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年之后,项羽已过弱冠之年,身高八尺,虎背熊腰,英俊魁伟,更兼以力大无穷而闻名于吴中诸县。吴中一班好事之徒,听说项羽天生神力,也都争相前来与之角力,但均为项羽所败,故吴中壮士闻得项羽大名,无不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些年来,项羽随着年龄增长,开始懂得更多世事,每日闲暇之时,也总会想到故乡,想到虞家兄妹。而虞家兄妹,自与项梁、项羽作别后,虽一直在玉鸡沟老家居住,但心里却始终惦记着远在吴中的项梁、项羽叔侄俩。他们时时盼望着会稽的来信。因为,按照项梁的临行嘱咐,一旦来信,就是接虞家兄妹前往吴中与之团圆的信息。

可是,几年间,虞家兄妹左等右等,等到望眼欲穿,也没有等来少时亲密的伙伴项羽及养父项梁的来信,他们失望至极。这失望的心情里还包含了太多的不安和担心。当兄妹三人的耐心都全数耗尽之后,终于一致决定:亲自前往会稽、吴中寻找项家叔侄二人。所以,他们虽然没有接到项梁、项羽的来信,也一直不知道这叔侄俩居于会稽、吴中何处,但他们不愿再这样无谓地等下去。

于是,他们安排好虞府诸多事宜后,令虞会看家留守,兄妹三人动身前往会稽、吴中。

虽然一路上风餐露宿、风尘仆仆,吃了不少辛苦,但兄妹三人心中怀着与亲人团聚的信念,江湖的险恶皆被他们看淡,辛劳的奔波尽被他们看轻,离开玉鸡沟的半月后,总算顺利地来到了会稽、吴中地界,投奔于美女山下塔石村虞太公家。那吴中地界,虽然与玉鸡沟一样,也是小桥流水、春花秋月,毕竟商贾云集,物贸丰沛,多了千般的繁华和无尽的热闹。

这一日,正赶上庙会,虞姬与妹妹虞梅也前来观看。

庙会的显著位置,摆着一个大大的擂台,一帮青年后生正围着一个大香鼎谈斤论两。这时,有位青年壮士走上前来,扎下马步,运足力气,但却没有将那只千斤香鼎挪动半步。接着,又有两位后生走上前来,合力相搬,但搬了好久,也未曾将香鼎挪动。

此时,项羽正巧也在人群当中,便忍不住走上前去,但见他稳步登台,不慌不忙将那香鼎轻轻举起,然后绕场一周,方才将那香鼎放下。

是时,台下众人见项羽不费丝毫气力,便将千斤香鼎轻轻举起,脸不红、心不跳、面不改色、气不发喘,顿时皆吃惊不小,随后爆发出阵阵喝彩。项羽将香鼎安然放下之后,遂又悄悄拨开人群,上了坐骑,飞驰而去。其时,虞姬、虞梅姐妹恰好也在台下,看得很是真切,因为项羽留起了胡须,且分别已经八年,所以,虞姬、虞梅还有点不敢确认。待要细瞧时,项羽已经策马离去。但虞姬的直觉告诉她,此后生天生有如此神力,除了项羽哥,不会再是其他的人。由此她心中更是暗生敬佩之情。待回至家中时,虞梅又将庙会所见向哥哥子期说起,子期未知此人便是项羽,但心中也甚是佩服,欲有意结纳之。

翌日,几位姐妹前来相邀虞姬、虞梅姐妹,欲往虞山尚湖去采菱。虞家姐妹见天气晴朗,风和日丽,便与几位姐妹放心大胆地撑船前去了。虞姬、虞梅与几个姑娘在船上采菱时,一边采摘一边泼水嬉闹。突然,一个赖头鼋突然露出水面,将小船轻轻一拱,竟将虞姬坐的这只小船顶翻,虞姬也跌落水中。因虞姬素来不会凫水,便只得在湖中胡乱挣扎。船中几位姐妹见虞姬突坠水中,皆吓得手足无措,但又想自己也如虞姬一样不会凫水,只得向岸上大声呼救。

