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属官,因久听讲先生之学,曰:“此学甚好,只是簿书讼狱繁难,不得为学。”
先生闻之,曰:“我何尝教尔离了簿书讼狱,悬空去讲学?尔既有官司之事,便从官司的事上为学,才是真‘格物’。如问一词讼,不可因其应对无状,起个怒心;不可因他言语圆转,生个喜心;不可恶其嘱托,加意治之;不可因其请求,屈意从之;不可因自己事务烦冗,随意苟且断之;不可因旁人谮毁罗织,随人意思处之。这许多意思皆私,只尔自知,须精细省察克治,惟恐此心有一毫偏倚,枉人是非。这便是格物致知。簿书讼狱之间,无非实学。若离了事物为学,却是着空。”
——《传习录·下·门人陈九川录》
修行不能离开尘世
王阳明有一个下属官员,经常听他讲学,说:“先生的学说的确很好,只是我要处理的案件和工作繁重复杂,没有时间去修学。”
王阳明一听,就知道这家伙把心学理解歪了,他以为心学只是一种心灵的学问,所以只能在静定中修学。
这个误会真是太大了。若心学只是如此,王阳明凭什么轻而易举剿灭南赣山贼,又凭什么旬日之间平定“宁王之乱”?
王阳明当即对这个下属说:“我什么时候让你放弃案件和工作,悬空去做学问的?你既然需要断案,就从断案的事上修学,这样才是真正的格物。比如当你在审理案件时,不能因为对方言语无礼,就起个恼怒之心;不能因为对方措辞婉转,就起个欢喜之心;不能因为厌恶对方的委托说情,就存心整治他;不能因为对方的哀告求情,就屈意宽容他;不能因为自己的事务繁忙,就随意草率结案;不能因为旁人的诋毁陷害,就随着他人的意思去处置。以上讲的这些情况,都是私心杂念,只有你自己知道,所以必须仔细反省、省察克治,唯恐心中有丝毫偏倚而错判了是非,这就是格物致知。处理工作与审理案件,无不是实实在在的修行。如果抛开具体事物去做学问,反而会凌空蹈虚,不着边际。”
人不可能离开社会而独存,因而修行也就必然不可能在深山老林中完成。
有个故事,说的是一位禁欲苦行的修道者,准备离开自己所住的村庄,到山中去隐居修行,走之前他只带了一块布当衣服。
有一天在洗衣服时,他发现自己需要另外一块布来替换,于是就下山向村民们乞讨一块布。村民们都知道他是虔诚的修道者,就毫不吝啬地送给他一块布。
修道者回到山中继续修行。一天,他无意中发现自己的茅屋里有一只老鼠,常常在他专心打坐时撕咬那件准备换洗的衣服。他遵守不杀生的戒律,不想去伤害那只老鼠,却又赶不走它,只好回到村庄,向村民要了一只猫。
有了猫以后,老鼠果然就被吓跑了。可没过几天,修道者又发现了一个问题:给猫吃什么呢?我并不想让猫吃老鼠,可总不能让猫跟我一样只吃野菜吧?
于是,他又下山向村民要了一只乳牛,这样猫就可以靠牛奶维生了。
但是,一段时间以后,修道者又发现,自己每天要花许多时间来放牛、挤牛奶、照顾它,以至无法专心打坐,便又下山去找了一个流浪汉来照顾乳牛。
流浪汉在山中住了几个月,就开始抱怨,说山上太无聊,他是个正常人,需要一个老婆。修道者想想也有道理,总不能强迫别人也过禁欲苦行的生活,只好让他去找了个老婆。
流浪汉成家后,开始生儿育女,他老婆又饲养了很多家畜,于是山上就有了人间烟火。后来,又有许多人陆续上山做了他们的邻居。短短几年后,修道者便吃惊而无奈地发现:他的茅屋已经被一座热闹的村庄包围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人只要活着,就不可能真正脱离人群和社会。
既然如此,那么一个人想要逃离现实生活,专门去做格物致知的修行功夫,无疑跟一个人想拔着自己的头发离开地面一样无稽。
所以在王阳明看来,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盖日用之间,见闻酬酢,虽千头万绪,莫非良知之发用流行,除却见闻酬酢,亦无良知可致矣”(《传习录》卷中)。
把日常生活和工作视为修行,不仅是王阳明的主张。事实上,在佛教禅宗和基督新教中,我们发现:所有正当的日常劳动和世俗工作,都可以被赋予神圣而超越的意义。
精进:工作就是最好的修行
禅宗是大乘佛教入世修行的典范。历代禅师所谓的“平常心是道”“担水砍柴,无非妙道”“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等语,无不是把世俗生活和日常劳作提到了修行的高度。
