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曰:“惜哉!此可一言而悟,惟浚所举颜子事便是了。只要知身、心、意、知、物是一件。”
九川疑曰:“物在外,如何与身、心、意、知是一件?”
先生曰:“耳、目、口、鼻、四肢,身也,非心安能视、听、言、动?心欲视、听、言、动,无耳、目、口、鼻、四肢亦不能。故无心则无身,无身则无心。但指其充塞处言之谓之身,指其主宰处言之谓之心,指心之发动处谓之意,指意之灵明处谓之知,指意之涉着处谓之物,只是一件。意未有悬空的,必着事物。故欲诚意,则随意所在其事而格之,去其人欲而归于天理,则良知之在此事者,无蔽而得致矣。此便是诚意的功夫。”
九川乃释然破数年之疑。
——《传习录·下·门人陈九川录》
诚意是一以贯之的修行“大头脑”
由于在王阳明这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全都是可以打成一片的,所以王阳明就对小陈说:“你只要弄清楚‘身、心、意、知、物’都是一回事儿,你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可是,当王阳明把这个独门秘籍告诉小陈的时候,他却越发糊涂了:“物是外面的东西,怎么会和身、心、意、知是一回事儿呢?”
王阳明说:“耳目口鼻及四肢,是人的身体,若没有心,岂能视、听、言、动?心想视、听、言、动,若没有耳目口鼻及四肢也不行。因此,没有心就没有身,没有身也就没有心。就其充塞空间而言叫作身,就其主宰而言叫作心,就心的发动而言叫作意,就意的灵明而言叫作知,就意所涉及之处叫作物,都是一回事儿。意没有悬空的,一定涉及事物。所以,要想诚意,就随着意所在的某件事去‘格’,去掉不合理、不正当的欲望而复归于天理,那么良知在这件事上,就不会被蒙蔽而能够‘致’了。这就是诚意的功夫。”
小陈同学听完,豁然开朗,破除了数年的困惑。
小陈豁然了,你豁然了没有?如果没有,那并不是因为你根器太差,而是因为你没有儒家修行的经验。所以,要完全理解王阳明的意思,我们还得一步一步来。
首先,我们要弄清:在阳明心学中,格物、致知的意思分别是什么?
在王阳明看来,所谓格物,就是为善去恶;所谓致知,就是把这种为善去恶的功夫做到极致,让良知彻底显露。
其次,我们要弄清:诚意是什么?
按照《大学》本义,诚意就是不自欺。但是,一般人在格物致知的过程中,一开始总是不太给力的——明明知道是善的事,却出于各种利害因素的考虑而不敢坚持;明明知道是恶的事,也由于习性使然而偏偏去做。
这就是自欺,就是意不诚。所以,按照王阳明的看法,要做诚意的功夫、不自欺的功夫,就应该在格物致知的时候做,亦即时时反观自己在每一件事上的意念,如果意念是善的,就坚持,意念是恶的,就去除。这样诚意才能落到实处。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得出两个结论。
一、在阳明心学中,格物、致知、诚意说的都是一回事儿——为善去恶。
二、诚意不是等到格物致知的功夫做久了才出现的结果,而是要在整个格物致知的过程中始终贯穿的——若不贯穿,格物致知便不能给力。
至此,我们也就跟小陈一样豁然了:尽管在程朱理学看来,格物、致知、诚意是循序渐进、不可躐等的,但是在阳明心学的语境及具体的修行实践中,三者却是可以打通的,所以也就不必纠结于孰先孰后、功夫颠倒的问题了。
事实上,在王阳明这里,诚意不仅必须贯穿格物致知,甚至可以作为“八条目”的总枢纽,贯穿儒家学人的整个修行生涯。
他说:“大学工夫即是明明德,明明德只是个诚意,诚意的工夫只是格物致知。若以诚意为主,去用格物致知的工夫,即工夫始有下落。”倘若没有把握“诚意”的要领,而向外“去穷格事物之理”,便会“茫茫****,都无着落处”。
此外,王阳明还在其他地方反复强调:
“诚是心之本体。”
“为善去恶,无非是诚意的事。”
“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
