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又言:“今日要见人品高下最易。”

先生曰:“何以见之?”

对曰:“先生譬如泰山在前,有不知仰者,须是无目人。”

先生曰:“泰山不如平地大,平地有何可见?”

先生一言翦裁,剖破终年为外好高之病,在座者莫不悚惧。

【译文】

先生点化人,一句话就能使人有很深切的感受。

一天,王艮出门归来,先生问他:“出门看到了什么?”

王艮回答:“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先生说:“你看满街都是圣人,满街的人倒看你是个圣人了。”

有一天,董云外出归来,见到先生,说:“今天看到一件怪事。”

先生问:“什么怪事?”

董云说:“我看到满街都是圣人。”

先生说:“这不过是平常事,有什么好奇怪的?”

大概是因为王艮的锋芒与棱角不能收敛,董云则是恍然有所领悟,所以对同一个问题,先生的回答不同,这大概是针对他们的话来开导他们。

钱德洪、黄正之、张叔谦、王畿丙戌年参加会试回来,途中讲授先生的学说,有人信,有人不信。

先生说:“你们一个个都扮作圣人去跟人讲学,别人看到圣人来了,都害怕逃走了,怎么能讲得通呢?必须扮作愚夫愚妇的模样,才能与人讲学。”

钱德洪又说:“如今要分辨人品的高下最为容易。”

先生说:“何以见得?”

钱德洪回答:“先生好比眼前的泰山,如果有人不知道仰望先生,大概就是不长眼的人吧。”

先生说:“泰山不如平地广大,平地有什么值得仰望的?”

经过先生的一言点化,便破除我们多年来好高骛远的毛病,在座之人没有不感到心惊的。

【度阴山曰】

同一个问题,回答不同,这是大师级别的传道者的技巧之一。

王阁下说,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的回答是:你看别人是圣人,别人看你也是。因为王阁下平时就很傲慢,他能看到别人是圣人,真是破天荒的事,所以王阳明才说,你们都是圣人,都是平等的,你不比别人高明多少。

董阁下说,满街都是圣人。王阳明的回答是:这是平常事。董阁下跟王阳明学习时已近七十岁,从前根本没有这种感悟,突然来了这样一句,所以王阳明才说:“哎,不是你从前不知满大街就是圣人,大部分人就不是圣人,你只是后知后觉罢了,不过不管什么时候知道都不晚,加油!”

这段故事告诉我们:人皆有良知,只要肯致良知就可以成为圣人,所以那些致良知的人都是平等的。既然大家都是平等的,那么我们在为人处世中,就不该自卑——人皆有良知,你也有;更不能自傲——人皆有良知,你有,别人也有。

公元280年,晋帝国对南方的吴帝国发动全面进攻,吴帝国皇帝孙皓投降,被装进精美的囚车,运送到了都城洛阳。

孙皓在路上,总是夜观天象,有人以为他在占卜未来。但他却说,我这个人运气不好。

抵达洛阳后,晋武帝司马炎乐开了花,迫不及待地举行了受降仪式。他高坐龙椅,俯瞰孙皓,一时间,豪气干云。

受降仪式举行完毕,司马炎指着下面的一张高大椅子,对孙皓说:“我设这个位子等你很久了。”

这话显然只有胜利者才能说出,背后的意思是,我很牛。让司马炎想不到的是,孙皓竟然反唇相讥道:“我在南方也设了这样一个位子等您呢。”

孙皓虽然是个浑蛋,但这句话却说得很透彻。他的意思是,司马炎你别以为自己很牛,打败了我,就觉得自己英明神武,其实很多时候,都是运气而已。我若运气好,现在牛的就是我。

很多人的地位和成就不足以证明他的实力,大多数时候只是凭着运气和时势而获取。给那些致良知的人一个运气和时势,人人都能成功。

第一段故事恰好印证了这点:弟子们去讲学,总是高高在上的样子,众人都被吓跑了。为什么他们会高高在上,原因就在于,他们以为懂得比别人多。其实,人只要致良知,天理自然呈现,没有谁比谁更高明。

我们总是钦羡那些如泰山一样的人物,因为他们凸出于地面,可王阳明却说,真正大的不是泰山,而是地面,但你们却见不到地面。

地面一律平等,人人不可见,却是事实。人不可自傲,不可凸出于地面,一旦凸出地面,虽能让你引人注目,但你实际并不庞大,因为平地比高山大。

放下身段,做平地,不要扯起身段,做高山。

四句教:知行合一的流程

丁亥年九月,先生起复征思田。将命行时,德洪与汝中论学。汝中举先生教言曰:“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德洪曰:“此意如何?”

