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似水,逝者如斯。一转眼,距本书首次出版,已经过去整整十年了。

十年间,本书出了两版,做了两次修订,这次是第三版,做了第三次修订。在我所有的作品中,本书应该是修订次数最多、幅度也最大的。就像前两次修订一样,本次修订,我对内容作了不少增删和修改,目的是想让本书以更严谨、更完善的面目出现在当下读者面前。

佛陀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诚哉斯言。世界一直处在变化之中,而这十年来,各方面的变化尤其剧烈;我们自身也一直在变化,而作为一个信奉“终身成长”的人,我的变化或许要比别人更大一些。既然世界变了,人也在变,那么当我翻看这本成书于十年前的旧作时,自然会有诸多不满意的地方,也自然会发现一些不合时宜的东西。所以,一定程度的修改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当然,对于已过天命之年的我来说,不论有多少改变,根本的三观和主要思想是不会变的。要说变,也许就是经过这十年,我对阳明心学的体悟和践行又有了一些深化吧。

这样的深化多少体现在了本次修订中,但完全反应出来肯定是不可能的,只能留待下一本书。目前,我也已经有了第二本阳明心学的写作计划,相信不用太久就能与读者见面。

通常来讲,大部分作者对于自己的“少作”和旧作都会有一种复杂的情感:一方面,由于自身的成长和思想的不断成熟,会发现过去作品的问题和缺憾;另一方面,不论“少作”或旧作回头看是什么样的,它都是作者心血和智慧的结晶,也都是过去最真实的心路历程的反应,所以又显得弥足珍贵。

这种感觉,就像我们翻看自己过去的照片,不论当年的那个自己有多么青涩、不够完美,都是我们真实的生命过往,也都是一段不可替代的宝贵记忆。我们固然可以对稍许泛黄的照片进行一些技术处理,以便它能够保存得更为长久,但绝对没必要用今天这个似乎更成熟、更完美的自己,把过去那个我替换掉。

人如此,作品亦然。

让旧作基本保持其本来面目,是作者对自己的诚实,也是对读者的诚实。

更何况,不管一个作者在后来的岁月里还会写多少作品,其具有代表性的某些旧作,永远有着不可被取代的独特价值。这本《王阳明心学》之于我,似乎就有这样的意义。

据本书首版编辑给我的信息,从本书首版发行的十年来,市场反应一直不错,不论是实体书还是电子书、有声书,销量都很可观,且保持稳定。这至少说明,本书在一定程度上经受住了市场和时间的考验,用编辑的说法,就是从畅销书变成了“常销书”。这同时也说明,今日国人在精神和心理层面上,仍然被诸多问题困扰,所以一直在寻求解决之道;换言之,他们的心灵,仍然需要像王阳明这种古代大儒的智慧的滋养。

这一点,不论是十年前、现在,还是未来可以预见的一段时期内,可能都不会改变。

而我,也愿意用这本《王阳明心学》及此后的新作,陪伴万千读者一路前行、终身成长。

王觉仁

2023年3月于福建漳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