“所以提出个诚意来说,正是学问的大头脑处。”(《传习录》卷上)
可见,在王阳明看来,从“格物致知”一直到“明明德于天下”,都离不开这个“诚意”。
“诚意”在阳明心学中之所以具有如此独一无二的重要性,关键就在于:王阳明对“诚”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大学》所说的“不自欺”上,而是结合了《中庸》的阐述,赋予了“诚”极其广大而深刻的内涵。
《中庸》论述“诚”的地方很多: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诚者,不勉而中,不思而得,从容中道,圣人也。诚之者,择善而固执之者也。”
诚,就是天道,就是宇宙法则;在人生中努力实现诚,就是做人之道,就是为人处世的根本原则。天赋而诚的人,不必刻苦奋勉就能符合天道,不必殚精竭虑就能证得天道,并且可以自在从容地实践中庸之道,这就是圣人;而在人生中努力实现诚的人,则必须选择至善的道德并持之以恒地坚守和践行。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诚,就是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的意思;而道,就是自己引导自己、以自己为人生导师的意思。诚,贯穿宇宙万物的始终,没有诚就没有宇宙万物。所以君子最注重的,就是在人生中努力实现诚。说到底,诚并不仅仅是自我完善、自我实现、自我成就而已,还要去成就万事万物,去帮助别人达成人格完善和自我实现。成就自己,是仁的表现;成就万物,是智慧的表现。人自性本具之德,是自我与他人、主体与客体、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一体之道,不存在对立分别,所以从任何时候、任何地方开始修行都是可以的。
综观《中庸》对“诚”的阐述,我们不难发现:在子思(孔子之孙,相传为《中庸》的作者)所建立的哲学体系中,“诚”就是宇宙本原,几乎与基督教的“上帝”、佛教的“真如”、伊斯兰教的“安拉”、道家的“道”、理学的“天理”、阳明心学的“良知”、《大学》的“明德”一样,在各自的思想体系中都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用今天的语言来说,“诚”也可以称为宇宙法则、宇宙能量、绝对精神、终极实在等等。正因为“诚”在儒家哲学中具有如此崇高的地位和如此深广的内涵,所以在王阳明看来,“诚意”当然就绝不仅仅是“不自欺”了。毋宁说,“诚意”的意思,就是要通过格物致知、为善去恶的功夫,彻底完善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心灵与宇宙法则、宇宙能量、绝对精神、终极实在等最高本体建立牢固的联结,并且与之息息相通,同频共振。
也许,就是因为给“诚意”赋予了这样的内涵,王阳明才会一再强调“诚是心之本体”“明明德只是个诚意”等等,也才会把“诚意”置于“八条目”总枢纽的地位。
因此,对于心学修行人来讲,只要把握住“诚意”这个一以贯之的修行“大头脑”,格物致知、为善去恶的功夫自然就给力了;继而心得以正,身得以修,久久行之,“齐家、治国、平天下”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了。
“美国圣人”富兰克林
乔布斯有一句名言:活着就为改变世界。
其实,所有儒家学人也莫不怀抱着相同的理想——所谓“治国、平天下”,所谓“明明德于天下”,说到底都是为了改变世界。
但是,就像《大学》为我们指明的人生方向和修学次序一样,要想改变世界,下手处却不是世界,而是我们自己。
用王阳明的话说,下手处就是以诚意为主,去做格物致知、为善去恶的功夫。
只要按照这个方法去修行,把自己人格上的弱点、缺陷、恶习等一一摆平,自然就能成就外在的事功,因此也才谈得上改变世界。