日本禅学大师铃木大拙说过:“中国人对佛教的一大贡献,就是他们的工作观念。第一个做出自觉努力,以求使工作成为佛教一个组成部分的人,是大约距今1000年前的百丈怀海,他是使禅宗寺院制度不同于其他佛教设施的创始人。”“他的庙规中有一条就是工作:每个和尚,包括师父本人在内,都必须从事一些卑微的体力劳动。不管这些工作是多么脏,多么不为人所情愿。”
铃木大拙所说的百丈怀海,是中唐时期的著名禅师,也是中国禅宗史上的一位革命性人物。他对禅宗发展所做的最大贡献,就是打破了传统佛教不事生产的陈规陋习,通过教制和戒律改革把生产劳作变成了修行的题中之意。他在新的教规中规定,僧团之中不分长幼都要参加生产劳动,他自己也不顾年迈之身,始终率先垂范,身体力行。
这就是禅宗史上著名的“百丈立清规”。
《五灯会元》记载了百丈怀海的一个故事:
师凡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请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于人?”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
百丈禅师每一次劳动干活,必定带头。负责管理生产的僧人见其年事已高,于心不忍,就偷偷把他的工具藏了起来,想让他安心休息。百丈说:“我没有什么德业,怎能让人替我劳动?”于是到处找他的工具,最后实在找不到,当天就不肯吃饭了。众人劝他,他就说:“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从此,这句话就传遍了天下。
“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充分表明,禅宗祖师是以一种宗教修行的虔敬心态在看待世俗劳作的。对此,史学家余英时先生也认为:“这是用一种超越而严肃的精神来尽人在世间的本分。”
与中国同属“亚洲文化圈”的日本,在其近代化的进程中,亦曾致力于佛教、儒教等精神传统的创造性转化。而其传统转型之核心,就是把世俗工作提升到了宗教信仰与修行的高度。日本德川时代的著名僧人铃木正三就认为:佛教修行不专在于忏悔、祈祷,而在于竭尽心智从事劳动而不懈怠。为此,他极力提倡“入世修行”“工作修行”“职业修行”,就是要士人诚心为政,农人实意耕作,工人努力做工,商人责己经商。而江户时代的儒者石田梅岩、二宫尊德等人,则是把孔子精神与日本的“町人”(商人)思想糅合改造,宣传人生应勤勉、节俭、敬守职分,主张人在本职工作中竭尽所能、勤勉敬业,就是敬拜上苍、道德完成的唯一标志。
当代日本的“经营之圣”、阳明心学的“私淑弟子”稻盛和夫,最为推崇佛教“六度”当中的“精进”。所谓“六度”(度为“到彼岸”之意,比喻将众生从生死海中度至涅槃彼岸),分别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禅定)、智慧(般若)。“六度”是大乘佛教入世修行、自利利他、自度度人的根本法门。而在稻盛和夫看来,所谓“精进”,就是拼命努力、心无旁骛、埋头眼前的工作。他认为,这是提高心性、磨炼人格的最重要、最有效的方法。
佛教的“精进”当然不仅仅是指工作,但是,对于一个信仰大乘佛教的居士来说,工作却必然是他修持“精进”(其实不仅“精进”,也包括“六度”)、提升心性、完善人格的最直接、最有力的手段。
在《活法》一书中,稻盛和夫以他佛教徒的信仰背景,同时以多年从事企业管理的丰富经验,论述了工作与修行的关系,并极力强调劳动、工作对人所具有的价值和意义:
一般认为,劳动的目的是获取报酬,劳动不过是谋生的手段,幸福生活应该是少劳多得、多休闲、多娱乐。抱这种人生观的人甚至认为劳动是不得不干的苦差事。
然而,劳动对人具有崇高的价值和深远的意义。劳动具有克制欲望、磨炼心志、塑造人格的功效。劳动不仅是为了生存、为了温饱,它还陶冶人的情操。
聚精会神、孜孜不倦,全身心投入每一天的工作,这就是最尊贵的“修行”,就能磨炼灵魂、提升思想境界。
…………
拉丁语中有一句谚语:“比完成活儿更重要的是完善干活人的人格。”但是干活人的人格必须在干活中才能提升和完善。就是说,正确的人生哲学只有在拼命工作中、在汗水中才能产生,人的精神只有在日常的、不懈的劳动中才能得到磨炼。
埋头于本职工作,不断钻研,反复努力,这意味着珍惜上苍赐予的生命中的每个今天、此刻中的每个瞬间。
我常对员工们讲,必须“极度认真”地过好每天每日,人生只有一次,不可虚度。认真的程度要达到“极度”好像很“傻”,但只要坚持这种人生态度,一个平凡的人就能脱胎换骨,变成一个非凡的人。
世间被称为“名人”、在各自的领域中登峰造极的人们,他们一定走过相同的历程。劳动不仅创造经济价值,而且提升人本身的价值。
