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暴动的失利,更加说明中共在农村实行工农武装割据的重要意义。在这方面,包括毛泽东领导的井冈山根据地在内的南方各地农民武装割据,显示了旺盛的生命力。

毛泽东退至井冈山后,立即开始了大规模的根据地创建工作。与此同时,从部队生存发展需要的角度,他更是不失时机地积极向外扩展,尽力去攻占农村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中心的大小县城。1927年11月粤桂战争爆发,湖南军阀的部队外调,毛泽东马上抓住有利战机,于11月18日攻占了茶陵县城,建立了茶陵县人民委员会(后改为“茶陵县苏维埃政府”),政府由工农兵三方代表组成,谭震林为工人代表,李炳荣为农民代表,陈士榘为士兵代表,以谭震林为县苏维埃主席。这是湘赣边界建立的第一个县苏维埃政权。此后,应江西万安县委的要求,毛泽东率部于1928年1月从砻市出发,攻占了连接赣西南与赣南、粤北的要地遂川,发动群众,分田分地,建立乡村政权,并成立了遂川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1月下旬,万安、遂川虽然被国民党军队重新夺回,一部农军被迫与毛泽东部会合上了井冈山,但毛泽东部全师而退,既挫败了国民党军对井冈山的进犯,且打下了新城,占领了宁冈县城,在2月21日宣布成立了宁冈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到1928年2月,毛泽东已经率领秋收起义余部成功地创立了以井冈山为依托,以茶陵、遂川、宁冈三县苏维埃政府为政治中心的湘赣边界根据地,中共党的各级组织及其地方武装也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万安、酃县、莲花各县得到恢复。对此,中共中央亦给予了高度的肯定,明确认为,广州暴动失败后,湖南、湖北、江西正在成为新的革命的中心区域,关系全国革命发展的前途甚大。

中共中央对湖南苏维埃革命的高度重视,推动了湖南地区的农民武装割据斗争。1928年1月,南昌起义一部在朱德率领下进入湘南,在当地共产党人的配合下,组织了宜章暴动,成立了宜章苏维埃政府。随后,朱德部与当地农民武装相互配合,接连夺占了郴州、资兴、永兴、耒阳各县城,安仁、攸县、桂东、临武、汝城、嘉禾、桂阳、常宁、茶陵、酃县各县农民亦群起响应。在此基础上,湘南特委在永兴县城召开了工农兵代表会议,成立了湘南苏维埃政府,通过了有关苏维埃政纲、工农武装、土地问题等各项文件。鉴于此,为扩大湖南农民暴动的规模,中共中央明确要求湖南省委调毛泽东部下山支援湘南暴动。

由于湘南特委推行烧杀政策,“不惜焚毁整个的城市以分散敌人的目标”,引起群众的对立情绪,造成农民反水,导致郴州县委书记和苏维埃主席等大批干部被杀,再加上湘粤两省国民党当局调集重兵分路协剿,朱德部在湘南难以立足,但它转去江西井冈山,却极大地加强了湘赣边界工农革命军的实力。朱、毛两部4月底会合,于5月4日在砻市召开了会师大会,宣布两军合并,成立工农革命军第4军(后改称工农红军第4军)。朱德为军长,毛泽东为党代表兼军委书记(一个月以后改由陈毅任军委书记),王尔琢为参谋长。5月20日,召开了湘赣边界苏区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推选出新的边界特委,毛泽东为书记。月底,湘赣边界工农兵政府宣告成立,主席袁文才,土地部长谭震林,军事部长张子清,财政部长余贲民,政法部长邓充庭,工农运动委员会主任宋乔生,青年委员会主任肖子南,妇女委员会主任吴仲莲。

井冈山位于宁冈、酃县、遂川、永新4县之交,北麓是宁冈茅坪,南麓是遂川黄坳,两地相距45公里。东麓是永新的拿山,西麓是酃县的水口,两地相距90公里。界内群峰突起,山高林密,并且到处是悬崖陡壁,山上则有水田和村庄,是理想的军事根据地。部队刚一会师,湘赣两省国民党地方部队就集中了5个团,以杨池生为总指挥,杨如轩为前线总指挥,从吉安向永新进发,试图**平井冈山。6月22日,战斗在新七溪岭、老七溪岭打响,红4军利用地形的优势一举击溃其两个团,后又在龙源口全歼其一个团,缴枪数百枝,并乘胜把根据地扩展到宁冈、永新、莲花3个县和吉安、安福、遂川、酃县各一部,井冈山根据地由此达到了它的鼎盛时期。