被誉为“美国圣人”的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一句话:“即使最伟大的国王,也得坐在自己的屁股上。”话虽然有点儿糙,但理一点儿都不糙。他的意思就是:一个人无论建立多么伟大的事功,都必须建立在他的内在品质上;离开了内在的精神品质,外在的事功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我们之所以可以这么理解,是因为富兰克林还说过这么一句话:“没有什么财富比一个人的品质更珍贵。”
富兰克林自己的一生,就是对他上面这两句话的完美诠释。
虽然他不是“最伟大的国王”,也不是坐拥金山的巨富,但他比世界上很多国王和巨富伟大多了。
富兰克林是美国的开国元勋、独立战争的领袖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享有世界声誉的科学家、发明家、文学家、启蒙思想家,同时又是著名的实业家、政治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和外交家(他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任驻外大使,曾在独立战争期间出使法国,为美国赢得外援,保证了独立战争的胜利)。
在富兰克林的一生中,他在各个领域所取得的业绩、事功和成就可谓不胜枚举。
他是个典型的“穷二代”,10岁便辍学打工,一生只在学校读过两年书,12岁去印刷厂当学徒,却自学了文学、历史、哲学、数学,掌握了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拉丁文,先后被美国的哈佛大学、耶鲁大学,英国的牛津大学、爱丁堡大学、圣安德鲁大学等授予硕士或博士学位。他的代表作《富兰克林自传》《穷理查年鉴》(又名《格言历书》)对当时的美国人和欧洲人产生了无比深远的影响,直到今天仍然在许多国家畅销不衰。
他在电学方面成就斐然,创造了许多专用名词,如正电、负电、导电体、电池、充电、放电等,并提出了电荷不能创生也不能消灭的理论,后人在此基础上发现了电荷守恒定律;他还揭示了雷电现象的本质,因此被康德誉为“第二个普罗米修斯”(古希腊神话中为人类盗取火种的神)。
他在光学、热学、声学、数学、海洋学、植物学等方面也有深入研究,并发明了新式火炉、避雷针、双焦距眼镜、自动烤肉机、玻璃乐器、高架取书器、新式路灯等等;他还改革了北美殖民地的邮政制度,创建了北美殖民地统一的邮政系统。
他第一个发现了墨西哥湾暖流的确切走向;最先绘制暴风雨推移图;最先发现人们呼出气体的有害性;最先解释清楚北极光;最先发现感冒的原因。他发明了颗粒肥料,设计了夏天穿的白色亚麻服装和最早的游泳眼镜和蛙蹼,并且被称为“近代牙科医术之父”。
他创办了美洲第一座图书馆、第一个学术团体、第一个消防队和费城第一家医院;他制定了新闻传播法,创立了议员的近代选举法,四次当选宾夕法尼亚州州长;他第一个提出了殖民地自治的思想,作为美国最伟大的开国元勋之一参与起草了《独立宣言》和美国联邦宪法,积极主张废除奴隶制度,组织了反对奴役黑人的运动。
…………
一个在世界上留下这么多辉煌印迹、为世界和人类创造了这么多价值的人,去世后却只在墓碑上刻着这么一行字:印刷工——富兰克林。
不过,富兰克林的自谦丝毫影响不了世人对他的高度赞誉和无限崇敬。在后人的心目中,富兰克林就是人类历史上最多才多艺的人(没有之一),而同时代的法国经济学家杜尔哥也给了他一句非常经典的评语:“他从苍天那里抓住了雷电,从暴君那里夺取了民权。”
鉴于富兰克林对美国和人类的贡献,今天的百元美钞上仍然印着他的头像。
面对这么一个“全方位改变世界”的超级牛人,我们除了羡慕嫉妒之外,剩下的恐怕就只有困惑了:他为什么能这么牛?
答案很简单:富兰克林是个一辈子都在努力“格物致知、为善去恶”的人。
富兰克林取得这么多成功的最主要秘诀,就在于他从青年时代起就走上了一条人格完善之路,严格执行了一套自己拟订的“修行计划”,一一摆平了自己道德品质上的诸多缺点,并相应培养了各种令人尊敬的美德。
富兰克林的“修行计划”:牛人是怎样炼成的?