汝中曰:“此恐未是究竟话头。若说心体是无善无恶,意亦是无善无恶的意,知亦是无善无恶的知,物亦是无善无恶的物矣。若说意有善恶,毕竟心体还有善恶在。”

德洪曰:“心体是天命之性,原是无善无恶的。但人有习心,意念上见有善恶在。格、致、诚、正、修,此正是复那性体功夫。若原无善恶,功夫亦不消说矣。”

是夕侍坐天泉桥,各举请正。

先生曰:“我今将行,正要你们来讲破此意。二君之见,正好相资为用,不可各执一边。我这里接人,原有此二种:利根之人,直从本原上悟入,人心本体原是明莹无滞的,原是个‘未发之中’,利根之人一悟本体,即是功夫,人己内外一齐俱透了;其次不免有习心在,本体受蔽,故且教在意念上实落为善去恶,功夫熟后,渣滓去得尽时,本体亦明尽了。汝中之见,是我这里接利根人的;德洪之见,是我这里为其次立法的。二君相取为用,则中人上下皆可引入于道。若各执一边,跟前便有失人,便于道体各有未尽。”

既而曰:“以后与朋友讲学,切不可失了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利根之人,世亦难遇。本体功夫一悟尽透,此颜子、明道所不敢承当,岂可轻易望人?人有习心,不教他在良知上实用为善去恶功夫,只去悬空想个本体,一切事为俱不着实,不过养成一个虚寂。此个病痛不是小小,不可不早说破。”

是日德洪、汝中俱有省。

【译文】

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先生守孝期满复职,奉命讨伐思恩、田州的叛乱。出征前,钱德洪与王汝中讨论学问。王汝中举出先生的教诲说:“无善无恶是心的本体,有善有恶是意念发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呈现,为善去恶是格物功夫。”

钱德洪说:“这句话的意思怎么理解?”

王汝中说:“这恐怕还没有说尽。如果说心的本体是无善无恶的,意念也应当是无善无恶的意念,良知也应当是无善无恶的良知,物也应当是无善无恶的物。如果说意念有善有恶,那么心的本体便还有善恶之分存在。”

钱德洪说:“心的本体是天所赋予的本性,原本就是无善无恶的。然而人有沾染习气之心,意念上便看得到善恶。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正是要恢复天性本体的功夫。如果原本就无善无恶,那便不需要说功夫了。”

当天夜晚,两人陪同先生一起坐在天泉桥上,各自说了自己的观点,请先生指正。

先生说:“我马上要出征了,正要给你们阐明这个意思。你们两人的见解,正好可以相互补充,切不可各执一边。我开导人的方法一直有两种:天资聪颖的人,直接从本原上体悟,人心的本体原本就明白透彻,原本就是个‘未发之中’,聪明的人只要领悟了本体,便有了功夫,人与己、内与外就都贯通透彻了;资质较差的人,心中难免会受到习气的干扰,心的本体受到蒙蔽,所以就教他们在意念上切实去下为善去恶的功夫,功夫纯熟之后,心中的杂念都去干净了,心的本体也就明白了。汝中的见解,是我这里开导天资聪颖之人的;德洪的见解,是我这里开导天资较差之人的。你们两人的观点相互补充运用,无论天资高下,都可以引导入道;如果各执一边,当下就会有许多人不得入道,对于道也不能穷尽。”