朱、毛两部合在一起,全军已达万人之多,而井冈山地区原有人口不满两千人,产谷不满万担,国民党地方军阀又对井冈山严密封锁,日常生活用品过去就十分紧张,部队人数激增后士兵的日常生活甚至粮食供给都成了问题。同时,井冈山地形狭长,处于水急江阔、人马无法徒涉的湘江和赣江之间,军事上回旋余地小,而距此不远的赣南地区山深林茂,物产丰富,并连接着闽西粤北广大山区,适合于游击作战,吉安的东固甚至已经建立起小块红色根据地,因而向赣南闽西发展,就成为朱、毛红军必然的一个发展方向。根据湖南省委的指示,12月在湖南平江暴动后组建的工农红军第5军由彭德怀率领来到井冈山,根据地在经济上就更加捉襟见肘。陈毅给中共中央的报告称:“在隆冬之际边界丛山积雪不清,红军衣履饮食非常困难,又因敌封锁,红军未能到远地游击,以致经济没有出路,在此时期中红军官兵单衣御寒,日食红米南瓜,两月没有一文零用钱。”

1929年1月,鉴于湘赣两省国民党地方军队准备调集两省6个旅的兵力分路再扑井冈山,井冈山前委、湘赣边界特委、红4军军委、红5军军委在宁冈柏露村举行了联席会议,决定由彭德怀、滕代远率红5军留守井冈山,毛泽东、朱德、陈毅率红4军主力下山向赣南闽西发展,一方面解决经济财政的困难,另一方面用围魏救赵的办法使敌人顾此失彼,打乱其进攻井冈山的军事部署。

红4军于1月中旬离开了井冈山,在敌人重兵围追下,几经苦战,终于在2月11日在赣南瑞金县大柏地成功伏击了尾追的敌军刘士毅旅大部,扭转了红军下山后的被动局面。红4军乘胜占领宁都县城后,经黄陂、小布、君埠,一周后到达吉安东固根据地,与李文林、段月泉分别领导的江西红军独立第2、第4团会合,部队得到休整,并在赣南站稳了脚跟。

在红4军休整期间,井冈山根据地失守,红5军主力也被迫下山,向赣南转移。原定内外线配合打破国民党军“围剿”井冈山的计划已无法实现,红4军遂决定向闽赣边界发展,争取“以闽西赣南20余县一大区为范围,用游击战术以发动群众,以群众公开割据,深入土地革命,建立工农政权”。3月,红4军进入福建省,在邓子恢、张鼎丞领导的闽西地方党的配合下,于3月14日在长岭寨全歼国民党省防军郭凤鸣旅,占领了闽西重镇长汀城,进而成立了长汀县革命委员会。20日,前委决定红4军在赣南、闽西发动群众进行游击战争,创建新的根据地,不再返回以井冈山为中心的湘赣边根据地。

3月下旬,红5军突围转战至江西安远,这时蒋桂战争爆发,敌人无力顾及赣南,红4军决定回师赣南与红5军会合。两军于4月1日会合后,决定红5军仍返井冈山,恢复发展湘赣边界苏区。红4军和江西红军独立第2、第4团则实行分兵:一路北上兴国县境内的古龙岗、良村一带;一路进驻当时已被红2、4团占领了的兴国县城;一路留在雩都(今作“于都”)县境内,创建赣南根据地。15日,兴国县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这是赣南第一个县级苏维埃政权。随后,雩都、宁都、永丰等县也都相继建立起了革命委员会。赣南根据地初具规模。

5月中旬,根据“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的战略计划,红4军第二次向闽西进军。5月23日,红4军攻下了龙岩县城,26日再占永定县城,与永定地方红军会合。27日,永定县革命委员会宣告成立,以张鼎丞为主席。6月3日,红4军再下龙岩县城,两天后召开群众大会,宣布龙岩县革命委员会成立,由邓子恢任主席。一个月后,中共闽西一大在上杭蛟洋召开,通过了建立闽西统一的政权机关——闽西革命委员会(即闽西苏维埃)的决议。红4军据此与地方红军一起大规模扩大根据地,很快形成了以龙岩、上杭、永定、连城、长汀5个县为中心,拥有80万人口的闽西根据地。各县相继有50多个区、400多个乡召开了各级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从县到区到乡的苏维埃政府。