大约在24岁那一年,富兰克林立志要让自己拥有完美的品德,他说:“我希望我一生中在任何时候都能不犯任何错误,我要克服所有缺点,不管它们是由天生的癖好,或是习惯,还是交友不善引起的。因为我知道,或是自以为知道,什么是善的,什么是恶的,我想我或许可以做到只做好事,不做坏事。但是不久我发现,我想做的这件事比我想象的要困难得多。正当我全力以赴克服某一缺点时,常常出乎意料地冒出了另外一个缺点。习惯利用了一时的疏忽,理智有时候又不是癖好的敌手。后来我终于断定,光是抽象地相信完美的品德对我们有益,还不足以防止过失的发生。坏的习惯必须打破,好的习惯必须加以培养,然后我们才能希望我们的行为达到坚定不移、始终如一的正确。”
为此,富兰克林开始了一个他自称“达到完美品德的大胆而艰巨的计划”。在计划中,他列举了13项决定要培养的美德:
1. 节制:食不过饱,酒不过量。
2. 寡言:避免无益的聊天,言必于人或于己有益。
3. 秩序:每件东西应安放在一定的地方,每件日常事务应安排在一定的时间。
4. 决心:该做的事一定要做,做了就要坚持不懈。
5. 节俭:对人或对己有益才可用钱,绝不浪费。
6. 勤勉:珍惜光阴,每时每刻都做有益的事,戒掉一切不必要的行为。
7. 真诚:不欺骗,有良知,为人正直,说话诚实。
8. 公正:不做不利于人的事,不要忘记做你应该做的有益于人的事。
9. 中庸:避免极端,容忍别人给你的伤害,甚至你应认为这是你应受的。
10. 整洁:保持身体、衣服和住所的整洁。
11. 镇静:不因小事、寻常之事、不可避免之事而慌乱。
12. 节欲:少行**,除非考虑到身体健康或者延续子嗣;切戒**过度,伤害身体或者损害自己或他人的安宁与名誉。
13. 谦逊:效法耶稣和苏格拉底。
富兰克林是个科学家,所以在他那里,人格完善与道德修养几乎就是一项严谨的科学实验。为了切实有效地养成上述美德,他决定采取各个击破的办法,一个星期只集中精力对付其中一个。
为此,他专门制作了一本小册子,每一页都画了表格,纵向7行,代表一星期的7天;横向13行,写上13项美德的名称。如果当天在哪一项美德上有过失,就在相应的表格内涂上一个黑点。
富兰克林决定依次给每一项美德以一个星期的严格注意。在第一个星期中,他就密切预防关于“节制”的任何极细微的过失。其他的美德让它们像平时一样,只是每晚记下有关的过失。
这样,假如在第一个星期中,他能使写着“节制”的第一行里没有黑点,他就认为这一美德已经加强,其相反方面已经削弱,于是扩大注意力到下面的一项,争取在下一周内在两行中都没有黑点。这样下去直到最后一项,就可以在13个星期内完成整个过程,一年可以循环4次。
富兰克林把自己这项一丝不苟的计划比喻成在花园中除草。他说:“就像一个人要为花园除草,他不能企图一次就根除所有杂草,这样会超出他的能力,但是他可以每次只对付一个花坛,在拔完第一个花坛的杂草后,再动手拔第二个。像他一样,我希望我能令人快慰地在我的表格上看到我在品德上的进步,在逐步地清除了每一行中的黑点之后,我就能愉快地看到一本干净的小册子了。”
一本干净的小册子,就是一座剪除了所有杂草的心灵花园,就是一个去除了所有污点和瑕疵的完善的人格世界。
从这个意义上说,富兰克林所做的事情,其实就是王阳明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
有了这样一座日益干净的心灵花园,有了一片健康而充满养分的道德土壤,富兰克林的所有成就、业绩、事功,就能像春天里姹紫嫣红的花朵一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竞相绽放、灼灼盛开了。
尽管在富兰克林自己看来,到最后,他执行的这项“大胆而艰巨的计划”并没有完全达到预期的目的,可即便如此,也足以让他的人格境界远远超越一般人了。就像他自己说的:“虽然我从来没有达到我原先雄心勃勃想要达到的完善境界,而且差得很远,但我向着这方面的努力却使我比做这种尝试前要好得多、快乐得多了。这正像临摹帖本的人,他们的目的是要练成完美的书法,虽然他们永远也达不到像帖本那样卓越的书法,但是在临摹帖本时他们的书法却改善了,字也写得不但整洁易读,而且相当不错了。”
