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修行的目标之一就是同生死,在自己的心中将生死的界限修炼得模糊起来,生即是死,死即是生。佛教的修行恐怕就是如此,作为一个世俗之人,也可以做这样的修行。但是,这个境界不容易达到。
人生的所有痛苦全都来自欲望。社会学大家韦伯早就把人的主要生存动力概括为三个东西:金钱、权力和名望。社会就按照这三个东西划分阶级和阶层,富人和穷人是两个阶层,有权者和无权者是两个阶层,有名者和无名者是两个阶层。当然这个两分法只是两个极端,社会人群并不是非此即彼划分的,而是从最富到最穷的一个色谱样分布;从最有权到最无权的一个色谱样分布;从最有名到最无名的一个色谱样分布。这个分布并不是均匀的,而是统计学所说的正态分布(两头小中间大的分布)。
正因为在这三种资源上,社会呈两头小中间大的正态分布,人们才备受刺激,才羡慕嫉妒恨,才拼命去争夺这些资源,而社会在人们对这三种资源的争夺中逐渐发展和进步:因为要变得有钱,人们才努力劳作,拼尽体力,绞尽脑汁,而在人们的竞争中,经济发展起来。如果无论怎么努力也不会变得有钱,人们就会丧失工作的动力,这就是公社时期农民都不爱种地和大锅饭时期工人都不爱做工的原因。人们考公务员,拼命把工作搞出成绩,也很希望官做得大些,再大些。与此同时,各项公共服务也发展起来。同理,正因为想出名,作家才写小说,演员才表演,画家才画画,音乐家才作曲。于是我们才有好小说看,有好电影看,有美好的画作和音乐供我们欣赏。
从宏观角度看,社会就是在人们对钱、权、名的激烈竞争中不断地发展起来,实现了良性循环,只要强化竞争规矩,使得人们能够在一个公平的赛道上平等竞争,就不会出现大问题。过去在完全实行公有制的年代,实际上就是取消这个竞赛,所以人们变得无精打采,经济也停滞不前。改革开放之后,加入了私有成分,人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变得有钱,于是社会生活一下子就活泼起来,经济也快速发展起来了。在我们这代人年轻的时候,总是要批判名利思想,想把人追名逐利的欲望打压下去,其实人的欲望不会因为批判而改变,它其实倒也不是什么太坏的东西,反而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然而,欲望的满足有一个度,过度地追求会走向反面。于是就需要修行。修行就是要知道自己的限度,生命的限度,那就是死。欲望的满足的终结就是死。所以加缪说:死亡是唯一重要的哲学问题。死就是生命的限度,是欲望的终结点,是对意义的提醒。欲望的满足有意义吗?对于宇宙和时间来说,生命是无意义的。生命的意义只是针对个体而言的,只对个体有意义。所谓修行,就是要在生命的某个时刻,思考意义的问题。思考生命对于自身的意义是什么,思考生命对于宇宙的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