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41 让读书与思考接轨【刻读(Marked Reading)】

① 先粗略地阅读一遍,了解整本书的结构和概要

最好先整体地了解一下自己要读的书,如果时间不充裕的话,这一步也可以跳过。有些内容我们在阅读时会觉得很重要,但是从整本书的角度来看却显得不值一提。

② 一边阅读,一边在必要的位置做标记

遇到自己感兴趣或是觉得比较重要的内容,可以在下面画线,或是用马克笔来做标记,也可以贴上小标签。

大家一开始可能会在颜色的区分上多费一些功夫(并且觉得这样做是非常有必要的),但随着读书的经验值不断增长,这种颜色的区分自然而然也会发生改变。因此,我们在最初的阶段不必过分在意颜色问题,获得知识和经验、不断成长才是我们真正的目的。

我在刻读时,会使用3M的塑料标签和最细的黑色签字笔

③ 读完一遍后,再从头开始重温那些留下标记的部分

在重温的过程中,可以将不必要的标签撕掉。

把做过标记的内容和页码摘抄下来,我们就得到了一份自制的索引。在重温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想法和思考与文章的内容共同记录下来,对写读后感和小论文也会有帮助。这是我们在对文章的内容进行论述前必不可少的一步(单凭记忆是不可靠的)。在摘抄时可以适当地做一下筛选,不必把所有标记过的内容全部抄下来。

一切思考方式的基础

角笔文字的出现是为了能够在不弄脏纸面的前提下留下印记,这一点我在指读一节中已经向大家做了介绍。与之相反,刻读则是特意在纸上留下痕迹的阅读方式。

自古以来,就有许多自学者使用刻读的方式来推开精读的大门。刻读能够使书的内容和阅读者本人的思考发生化学反应,是一种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

现如今,许多人在学习时依然会在文字的下方画线。至于这种方式是否有效,人们则持有不同的意见。阿里·安瓦尔·安默(Aly Anwar Amer)就曾经做过一个相关的实验,他让大学生分别用“整理树状知识导图”和“画下画线”这两种方式来阅读科学类文献,结果发现两种方式都对阅读有一定的促进效果(其中知识导图的效果要更好一些)。然而萨拉·E.皮特森(Sarah E.Peterson)的实验却得出了相反的结果。萨拉将实验对象分成了三组,第一组在阅读时画线,然后再重新阅读画线后的文章;第二组在阅读过程中画线,然后重新阅读未画线的文章;第三组则是完全不画线,将文章阅读两遍。读过文章后,再让实验对象回忆文章中的内容,回答一些需要通过文章内容来进行推测的问题,从而对其阅读的效果进行对比。实验结果发现,第一组的正确率要低于剩下的两组,萨拉由此推断出这种画线的学习方式对记忆和推论可能会产生不良的影响。

使用元分析(meta-analysis)来对诸多相关的研究成果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果是阅读时画线会比单纯的阅读更有效。

事实上,刻读并不仅仅是一种学习方法。

阅读文本,在感兴趣的语句下面画线,针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写下评论,这一系列的步骤可以说是所有思考方式的基础。

我们的大脑在进化过程中产生了“容易分心”的机制,这是为了随时对外界的风吹草动保持警惕,以备在第一时间逃走。想要违背大脑的天性,全神贯注地思考一项事物,并且达到其他人从未触及的深度,我们必然会需要一些外部的帮助。而写在纸张上的文字,正是人类使用时间最长的一种脚手架。

那么,当阅读者想要与书本上的内容展开辩论,形成自己的思考时,应该如何做呢?仔细一想就会发现,在任何情况下,前文中所提到的“阅读文本,在感兴趣的语句下面画线,针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写下评论”都是必不可少的基本步骤。无论我们是在写关于某本书的读后感或书评,还是需要写关于某一主题的论文,或是整理访谈和田野调查的记录,都需要使用同样的方法。

由于这种方法的应用过于广泛,人们已经将其看作理所当然,不会特意去把它当作一种方法来专门介绍。这就导致一些不了解这种方法的人只会将书从头读到尾,然后凭借着自己模糊不清的记忆来撰写读后感或是小论文,还有的人会从访谈和田野调查的记录中随便抓出几句话来排列组合,凑成一份报告。如果一个人没有做过阅读理解和记忆的专项训练,那么他从文本中提取出来的关键词必然不会很精确,数量也不会很多。这样一来,他在写文章时也只会写一些仿佛是在哪里听说过的老套的说辞,或是反反复复用意思差不多的句子来凑字数。