因此,没有最终达成“至善”,一点儿也不让富兰克林感到遗憾。相反,直到79岁撰写自传的第二部分时,他仍然还是以一种自豪、喜悦和感恩的口吻,谈论他年轻时这个让他受益终身的“修行计划”:
我的后裔应当知道,他们的祖先一生中持久不变的幸运,直到他79岁写作本文时为止,全靠这一小小的方法和上帝的祝福。他今后的岁月会遭遇什么挫折,那是难以预料的。但是假如碰到什么不幸,往日的快乐也足以使他听天由命了。
他长期的健康和那迄今为止还强健的结实体格,应当归功于节制;他早年境遇的安适,财产的获得,以及一切使他成为一个有用公民和使他在学术界得到一些声誉的知识,都应当归功于勤勉和节俭;国家对他的信任和给他的光荣职位,应当归功于真诚和公正;他的温和,以及他言谈的愉悦、诚恳、爽直,则应当归功于全部这些品德的总影响——即使他不能达到尽善尽美的境地。
富兰克林还在他的自传中说,希望他的子孙中能有人依照他的样子做,以期获得良好的效果。如果你也觉得富兰克林的方法不错,那你也可以把自己想培养的美德罗列出来,给自己打造一座完美的心灵花园。
不过,有必要强调的是,虽然我们的修行确实需要一套简洁明了、便于操作的方法,但是要想真正获得人格的完善,最重要的并不是修行的方法,而是修行的动机。
也就是说,在走上修行之路前,我们都需要问自己一个问题:我是为了什么而修行?
假如你是为了获得成功和荣誉而修养人格,那我只能遗憾地告诉你:出于这样的动机,不但你的人格会出问题,恐怕也会远离真正的成功和荣誉。
而如果你不是为了任何其他目的而修行,仅仅是因为你认为,完美的品德本身是对你有益的,那我必须恭喜你:就凭这个动机本身,你的人格境界就已经开始提升了,而且或迟或早,成功和荣誉也会主动上门找你。
事实上,这不光是我的个人观点,也是富兰克林的看法。他说过:“最好的获得荣誉的途径,就是把为荣誉而干,变成为良心而干。”
当一个人凡事只为良心而干,不为别的,他就已经是在“致良知”了,同时就等于开启了强大的正能量。这样的正能量流淌奔涌到世界的哪个地方,哪个地方就必然会被改变。富兰克林就是这么改变世界的。而在这样的时候,他根本不必去追求成功和荣誉,所有令世人艳羡的东西都会不请自来。
所以,富兰克林真正想告诉我们的就是:我们应该把成功和荣誉视为人格完善的副产品,而不应该把人格完善当成追求成功和荣誉的手段。
只为完美的品德而修行,这本身就已经是一种美德,或者说已经离美德不远。
为了成功和荣誉而修行,这本身就是一种功利行为,已经远离了真正的修行。
就像康德的“定言命令”一样,真正的道德行为都是无条件的:我想要诚实,并不是因为诚实可以给我带来诚信的名誉和其他利益,而只是因为诚实本身是好的、是对的、是值得坚守的。
所以,我是为了诚实而诚实,不为其他。
孟子那个“见孺子将入于井”的故事,同样告诉我们:当我们看到一个孩子即将掉进井里的时候,会立刻产生恻隐之心;这时候,我跑过去救他,并不是为了结交孩子的父母,也不是为了在社会上获得名誉,而仅仅是出于一念恻隐。
所以,我是为了救人而救人,不为其他。
用王阳明的话说,这就叫“圣贤只是为己之学,重功夫不重效验”(《传习录》卷下)。所谓功夫,就是修行本身;所谓效验,就是修行产生的效用和结果。真正的儒家修行人,只会关注修行的功夫是否正确、是否得力,而不会在乎修行会带来什么样的效用和结果。
不为任何别的目的而自我完善、自我成就,就是《中庸》所讲的“诚”(诚者,自成也);树立正确的修行动机,不自欺,就是《大学》所讲的“诚意”(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
从这个地方上路,辅之以格物致知、为善去恶的修行方法,你就能真正改变自己,获得人格的完善,也才有可能最终改变世界,获得像富兰克林一样巨大的成功和无上的荣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