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赵高,此人来历真是非常复杂。有人说他兄弟数人皆是做太监的,后因触犯刑律,他的母亲只好带他躲到咸阳,进入秦王府帮工。某日,秦王办案,在竹简上写了一篇判语,长长一卷,让赵高搬运。赵高竟能在一枚竹简上,发现了几个错字,且事关断案的是非所在。于是斗胆向秦王禀明。秦王一看果不其然,便觉得赵高这个年轻人精明能干,还略通刑律,故举荐其为中车府令。

还有人说,赵高为何能有如此才学,他本是赵国宗族一远支的公子,后因赵国被秦所灭,发誓要报仇雪恨,便效仿勾践屈居吴王夫差门下,卧薪尝胆;因而潜入秦宫,最终,只为了杀秦王子孙,进而亡其天下。总之,赵高不惜自宫,以太监之体进入秦宫,自然不会安于人后,必是战战兢兢,勤勉从事,在秦内宫博取了秦王的欢心,嬴政甚至放心地将最宠爱的少子胡亥,都交由他来**,随他研习刑名之学。如此一来,赵高名义上也就成了胡亥的老师。嬴政对他的信任,还可以从“无端赦免赵高之罪”

的事情上窥见端倪。赵高当了胡亥的老师之后,并未有所收敛,又触犯了刑律,失手将一人打死。秦王命蒙毅审理此案,蒙毅就依当时的秦法,判处赵高死刑,并将判决文书呈给秦王朱批。就在赵高临刑之前,秦王嬴政思前想后,依然难以割舍对赵高的好感,于是突发诏令,赦免了赵高的死罪,并且还将其官复原职。

当然,自此之后,赵高变得安分守己,办事也特别小心谨慎,由此得到了秦王嬴政的更加宠信,进一步委任他为中车府令兼管自己的玉玺,即大印。但因为赵高那次所犯的死罪,是由蒙毅审讯和量刑的,所以他此后就将蒙毅当作了仇敌,急欲除之而后快。

蒙毅是蒙恬将军的胞弟,其祖蒙骜原为齐国人,被秦昭王任为客卿,自此定居于秦;秦庄襄王时,蒙骜任大将军,率秦军伐韩,攻取成皋、荥阳等地,使秦朝得以增设三川郡;蒙骜后来又率军攻打赵国,所向披靡,接连攻下赵国三十七座城池。其父蒙武也以才学颇受秦国朝廷的重用,故蒙氏祖孙三代,皆有功于秦国朝廷。赵高虽是记恨,但一时也未敢轻易加害。

始皇帝驾崩的这天深夜,赵高带着未发的诏书,来到胡亥的住所,对胡亥说:“如果诏书发出去,大公子扶苏即可登基为大秦皇帝,但先帝在世时尚未封公子寸土,公子将如何安排自己?”

胡亥板着脸回答:“父皇英明过人,之所以不分封诸皇子,自有他的道理。我又怎么能知道呢?!”

赵高仍不甘心地试探说:“始皇帝现已驾鹤西去,现下能左右天下大势者,唯有公子、相国及臣三个人,公子难道没有考虑过继位当皇帝的事情吗?”

胡亥无奈地回答:“在下才疏学浅,本不足以治理国家,君临万民。如果强行登位做皇帝,一来是废长立幼,属于不义;二来是篡改父皇的诏意,乃是大不孝。如此不义不孝,恐怕很难让天下人敬服。”

赵高不由嗤之以鼻,说:“昔商汤、周武,皆非长子,后而有天下,天下并无人言其不孝不义,愿公子三思!”胡亥闻听此言,开始犹豫,心中似有所动。

赵高见胡亥内心已经动摇,于是趁热打铁地说:“办大事不拘小节,果断为要;临大事犹豫不决,事后定然悔之晚矣,愿公子当机立断,不可迟疑。”

胡亥见赵高说得如此随和入理,就假模假样地叹口气说:“既然如此,那我只能勉为其难了。只是在下担心李相国有所异议。”

赵高见胡亥已然同意了,便乘势宽慰说:“请公子放心,在下一定凭三寸不烂之舌,为公子上位去说服相国。”胡亥心中大喜,但脸上依旧还面带忧郁地推说自己疲乏得很,示意赵高退下。

赵高自然心知肚明,从胡亥那里出来,就直奔李斯住所。

一个时辰以后,赵高到了李斯的住处。

赵高挑开门帘,进到李斯住处。刚一落座,李斯即焦急地问赵高说:“始皇帝新逝,沙丘距咸阳又这么远,短短几天是赶不回都城的。万一皇上去世的消息在沿途传出去,岂不是要引起朝中的混乱。这该如何是好?”