先生接着说:“以后与朋友们讲学,你们千万不能丢掉我的宗旨:‘无善无恶是心的本体,有善有恶是意念发动。知善知恶是良知呈现,为善去恶是格物功夫。’只要照着我这话,随人所需进行指点,便不会有什么差错,这本来就是一以贯之的功夫。天资聪颖的人,世间难遇。本体和功夫一领悟就能全然明白,即便是颜回、程颢先生都不敢当,怎能轻易期望别人呢?人有习气沾染,不教人在良知上切实地下为善去恶的功夫,只凭空去思考心体,一切事情都不切实应对,只会养成好虚喜静的毛病。这不是小病小痛,不能不早向你们说清楚。”

这一天,钱德洪与王汝中都有所省悟。

【度阴山曰】

这就是著名的天泉证道,所证出的道是,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世人又称这内容为四句教。

从上面的内容上即可看出,四句教有问题,否则两个弟子不会争论。

王阳明最后给出的解决方式是,对那些资质高(良知光明)的人,你只须和他说第一句和第三句: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他一听到这话就明白了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呢?因为他的心体光明,始终在行良知,日用而不知罢了。

而对那些资质较差(良知被遮蔽)的人,你就要和他说第二句和第四句:有善有恶意之动、为善去恶是格物。他一听到这话就明白该在“念头”(意)上为善去恶,时刻警醒自己,我的“意”是有善有恶的,千万要谨慎,一定要正念头(格物)啊!

显然,这不是最圆满的一种学说的解释,而是私人定制。既然王阳明没有说明白,是不是四句教真的就是不明不白呢?

若干年后,心学门徒耿定向说,其实四句教称为天泉证道,证的道肯定和王阳明龙场悟道有关。王阳明龙场悟道悟的就是格物,就是心理合一,就是知行合一。所以,四句教一定是这些大同小异的概念的一个步骤。确切地说,是如何让你格物,如何让你知行合一。

来看个故事:初春时节,到处郁郁葱葱,心学大师王阳明就在这生机盎然的天地间,为他的弟子们讲解心学。正当弟子们听得津津有味时,一老农来求见。老农不是来听课的,而是想和王阳明做一笔买卖。

老农说,最近家里财政状况堪忧,很多地方需要现金。可悲的是,他没有现金,所以决定将自己的一块田地卖给王阳明。王阳明当即拒绝。他说:“君子应成人之美,不可趁火打劫。你是农夫,田地是你的生存源泉,我若买了你的地,你是能解了近忧,可将来怎么办?”

王阳明决定,借给老农所需要的现金,还款日期不限。老农感激涕零,拿着钱千恩万谢地走了。

故事倘若到此为止,那就成了道德版的小故事大道理,这不是阳明心学的风范,所以必有下文。下文就是,几日后,王阳明和弟子们到山水间游玩。在一处风景如画之地,王阳明看向山凹处一块田地,不禁赞叹道:“你们看,那里面山背水,远看如菩萨莲花宝座,实在是风水宝地啊。”

有弟子试探性地问道:“老师喜欢这块田地?”

王阳明眉飞色舞。“怎能不喜欢?良知能知善恶,它告诉我这就是‘善’的,我真是如喜欢美色(如好好色)一样喜欢这块田地。”随即,王阳明脸色呈现遗憾的神情,“可惜它不是我的。”

该弟子笑道:“它理应是您的,只是您舍了。”

王阳明迷惑地看着该弟子。

该弟子解释道:“这块田地就是几日前那个来和您做买卖的老农的。他当初要卖给您的地就是这块地。”

王阳明“哎哟”了一声,人人都能听出他语气里的懊悔。

可语音未落,王阳明马上顿足扼腕,说道:“我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众弟子茫然。

王阳明找了个地方坐下来,紧闭双眼,静如枯木。许久,才睁开眼,看到弟子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神态,缓缓说道:“我刚才的那想法就是私欲啊,欣喜的是,总算被我克掉了。”

众弟子恍然大悟。

先看四句教: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里的“善”是中庸、中和、不偏不倚的意思,“恶”是过或不及的意思。“四句教”是阳明心学的精髓,同时也是简易明快了解阳明心学的工具,更是阳明心学的“天机”。那么,上面这个故事和四句教有什么关系呢?

