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国公使请求宽限前往天津的日期及请求庆亲王奕劻于第二天上午在总理衙门接待各国公使的回复照会于当天“夜半”送到了总理衙门。庆亲王奕劻收到这份照会后,“复以稍缓日期,尚可通融。现团匪塞满街市,止各使勿来署。”总理衙门据庆亲王奕劻的这个意思起草了一份照会,但这个照会在当天“夜半”并没有送给各国公使,直至第二天“上午始复照”,而正是在这段时间里发生了另外一件极其重大的事件。
忐忑不安的各国公使在焦虑中迎来了黎明,由于他们迟迟没有收到总理衙门的回复,遂于6月20日早晨9时许再次于西班牙公使馆召开会议。德国公使克林德为了表示自己的“勇敢”,继续坚持动议全体公使即便没有收到总理衙门“同意会面”的回复,也不妨集体前往,争取与庆亲王奕劻或其他总理衙门大臣面谈。其他公使认为在没有得到总理衙门同意的条件下,集体前往总理衙门是毫无用处的。克林德无法说服各国公使,各国公使也无法劝阻克林德。尽管各国公使向克林德指出前往总理衙门有一定程度的风险,他仍执意独自前往总理衙门。
克林德回到德国公使馆之后不久即坐其绿红呢官轿离开公使馆,为了表示自己的勇敢,有意不带卫队,仅携秘书柯达士乘坐两乘小轿,另有少数几名德国陆战队士兵随行。出东交民巷,有负责保卫使馆的中国军队士兵前来引导,克林德同意,遂将德国陆战队士兵遣回。克林德的小轿出东交民巷行至东单牌楼附近时,事故发生,克林德中弹身亡。
克林德被枪杀的真相究竟如何,由于缺少直接材料,迄无定论。有的说克林德系端王载漪派人“伺于路”,令所部虎神营开枪打死;或传言是克林德在前往总理衙门途中中了清军的“埋伏”;或称是克林德在轿子中先开一枪,端王载漪所部神机营霆字枪队章京恩海“让过敌弹,即发一枪”,击中公使;有的说克林德在东单牌楼附近误触手枪机括,以致惊动附近比利时公使馆的卫兵,公使馆卫兵闻声回击,适有清军在途,疑其击己,即还击轰射,枪弹横飞之际,轿中人已中其一,盖即德国公使克林德。
枪杀克林德的真相已经很难复原,然而这件意外的事故却引起了后来一系列重大变故,清政府与各国驻华公使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困难,以致公使馆关闭了与清政府进行沟通的大门。
在克林德被杀的同一天(6月20日),慈禧太后撇开光绪皇帝,独自召集枢臣会议。荣禄在此次会议上还想就战和问题作最后一次努力,劝说慈禧太后不要下令攻打各国驻华使馆,以免各国联合一气,誓死报仇,并反复强调以一国而敌各国,不独胜负攸关,实中国存亡之攸关。只是慈禧太后决心已定,根本听不进任何人的意见。随后,慈禧太后发布一道紧急上谕,向各省督抚说明目前中国所处的形势,强调列强的军队已经麇集津沽,中外之间的矛盾已无法调和,战争已不可避免,要求各省督抚同心合力,共挽危局。主战者以为这道上谕已意味着战争的开始,于是从这一天开始,董福祥所率甘军及武卫中军联合义和团开始围困东交民巷使馆区,各国驻华公使及其数千眷属和那些避难于使馆的中国教民开始了长达50余天的煎熬。
6月20日以前,在穿过海关大院和奥国使馆之间的街道上由公使馆修筑一些工事,但不是很坚固。这些工事主要是将大车翻到过来构成的,仅仅具有路障的功能,以便由此抵挡来自东面的进攻。在使馆区的西面,公使馆为了抵抗沿街而来的清军和义和团,他们在俄国和美国使馆大门之间修筑了一处工事。英国海军陆战队有一个哨所据守北御河桥,其他国家的特遣部队也在他们的使馆附近的街道上进行巡逻,并在各据点派驻岗哨。德国和美国的使馆靠近北京内城城墙,使馆与城墙之间只有一条很狭窄的街道将它们分开。由于北京的局势日趋危急,德国特遣部队在他们的使馆与北京内城城墙之间的街道上,朝着东面修筑了一处工事;美国特遣部队在他们的使馆后面朝着西面修筑了一处工事。这大概是使馆区被围困之前的防御情形。
由于形势突然变坏,使馆区所有的工事都赶紧予以加固,距离太远的岗哨被撤回来。所有的妇女、儿童奉命迁入英国使馆。这个命令相当普遍地得到贯彻,仅有极少数人继续住在位于使馆街内的北京饭店。
在清军和义和团开始围困大使馆的第一天,暂时留居在大使馆的所有人一整天都忙于搬入和储存粮食,为此后的防务作进一步的安排。下午4时整,清军终于从北面和东面向使馆开火,主要是对着奥地利和意大利的工事。
对于义和团凭借所谓神力发动的进攻,各国驻华使馆从未感到害怕,但是对于清军的进攻,各使馆确实感到难以对付。如果对清军的进攻进行全面反击,各国公使判断必将带来灾难性的后果,不仅没有一个使馆在那时已经进入全面的防御状态,而且正如慈禧太后后来所说的那样,只要清军真的向各国使馆发动进攻,那么就应该很容易地将这些使馆夷为平地。清政府之所以对各国使馆围而不攻,完全受制于整个形势,尤其是天津的形势变化。
