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的第一版印行于2013年。自首版面世以来,我收到了不少读者的反馈,其中既有读者来信、微博留言,也有网上购书者的评论,他们都对本书表达了相当程度的肯定和鼓励,让我颇为感动。另外,我还接到了一些机关、企业、书院、民间团体等各方面的讲学邀请,他们也对王阳明心学及中国传统文化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和喜爱,令我深感欣慰。身为作者,能够得到这么多读者的共鸣,实在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当然,本书能够引起一定反响,首先应该归功于大儒王阳明的人格魅力和心学本身的吸引力;其次要归功于出版界的有识之士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挖掘;最后,如果说我本人也在其中发挥了一点作用的话,那可能就是我对古人思想的解读方式比较契合当下,所以较易为今天的读者所接受吧。
面对阳明心学及儒释道等传统文化,我有一个态度是始终鲜明的,那就是:一定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返本”的基础上“开新”,也就是像冯友兰先生提出的那样,必须是有所发展、有所创新地“接着讲”,而不能是照本宣科、故步自封地“照着讲”。具体言之,就是无论古人的学问和智慧多么有价值,我们都不能原封不动地搬给今天的读者,而是必须从当下的立场出发,以今日国人的精神需求、价值关切和审美趣味为切入点,对传统文化进行创造性的诠释和解读,令古代思想重新焕发生机,从而解决我们今天所面临的诸多问题,拯救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与精神危机。唯其如此,传统文化的复兴才有现实意义,对于我们也才有真正的价值。如若不然,古人的智慧就只能深埋于故纸堆中,不管重新翻译、注释、出版多少,都与我们的心灵和生活了不相干。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本书的写作就与一般解读传统文化的书籍有了很大不同。正如我在首版自序中提到的,在对阳明心学进行解析时,我引用了诸多貌似与心学无关的知识系统和价值理念,如佛教禅宗、西方哲学、心理学、量子力学等。我这么做,目的并不是炫耀我的博学,而是想给读者提供更多的参照系,开阔读者的阅读视野,通过古今中外不同智慧的比较和相互印证,让大家更深入地理解心学。
此外,我在书中很多地方采用了“对话体”的方式,也就是让王阳明和他的学生围绕许多问题展开对话。之所以这么做,一是让文风更为轻松,增加阅读快感;二是通过反复问答增强逻辑性,使得相关问题的思考更为严密、更为深入。有必要指出的是,这些对话的内容大部分不是王阳明说的,而是我在充分理解、吸收心学精神的基础上,结合其他知识(如佛教禅宗、西方哲学等),针对当代国人的许多现实问题所做的思考和讨论。我这么做,旨在解决当下的问题,而不仅是简单地对阳明心学进行翻译和注释。严格意义上讲,书中讨论的一些东西已经超出了阳明心学的范畴,而某些地方似乎也显得不太严肃(如偶尔让阳明“穿越”一下,讨论一些当代话题),但我的本意并不是想曲解古人或博读者眼球,而只是为了让古人的智慧与今天的问题直接碰撞,希望因此绽放的思想火花有助于读者解除一些现实困惑。
究竟而言,我写这本书,不仅是想替古人说一个明白(宋明理学和阳明心学遭遇的百年沉冤该得以昭雪了),更是想让今天的中国人在更多智慧的启迪下活得幸福。
如果读者想研究原汁原味的阳明心学,那我建议你直接去读王阳明的代表作《传习录》,甚至可以去研究《王阳明全集》。但是,如果你没有时间,也没有条件去做精深的研究,同时又希望用心学指导自己的生活,那么本书应该能够帮助你——它能让你用尽可能少的时间和精力,去领略一个大儒的强大内心和精神境界,去了解许许多多与阳明心学有着诸多相通之处的古今中外的生命智慧。
关于本书的写作,我希望做到的是通俗而不庸俗、浅显而不浅薄、深刻而不晦涩、兼收并蓄而不混乱芜杂。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做到了,但至少我已经尽力。写这本书,我完成了一趟心灵之旅,大致重走了一遍从十几岁到现在二十多年间的心路历程。书中大多数的困惑、烦恼、纠结、追问,都是我自己曾经经历过的。现在,我真诚地写下了自己求索和找到的答案,期待着与你分享。
这一版,我应编辑之邀,撰写了一篇《阳明心学简明纲要》,以附录形式放在正文之后。该文的主旨,是对阳明心学的主要概念和思想体系进行纲要性的梳理,以期令读者对阳明心学有一个较为完整而清晰的认识,奠定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借本书再版之际,我谨向首版的所有读者表示深深的感谢,因为你们的反馈给了我极大的动力,使我能够更自觉地为传统文化的弘扬竭尽绵薄;同时,我也要感谢本书的出版方及编辑,是你们的辛勤付出和精心制作,才使拙作能以更完善的面目问世,并且通过更多的渠道与更广大的读者见面。
王觉仁
2015年5月于福建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