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琪能

我家的老宅,在浦东北蔡镇乡下,房子为传统的绞圈房。屋子前面为张家浜,而宅子却深陷在凹字形的园沟内,七间堂三埭两庭心的绞圈房,非常气派。前排中间为墙门间,二进客堂曰“新禄堂”,三进客堂曰“九如堂”。整个绞圈房布局十分严谨,门对门,窗对窗,外墙为竹篱笆,而内墙均有考究的洋松作护壁板,长方形的大庭心是绞圈房内族人活动的中心,大墙门一关,整个老宅固若金汤。

我家辈份最小,所以住在绞圈房的西南角。也由于家中数代人丁不旺,所以都空着房子。记得小时候那西厢房叫“厢房客堂”,靠西墙是个大条案,上供有观音和财神,半人高的蜡杆架陪着半人高的青花瓷大花瓶,卖相十足;前方的双拼八仙桌、成堂的太师椅,则是家中接待宾客的地方。我就出生在这座宅院内。据家谱记载,我的先祖原住在南汇横沔黄家楼下金家嘴角,清嘉庆初年因水患迁徙到北蔡。传说我的始祖公携三子在迁北蔡途中,小船摇到张家浜,中午船上行灶烧饭,饭后船舷旁浜内汰碗,不慎将饭碗掉入河内。而先祖则认为,冥冥之中,天有所定,此乃衣食饭碗所在之地,遂上岸买田造屋,定居有200余年,绵延九代。

光绪二十一年(1895),太祖父桂生公入赘我家,育有五女,为生儿子传宗接代,于光绪季年迎娶第二房姨太太马氏,遂在祖宗造的一埭七间堂的基础上,增建门埭和东西厢房,遂成绞圈,以安顿二房。谁知二姨太久不生养,甚为憾事,遂成心病。其时太祖公在上海王家码头开布庄,生意颇为兴隆。某日见邻家梁公馆丫鬟长相标致又年轻,即又生纳妾之意,遂委媒说合于梁家,以150块大洋娶回家,是为三姨太李氏。越二年,三房妻妾颇多口舌,太祖父一狠心准备造新宅,谁知经几位风水先生察看,均找不到理想的建房宅基,无奈之下在原门埭的基础上增建前埭,遂成三埭两庭心的双绞圈一座(附图22)。

新建成的绞圈房吸收了中国传统建筑规划的风水理念“东青龙,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的传统格局,三房妻妾一房一埭,和谐地生活在绞圈房内相安无事。绞圈房除了墙门间作为红白喜事大门进出,每家都有边门出入,里边房与房也有腰门连通,整个绞圈房内充斥着一股有分有合、敬祖崇宗、尊师重教的传统宗族观念。从外部的整体轮廓来看,绞圈房建筑是呈现向心性的,一座单独的绞圈房就是一个家族的凝聚中心,生活着同一宗族的子孙后代,其关系为父母、兄弟姐妹、叔伯侄等宗亲关系。其祖辈是相同的,长辈的权力是至上的,绞圈房内相聚而居,财产共同使用,族内祭祖迎神的活动男女老少一同参加,是血缘家长制的真实体现。而其内部构造更是证明了伦理制的权威性,其构造层次分明,等级不可逾越,客堂为整幢绞圈房的核心,客堂东侧辈位最高,西则次之;门埭墙门间朝南靠东为大,朝西南为小,其余依辈分排定,强调了聚族而居要遵守的尊卑秩序。同时,在绞圈房的中心位置为一大庭心,作为绞圈房的活动中枢,足可见家族的向心力和统一性。

我小时候,父母都在外面工作,就把刚出生不久的我扔给我的太祖母抚养。我的太祖母是个很苦命的女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17岁那年成了我太祖父的第三房姨太太,三女共侍一夫。太祖父仅活了49岁,三个女人都成了孤孀,而我太祖母当时才29岁。唯一的女儿又在出嫁6个月18天后去世,人生之苦让我这个太祖母悲痛欲绝,孤苦伶仃的她每天生活在绝望与无奈之中。

我的到来对太祖母来讲,似乎于绝望之中看到了一丝希望,她将全部的、深深的爱都倾注在了我的身上,尽管我是她的玄孙。

那时候,绞圈房内已有四户同宗同族的人家,同辈的小孩有28个,所以墙门间东侧墙上排有值日表,分别由这些孩子负责每天开关墙门,打扫墙门间、前后庭心、前后客堂,孩子们也认真,整座老宅干干净净、一尘不染。

从我记事起,嫡出的新任宅长的家风家教颇为严格,均按古例行事。凡有亲戚来往,必走墙门间;红白喜事更是严谨,前后客堂排香案台来不得半点马虎,都要做好标记,以防差错。

1987年,我的太祖母病倒了,春节后,正月二十五日那一天她走了,临走前她对我说:“我这次怕是不能上岸了,我走后你要好好地照顾自己,毕竟你还小。”那一年我27岁,整整一年我都没法从悲伤中走出来。太祖母死了,以92岁的高龄寿终正寝在绞圈房的正房内。按古例得停柩于客堂间接受亲朋好友的瞻拜,可我那宅长祖母以太祖母身份卑微而阻挠遗体进客堂间,为此家族内爆发了一场伦理道德大战。我母亲拼了命坚持着,最后终于让太祖母赢得了身后的荣誉,风风光光地从客堂间经墙门间体体面面地出殡。母亲拼命换来的后果,祖母至死也未能原谅她,认为她破坏了绞圈房内的尊卑风俗。为此,伤心的母亲再也不想回老家。

几年后,老家的绞圈房也让族亲给惦记上了,不断地派人来游说我母亲,终于有一天不耐烦此事的母亲,以极低的价卖给了族亲。太祖母死了,老宅也卖了,我的故乡也没有了。若干年后,因堂兄家有喜事,我回了趟老家,发现生我养我的老宅绞圈房已被拆光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新楼房。承载了我心中念想的传统绞圈房就此只存在于虚无缥缈的梦里,那种不可名状的落寞,让我感觉到即便双脚踏上了那片土地,也回不到故乡了。

作者简介:曹琪能,字轶才,号东烘,上海浦东新区三林塘人。近十年来,以记录、弘扬传承浦东地区的民俗文化为己任,让三林舞龙、三林刺绣、三林塘庙会等传统项目获得了不同级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现为浦东新区文史学会会员、上海石库门研究中心会员、上海筷箸文化促进会会员。著有《三林风情》《三林古镇》《三林刺绣针法考》《崇福遗风》《三林乡韵》《西林八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