6月21日,清廷颁布上谕,引证杜士兰照会有关“令我退出大沽口炮台,归彼看管,否则以力袭取”,称“彼自称教化之国,乃无理横行,专恃兵坚器利,自取决裂”,号召普天臣庶,各怀忠义之心,“与其苟且图存,贻羞万古,孰若大张挞伐,一决雌雄”。清政府在发布这份上谕的同时,还颁布了一道正式招抚义和团的上谕。在这份上谕中,清政府竭力赞扬义和团曾以血肉之躯与列强的枪炮相搏斗,已经杀敌不少,称得上是不用国家一兵、不糜国家一饷而执干戈以卫社稷的“义民”。上谕命令各省督抚尽快招抚义和团,将原先松散的义和团组织起来,利用义和团的力量抵御“外侮”。御前会议虽然决定“宣战”,但所谓“宣战诏书”只是一个对内发布的文件,并未宣布对哪国开战,也未送达任何外国政府。以至于几天后盛京将军增祺专门询问清廷:“此次中外开衅,究系何国失和?传闻未得其详,应恳明示,以便相机应敌。”这实际上把这次所谓“宣战诏书”的虚假完全揭穿了。
清廷还下令英年、载澜会同刚毅统帅京师和天津一带的团民,并命令各省督抚、将军将那些库存的枪炮子弹、大刀长矛等赶紧清理出来,以备义和团民使用。对于直隶一带先前已被捕关押的义和团民,清政府命令直隶总督裕禄将其一律释放,并要求各地官府在物质上给予义和团必要的援助。清政府真的要利用义和团去对抗列强了。
招抚上谕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当义和团民得知这一消息时,确实一度被清政府的诚意所打动。北京、天津、东北、华北各地的义和团人数急剧增加,他们普遍竖起了“奉旨义和团”的旗帜,向清政府登记挂号,接受招抚。从此,义和团由先前的“不法团体”一变而成为合法的组织,成为清政府依靠的对象和基础。
对于清政府对各国使馆的围困,西方各国也深感不安。英国政府在命令其殖民地印度迅速派遣一支相当大的部队前往中国的同时,于6月22日通过外交途径鼓励日本政府利用其有利的地理位置向中国派遣更多的军队,并建议美国政府从其外海军事基地菲律宾马尼拉派遣部队前往中国,前往北京。
最为恐慌的当然还是各国使馆,他们在经历了第一天的被围困之后度过了极度惊慌的一个夜晚。第二天(6月21日),他们继续修筑工事,因为他们清楚地知道,他们的工事不仅简陋,而且没有一个公使馆真正进入全面的防御状态。在这一天,奥国公使馆遭到猛烈的炮火攻击,一名法国陆战队队员阵亡,一名奥国人负伤。奥国人随后撤退到法国公使馆,大部分海关大楼的整个东面暴露出来。不久,浓烟腾空而起,奥地利、荷兰使馆以及大部分海关房屋和中国通商银行均被焚毁。这些纵火行为据说仍然是义和团所为,因为同一天传来消息说,庆亲王领导的部队在哈达门附近对义和团猛烈开火,而董福祥的甘军则忙于从北面和西面对各国使馆进行攻击。这一天,那些没有实际参与抵抗的使馆卫队忙于帮助组织英国使馆的防务,他们任命了一个公共事务委员会,其成员有各国使馆、海关和各教会团体的代表,下分若干小组,如防御工事小组、食物供应小组、用水小组、中国劳力小组等,这些小组对于各国公使及那些避难于此的人们能够坚持到最后起了很大的作用。
围而不攻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6月24日清晨,清军(或许是义和团)对美国和俄国的使馆及肃王府发动了一次攻击,并一度占领了紧靠着美国使馆的内城城墙,然而由于使馆内的武装力量进行坚决的反击,这支清军(或许是义和团)只好悻悻逃走。与此同时,英国使馆也受到了一次猛烈的进攻,英国使馆卫队进行了坚决反击,双方均有伤亡,不过中方的损失最惨重。德国和法国的使馆在这一天也遇到了相当猛烈的攻击,两国使馆被迫与清军(或许是义和团)打起了防守反击战。
使馆区的战斗在6月25日继续进行,中方和使馆卫队都有伤亡。下午4时许,清军方面有一群人携带一块牌子出现在北御河桥上,牌子上写着一道上谕,说明他们是奉命来保护使馆的中国部队,因此希望使馆方面停止开火,他们还带来了一封清政府致各国公使的信。然而当使馆方面派人前往北御河桥上取信时,却遭到了不知从什么地方发射的枪击,中方自使馆被困后第一次与各国公使进行的联系不幸中断。有人说枪击来自肃王府中的使馆卫队,而窦纳乐事后查明对送信人和取信人开枪的是董福祥的士兵。
清政府有意与使馆的联系没有成功,不过从当天晚上8时许对使馆的攻击确实停止了。双方最前线的士兵甚至有机会进行友好的交谈,中国士兵告诉使馆卫队的士兵说:他们确实已经接到荣禄的停火令,并说荣禄确有一信送给各国公使。各国公使不明白这其中的含义,他们命令使馆卫队利用这难得的间隙加紧修筑和加固防御工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