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进宫,武则天是什么名分呢?没有名分。从最底层做起,当一个普通的宫人。此时的她,已经二十八岁了,是个大龄女青年,距初次进宫,已经过去了整整十四年。当年“见天子庸知非福”的豪言壮语言犹在耳,但是现在她得到什么了?空空如也,甚至还不如当初。当初好歹是个五品的才人,现在什么品级都没有,得从最基层干起。真是红颜渐老,一事无成。就连这卑微的侍女之位,也是她花费了无数的辛苦,无数的心机,才换来的呀!

面对命运的捉弄,就是武则天这样的巾帼英雄,也不免在无人的暗夜里发出一声叹息。那么,武则天这十几年是不是真的就白过了?从她一生发展的长远角度看,不能这样说。她已经成熟了,生活给了她足够的经验,这个时候她再出招,就不会像当初驯狮子骢那么冒失了。从此以后,她再也不曾让任何机会从指尖溜走,因为她已经输不起。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着变数,变幻莫测。要么是光芒万丈,要么是万丈深渊,这两种状态,武则天都体验过。西方有句谚语叫“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没失败过”。因为只有失败过,才能真正体会到怎样做可以不失败。她更擅长伪装,她的分析更精准,她的目标更明确。

怎么才能在后宫站稳脚跟呢?

史载“初,武后能屈身忍辱,奉顺上意”,“痛柔屈不耻以就大事,帝谓能奉己”,“始,下辞降体事后,后喜,数誉于帝”,“昭仪伺后所薄,必款结之,得赐予,尽以分遗”。

武昭仪再次后宫依附的第一个人是王皇后,几乎每天率先向王皇后请安,刻意的谄媚在她做来恰似行云流水。她言辞谦恭,行为卑屈,将超人的智意和谋略隐藏于温厚的笑容之后。

对于皇后,她“下辞降体事后”,卑躬屈膝、小心翼翼地侍奉皇后,念念不忘皇后的再造之恩,随时准备为皇后效犬马之劳。她再三表示:皇后,您对我的恩情有若皇天后土,您是我的再生父母,今后您的事情就是我的事情,您的敌人就是我的敌人,您指哪儿我就打哪儿。

在皇后面前,她总是殷勤向上,显得极为知恩相报,没有些许虚与委蛇的意思。她把王皇后当作救命恩人和再生父母,在她面前尽情扮演着一个仆人甚至是奴才的角色。说起谄媚的本事,就不能不提她的父亲武士彟了。在隋末唐初的那段风云岁月,武士彟便是依靠善观时通变迎奉攀附的才能而发迹的,他对李渊刻意巴结所营建起来的良好私人关系,是他官运亨通步步高升的原因之一,有时候就连李渊都忍不住说他谄媚太过了。

可是就算最拙劣的奉承话也比最高明的批评听着顺耳舒心,何况是历经沧桑练达世故又有相当文学才华的武则天。这方面,她无疑继承了父亲的性格,但更巧妙更具有女性的细心和熨帖。虽已被皇上频频宠幸,但在皇后的面前,却总是显得很谦恭,既不恃宠,也不张扬。而且还多次劝李治多“关心”皇后。结果在相当一段时间里,她深得王皇后的欣赏。

对宫女,武则天“伺后所薄,必款结之,得赐予,尽以分遗”。她先是小心观察,看见皇后薄待那个人,就去跟她结交;皇帝赏赐给她的东西,她毫不吝惜,倾其所有,和大家分享,到处称姐道妹,广结善缘。

她还注重团结,广交朋友,特别是跟身边最普通的宫人打成一片。结交宫女有什么用处啊?俗话道,阎王好见,小鬼难缠,这小鬼有时候暗中踹你一脚,你半年都缓不过劲儿来。而且小人物可有着大作用,当年一个小小的太监赵高,愣是把大秦朝玩瘫痪了。就这样,武则天向三个方向同时出击,打的都是感情牌。

