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46 战胜逆境的摘要注释法【列宁笔记】

① 阅读文献,制作笔记

将各个章节的标题写下来,归纳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方法42),然后把特别重要,或是之后可能会用得上的内容也摘抄下来(方法41“刻读”),汇总成一份笔记。

② 阅读①中制作好的笔记,在笔记的空白处写下自己的评论

如果您不赞成文章中的某一部分,可以在旁边的空白处写下“反对!”“否!否!否!”这样的否定性评论。反之,如果您认可作者的观点,想要表示赞同,那么可以在空白处写下“Yes”“十分同意”等。如果有了一些复杂的想法或是想做较长的论述,也同样可以将它们写下来。

③ 时不时地翻看笔记,必要时可以添加一些内容

这部笔记是由两个区域构成,一个是“客观区”,一个是“主观区”。“客观区”是指笔记的主体部分,这部分主要反映了原文献中的内容。而“主观区”则是指旁边空白处的评论,这部分主要是阅读者自己的感想。

文献的内容和我们记下的笔记不会发生改变,但阅读者(自学者)却是处于一种变化的过程之中。在翻看笔记时,我们就会发现自己对同一部文献的理解和思考发生了改变。如果我们不断地将这些感受添加到笔记中,那么越来越多的主观想法就会在笔记中不断累积,形成一份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知识财产。

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著/列宁全集刊行委员会译《哲学笔记》(大月书店,1964),第269页

※只有①和②是笔者添加的内容

逃亡中的革命家所采用的阅读方法

俄国革命的领导者——弗拉基米尔·列宁曾在逃亡途中的图书馆里写下了著名的“列宁笔记”[16]。

在逃亡中,列宁无法拥有自己的书房,也无法随身携带厚重的书籍,因此只能在笔记本上归纳和引用书中的内容,并在空白处写下评论,制作一份自己的读书笔记。

列宁自身的观点并不只是体现在空白处的评论中,在笔记的主体部分,也就是对原文的归纳和引用中也随处可见。列宁通过这份笔记向自己的论敌挑起争论,锻炼了自己的思辨能力。与列宁相比,自学者们虽然不需要亡命天涯,但也同样无法购买大量的书籍,打造一个满意的学习环境。因此,列宁所面临的问题和采取的对策,对自学者们来说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可以无限添加内容的“升级版列宁笔记”

第491页中的表格就是我开发的“升级版列宁笔记”。表格正中央的一列是对原文内容的总结(本表格中是对各段落内容的归纳),最右侧的一列是其他解读和注释文献中对应部分的摘要,最左侧的一列中则是阅读者在重新阅读自己总结的内容后产生的感想等。

在前文中,我曾经向大家介绍过如何制作摘要·注释矩阵表(第476—477页),将自己所阅读的文献和其他包含相关论述的文献中的信息整合到同一张表格中。而这种“升级版列宁笔记”就是在摘要·注释矩阵表的基础上加入了列宁笔记的特征,在最左侧添加了一个空白列,用来撰写阅读者自己的评论。

与原版的列宁笔记相比,这种升级版的列宁笔记主要有两大优势。一个是可以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来保存和管理,还有一点就是在使用软件制作表格时,每一格都可以无限输入以及添加内容。

【升级版列宁笔记的制作方法】

① 先阅读原文,按照章节或是段落对原文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输入表格正中间的一列中。

② 其他解读和注释文献中对应部分的摘要输入最右侧的一列中。

③ 重新阅读右侧两列中的原文和注释,将自己的感想输入最左侧的一列中。

升级版列宁笔记

托马斯·S.库恩著 中山茂译《科学革命的结构》(MISUZU书房,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