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39 用最古老的阅读方法将知识刻入身体【朗读(Reading Aloud)】

将文章的内容出声读出来

朗读是一种用来读给别人听的阅读方法。在学校或是古时候的私塾,教师和长辈会听学生们读书,并纠正他们的错误。当我们在自学时,可以将自己的朗读录下来,自己给自己挑错。

流畅地朗读文章比我们想象得要难,如果我们对文章的理解不够准确,朗读也会变得磕磕绊绊。

从私塾到九九乘法口诀

朗读,就是指出声读书。孩子们在刚开始学习读书时都会采用朗读的方式,因此很多人都将朗读看作初学阶段的一种过渡。事实上,朗读在之后的教育中也仍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我们在出声朗读时,速度一般都不会很快,因此老师能够听清我们在读哪些内容、读得对不对,从而立刻做出纠正和指导。

在日本的近世时期,无论是武家的学校、汉字塾还是平民的私塾,都是采用诵读的方式教学,让学生们在理解文章的意思前,先将文字转换成声音,反复朗读。

这些教育机构会为刚开始学习的学生设置“诵读席”,然后让专人负责一对一指导(通常是由比较年长的学生来负责)。

负责指导的人会先朗读教材(四书:《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作为示范,然后再让学生反复跟读,读到差不多记住了,就让他们独立背诵,在背诵的过程中订正其错误。作为一种学习方式,诵读不仅能够调动耳、口等多种感官,同时还纳入了一些社会性的策略。

这些年幼的初学者不必思考文章的含义,只要模仿语调,将文章背诵下来,就算是读完了。等到进入下一个学习阶段,老师开始讲解文章的内容时,文章的语句早已深深地刻在了他们的头脑,或者说是身体里。

这种方法的应用不仅仅局限在汉文的教育中。例如,绪方洪庵曾在大阪开设过一个“适适斋塾”(简称适塾),让学生诵读两本荷兰语的教材,抄写原版书籍并举办共读会(方法15),成功培养出了大村益次郎、桥本左内、福泽谕吉等诸多外语应用能力极强的人才。

这种方法也并不是日本独有的。在西欧,直到19世纪中叶以前,学校的授课方式都是以口头背诵为主。老师会让学生背诵基督教的教义问答、祷告词、圣经、拉丁语的名句和知名演讲、著名的诗句等各类内容。

朗读是学问的基础

以朗读为核心的诵读与背诵,可以将经典的文章和语句刻进学生的身体,直到学生能够像条件反射一样自如地应用。这些被根植在脑内,形成了条件反射的大量语句,能够为思考和语言的运用提供丰富的储备,同时也为各领域求知者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打下了基石。

真正的学问不是胡乱读书就能够得来的,而是需要建立在这种身体训练的基础上。

近代的教育观念是以儿童的“发展”为基础,将背诵与理解、重复训练与自发学习都摆在了对立面。因此,这种不必理解意思,直接将文章背诵下来的学习方式几乎是遭到了全盘的否定。然而事实上,我们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依然还能够见到这种方式的应用,比如说绝大多数人都曾经背诵过的九九乘法口诀。

除此之外,理解能力较差的阅读者还可以通过朗读来加深对文章的理解。当我们在发出声音朗读时,会强迫自己将注意力放在每一个词语上。这样一来,即使是认知资源比较有限的儿童,也能够通过朗读,将认知资源强行分配到每个词语上,让大脑对文章的内容进行处理,提升阅读理解的成绩。

曾经有人做过一个实验,让阅读者在阅读文章的同时完成其他任务,减少其分配在阅读方面的认知资源。结果发现在这一过程中,采用默读的方式来阅读文章的人,阅读理解的正确率出现了明显的下降,而采用朗读的方式来阅读文章的人则保持了原来的水平。

这就意味着,当我们注意力被别的事物吸引,或是由于疲劳而无法全神贯注地读书时,出声朗读有助于防止阅读理解能力的下降。

从出声朗读(Reading Aloud)到出声思考(Think Aloud)

在本节的最后,我还想向大家介绍一种介于默读和朗读之间的读书方式——“喃读”。喃读,并不是单单指小声地读文章,而是要将自己内心中浮现出来的想法也说出来。根据松见法男等人的研究,喃读在记忆和理解两方面都要比默读更有效。

这一结论让我联想到了维果茨基所提出的观点,他认为比起安静地学习,将自己的想法说出来能够学得更快且更深入。田中敏在研究喃读时也指出,低年级学生在阅读理解的过程中发出的外部言语就是维果茨基所说的“自我中心语言”。

在喃读的过程中,阅读者不仅需要将文章的内容正确地读出来,还要把在文章刺激下产生的自己的想法也说出来。也就是说,喃读可以将我们思考的过程转化为声音,将我们引向另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出声思考(方法52)。

〈练习〉

·朗读一篇短文,测一测需要花费多长时间,计算一下自己的读书速度(与默读和指读进行比较)。

·阅读后,试着回答一些问题,看看自己对文章的内容理解了多少(与默读和指读进行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