁,是抗风防震的百年工程。房屋造型封闭,外人不易进入,各房间门户相通,空间流畅多变,功能多样。墙门间、翻轩、大庭心和客堂皆为家族公共活动的场所,而寝室、书房、灶间、储物用房等也各得其用。为适应自然环境,在南北竖向房屋内侧建造了诸多小庭心(天井),以便相邻房间开窗采光,同时解决了屋面下泄雨水的排水问题(再经阴沟外排)。而整座住宅最精彩之处,是高耸别致的仪门头建筑。
仪门头是一座造型典雅、具有民族风格的砖雕门楼,它正对客堂面北而立,其底座门墩由青石作为基座,在出入口两侧安放着传统装饰的抱鼓石。门楼有三四米高,上方正中镶嵌着砖质匾额,刻有“柏荫绵长”四个行楷字体,上面还有三幅栩栩如生的雕塑景物图像,屋顶飞檐翘角,气宇不凡。门楼两旁,栽有树龄百年、根虬叶茂的常绿灌木天竹,入冬以后常常结满团团簇簇的小红果,使庭心一方空间显得清丽雅致、古朴端庄。
据家族史料,我们祖上也是由“外来户”逐渐成为马桥“本地人”的。早在清朝乾隆中后期,始迁祖南来公从一处叫箫墙庙的地方,迁来这千金难买的俞塘北地面,他与儿子鸣远公先造了一座绞圈宅院(即西宅)。这座宅院,我幼时到堂弟朱文德家去玩,记得仪门头上有“兴仁讲义”几个字,客堂取名为“世德堂”。到了道光中期,南来公传到第3代景坤公时,宅子里的人口逐渐增多,故原宅由其长子尚文公及其子孙们居住,而次子尚章公在老宅东面另建一座绞圈房(我家即东宅)。那时,他财力雄厚,据说造屋开支的银元都是用小栲栳(也称笆斗)装着抬出去的,因而建房规格超过了西宅,尤其在住宅环境方面下了功夫,按中国风水学中“气界水则止”的“聚气”模式,在住宅东西两面各开挖了一条从南边勺家浜引出的北向小溪,通往后面宅湖(池墉),这样住宅周围有了环抱水流,便可用水使天地的生气,凝聚于住宅中。住宅落成后,又在房前开辟花坛,屋后营造竹园,周边沿浜广种树木,构筑起自然与人文相统一的宅院景观小区。
我祖上是耕读人家,历来尊儒重读,故对宅院有关建筑的定名取意都有讲究。如西宅仪门头题字“兴仁讲义”,出自《孟子》“仁,人之安宅也;义,人之正路也”,比喻人们居于安宅,走于正道,立身处世就有高尚追求了;而我家东宅,则由于始祖坟墓周围栽植了常绿的柏树(称“柏树坟”),所以仪门头上用了“柏荫绵长”四字(附图2),寓意子孙后代在祖辈荫庇下,人财两旺、文运昌盛,如同松柏那样长青延绵、生生不息。客堂堂名秉承了西宅“世德堂”崇德上善的祖训,遵行《孟子》的“仁义礼智根于心”的要义,定名“耕心堂”,并挂匾于堂,以昭告后辈,在事稼穑丰五谷的同时务必知诗书、达礼仪,不断耕耘心志,才能养正气、致良知、行正道。后来尚章公的两个孙子朱礼恭(我曾祖父)、朱礼俭(字意诚,我曾叔祖父)读书不负众望,在光绪年间先后考中了秀才。我年少时,在墙门间东墙上方,还能见到当年张贴的暗黄色残存榜书,两边角上有对称的龙状纹带,其中央隐约显示出“钦赐……”黑色宋体字样。新中国成立后不久,我于强恕初中毕业将要去外地求学时,年迈的曾叔祖母还对我谆谆教诲:将来要“光耀耕心门第,毋忘沛国家声”。我一直铭记堂训家风,努力读书明志,立德做人。
星移斗转,当老宅传承到我们第10代子孙辈时,经历风雨的宅院愈显其厚重的气派、润泽的温度和清雅的本色。古宅是我年少过往衣胞之所,自己从小在门口河边大树下观鸟、捕蝉、闻蛙鸣、赏流萤;在大庭心仰望夜空星辰,听大人讲银河、月宫故事;在客堂里跟随长辈祭祀敬祖,经历族人婚丧大事。即使以后外出求学和工作,每年寒暑天,我都要回到这三面环水、茂林修竹的家园,看望父母尊长,安静度好假日。那一方水土、一砖一瓦,已深深融入故乡文化的血脉中,成了我依恋故土的物质与精神的双重载体。遗憾的是,在20世纪90年代末至21世纪初,因为城市化发展需要,本村及周边大片村庄旧屋被动迁拆除,从此,我的游子乡愁已无处可寄了。
岁月虽已抹去了古宅的身影,但给我留下的是深刻的记忆和对住宅建筑文化的思考。房屋建筑见证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传承了民族精神的基因,也是我们文化自信的根基。绞圈房是上海这片土地上祖先奋斗和创造的历史实录,它收藏着生态建筑的智慧、天人合一的哲思和诗礼传家的情感,传达出当地人民的价值观和审美观。这是一笔无形的精神遗产。
作者简介:朱骥德,副教授,1937年7月出生于马桥镇星星村南朱家宅。启蒙于马桥强恕小学,1952年7月由私立强恕初级中学考入松江中学师范部,1960年毕业于南京师范学院。先后在南通市国土规划局、南通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工作,1998年1月退休。发表论文有《南通港的地理优势及其经济地位简析》《南通市的人口发展与农业生产》《面向中学,改革“中国地理”教学》等。本文原载马桥镇《三罔水》杂志2018年第1期,后经作者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