到1930年秋天,随着红军占领吉安,并向袁水流域扩展,赣南、闽西已初步连成一气,形成了包括兴国、雩都、宁都、瑞金、安远、寻乌等县和包括龙岩、永定、上杭、武平、长汀、连城等县在内的赣南、闽西根据地。这两个根据地的苏维埃政府亦相继成立,曾山、邓子恢分别担任两根据地苏维埃政府主席。同年6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红4军和由闽西地方武装编成的红3军合编为红军第1路军,随后改称“红1军团”,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政治委员。此后,赣西南地方武装编成的红军第20军和第22军也划归红1军团建制。

彭德怀、滕代远率领的红5军回到井冈山后,仍感生存条件及发展受限,故决定另寻发展方向。该部原由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以国民党湖南独立第5师第1团以及该师第3团第3营、师辖随营学校等共2500余人在湖南平江起义而成。起义后原计划以平江为中心建立根据地,因湖南国民党当局大举围攻,红5军战斗失利而被迫撤出,不得不将第1、2、3纵队交由黄公略率领,留在湘鄂赣边区,化整为零坚持活动,部队主力近千人则转去了井冈山。这时,彭德怀等得知湘鄂赣边黄公略部已成气候,遂再度决定返回湘鄂赣边以求发展。部队8月8日从永新出发,经莲花,转萍乡,克万载,辗转征战,终于与黄公略所部红军支队重新会合。两部改编后,仍称红5军,下辖5个纵队,彭德怀任军长,黄公略任副军长,滕代远任党代表。红5军随后分兵鄂东南、湘鄂赣边界和赣南三处开展游击战争,以创建根据地。到1929年秋冬,湘鄂赣边界根据地已经扩大到十几个县的范围,包括平江、浏阳、修水、铜鼓、万载、武宁、宜春、宜丰、通城、通山、大冶、阳新、崇阳等县。1930年春,根据中共中央命令,红5军等部在湖北大冶宣布成立红3军团,下辖红5军、红8军,彭德怀任总指挥,滕代远任政治委员。由湘鄂赣边独立师和一部分游击队编成的红16军,也归属红3军团建制。

就在朱、毛红军及赣南、闽西根据地,以及彭德怀等湘鄂赣边根据地初创之际,中共领导的其他地区的农村武装割据也在蓬蓬勃勃地发展。其中闽浙赣根据地、鄂豫皖根据地、湘鄂西根据地、左右江根据地和东江根据地的发展较为引人注目。

闽浙赣根据地的创立,是从信江根据地、赣东北根据地逐渐发展起来的。信江根据地的形成始于1927年底。11月7日,中共赣西特委、万安县委组织了万安暴动。随后,中共江西横峰区委书记方志敏发动了弋阳、横峰、贵溪、铅山、上饶5县的年关暴动,并成立了弋横中心县委。1928年1月11日,中共中央致信江西省委,要求赣西南地区尽快实行武装割据,以造成湘、鄂、赣3省联合暴动的局面。2月7日,江西省委提出计划:以江西西南为总暴动的发动地,西北、东北为主要的响应区域,以南昌、九江及南浔路一带为全省暴动的终点。中共中央和江西省委的计划推动了江西农民武装割据斗争的进一步开展。5月间,弋阳、横峰举行了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苏维埃政府。经过数月艰苦的反“围剿”作战,组成了江西红军独立第5团,邱金辉任团长。到1929年初,农民武装斗争已经遍及信江流域8个县的范围,中共中央因此批准成立信江特委。2月,信江地区中共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在弋阳九区召开,会上正式组成了信江特委,方志敏任书记。同年9月,根据中共江西省委的决定,在弋阳县漆工镇湖塘村召开的第一届信江工农兵代表大会上,成立了以方志敏为主席的信江苏维埃政府,并颁布了临时土地法及其他各项法令。

在信江根据地初步形成后,由中共信江特委和信江苏维埃政府领导的红1团进一步向外扩张和发展根据地。继弋阳、横峰、贵溪、德兴4县建立苏维埃政府之后,上饶、万年、余江、乐平4个县也相继在1930年上半年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当年7月,根据中共中央的决定,在原江西红军独立1团的基础上成立了工农红军第10军,周建屏任军长,吴先民代理政治委员,胡庭铨任前委书记。信江特委也应中共中央的指示,改组为赣东北特委,以唐在刚为书记。8月1日,信江特区苏维埃政府改为赣东北革命委员会,以方志敏为主席。根据地因之也扩大到了闽北、浙西、赣东北地区,形成了闽浙赣根据地。