不必脱离俗世,工作现场就是最好的磨炼意志的地方,工作本身就是最好的修行,每天认真工作就能塑造高尚的人格,就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信仰上帝一样信仰职业,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
基督新教(又称“清教”,是自16世纪起欧洲宗教改革运动中各教派的统称)把人的工作称为“天职”,就是因为新教伦理具有这样的信念:任何正当的人类职业都具有神圣性,是上帝安排的任务,也是人生的目的、使命和价值所在。
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曾经深入研究了新教伦理与近代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生成关系。他发现,所有新教教派的核心教义,就是“天职观”。这种天职观认为,“上帝应许的唯一生活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就是说,新教伦理“抛弃了天主教的伦理训诫”,从而“使日常的世俗行为具有了宗教意义”。
韦伯的研究结论表明,正是由于新教对职业所抱有的这种信仰,并且赋予了教徒勤劳、节俭、守诺、诚信等品质,才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伦理资源和精神驱动力。
本书前面提到的洛克菲勒、富兰克林,都是典型的清教徒。他们之所以能够取得伟大的成就,首先当然要归功于他们优秀的道德品质,其次就是因为他们从新教伦理中获得了这样的信念:信仰上帝一样信仰职业,热爱生命一样热爱工作。
洛克菲勒曾经在写给他儿子的一封信中说:
“天堂与地狱都由自己建造。如果你赋予工作意义,不论工作大小,你都会感到快乐,自我设定的成绩不论高低,都会使人对工作产生乐趣。如果你不喜欢做的话,任何简单的事都会变得困难、无趣,当你叫喊着这个工作很累人时,即使你不卖力气,你也会感到精疲力竭,反之就大不相同。”
为此,洛克菲勒在信的末尾给了儿子这样一句忠告:“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乐趣,人生就是天堂;如果你视工作为一种义务,人生就是地狱。”
当你遇上不喜欢的工作,该怎么办?
在这个世界上,幸福是最难定义的,每个人心目中的幸福可能都不一样。但是,由于世界上绝大多数人都必须工作,而且工作占据了我们生命中的大部分时间,所以,至少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的定义就是——工作与志趣相投。
能够从事自己喜欢并且擅长的工作,就是人生最大的幸福之一,反之就是一种不幸。
今天,很多职场中人之所以感觉自己活得很不幸福,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只把工作当成谋生的手段,而很少静下心来想一想:我要的到底是什么?
假如你很少去思考这一点,只是下意识地认为工作的全部意义就是混口饭吃,那你肯定很难摆脱烦恼、痛苦、无奈、焦虑等负面情绪的缠绕。
倘若如此,我必须给你几点建议:
一、你要扪心自问:目前从事的职业到底是不是自己真心喜欢的?如果是,那你就要学习禅宗祖师和清教徒,把工作视为修行,把职业当成信仰,倾尽你全部的心力,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因为除了工作,你的生命意义将无从体现。而如果目前从事的职业不是你喜欢的,你就必须对自己做出深入的评估,看看自己真正的兴趣和优势到底在哪里,改行的可能性大不大。只要有一定的可能性,就要努力争取。但是要改行,你必须按下面说的来做。
二、在辞掉目前的这份工作之前,务必给自己留出一些时间,以便找出真正的兴趣和优势所在,锁定你最喜欢的行业和岗位,然后在正式改行前,拼尽全力提升你在这个新领域的专业能力,让自己有足够的竞争力进入新行业。
三、在改行之前的这段时间里,省吃俭用,给自己攒下足够的银子,以备在你辞职之后而又尚未找到喜欢和适合的工作之前,能够维持生活基本温饱。
