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中国以“革命”频发而著称。美国研究革命现象的著名学者詹隼(Chalmers Johnson)称:"19世纪与20世纪的中国革命,是所有历史个案中最大且最复杂的革命样本。”邹谠也认为,中国革命是历史上参加人数最多,发展最复杂,成功与失败的经验最丰富,时间也极长的集体政治行动。
在中国革命史上,20世纪20年代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清末以来持续十余年之久的“革命”与“改良”之争因辛亥革命而告终。然而经过民初短暂的民主宪政的不成功尝试后,革命的呼声再度在中国掀起。与晚清由单一党派主导革命不同的是,20年代的革命激变为多个党派的共同诉求。国民党的“国民革命”、共产党的“阶级革命”与青年党的“全民革命”几乎同时并起。虽然三党在革命目标和革命对象的设定上不尽相同,但都竞相揭橥“革命”大旗,且均以“革命党”自居。革命由过去的一党独导,发展为多党竞举的局面。
在三大党派的大力宣导下,不仅“革命”一词成为20年代中国使用频率极高的政论词汇之一,而且迅速汇聚成一种具有广泛影响且逐渐凝固的普遍观念,即革命是救亡图存、解决内忧外患、实现国家统一和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手段,改良及其他救国途径(如教育救国、实业救国、学术救国等)被视为缓不济急和舍本逐末。革命高于一切,甚至以革命为社会行为的唯一规范和价值评判的最高标准。“革命”话语及其意识形态开始渗入到社会大众层面,并影响社会大众的观念和心态。
与之相随,“反革命”则被建构成为一种最大之“恶”,随即又升级为最恶之“罪”。“革命”与“反革命”形成非黑即白的二元对立,二者之间不允许存留任何灰色地带和妥协空间。当时流行的一句口号“不革命就是反革命”,即是这一情形的生动写照。政治改革道路的不同选择不再被定义为“革命”与“改良”之争,或激进与温和之别,而是被建构为“革命”与“反革命”的圣魔两立,水火不容。“革命”与“反革命”被扩大化为非常宽广层面的各种社会力量之间的阶级较量。与此同时,不同政党以及同一政党内部的不同派系之间,竞相争夺并试图垄断对“革命”话语的诠释,同时将“反革命”的头衔加诸不同政见者和政治敌对党派之上,唯己独“革”,唯己最“革”,唯己真“革”,甚至视革命同路人为危险的竞争对手。与清末相比,20世纪20年代的“革命”与“反革命”话语既带有浓烈的专断性,又富有浓烈的任意性,在此基础上开始凝固成一种新的“革命”政治文化。
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革命,本是一场由不同党派、群体以及精英与大众所共同发声(赞成或反对)、组合(推动或抗阻)而成的运动。我们有必要尽力“复原”和“再现”那个年代里不同党派“众声喧哗”的状态。中国青年党的“革命”虽然停留在口头和笔端,没有付诸实际行动,但在当时中国社会,尤其是部分青年知识分子中仍产生了一定影响。前面各章主要关注国共两党的革命实践,本章拟从观念史的层面,将20世纪20年代的中国革命放到国、共、青三大政党党际互动的历史场域中进行观察和思考,侧重对三党各自所表述的“革命”话语予以比较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