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冤的还是上官仪。他在这场风波中究竟扮演了什么角色?正史不载。如今不同立场的武则天传记,有不同的说法。甚至有人说,是他唆使宦官王伏胜坑害武后的,在事件里充当的是主谋。但大多数史家还是认为,他不过附和了高宗的意图罢了。就算他对武后辅政不满意,身为臣子,结交宦官,阴谋废后,这事件风险又大又没太多意义的事,以上官仪的文人风骨,恐怕还不屑于这么繁琐。

这场风波其实非常凶险,武则天之所以能举重若轻,一番言辞就把危机化解了,是因为她抓住了高宗的弱点。

但是事情不能这样就算完,发难者、附和者,是一定要付出代价的。

高宗被厉害老婆逼得无路可退,只好随她去了。

可惜了上官仪一肚子文才,还没等全倒出来就归天了。他是唐朝培养出来的第一代科举出身的宰相。

他的一首五言诗《入朝洛堤步月》,至今还令古典文学教授们拍案叫绝:

脉脉广川流,驱马历长洲。

鹊飞山月曙,蝉噪野风秋。

诗里的“广川”是指洛水,“长洲”是指洛堤。写的是他在东都洛阳皇城外等候上朝的情景。唐初时,百官上早朝没有室内场所可供歇脚,大家必须在破晓前赶到皇城外等候。洛阳的皇城紧挨着洛水,皇城门外就是横跨洛水的天津桥。

唐代宫禁森严,天津桥入夜要锁闭,天明时才开锁放行。因此百官一大早都得在桥下的洛堤上站着,隔着洛水等候放行入宫,就连宰相也不能免。

据刘餗《隋唐嘉话》载,上官仪当宰相那会儿,“尝凌晨入朝,巡洛水堤,步月徐辔”,就是骑着马儿慢慢地走。某日大概心旷神怡,即兴吟咏了这首诗。当时一起等候入朝的官员们,听到远处上官大人的“音韵清亮”,再一抬头:嗬,“望之犹神仙焉”!

到底是诗人出身的宰相,同是在洛堤等候,其超逸之气,在群僚中如鹤立鸡群。

这首诗写得仙风道骨,配上高头大马和马上长衫飘飘的上官仪,真是迷倒万千少女。李治是一位风流皇帝,文学艺术的造诣很深,这样的一个人物对他太有杀伤力了,所以上官仪的仕途非常顺利。

但是,既然是个文人,那就有文人性格,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书呆子气。上官仪是什么性格呢?简单说,就是心地单纯,又恃才傲物,而且对某些原则还有点死心眼。对怎样处理和皇帝家庭的关系这样复杂的政治问题了解不深。

而唐高宗心里正憋着对武则天的怨气,换上这么一位不知轻重的高参,这火就给激发起来了。所以,上官仪这么一说,唐高宗本来还没有明确目标的心,一下子坚定起来了,立刻命令上官仪草拟废后诏书。

上官仪吃透了做诗的格律,却没吃透伺候上级、特别是伺候皇上的禁忌。他付出的代价是:从宰相变成了苦命的小白菜。

能把上官仪和王伏胜牵到一起的线索,很容易就给找到了:废太子李忠。

上官仪和王公公居然都跟废李忠有点儿瓜葛。在李忠为陈王时,上官仪是王府的谘议参军,王伏胜也曾是废太子忠的原东宫太监。

有这些就足够了。武则天授意许敬宗,诬告上官仪和王伏胜他们串通起来教唆故太子李忠“谋逆”,欺蒙皇帝,图谋不轨。

太子本来就容易被扣上谋逆的帽子,废太子,那就更是“举头望天色,低头看脸色”的角色了,至今还能活着已经是武则天“心太软”的结果了。这道奏表一上,高宗心里暗自叫苦:一面是老婆,一面是儿子。但是为了平息武后的怒气,他只好准了奏。

麟德元年(664年)十二月,上官仪被逮下狱,和他儿子上官庭芝,还有王伏胜,一并砍了脑袋,家属也被籍没。最可笑的是,当年正是上官仪起草了废李忠为庶人的诏书,现在,两个人倒莫名其妙地成了同党。上官仪死后,他家的女眷也一同获罪,被没入后宫成为奴婢。孙女上官婉儿,那时还在襁褓中,也跟着做了宫婢的妈妈入了宫。日后,武则天居然把昔日仇人的孙女培养为自己的心腹。这就是武则天的本事。

两天后,废太子李忠被赐自尽。

事情还牵连到刘祥道,他因“与上官仪交通”而被罢右相,留任礼部尚书——这已经算轻的了。他一直在往后躲,但秋后算账还是找上他了。受牵连的尚书左丞郑钦泰等朝臣,都被流贬。

鸡杀了,毛拔了,也就风平浪静了。至于为什么要杀鸡,连鸡自己也都明白,因而武后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一场危机有惊无险地解决了,武则天算是险胜。虽然涉险过关,可是事后回想起来,武则天反倒更加困惑了。她原以为,当皇后已经是一个女人荣耀的顶点。现在看来,这个尊贵的身份仍然不能够给她足够的保障。身家性命原来只在皇帝的一念之间。这个顿悟让她不寒而栗。促使她进一步思考:怎样才能够有效地运用手中的权力来保护自己,从此不再受任何人的摆布呢?

事件平息后,武则天就找李治谈话了,而且谈得推心置腹。她说,您是个好皇帝,国家治理得井井有条,但是您有一个弱点,就是耳软心活,容易拿不定主意,听别人撺掇。您哪里是真的想废掉我呀,但是上官仪在您耳边一调唆,您就把握不住了,差一点就把我废掉。这事情如果真的发生了,您会造成多大的损失啊。为了不再出现这样的问题,以后我陪着您一块上朝,大臣无论是对你进忠言还是进谗言,我都帮您分析分析,这样您就不会鲁莽行事了。

这就明确提出了和唐高宗一起临朝听政的要求。唐高宗如何反应的呢?他此刻心里充满了悔恨和不安,正不知怎么向老婆大人赔罪呢,就同意了。

为不再给反对派可乘之机,她毅然从幕后走上前台。每次上朝,皇上坐在前面,武后垂帘在后,政无大小,都要由二人一起裁决。自此,群臣上朝,万方奏表,都称武后、高宗为“二圣”。

早朝时,百官惊异地发现,在高宗皇帝御榻的旁边,吊起了一扇翠帘。翠帘后,一个身着朝服的女人的身影若隐若现。据《资治通鉴》记载:“自是上每视事,则后垂帘于后,政无大小,皆与闻之。天下大权,悉归中宫,黜陟杀生,决于其口,天子拱手而已,中外谓之二圣。”唐代人管皇帝叫“圣人”,现在帝后共同临朝掌政,人们就把他们合称“二圣”。这真是武则天一生中光彩夺目的一笔——她又升了一步,即使是在名义上,也成了真正的皇帝了。

而在实际上,她所获更多。经过夫妻俩的这一番较量,高宗彻底认输,把大权拱手让出,群臣上奏,要看的必须是武后的脸色了。

是时势造英雄?英雄造时势?还是两者互动?官僚们开始习惯于对一个女人俯首称臣,然后,心情复杂地注视着这个女人逐步走向权力的巅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