鄂豫皖根据地创立于1927年9月。当时,黄安、麻城、黄冈、黄梅、信阳、确山、潢川、固始等县都曾爆发过共产党组织的农民武装起义。11月,黄安、麻城两县农民武装暴动取得成功,建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和工农革命军鄂东军。它虽然不足一个月即被国民党军队所镇压,但剩下的百余人转移到黄陂县北部的木兰山区,仍坚持武装斗争,并建立起工农革命军第7军。以后,该军转战于黄安、麻城、光山3县边界,不断壮大,开辟了以柴山堡为中心的游击根据地,部队改编为工农红军第11军第31师。1929年5月中共鄂豫皖特区区委发动了商城县南部丁家埠民团兵变,基本控制了商南地区,成立了工农红军第11军第32师。该部随后转移到豫东南和皖西六安、霍山等县开展游击战争,逐步建立起以商南斑竹园为中心的小块根据地。这以后红32师与红31师互相策应与配合,使鄂豫边区和豫东南割据区域得以扩大,在当年9月将鄂东北特委改组为鄂豫边区特委,统管黄安、麻城、罗田、黄陂、商城、光山、罗山、黄冈8个县区。11月,中共在河南光山县南部胡子石召开鄂豫边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以徐朋人、王平章、徐宝珊3人为常委的特委常务委员会。12月,中共鄂豫边区特委更组织召开了鄂豫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了鄂豫边区革命委员会,建立了统一的鄂豫边区根据地政权机关。革命委员会主席为曹学楷,下设军事、外交、土地、财政、经济、文化、肃反7个委员会,徐向前、曹学楷、吴焕先、郑行瑞、郑新民、戴季伦、熊少山等分任各委员会主席。这标志着豫东南、鄂豫边区两块根据地在组织上实现了统一。

受鄂豫边区农民武装割据斗争的影响,皖西中共六安中心县委也于1929年底相继发动了独山暴动和六安、霍山农民暴动,并于次年1月20日成立了工农红军第11军第33师。以后与六安、霍山毗邻的霍邱、潜山、尧冲亦发生农民武装暴动,并在此基础上组成了工农革命军,后改编为红军第11军第34师。到4、5月间,皖西六安、霍山、霍邱3县就有18个区分别建立起了区乡一级的革命委员会。

由于鄂豫皖根据地东临津浦线,西扼京汉线,北及陇海线,南近长江,处于东西南北交通之咽喉,且与京汉线以西的湘鄂西根据地和长江以南的湘鄂赣及赣东北根据地遥相呼应,严重威胁着国民党的统治中心,因此为中共中央所高度重视。1930年2月底,中共中央专门召开会议,具体讨论了划鄂豫皖为特区、成立中共鄂豫皖特委和改编鄂豫皖红军等问题,决定将湖北黄安、麻城、黄陂、黄冈、孝感、罗田(后加应山、安陆),河南商城、光山、潢川、固始、息县(后加罗山),安徽六安、英山、霍山、霍邱、颍上、寿县、合肥等县,统一划为鄂豫皖特别区。接着,中共中央特派曹大骏、许继慎、熊受暄等到达鄂豫皖,传达并贯彻上述指示,成立了中共鄂豫皖特别区委员会,由郭述申、许继慎、曹大骏、何玉琳、王平章、姜镜堂、周纯全、甘元景、徐朋人等组成常务委员会,以郭述申为书记。同时,将红31师、红32师、红33师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1军,许继慎任军长,徐向前任副军长,曹大骏任政治委员。红1军前敌委员会直接隶属中央军委,与边界特委、湖北省委不发生直接领导关系。而4月由阳新地区北渡长江转战到蕲春、黄梅、广济地区的红军第8军第4、5纵队,则与当地游击队合编为红15军,蔡申熙任军长,陈奇任政治委员,并将蕲春、黄梅地区与鄂豫皖特别区实行了合并,统一领导。

6月下旬,鄂豫皖特委在河南光山县召开了鄂豫皖边区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正式选举成立了鄂豫皖边区苏维埃政府,甘元景为政府主席。这样,就形成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根据地。此后,红1军与红15军于1931年初在黄麻地区会合,再合编为红4军,邝继勋任军长,余笃三任政治委员,徐向前任参谋长。