四、在改行之前的这段时间里,你照样可以用修行的态度来对待你目前这份不喜欢的工作。不过,修行的重心要从“精进”调整到“忍辱”。就是说,即便这份工作对你确实毫无意义,但仍然有最后一个意义:锻炼你的承受力、忍耐力、意志力。换言之,就是提高你的逆商(面对挫折和逆境的能力)。回忆一下本书前面说过的一句话,“把无意义接受下来,这本身就是有意义的行为”。牢记这句话,会让你在面对人生的一切不如意时有更强的担当。另外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学会感恩。尽管你并不喜欢目前的工作,但你还是要感恩。因为这份工作至少给了你一份收入,让你和你的家人不至于三餐不继、露宿街头。抱着这样的心态,你就能尽量把这份工作带给你的烦恼、痛苦、伤害降到最低。
五、也许因为种种原因,你最终还是无法摆脱你不喜欢的这份工作。但是,只要记住上面这一条,相信你一定可以消除大部分的负面情绪。同时,你当然还是要继续发展你自己真正的兴趣,把业余时间和精力全投进去,尽量把这份兴趣培养成一份能给你带来收入的副业。如果你的副业最终壮大了,那接下来该做的事就不用我多嘴了。
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就是不想工作的人
其实,退一步讲,人的幸福感都是相对的。跟那些“工作与志趣相投”的人比起来,做自己不喜欢的工作固然是一种不幸,但只要你看看那些失业的人,你就会觉得自己还是幸运的;跟有工作的人比起来,失业固然是一种不幸,但只要看看那些丧失工作能力的残疾人,你就会发现自己还是幸运的。
由此可见,不管你所从事的工作是不是自己喜欢的,只要你凭自己的能力做着一份正当工作,而且借此能够养活自己、养活家人,那么你即使无法从工作本身获得多少幸福感,你的行为也已经具有了某种意义和价值。
因为,当你用自己的劳动给家人换来一份安宁的生活时,你就已经尽了自己在世上的本分。而在儒家的语境中,“尽分”其实也是一种做人的成就。
虽然这种成就很平凡,但它的确是一种价值。从这个意义上讲,其实你也在修行。
此外,假如说你是一个没有到社会上工作的全职太太,乍一看好像没有为社会创造价值,但只要你安心地相夫教子,那么你也是在尽分。同样地,你也能在普通的家务劳动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同时也就是在修行。
所以,世界上最不幸的人,其实并不是工作与志趣不相投的人,也不是失业的人,甚至也不是丧失工作能力的人,而是明明四肢健全却心灵残疾的人。
有一个故事,说的是一个残疾的乞丐,他只有一只手。一天,他来到一户人家,向女主人乞讨。女主人指着屋前的一堆砖头说:“把这些砖头搬到屋后去。”
乞丐委屈地说:“你没看见我只有一只手吗?”
女主人没说什么,就用自己的一只手搬了一趟砖,说:“你看,并不是非要两只手才能干活。”
乞丐无语了,只好用他那唯一的一只手去搬砖。由于一次只能搬两块,这堆砖他整整搬了四个小时才搬完,累得全身都快散架了。
女主人最后给了他二十元钱。乞丐感激地说:“谢谢!”女主人说:“不用谢我,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听到这句话,乞丐怔住了,像是忽然想到了什么。片刻后,他才对女主人说:“我不会忘记你的。”说完深深地鞠了一躬,就上路了。
几天后,又有一个双手健全的乞丐来乞讨,女主人就叫他把屋后的砖搬到屋前。乞丐哼了一声,极其不屑地走了。这位妇人的孩子奇怪地问她:“上次你让那乞丐把砖搬到屋后,现在又叫这个乞丐把砖搬到屋前,为什么要这样搬来搬去呢?”
妇人说:“砖放在屋前屋后都一样,可搬与不搬对他们却不一样。”
若干年后,一个很体面的人找到这户人家。这个人只有一只手。他对坐在院中已有些老态的女主人说:“如果没有你,我还是个乞丐,可现在,我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长。”
老妇人淡淡地说:“这是你自己干出来的。”
在这个故事中,真正的残疾人显然不是那个只有一只手的乞丐,而是那个双手健全的乞丐。而在这个智慧的妇人心目中,判断一个人是高贵还是卑贱的标准,也不是外在的身份,而是内在的品质——一个愿意自食其力的人,不管是不是董事长,他都是高贵的;一个不愿自食其力的人,不管有没有两只手,他都是残疾的。
人因工作而高贵,人也因工作体现着人的价值。
只要你心灵健全,那么无论何时,你都可以在工作中修行。换言之,无论你现在境遇如何,只要你用正确的态度工作,你就是一个高贵的人、一个有价值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