耿定向的解释是,当王阳明和弟子们在山水间游玩时,他的心坦坦****、无牵无挂,是无善无恶的,这就是四句教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可当他听到关于那片田地的所有信息并产生懊悔之心时,就说明他的意动了,这就是四句教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

那么,这个“意”是对是错呢?

他顿足扼腕,就说明这个“意”是错的。错就错在,他不该有懊悔的想法,一懊悔就证明他想据为己有,据为己有的心是错心。

他是怎么知的呢?是与生俱来能知是非善恶的良知告诉他的!所以这是四句教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

他一知道错,马上就静坐,克掉这个错误的“意”,去掉恶,保持善。最后,他如释重负。这就是四句教最后一句“为善去恶是格物”。

无疑,耿定向的这种诠释是阳明心学“致良知”的过程,或者说是程式、法则。

万物一体和事上磨炼

先生初归越时,朋友踪迹尚寥落,既后四方来游者日进。癸未年以后,环先生而居者比屋,如天妃、光相诸刹,每当一室,常合食者数十人,夜无卧处,更相就席,歌声彻昏旦。南镇、禹穴、阳明洞诸山远近寺刹,徙足所到,无非同志游寓所在。先生每临讲座,前后左右环坐而听者,常不下数百人。送往迎来,月无虚日。至有在侍更岁,不能遍记其姓名者。每临别,先生常叹曰:“君等虽别,不出天地间,苟同此志,吾亦可以忘形似矣。”诸生每听讲出门,未尝不跳跃称快。尝闻之同门先辈曰:“南都以前,朋友从游者虽众,未有如在越之盛者。”此虽讲学日久,孚信渐博,要亦先生之学日进,感召之机申变无方,亦自有不同也。

【译文】

先生刚回绍兴时,前来拜访的朋友还寥寥无几,后来四面八方前来拜访的人越来越多。嘉靖二年(1523年)以后,围绕先生居住的人也越来越多,天妃、光相两寺,每间屋里时常有几十人一起吃饭,晚上没有躺卧的地方,就轮流睡觉,歌声通宵达旦。南镇、禹穴、阳明洞等山中远近的寺庙,凡是移步便能到的,都有同道们居住的地方。先生每次讲学,前后左右四周围着听的人,常常不下数百人。迎来送往,一个月当中没有间断的时日。甚至有人听讲了一年多,先生还不能完全记住他们的名字。每次分别时,先生常感慨说:“你们虽然离开了,但还在天地之间,只要我们志向相同,我不记得你们的形貌又有什么关系。”学生们每次听完先生讲学,出门时无不欢呼雀跃。我曾听同门师兄说:“以前在南京讲学,向先生求教的朋友虽然多,但远不如在绍兴那么隆盛。”这固然是先生讲学时日久了,获得的信任越来越多,但关键还是先生的学说日益精进,感召学生的时机和方法巧妙无比,效果自然也会不同。

【度阴山曰】

这段文字,注意以下两点。第一,王阳明的这段话:你们虽然离开了,但还在天地之间,只要我们志向相同,我不记得你们的形貌又有什么关系。第二,弟子说王阳明在浙江讲学和当初在南京讲学不同,弟子越来越多,而且对王阳明越来越钦佩,原因就是,王阳明的学说日益精进。

王阳明说:“你们虽然离开了,但还在天地间。”这话就是万物一体的宏大世界观:你们纵然离开我,也逃不出地球,逃不出人间,既然你们在天地间,而那天地万物和我本是一体,所以你们在或者不在我身边,都没有关系;只要我们心中互相有彼此,彼此有感应,就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大家是一个整体,如同手足是我们的一部分,人怎么能忘记自己的手脚呢?

第二段,很重要。弟子说王阳明学说日益精进,从1508年创建心学到1521年提出致良知,王阳明心学的概念多如牛毛,心即理、立志、知行合一、静坐、事上磨炼、诚意、存天理去人欲、格物致知,直到正式提出致良知,他似乎终于找到了其学说的精髓,或者说是法门。

同时,王阳明在长期讲学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授课经验,使用各种巧妙无比的方法,抓住感召学生的时机。这样一来,他的学生自然就多了。

这也算是事上练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