湘鄂西根据地的开创是在1927年12月以后。它位于长江和汉水之间,是以洪湖为中心,由湘鄂边、鄂西北、鄂北的一些零散的小块根据地所组成。最初,中共鄂中特委领导了武装暴动,攻占了沔阳县城,监利和沔阳两县暴动武装合并编成工农革命军第5军。注意到这种情况,中共中央迅速派洪湖边起家的贺龙携周逸群等南昌暴动后脱离部队的军事干部前往鄂西,转往湘西桑植发动武装起义。周逸群为中共湘西北特委书记,贺龙为委员。回去后仅一个月时间,贺龙就召集了3000人,成立了工农革命军,贺龙任司令,贺锦斋任师长。当年7月中共湘西北特委与中共湘西特委合并,成立湘西前委,贺龙任书记。8月正式成立了工农革命军第4军,贺龙为军长,黄鳌任参谋长。由于战争受挫,第4军遭受重大损失,军参谋长黄鳌和师长贺锦斋相继牺牲,部队只剩下不到200人,不得不退入桑植、鹤峰两县的深山老林中休整。

1929年1月,贺龙率第4军打下了鹤峰县城,并于几天后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随后虽被迫撤出,一个月后又再次攻占该城,并召开了全县党的第一次代表会议和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6月,贺龙又攻克桑植县城,并成立了桑植县苏维埃政府。如此一来,桑植、鹤峰两县连成了一片,初步形成了湘鄂边区根据地。而红4军以此为基础,接着向周边地区扩展。再加上周逸群率部在湖北荆门、当阳、远安一带打游击,逐渐形成了鄂西根据地。1929年中共鄂西特委将各个游击队合编为红军鄂西游击总队,周逸群任总队长,段德昌任参谋长,这样就初步形成了以洪湖为中心,包括湖南华容、南县、安乡县在内的湘鄂西根据地。红军鄂西游击总队也于1929年12月改编为红军中央独立第1师,两个月后又受命扩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6军,孙德清任军长(不久因病离职,邝继勋继),周逸群兼任政治委员。红6军成立后,先后攻占沔阳、潜江、石首、华容等县镇,相继建立起各县苏维埃政权。据中央巡视员9月初报告称:湘鄂西根据地以江陵县郝穴、龙西地区为割据中心区域,龙南区内亦呈割据形势,所领导的有组织的群众在20000人上下,石首东、北两区也是割据的形势,所领导的有组织的群众在5000人以上;监利农村更是几乎全部完成割据,沔阳大部分地区也已割据,华容、石首交界的东山也出现了割据区域。到1930年初,潜江、石首、调弦、江陵、沔阳等地均陆续建立了苏维埃政权。1930年4月,根据地召开了包括江陵、石首、监利、沔阳和潜江在内的五县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选举成立了鄂西五县苏维埃联县政府,周逸群任主席。进而湘鄂边的红4军与红6军在湖北公安会师,部队扩大到上万人,合编为红2军团(红4军同时改称红2军),贺龙任总指挥,周逸群任政治委员,并组成了红2军团前敌委员会,周逸群任书记。湘鄂边、鄂西根据地从此连成一片,鄂西特委亦很快改组为湘鄂西特委,邓中夏任书记,并兼任红2军团政治委员、前敌委员会书记;周逸群任军委代理书记。10月,湘鄂西第二次工农兵贫民代表大会在监利县城茶庵庙召开,24个县、市800余名代表参加了大会,会议通过了《湘鄂西苏维埃法令》,并产生了湘鄂西联县苏维埃政府,周逸群为政府主席。