这赵高本就是个满肚子歪才的官痞,立刻顺水推舟地假意劝慰李斯说:“这事李相国倒不必过于担心,奴才早就想好了:暂时对外绝对保密,密不发丧,快马赶回咸阳。一切等待回到京都之后再做处理。”说完,赵高凑近李斯,又把自己的主意,附耳对李斯悄悄说了一通。李斯当时无计可施,当然也就依从赵高所言。

第二天清晨,仪仗队按常规,徐徐从沙丘开拔,秦始皇的遗体仍安放于恒温的车中,窗帘垂闭,车门关严,外人怎么也看不到里面,除胡亥、李斯、赵高和几个亲信内侍以外,其他人一概不知秦始皇早已过世归天。赵高和李斯虽然心中忐忑不安,但却装得道貌岸然,继续带领巡游的车队逶迤前行,向咸阳进发,只是每到一地,地方官员只能在车外奏事,不能与秦始皇会面。车中传出的“平身”“起驾”之声,其实,都是胡亥安排的一个内侍,模仿始皇帝的声音而已。

处理完秦始皇遗体的初步防腐事宜,李相国突然想起,秦始皇临崩前的降诏,明明是要扶苏回京理政,为什么胡亥只字不提?

于是,他询问赵高:“始皇帝的遗诏,为何没有派快马送出?扶苏远在戍边之地,何时才能赶回京城?”赵高此前经过一番巧舌如簧的说项,让胡亥依从自己意欲假传秦始皇遗诏,让胡亥继承皇位的计谋。而赵高也深知,此时如立胡亥,必得征求李斯的同意,方能奏效。

于是,赵高胸有成竹地回答李斯说:“皇上遗诏和玉玺现都掌握在胡亥手中,要决定谁接替皇位,就全凭我二人一句话。李相国你看如何办理?”

李斯闻言,心中先是一惊,而后便感觉赵高话里有话,分明是在策划一场“偷梁换柱”的篡权阴谋。于是,严肃地说:“我等臣子焉能擅权妄弄此事?!”

赵高不急不忙地又说:“李相国别急,且听我慢慢道来。试问:您的才能比得上蒙恬吗?您的功劳比得上蒙恬吗?您跟扶苏的关系比得上蒙恬吗?”

李斯听后先是一愣,想了好一会儿才答道:“当然比不上蒙恬。”

赵高再说:“太子扶苏如果继承皇位,自是顺理成章,但是,他一旦登基,便会拜蒙恬为丞相。到了那个时候,您就只好被革职遣送回家。对此,明眼人都看得一清二楚。难道还要我提醒吗?

而小公子胡亥心眼好,待人又厚道。且事事都会听从我们。他如果能继承皇位,您我就能一辈子享用不尽荣华富贵!我想,李相国只要仔细考虑一下得失,定能幡然醒悟吧!”

李斯本是文人出身,一向办事谨小慎微,经赵高这番哄骇,心中立刻就犹豫不决起来。赵高又假借胡亥之口说:“小公子胡亥已经允诺,一旦继位大统,定以李相国为朝中首辅,一切唯命是听!”如此一来,李斯便默认了赵高之言。赵高一看时机已经成熟,当下就与胡亥和李斯一起密谋计划,假造了一份秦始皇的诏书,称,扶苏在上郡不但无有寸功,反而因怨恨父皇,常与蒙恬图谋不轨,反叛朝廷,两人都该将兵权交给副将王离,以后便自尽于戍地。

这始皇帝的长子扶苏,自是宅心仁厚、大孝闻名的君子,在上郡蒙恬军中做监军已有数年之久,突然接到父皇的“罪己诏”,一时不辨真假,哭着欲按父皇旨意自杀,以证清白。但将军蒙恬却对此诏书十分怀疑,建议扶苏向父皇上书申诉。而被孝义蒙蔽了双眼的扶苏,却对赵高炮制的“罪己诏”深信不疑,早已乱了心绪,哭泣着对蒙恬说:“古训言:‘父叫子死,子不得不死;君让臣亡,臣不得不亡。’这两项都被我摊上了。父皇既然要我现在就死,再向父皇申诉,就是不敬和不孝,还有什么用?”

蒙恬劝慰说:“陛下至今,并未重立太子,仅是使臣与本将及三十万众戍边,公子既为监军,便是系天下重任于身。今不过是来了一位使者,你就轻易自杀,怎么就知道那‘罪己诏’不是伪造的呢?不如派人回朝廷,问清楚了,再死而尽孝,也不算晚吧!”

