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开创了这一切的唐太宗,也即将随着夕阳的光芒走过历史的长河。
贞观十九(645年)年初冬,远征回国的李世民很快病了。接着,他最爱的小女儿晋阳公主不幸夭折,他痛苦万分,一个多月不思饮食,终日流泪。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唐太宗又得了“风疾”,风疾是指中风,这是李唐皇室的家族遗传病。此病如果通过正规途径治疗也许能好,可他有病乱投医,迷上了道士们提炼的金石丹药。
方士们自欺欺人,以炉火燃炼朱砂,以为吞食可生发固阳、延年益寿。其实丹铝性热,服之精神亢奋,久之,或食量太大就会慢性中毒。可他一点不知情,甚至还向从印度取经归来的玄奘法师求长生不老之术。想当年他意气风发之时,还曾经嘲笑秦皇汉武迷恋方术和寻求丹药。这一切都是自欺欺人。
虽然玄奘没办法,可有个高僧倒有办法——把人治死的办法。
话说贞观二十二年(648年),那个“一人灭一国”的大英雄王玄策从天竺回到了长安。李世民得知自己的手下在外面这么争气,自然是惊喜不已,立即给王玄策连升两级,封为朝散大夫。
王玄策的俘虏中有一名印度和尚,名叫那罗迩娑婆。为迎合李世民求长生不老的心理,把他献给了李世民。不过李世民死后,王玄策受牵连,仕途受阻,终生再未升迁。也就是李治仁厚,要是换了武则天,他早掉脑袋了。
这个印度和尚吹嘘自己有二百岁,专门研究长生不老之术,并信誓旦旦地说,吃了他的丹药,可以在大白天飞升。李世民就命他给自己造“延年之药”。
得病之后,他觉得在长安城的太极宫住着很不舒服,因为太极宫地势低洼,让人气闷。为了养病,他在长安以南的终南山修建了翠微宫,作为疗养的行宫。以便“安度晚年”。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唐太宗最后一次来到翠微宫。可是,搬进去后,病情不但没好转,反而愈演愈烈,又得了“痢病”,痢就是痢疾,是拉肚子、肠炎之类的疾病。太宗吃了天竺和尚炼制的丹药,下泻不止,病势突然加重。
御医们云集翠微宫,空气中飘溢着古怪难闻的煎药气味。含风殿中走过匆忙而无声的侍女们。谁都知道这是一代名君最后的日子,因此所有人都心情沉重,被一种大厦将倾的恐惧和悲哀笼罩着。
这些阶前帘后的女子想到天子驾崩后自己的命运,更加黯然神伤。此刻,也有人将目光投向风度翩翩的太子。没人知道武才人已经先行一步了。她陪他度过了这段难熬的时光。太子伤心,武则天就和他一起伤心。自李世民病重以来,武才人已几天几夜没合过眼。她的迷迷蒙蒙的大眼睛里布满了血丝。神情中除了极度的疲惫,还有着一种对未来的忧虑。李治看在眼里,疼在心上。
李世民只要稍稍清醒,一睁眼就能看到李治满是泪水的脸,和一双无比真诚悲哀的眼睛。他觉得很欣慰。
太宗终致病危,他急忙把宰相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召到翠微宫,有气无力地说:“太子仁慈,愿卿等善为辅导,勿负朕言。”又向太子说:“无忌、遂良在,汝勿忧天下。”一面令褚遂良草遗诏,一面传入妃嫔和太子妃王氏至榻前,目视太子和太王妃向长孙、褚遂良说:“今,佳儿佳妇(指当时的太子妃王氏,后来的王皇后,他深得公爹之心,后文提到,这句话给武则天登后位造成了很大阻碍),都交给卿等。”说完,再无他话。
良久,宫内才响起此起彼伏的哭声。为了每一种黑暗的残花余生,为了每一桩未竟未了的心愿,为了对死者的爱或者恨。
贞观二十三年(649年)五月,伟大的唐太宗李世民走完了他传奇的一生,驾崩于终南山的翠微宫含风殿,在位二十三年,享年五十二岁。
托孤大臣们马上安排禁军护送太子李治回到长安,先稳定局势。同时带领其他随行人员,护送太宗灵柩,返回长安。两批人马汇合之后,才昭告天下,宣布皇帝驾崩的消息。
这年的六月一日,太子李治在太极殿即位。依照他死后的庙号,称为高宗皇帝。那一年,李治二十二岁,武则天二十六岁。以次年(650年)为永徽元年。
此后,经过各种复杂的取舍权衡,大赦天下,文武进阶。封长孙无忌为太尉兼中书令,任命李勣为尚书左仆射。立太子妃王氏为皇后,其父由陈州刺史进封魏国公,母柳氏封魏国夫人。
而武则天这边是另一番景象。
根据北朝以来的惯例,死去皇帝的妃嫔有三种安置方式。第一种,妃嫔育有子女,随子女到宫外居住,安享晚年。第二种,妃嫔没有子女,但是具备一些才能,可以继续留在宫里。比如,唐高祖的薛婕妤是当时的大文豪薛道衡之女。她虽然没有子女,但是因为饱读诗书,被唐太宗留下来,让她继续留在宫里任职,教育自己的儿子。她教的这个学生是谁呢?就是后来的唐高宗李治。最多的是第三种情况,被安排到为已故皇帝修建的别庙里,或被安排到国家指定的尼姑庵、道观中。武才人就属于这沉默的大多数。
太宗的丧礼仪式结束后,后宫里未生子女的嫔妃们,一律被打发进感业寺。感业寺究竟在哪儿呢?
根据《唐会要》的记载,“太宗崩,武则天随嫔御之例出家,为尼感业寺。”可是遍查唐史,就是找不到感业寺的其他记载和具体位置。按理说感业寺属于皇家寺院,规模必定不小,这么神秘着实有点奇怪,一个比较合理的解释就是后来改名字或者搬迁了。为什么会改名?感业寺究竟在哪里?武才人是否真的出过家?问号一个接着一个。
北宋的宋敏求在他的《长安志》中提出来:感业寺在长安城西南的崇德坊。崇德坊原来有两个尼寺,东边的叫做道德尼寺,西边的叫做济度尼寺。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死后,这两个尼寺都搬家了。道德尼寺搬走之后,原址建成了崇圣宫,这就是唐高宗给唐太宗建的别庙;同时,它西边的济度尼寺也搬家了,原址改成灵宝寺,安置唐太宗没有子女的妃嫔。按照这种说法,感业寺就在崇德坊的济度尼寺的旧址,当时叫感业寺,后来由于历史变迁,又改名叫做灵宝寺。
这种说法应该还比较靠谱。理由有两点:第一点,这个记录出现最早。持这种观点的宋敏求是北宋人,北宋离唐朝相对较近,比较容易了解唐朝的真实情况。第二点,既然是安置唐太宗的妃嫔,那么这个寺的位置应该和唐太宗的别庙相去不远。唐太宗的别庙崇圣宫就在崇德坊道德尼寺的原址之上,证据确凿,向无异议,那么它西边的济度尼寺旧址用来安置妃嫔,也是一种合理的安排。
武氏再度入宫之后,十分忌讳曾为太宗嫔御之事,立后诏书里也自称先帝宫人,因此丝毫不提曾经入寺为尼,不愿再与感业寺有任何联系,也是可以理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