左、右江根据地地处黔、滇、桂三省交界处,与法属殖民地越南相邻。它形成于蒋桂战争之后。当时,靠站在蒋介石中央政府一边反对李宗仁、白崇禧,取得了广西省政府主席和第4编遣区主任的俞作柏、李明瑞,因与南京政府和新桂系颇多矛盾,过去又曾深受共产党影响,俞作柏弟弟俞作豫即共产党员,故希望借助于中共加强自己的力量。广东省委得知后,先后派出邓小平、贺昌、龚楚、陈豪人、张云逸、徐开先、叶季壮、袁任远、何世昌、袁池烈等干部前去广西,对俞作柏、李明瑞展开工作。在俞作柏、李明瑞的安排下,一批共产党员得以出任了广西省政府机要秘书、南宁市公安局局长、广西教导总队副主任、广西警备第4大队长等要职。经过3个月左右的工作,中共就在南宁掌握了数千武装力量。随着俞作柏、李明瑞参加张发奎反蒋失利,蒋、粤军队进逼南宁,邓小平等力劝俞作柏、李明瑞撤出南宁,开往左右江地区。1929年10月,共产党人掌握的第4、第5警备大队及教导总队、警卫队等一路护送俞作柏、李明瑞前往左江龙州,另一路由邓小平、张云逸率领,护送从南宁军械库运出来的枪支弹药前往右江百色。11月,中共中央批准了在左右江地区武装起义的计划。12月11日,以邓小平为书记的中共广西前敌委员会发动了百色起义,正式宣告组成中国工农红军第7军,张云逸任军长,邓小平任军前委书记,陈豪人任军政治部主任。当天在恩隆县平马镇经正书院举行了右江地区第一届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告成立了右江苏维埃政府,雷经天任主席,韦拔群、陈洪涛等为委员。随后,右江地区14个县都在红7军帮助下先后成立了县苏维埃政府或县革命委员会。右江根据地由此形成。

百色起义后,邓小平进一步对在左江龙州的俞作柏和李明瑞展开工作。同时,通过俞作豫掌握的部队,帮助地方建立农民赤卫军和左江工农赤卫大队,成立龙州县委,发展各地党组织。1930年2月1日,俞作豫、李明瑞等发动了龙州起义,当天宣告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8军,由俞作豫任军长,邓小平兼政治委员,何世昌任政治部主任。李明瑞则担任红7、红8两军的总指挥。而当天宣布成立的左江革命委员会,则以左江特委书记王逸任为主席。在此之后,左江地区多数县都相继成立了革命委员会。左江根据地由于国民党新桂系的大举进攻,一个月之后失败了,但右江根据地仍得以保持。

东江根据地包括广东省东部绝大部分地区,它最初是在中共中央和中共广东省委直接部署下创立起来的。主要有:包括海丰、陆丰2县及惠阳、紫金2县在内的海陆丰根据地;揭阳、丰顺、五华3县边界根据地;潮阳、普宁、惠来3县边界根据地;梅县、大埔、丰顺3县边界根据地;蕉岭、平远、寻邬3县边界根据地;潮安、澄海、饶平3县边界根据地;饶平、大埔与福建平和、诏安边界根据地;陆丰、惠来2县边界根据地。其中海陆丰揭、丰、华的八乡山和潮、普、惠的大南山,是东江根据地的中心地区。从1927年11月海陆丰苏维埃政府建立开始,中共广东省委和东江特委就明确提出了要将苏维埃区域扩大到整个东江地区的设想。之后,普宁、惠来也相继建立了苏维埃政府,与海陆丰连成一片,基本上实现了4县割据。此后还在丰顺、五华、紫金、惠阳、揭阳等县建立了一批区、乡苏维埃政权。但是,这一阶段的创建根据地,到1928年8月前后陷于失败。

海陆丰根据地失败后,五华县革命委员会主席、工农革命军东路第7团团长古大存却在五华、丰顺、揭阳3县边界的八乡山坚持了下来,并成功地发动了梅县南部的畲坑暴动,从而使五华、丰顺、梅县、兴宁、大埔、揭阳、潮安7县的共产党人闻风而至,成立了中共7县联合委员会,以古大存为7县联委书记。进而在10月间先后成立了丰顺、五华2县的革命委员会,创建了包括八乡山和铜鼓嶂、九龙嶂在内的新的根据地。

1929年秋天,中共东江特委在八乡山设立了东江红军总指挥部,中共东江特委常委、军委书记古大存任总指挥,下辖红军第46、47团。而为了扩大东江根据地,中共中央这时下令红4军从闽西向东江出击。在朱德、陈毅率领下的红4军3个纵队于10月24日进抵蕉岭,然后经平远于次日下午攻占了梅县县城。红4军此次南下东江作战虽然最终未能取得成功,但促进了东江根据地的建立和发展。1929年12月东江特委开始筹备召开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1930年5月,大会在八乡山滩下庄屋坪隆正式召开,并正式成立了东江苏维埃政府,陈魁亚任政府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古大存、陈耀潮为副委员长。这个时候,东江地区的五华、兴宁、龙川、梅县、大埔、丰顺,以及海丰、陆丰、惠阳、紫金等小块根据地又相继建立起来。饶平、平和、大埔、诏安几县的农民武装斗争也得到了恢复和发展。

