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她应该从来不会认为是自己害死了女儿(前提是这件事真有的话),她认为是王皇后逼自己下手的,所以元凶是王皇后。

宋代成书的《新唐书》和《资治通鉴》中均有详细记载,称武昭仪藏匿起身形,等王皇后逗弄完小公主后悄悄地扼死了自己的亲生女儿,佯装欢笑迎接高宗,发现死婴后由宫人指证唯有王皇后探视过小公主,从而点燃了高宗的怒火。

上面那个亲手掐死自己女儿的故事是小公主死亡事件其中的一个版本。而且成书较早的《旧唐书》并未记载此事,加之虎毒不食子,让人难以相信。

于是就有了第二个版本。

《唐会要》里讲:“昭仪所生女暴卒,又奏王皇后杀之,上遂有废立之意。”就是说,小公主猝死,至于怎么死的,并没有说明,也可能是自然死亡。武则天就利用了这个“机会”,上奏皇帝说王皇后杀死了孩子,导致唐高宗态度的变化。

不管是哪种说法,应该都是史官根据民间流言加上自己的推断而作。有没有可能小公主的确是自然死亡呢?

古代婴儿的死亡率是很高的,加之小公主又出生在天气寒冷的冬季。房中的炭火、被褥的不适,饮食的失调以及先天的不足等,都可以导致一个脆弱新生儿的骤然死亡。有机会能充分利用到尽头,没有机会自己能创造出机会,这才是武则天的手段,也的确是她能成为空前绝后的一代女皇的原因之一。

可是要“借题发挥”实在很有难度。

小公主不可能长时间没人照顾,宫女应该马上就会发现她死了。所以,从王皇后离开,到发现小公主死亡,这个时间必定非常短暂,因为栽赃也不能太信口雌黄了。如果王皇后离开很久,她们才发现小公主死亡,中间人来人往的,很多人都有作案时间了。可是,真的会那么巧,王皇后前脚刚走,小公主后脚就自然死亡了?这个概率得有多大?

换句话说,被谋杀的可能性大于自然死亡。

这样的话,就会出现第三个版本:王皇后真的杀死了小公主。

可是,王皇后没有杀死小公主的性格和动机。先看性格,王皇后本性端庄严肃,有着贵族的骄傲与不屑。而且从她对付萧淑妃和武昭仪的手段来看,无非也就是说说坏话。要是她真凶残成性,“旧恨”萧淑妃的一个儿子和两个女儿早就没命了。而且大白天在守卫森严的皇宫里明目张胆地掐死一个人,是极容易暴露的,王皇后虽然愚钝,也不至于白痴到这种地步。

再看动机,就当时的形势而言,她打持久战更为有利。皇后的正宫地位,决定了所有嫔妃的孩子也都是她的子女,即使将来谁登基做了皇帝,也得尊她为皇太后。杀死小公主对她有什么好处啊?退一万步说,即便王皇后对武则天恨之入骨,失去理智,也应该杀死她的儿子李弘,毕竟儿子才是武则天的依靠。杀死一个还没有封号的小公主有什么意义?

所以王皇后不具备杀死这个孩子的性格和动机。

绕了个大圈,又回到第一个版本了:这是一场精心策划的谋杀。

比如《新唐书·后妃列传》的记载,就和上一回讲的场景差不多。是武则天精心策划,亲手杀死小公主,然后嫁祸于王皇后。这个可能性有多大呢?(在此讨论的只是可能性,不是史实,毕竟真相已不可得。)

武则天有杀婴的动机、性格和条件。

从谁受益这个角度来看,武则天嫌疑很大。和王皇后争宠的胶着状态对武则天极为不利,她急于结束这种状态,就有了嫁祸王皇后的动机。武则天是非凡之人,她善于创造条件,而且有孤注一掷的勇气,为达目的不择手段。

那么,武则天有没有能力准确掌握时间,杀死小公主呢?也是有的。她通过结交侍从,在后宫建立了发达的情报系统,对王皇后乃至皇帝的一举一动都了如指掌。掌握了二人探视小公主的时间,她就可以巧妙地打一个时间差。

前面说到,《旧唐书》没有记载这件事,但《旧唐书》成书仓促,常有照抄唐朝实录和国史的情况,可以视为唐代官方喉舌的代表,所以“为尊者讳”的现象并不少见。如不载太宗纳弟妇事,不载杨玉环原为玄宗儿媳等。而这些《新唐书》和《通鉴》均秉笔直书,因为宋人不必再为前朝避讳。

因此,无论从动机、性格还是作案条件和能力,认定武昭仪是杀死小公主的最大疑凶,并不过分。许多人怀疑的理由是:一个母亲如何下得去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如果武则天像常人一样,就不会成为武则天了。当时的情势之下,武则天除非施展宫廷阴谋,脚踩自己女儿幼小的尸体,否则很难朝皇后位置前进。既然没有退路,她决不会安分守己听天由命。

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每个人都想成功,一个卑微者想要走向高贵需要付出多少?

商人的女儿,先帝的侍妾,随便哪一样,都是她无法弥补的致命缺陷。然而她仍然成功了,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没有不可能。她这一生都在创造奇迹,最后她自己也成为中国历史上独一无二的奇迹。然而她所付出的代价,世间有几个人付得起?“杀敌一万,自损三千”,血肉相搏的战场,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而铲除敌手的第一刀,她是往自己身上刺下的。这一刀,也刺破了世间一切规则和定理。士庶的界限,伦理的约束,都在这样不惜伤亡不计代价惨烈到近乎偏执的决心面前,灰飞烟灭。她终于突破了宿命的限定。

这一切是她自己选择的,无怨无悔。

本来,她有机会做一个平凡的妇人。“无能”的王皇后除了说她坏话,也不能拿她怎么样。即使李治以后不爱她了,甚至去世了,她也可以依据大唐律令,随儿子到封地去。如同她的表姐燕妃一样,以太妃的身份,度过平静的下半生。

然而她永远不服输、不居人下的性格,让她成了风云人物。舍弃这样的安宁,断然出击,将已经拥有的一切投入到一场只能胜不能败的豪赌中。

作为凡夫俗子的我们,可能永远也无法完全理解她何以做出这样的选择。要有怎样强烈的自信,怎样旺盛的企图心,怎样冷静到冷酷的决绝,才有胆量拥抱这样的人生!这是……疯狂。

平凡如我们,一面默念着平平淡淡才是真,一面怀着复杂的心情,议论着、艳羡着、鄙夷着、唾骂着,看着那个一千多年前的女子,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何等傲慢地转身,弃绝一切尘世间平凡的温暖和快乐,头也不回地走向高处不胜寒的荣耀与凄清。属于燕子的道路有一千条,属于鹰的道路却只有一条。

于是,注定了我们只是看客,而她是主角。

她的意志强大到足以战胜她的情感。

不过,这没有办法,因为从古至今,在通往皇权的斗争道路上,处处都有牺牲。一批又一批的人,都无辜地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在争夺皇权的人眼里,只有政治和权位,没有亲情、爱情和友情,甚至没有人性。

在这场诡谲的风波过后,李治虽然十分痛心,想要废后,却最终没有实施。原因是王皇后虽是杀死小公主的唯一嫌疑人,但缺乏真凭实据。是无法定罪量刑的。

但是,通过这件事,武则天已经从根本上打倒了王皇后,王皇后的形象与地位在李治心中彻底倒塌了。她的末日快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