我们无法通过写作将自己的思考百分百地还原出来。当我们回头去读自己写下的文字时,必然会发现一些分歧与违和。而这些就是我们接下来需要思考的内容,也就是将我们的思考向前推进的契机。

将这种违和感写下来,然后读一读自己所写的内容,从中继续捕捉违和感,再写下来。这个循环往复的过程就是所谓的“思考”。综上所述,“阅读文本,在感兴趣的语句下面画线,针对其中的内容进行思考,写下评论”这一连串的行为就是我们在“思考”时的具体步骤。

使用摘抄作为脚手架

在文章中做好标记后的下一步,就是摘抄。

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将标记出的语句抄写到另一个笔记本上。为了方便日后回顾,可以把页码和摘抄的理由也备注下来,这样我们在写文章时也可以引用。

这些备注主要有两大功能,一个是有助于记忆和回想;另一个则是可以以摘抄的语句为核心形成一种“结晶”,而结晶的体积还会随着时间的流逝不断增大。这些备注合在一起,就形成了一部“作品”。

南方熊楠做的摘抄(伦敦摘记)

如果我们以年为单位坚持做摘抄,随着摘抄的文字越积越多,我们会开始怀疑自己所做的一切是否只是单纯在收集可用的语句。

对于所有写作者来说,摘抄不仅是一种基础的练习,还是提升自我修养的重要方式。我们甚至可以说,从他们摘抄的语句和选择语句的标准中就能够看出他们想要成为怎样的人,而他们的精神世界也正是由这些因素构成的。

摘抄笔记是一种能够增强人类认知能力的脚手架。回顾自己的摘抄笔记,将联想到的内容添加进去,如此循环往复。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并不是单纯在用自己的大脑来思考,而是在和这些摘抄内容的作者一同思考(方法14)。只要能够坚持下去,相信你的摘抄笔记一定会成为一份充满生命力的知识财产。

让一本书成为自己的“座右书”

做完摘抄后,再多花一点儿心思,我们能够自己制作出一份索引。摘抄笔记中已经标注了页码,因此我们只需要将从同一本书中摘抄出来的语句按照首字母顺序排列起来即可。

或者,我们也可以在给全书做完标记后,从第一页开始按顺序将标记的语句摘抄出来。

有了自制的索引,我们就可以在必要的时候直接拿出刻读后的书,找到其中相关的内容。这样一来,这本书就变成了一个可以随机访问的数据库,我们可以任意调取自己想要的内容。说得再直白一些,就是让书变得像辞典一样可以随时查阅。

如果一本书我们只会读一遍,不会再去重温,那么就没有制作索引的必要了。

大多数真心想要求学的人应该都知道,只读一遍根本无法吸收书中所有的信息和知识,除了从头到尾通读全书以外,还有许多不同的读书方式。这些都是从平时学习中遇到的挫折里总结出来的经验。

B6卡片索引

右上角的索引卡是我在电车中读书时使用的工具。用书在下面垫着的话,即使是在没有桌子的地方也可以做摘抄,B6大小的卡片也可以夹在A5大小的书中,对那些比较忙碌,只能在坐车的时候学习的人来说会比较方便。

所谓的“座右书”,就是指人们放在手边时常翻阅的书。而自制索引就是将一本书改造为“座右书”的有效手段。如果您拥有过目不忘的天赋,自然不需要制作索引。但如果您的记忆力与常人无异,过了一段时间就会想不起来自己阅读过的内容,那么只有自己来制作一份索引,才能真正地将书中的内容化为己用。

任何一种交流都是双向的,人与书之间的交流也是同样。在改造书籍的过程中,作为读者的我们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在书籍中留下的印记,同样会镌刻在我们的记忆中。这就是书籍赠予读者的最好的礼物。

〈练习〉

·选择一段文本,篇幅不要太长(比如论文或书的一个章节,也可以选用报纸上的专栏文章),用马克笔之类的工具一边画线一边阅读。与单纯的阅读相对比,看一看自己的阅读速度和理解程度是否会有区别。

·用画线、贴标签的方式来阅读这本《自学大全》。从头读到尾后,再将画线处和贴过标签的部分摘抄下来,标上页码。这样一来,您就拥有了一份自制索引,以及一本自己专属的《自学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