除了上述南方根据地成功创立之外,共产党人在其他地区所领导的武装暴动亦此起彼伏,试图造成武装割据的局面。尽管这些大大小小多达数百次的武装暴动一时没有能够达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的目的,却有一些地区成功地保存了部分队伍,坚持了武装斗争,从而为以后根据地的创立打下了重要的基础。地处天涯海角的琼崖农民武装斗争和地处西北偏远地区的陕西兵变,即是如此。

海南岛共产党人的武装反抗,最早开始于1927年7月18日。在此之前,由于蒋介石发动了“四一二”事变,广东李济深亦发动“四一五”事变,驻琼崖的国民党第33团团长黄镇球等也于4月20日发动事变,从海口、府城开始捕杀共产党人。当时琼崖特委成立了琼崖肃反委员会,并领导琼山、文昌、琼东、乐会、万宁、陵水、澄迈各县组建了工农武装,统一称为“琼崖工农讨逆军”。7月18日,陵水县工农讨逆军趁国民党驻军调防之机,在暴动农民配合下一举攻占了陵水县城,宣布成立陵水县人民委员会。此举虽遭失败,却开了琼崖武装暴动之先河。

中共“八七”会议后,为响应中共中央关于湘、粤、鄂、赣4省农民秋收暴动的号召,琼崖特委根据中共广东省委指示,于9月发动了全琼农民武装总暴动。琼崖工农讨逆军也由此改称“工农革命军”,以冯平为总司令,王文明为党代表,下设东、中、西三路总指挥部。东路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11月21日开始,向陵水、三亚、万宁3县猛攻,先后占领陵水和三亚两城,从乐会县的阳江墟到琼南的三亚,沿海一带一时基本上均为东路工农革命军所控制。东路军于12月中旬在陵水召开了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陵水县苏维埃政府。1928年2月底,全琼工农革命军改称为“琼崖工农红军”,冯平任总司令兼西路总指挥,符节任政治部主任;东路总指挥由梁秉枢担任,中路总指挥由谭明新担任,红军总人数达1400余人。

琼崖农民武装割据运动的迅猛发展,迫使广东国民党人下决心集中兵力进行镇压。由于国民党军4个团4000余人渡海而来,连同琼崖各县地主武装,力量大大超过红军,经过8个多月的反“围剿”斗争后,琼崖红军遭受了巨大的损失。琼崖红军总司令冯平、政治部主任符节等先后牺牲。最后,根据地基本丧失,琼崖苏维埃政府主席王文明和红军东路总指挥梁秉枢等率领仅存的数百名红军和赤卫队员等不得不转移到定安县南部的母瑞山区去开辟新的根据地,坚持斗争。

陕西地区共产党所发动的兵变,首先是从陕北开始的。1927年10月12日,共产党通过所掌握的井岳秀部驻清涧第11旅李象第9营发动起义,之后马上移往延川、延长、宜川一带,试图实行武装割据。不料该部在宜川城遭受重大打击而失败。12月,共产党人又在韩城运动部队发动了第二次兵变,并据此组成了西北工农革命军游击支队,由唐澍、谢子长分任正、副指挥,阎揆要任参谋长。然而,一个月后部队再遭重创,被迫遣散。1928年1月,中共陕西省委仍决定发动全省武装暴动,并确定以渭南、华县为中心,以华阴、临潼、蓝田、固市为暴动的重点区域。在准备了几个月之后,以华县许权中旅部分官兵实行兵变为主。由刘志丹率领的数百官兵起义后,在华县瓜坡镇宣告成立了西北工农革命军,刘志丹任军事委员会主席。陕东特委和西北工农革命军随后在渭南到华县一带,在暴动农民的协助下,先后成立了一些乡、村苏维埃政权。但这次暴动也只坚持了一个月左右,即在国民党军的进攻下遭受挫折。工农革命军被迫退出了渭华地区,并取消了革命军的番号,以后改称“陕甘游击队”。这支游击队随后与渭北旬邑农民暴动失败后残余的队伍相结合,继续坚持武装斗争,并最终在甘肃陇东地区坚持了下来,以后又逐步转移到陕北开展游击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