武则天摆出这种姿态,是否为了成就日后废后的大事,倒也不尽然。也许,刚开始时,她只是为了能在宫中立住脚。皇后毕竟是六宫之主,得罪了她有什么好处?而广结善缘,处处多栽花少栽刺,这种“懂事”和“本分”下面的凄凉和无助,又岂是别人想象得到的?不过,对于下人的笼络也为她打下了良好的人缘基础,日后组建后宫情报网时就事半功倍了。

从此“后及妃所为必得”。就是说她们的一举一动都尽在武则天的掌握之中。她把宫女都变成“克格勃”,在宫内建立了一个广泛灵敏的情报网。

和她相比,皇后不过是个不谙世事的贵族小姐罢了,很快就给武则天的几句好话摆布得服服帖帖,“后喜,数誉于帝”。她那低眉顺眼甘心服小的姿态,就连王皇后也深为满意。皇后很高兴,数次在皇帝面前夸奖武则天。

当然,女人之间的好,总带着那么点酸味。初来乍到,她的“恩人”就给她来了个下马威。不过凭她的本领,完全可以应对自如。她已不再是稚嫩的了。一个成熟了的少妇,在宫廷习惯中,人们以为在她的年纪不会有大发展了,没有人特别关心她。王皇后也和其他诸人那样不介意。

这是武媚娘所要求的,她在进宫的最初几日,自敛锋芒,显出迟钝与愚直的模样。这样做的目的,在于避免太早被人妒忌;妒忌,总有一天会来的,而延迟一点,使她可以从容准备应付。王皇后把武则天当作棋子使,就注定了棋局的失败,因为她选错了棋子,因为这枚棋子是武则天。

高宗仁厚,以为皇后与武氏相处甚洽,以为武氏真的心地纯良,他坦然接受正宫里的一后一妾,很少再临幸淑妃宫。

武则天的政治嗅觉非常敏锐,她善于见机行事,善于谋断和决策。另一方面,她全力迎合李治,牢牢地抓住他的心,让他更爱自己。李治早就被武则天迷住了,这段时间他本来就宠爱她,在王皇后的煽风点火下,在广大宫人的交口称赞下,他对武则天好得不能再好了。

从此之后,她接触到了奏折,年轻的皇帝不太重视一个女人会干政的事,他让武氏读给自己听,然后,他说出自己的意见,要她批写在诏笺上。

有时,他也会征询武则天的意见,容许她自由发挥,写下。渐渐地,这就成了一种习惯。武则天小心谨慎地工作,体现自己的理性和独立,但又时时以男女间的戏谑来冲淡工作的枯燥。

她善于权变和谋断,并能把自己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当然,她也提醒过自己: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别人的命运也是可以掌握在自己手中的。后来,她做到了,牢牢抓住了李治的心。

李治是个甘愿被俘虏的小男人。那段时光,大概也是他最幸福的时候。武则天对于王皇后尚且“下辞降体”,对于这个掌握着她命运的大唐天子更是加倍的小心翼翼,全心全意地迎合奉顺了。这个时候的李治,则是整个人都被她打动和征服,她那以人生经验为底蕴的懂分寸知进退的世故和智慧,显然是王皇后萧淑妃这样一帆风顺的娇娇女所不具备的,更让敏感而依赖性强的李治找到了久违的温柔和依靠。

而她对琴棋书画也并未生疏,在文学、音乐和书法等各方面所表现出的才华,也让李治为之倾倒,诗词唱和、琴瑟和鸣成为他们愉快的闺中游戏。这样身兼成熟女性的妩媚和慈母般温存的女子,正是李治梦想中的极品。如同柏杨先生所说:“一个没有人生经验的年轻男子,一旦落到一个经过长夜痛哭、企图心强烈、年龄又已成熟的美女之手,就像一只苍蝇落到蜘蛛网上,除了粉身碎骨外,很难逃生。”她的温柔很快将他淹没至顶,她那似乎能洞悉他心思的微笑,是他一生的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