扶苏却说:“我扶苏素慕忠孝,此时若不按照父皇旨意,还要因怀疑而去询问,岂不落下不忠不义、不亲不孝的罪名?”言毕,突然拔出身上佩剑,横肩一剑就自刎身亡。蒙恬眼睁睁看着扶苏自刎而死,真是既悲又疼,惊惧不已,不禁为之呆愣了半晌,才吩咐属下将扶苏厚葬立碑以祭。

赵高听说扶苏已死,并不罢休,还执意要陷害蒙氏兄弟。于是再一次派使者曲宫,强命蒙毅自尽。蒙毅与其哥哥一样,也是不信,坚持要与曲宫一道向始皇帝申辨,曲宫怕夜长梦多,走漏了始皇帝已经归天的消息,拒绝了蒙毅申辩的要求,逼其喝下御赐毒酒。无奈之下,蒙毅也饮毒自尽了。

过去,赵高就已经与蒙恬结怨,更惧怕蒙恬手握军权,会对自己不利,于是,趁此便向胡亥造谣:秦始皇本宠爱胡亥,曾想立胡亥为太子,但蒙恬和其弟蒙毅却极力阻挠,使秦始皇改变立胡亥为太子的念头。胡亥本就是糊里糊涂的人,经赵高这么一哄骗,立刻信以为真,和赵高一起伪造了一份诏书,并急发至上郡。

蒙恬接到诏书后,心中依旧十分怀疑,坚决不肯从命,但使者事先得到胡亥和赵高的密令,先将蒙恬囚于上郡阳周狱中,使其没有辩解的机会。接下来,赵高与胡亥亲自遣使到阳周狱中,硬逼蒙恬自尽。蒙恬仍是不肯,并声称要见胡亥,让其收回成命,但使者拒绝了他的要求,并断绝了他的饭食。

转眼就过去了七天,蒙恬饿得头昏眼花,见生还已无希望,也服毒自尽了。临死前,蒙恬看着那瓶毒酒,仰望苍天,悲愤地呐喊:“老天啊!想我蒙氏三代,为秦国立功无数。今日虽被困于这牢狱之中,但手下仍有三十万大军,如果反叛朝廷,也非难事。但我不敢忘记蒙氏家传祖训:尽忠报国。我蒙恬身为七尺男儿、伟丈夫、大将军,为了国家,做事向来问心无愧。如有其罪,也是为筑长城,西起临洮,东到辽东,万里之遥,不知阻断了多少龙脉;不知得罪了多少财神,也算是报应吧!”言毕,即将毒酒一饮而尽。一代名将,就此玉碎。

赵高与胡亥、李斯见密谋的计划业已达成,于是,催仪仗队伍顶着炎炎的烈日,急忙赶路。尽管承载着始皇帝遗体的车中放有冰块,但却挡不住七月的流火,几天过后,秦始皇的尸体已经开始腐烂,腐臭味从车中一阵阵地散发出来,随车的侍卫皆被呛得捂住了口鼻,却不敢妄言。

赵高也怕在途中耽搁太久,秦始皇归天的消息传出去,于是就命随从买了很多的鲍鱼放在仪仗队的每辆车子上,当车队继续前进时,鲍鱼的腥臭味便飘散开来,如此,就把秦始皇遗体散发出来的腐臭味给掩盖了。

到达咸阳后,胡亥携赵高,在朝堂上宣布了秦始皇驾崩归天的消息。就在满朝文武大臣都惊异之时,赵高又当堂假传秦始皇遗诏,宣称由胡亥继承始皇帝之位,称为二世。并迫令满朝文武大臣三呼:“万岁!”并宣布由二世皇帝主持,为秦始皇发丧。

满朝文武大臣虽然对胡亥大闹朝堂、踢乱朝靴的幼稚举动,还记忆犹新,满腹狐疑地为始皇帝披麻戴孝,但不知道,这皆是赵高与胡亥一手策划导演的一场阴谋而已。

胡亥、赵高从全国征调五十万民工,将秦始皇生前为自己精心打造,内含日月星辰、山川江河造型;以无数灯烛照亮经天纬地;以金银打造棺室;以注满的水银模仿江河泛波的骊山大墓全部完工后,才匆匆将始皇帝安葬。在关闭墓道石门之前,二世与赵高迫使数万宫女、内侍、工匠与始皇帝一起陪葬,心怀鬼胎的两个人,还将随始皇帝最后一次巡游的所有知情的宫女和内侍统统都投入了大墓。但做贼心虚的二世与赵高,仍然害怕自己篡夺皇位的事情被泄露出去。此后,赵高还继续鼓动胡亥,杀害自己的兄弟和朝中曾受到始皇帝信任的大臣。涉世不深的二世皇帝,经不住赵高的一再撺掇,前前后后将十二个公子和十个公主,都以莫须有的罪名统统杀掉了,连带受株的大臣更是不计其数。

事过数月,赵高见朝中渐渐安静下来,这才想到还有一个最重要的知情者尚在人世,那就是在沙丘被自己“拉下水”的同谋者李斯。自此,赵高开始谋划,如何借机杀掉李斯,为自己取代丞相职位铺平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