恰在这时,项羽正骑着大马,在湖边堤岸上奔驰。听到船上几位姑娘大声呼救,便急忙飞身下马,不由分说便跳入河中,将虞姬从水中救起。

当项羽抱着虞姬来到岸边,他已经认出了虞姬,又惊又喜。

待虞姬呕出了呛下去的湖水,慢慢睁开双眼,定睛细看,眼前搭救自己之人,竟是庙会上举鼎的那个人,身材高大,相貌堂堂,威风凛凛,外表英俊,当下是又羞怯,又感激,又佩服,又激动,复杂的心情溢于言表。

一个时辰后,虞姬已回至塔石村虞府家中换衣完毕,正待烧火做饭时,却见搭救自己的那位后生来到家中。待问明情况,虞姬方才醒悟,庙会举鼎之人,即是搭救自己之人,也即是少时最亲密的伙伴项羽,当下便感觉喜从天降,一时竟高兴得流出泪花,喜极而泣。

虞姬回想那年与项羽分别之时,自己年纪尚小,现在却出落得犹如含苞待放的模样,那大自己五六岁的项羽哥哥,当然就长成了标准的男子汉,自是没有什么可以大惊小怪的。

是时,项羽与虞姬执手相见,恍若梦中一般。虞姬更是惊喜交加,脸泛红晕,她心中本就对项羽哥甚是敬佩,此番又救了自己的性命,自然更增添了感激与羡慕之情,双方的情感被这巧遇点燃,开始一步步地升温。

项羽小憩了一会儿,虞姬便带着项羽去尚湖边上的一片废宅,此宅院中有一观鼎台,台上也立着一个大鼎,那大鼎并非昨日庙会中擂台上的大鼎,乃是村人做饭鼎食之用的,重达数百斤。是时,项羽见了大鼎,忍不住走上前去,竟单手将大鼎轻轻举起。

熟知,虞姬在一旁看后,却是付之嫣然一笑,尔后便又道:“此乃匹夫之勇耳,非英雄也。”

项羽闻虞姬如此一说,一时却又无可争辩,面上不觉现出愧色。稍过片刻,项羽又抽出随身佩剑,在宅院中耍了两套剑术。

但虞姬观后却又道:“项羽哥剑法虽然玄妙,举世罕有,却也只是一人敌耳,何可灭秦?故也算不得英雄!”

项羽听后,却也不甘,遂问虞姬道:“试问贤妹,如何才算是当世英雄?”

虞姬答道:“夫英雄者,当胸有大志。小妹早知项羽哥有兴楚灭秦之志,小妹愿倾心相助,为父为母报仇。但小妹更知,消灭秦朝,只靠赤手空拳,逞匹夫之勇,却如螳臂挡车,只有熟谙兵法韬略,才能消灭秦军,推翻秦朝,济世安民。”

项羽闻后仔细琢磨,心中不由想道:虞妹竟有如此志向,其所言,与叔父时常教诲和自己心中所愿,竟如出一辙。当下,项羽心有所悟,即对虞姬夸赞道:“虞妹虽系一介女子,却是见解不凡,可称得上是巾帼奇女。”言毕,即用感激目光瞥了虞姬一眼。

其实,虞姬越是口中轻蔑项羽,心中对他就越是敬佩有加。

望着他那高大的身影和英俊的面庞,她早已情愫暗生,爱意暗投。

她决心助其实现亡秦复楚的宏愿,也好告慰自己父母的在天之灵。

此时她忍不住脱口而出道:“项羽哥的大智大勇,加之膂力出众,灭秦兴楚,报仇雪恨,唯君是望,小女愿托付终身,助君一臂之力!”说完,又觉有点失言,羞红了脸颊。

虞姬与项羽重新回到塔石村虞府家中。不久后,虞子期和虞梅也从外面回至家中,四人当下重逢相见,各表别后情景,均喜不自胜,阖府上下也是一派喜气。虞梅虽然年小,但项羽离开下相老家时,她即已懂事,此番见项羽到来,硬是缠着项羽,问长问短,连虞姬、子期两人也插不上话。虞姬此时年近及笄,且又早熟,此番见了项羽,兴奋自不待言,那心中的情愫勃发萌动,竟一发而不可收。故面见项羽时,总是显出几分莫名的羞怯。

