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是一名出色的团队合作者。与其他金属合作,它可以实现1+1〉2的效果。它一直是人类进步的组成部分,会放大其他金属的优点。但是,锡本身很脆弱。如果锡被提炼出来,与其他元素分开,它很容易分崩离析。

五千多年前,人类发现将锡加入铜里,可以制造出一种更加坚硬耐用的金属——青铜,而这是之前单独使用其中任何一种金属都无法做到的。这种合金定义了人类两千多年的历史。青铜时代改变了人类社会,新的技术、新的贸易路线不断形成。添加额外的金属,并改变铜和锡的比例,可以生产出一系列性能各异、适用于不同需求的青铜。那些掌握了原材料,又懂得生产和加工青铜的地方迅速发达起来。

在欧洲青铜时代末期,有一个叫迈达斯的人,他继承了位于今天土耳其的弗里吉亚王国。1957年,人们发现了一座墓穴,里面存放着被认为是点金术之父的迈达斯国王的骸骨。陵墓里有170件青铜器和几十件装饰性的青铜制品。弗里吉亚盛产铜,还有大量的锌,这些锌可以使青铜呈现出金黄色。

青铜时代被铁器时代所终结,但锡对人类进步的贡献远未结束。15世纪,德国印刷匠、出版商约翰内斯·古登堡想到一个绝妙的主意——他制造了可以重复使用的单个字母块,这样就可以印出几乎所有的文字组合和印刷品。这些字块必须足够软,以雕刻出字母与符号,但又必须足够坚硬,让字母在多次印刷后仍然清晰。铅太软,但加入锡和少许锑就能增加它的韧性。由此生产的“金属活字”比青铜更容易加工,比过去的木头和黏土更有弹性。1439年,古登堡成了欧洲第一个使用活字印刷术的人。新的印刷技术将印刷生产以及信息传播推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

锡已经显示出它的工业和文化价值,但它还有更多贡献。它是所有金属里音调最和谐的,这意味着锡钟的音色最好。高纯度的锡被用来制造钟和教堂里的管风琴。但这种金属已经达到了它自身的极限,它还是希望与其他金属合作。纯锡有两种形态,有金属光泽的“白锡”或“β-锡”,易碎的“灰锡”或“α-锡”。二者之间会在13摄氏度时发生转变,这时候会听到噼里啪啦的声音,我们可以更感性一点,称之为“尖叫”或“哭喊”。当管风琴遇到了北欧凛冽的寒风,会出现爆裂声。由于对金属的原子结构一无所知,当时的人们将此归咎于魔鬼。要解决这个问题,祈祷不是办法,而是给锡想要的东西——同伴,通过添加另一种元素,降低锡的转变温度或完全制止这种转变,从而治愈“锡疫”。

虽然锡的脆弱性广为人知,却没有妨碍另一项技术的进步。可以延长食物储存时间的技术非常有价值。把食物完全密封起来,远离空气和微生物的污染,是一种解决方案。金属罐是密封食物的优良选择,而锡可以在很低的温度下熔化,容易加工进而封存食物。纯锡罐在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引发任何问题,但把它们带到极寒的南极,可能导致了斯科特南极探险的灾难。

尽管遇到了挫折,锡仍然没有停止推动人类发展。有了锡与铅的合作,20世纪的电子革命才成为可能。它们联手制造出焊料,正是这些焊料将电子元器件连接成常见的复杂的电子设备。锡及其化合物和合金还会继续找寻新的领域并大显身手。谁也不知道未来怎么样,也许锡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