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中国古诗,常常会被情景交融、千古传诵的诗句震撼:顷刻间,一幅“即目可见”的图画“唰”的一声挂在眼前,画面溢出的情感又莫可名状,无法用单一的概念概括,唯一的感受是:自己已彻底被这种情景所吸引、所慑服,完完全全沉浸、自失于这种既似曾相识,又顿感全新的境界之中……
这是为什么?这种诗句是怎么产生的?古人是怎么创作、欣赏这种诗句的?又是怎么试图说明这种创作、欣赏过程的?就需要探索了。
好在一些品位高、体悟深的古代诗人和诗评家、诗论家写着写着诗,评着评着诗,慢慢就情不自禁地“以禅喻诗”,用“参禅悟道”来比喻高品位诗歌的写作和欣赏过程,而且愈比喻愈有味焉。这就透露了一个信息:诗与禅有关系,而且不是浅薄的或一般的关系,而是深厚的、具有特殊性的关系。那么,这种关系是如何在中国这块早已弥漫庄风玄谈的土地上产生的?佛、庄、玄、禅、诗又是如何关联互动的?就是更具体的需要探讨的题目。笔者正是带着这种“问题意识”,让思考围绕那些“问题”盘旋,来构想、写作本书的。
于是,读者可以在这本书里看到佛、庄、玄、禅、诗的冲撞与融汇,看到禅对超然心态的高扬,看到诗人审美自觉发生发展的历史和审美理解的逐步建构,并最终悟出“大抵禅道惟在妙悟,诗道亦在妙悟”“惟悟乃为当行,乃为本色”的道理,明白诗人如果一辈子只知道鼓捣“比兴”手法,终究写不出高品位的诗来的原因。
如果您对本书的“问题意识”和初步解答已有兴趣,自然可以开卷披阅。但读过本书的专家学者和普通读者也曾对我说过,这本书有两种读法:如果对佛、庄、玄、禅有一定了解,自然可以顺着本书目录排列的次序读,一章章读去,读出它们的思想勾连,再落实到诗。如果对中国古代诗歌更感兴趣,不妨先读本书第六章“诗禅相通”,看看作者谈诗品诗是否与自己“心有灵犀一点通”,如果有,再探本溯源,从第一章读起不迟。总之,顺着读,倒着读,可以任人自择。
了解一下本书的出版历史和引起的反响,可能也会增添一点阅读的兴趣。
本书最初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出版不久,国内古典文学研究界影响很大的刊物《文学遗产》就刊登了郁沅先生的评论文章:《对一种特殊文化现象的成功剖析》,接着,《武汉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也刊登了罗立乾先生的评论文章:《诗禅关系研究的开拓与深化》,都给本书较高评价。后来,总结学术领域长时段研究成果的文章陆续出现,我也高兴地看到:刘方先生的《中国当代禅宗美学研究概观》(载《西南民族学院学报》),蒋寅先生的《中国诗学的百年历程》(载《中国诗学》第6辑),马奔腾先生的《当代禅美学研究述评》〔载《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台湾林朝成和张高评两先生的《两岸中国佛教文学研究的课题之评介与省思——以诗禅交涉为中心》(载台湾《成大中文学报》),陈薪羽和赵小琪两先生的《近三十年来佛教和文学关系研究综述》(载《黑龙江社会科学》)等多文,都表达了对本书的关注,证明本书在中国诗学、禅美学研究史上已留下了印记。多年以后,该书又由江西人民出版社再版。这次,因邓晓芒、肖书文、高欣等先生的促成,又将再出新版。所有这些,都让我感到光荣和温暖。因此,笔者愿借此机会,向本书所有读者、责任编辑、出版社、撰文评论和表达关注的诸先生以及促成这次新版的三位先生致谢。不过,也应说明,本书尽管已经几次修订,讹误和不足依然难免,希望读者继续批评指正。
另外,本书在涉及中国古代历史分期时,沿用了当年中国历史学界惯用而现在已有不同理解的词汇,如“奴隶制”“封建制”“封建社会”“封建阶级”等,也可见出笔者当年写作本书时的知识背景。
的确,时间过得真快,本书首版至今,社会已发生许多变化。最耀眼也最刺目的变化是,经济飞速发展了,人们的心理也越来越浮躁。改善这种状况,当然有多种办法,也需要有多种办法。但强调超知性超功利的审美,似乎也是办法之一。审美是高雅的享受,是从知性和功利的日常束缚中解放出来,获取瞬刻自由的途径,也是培养自由独立人格、唤醒人格自尊、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如果我们心中多一点如本文开头所说的那种审美震撼,多一点对超知性超功利境界的爱恋,多一点超越世俗的精神,是否可以改善人生之追求,减轻生活的压力,协调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甚至,还能从精神上制约一下贪欲、野蛮、卑鄙和无耻?但愿这种书生之梦也有些许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