项梁接到项羽的报告,也来到塔石村虞府,见虞家兄妹茁壮成长,心中更是欢喜,又见虞姬已出落成一美貌女子,看在眼里,喜在心头。项梁先拜见了虞太公,再与虞家兄妹相见,便立刻恢复了“教官”的身份。项梁由于梦牵魂萦着亡秦复楚之大计,最担心的便是项羽、虞子期、虞姬,这几年因为颠沛流离,荒废了他们的学业。因此决定,当下就将三人考教一番。随即便带着项羽和虞姬、虞子期、虞梅等来到院子里。

项羽和虞家兄妹随项梁一来到院中,便看见十八般兵器已经一溜排列在侧,一下子就明白了其用意。不用项羽开言,子期当仁不让,首先在场上表演起来,只见他先是挥刀耍剑,接着又舞棒弄枪,尔后又张弓射箭。项梁看后,觉得子期武艺套路纯熟,心中自然高兴,但又觉得子期精熟有余,稳准不足,遂又对其指教一番。一旁的虞姬看后,不甘示弱,也跃跃欲试,遂向项羽要过宝剑,在场中站一个立势,尔后便旋风般舞了起来。

项梁见虞姬小小年纪,剑法竟是如此高超,心中更喜,便忍不住夸赞道:“两位贤侄武艺精进如斯,项、虞两家也算后继有人了!”

虞姬听得义父夸赞,心里虽然高兴,却又谦逊地道:“女儿年少无知,还望义父多加指点才是!”

会稽吴中山脉虽小,却也方圆百里,横跨数县,这里山明水秀,清雅宜人。史书中载道:“禹巡狩至会稽而崩,因葬焉。上有孔穴,民间云禹人此穴。禹上茅山大会计,更名曰会稽。”又有书载云:“本名苗山,一名霞釜,禹会诸侯计功,改曰会稽。

上有号曰禹穴也。”

项羽自随叔父项梁南下吴中以后,先后又到过不少地方,每次都被那里的山水所陶醉。故每到一处,项羽都会时常望着这些山水突发奇想,有时竟有些出神。每到此时,叔父项梁便知,项羽是在思念虞姬,于是就笑着打趣他:“莫不是想下相老家又想得痴了?”是时,项羽见叔父看破了自己的心事,脸便羞红起来。

而自项羽来到塔石村虞府以后,虞姬也是心事重重,每日总像是有心事似的,心不在焉。哥哥子期素知妹妹,故也常拿她取笑:“妹子,你莫不是又想项羽哥了吧?”虞姬知子期哥拿自己开心,佯装恼怒,不再理他。

其时,秦始皇又颁布了一系列专制暴虐的例规,一方面残酷屠杀异己,一方面大肆征用徭役,修宫筑陵,使得天下百姓怨声载道,民不聊生。秦始皇以为此时已将六国灭除,人莫予毒,从此便可以为所欲为,作威作福,故又三番五次到全国各地巡游,刻石记功,示威天下。

秦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 年),秦始皇又开始了他第五次巡游。其路线是先往东南巡视,尔后再折向北方,继而便向西回至咸阳。丞相李斯、中书令蒙毅和宦官赵高等,护驾随行。

巡游即将出发时,秦始皇最小的儿子胡亥,也央求父亲带他一同巡游。秦始皇一向最宠爱此子,于是便答应了。

在始皇帝诸子当中,胡亥因为是老幺而得到父皇的溺爱,且素以纨绔子弟而闻名于京都的酒肆歌坊。一次,秦始皇在朝殿设宴招待文武大臣,让儿子们也一起参加,胡亥也被贴身宦官从酒肆歌坊中找回,勉强赴宴。但胡亥却难改其任性顽劣、我行我素的毛病。坐没坐样,跪没跪样,动不动就溜到殿外,不愿和大臣们循规蹈矩地在父皇面前喝酒。不一会儿就借口说:“吃饱了!”

就退席溜到外面来。一出大殿,他便动起了歪脑子,借着酒劲,以疯作邪,将那些摆放于殿门外面的整齐划一的朝靴,踢得横七竖八,乱七八糟。按照秦朝当时的规定,文武大臣进入宫殿时,须将鞋子脱下放于殿门外面。所以,参加酒宴的群臣的鞋子都是摆放得整整齐齐的。未承想,却成了胡亥嬉闹的玩物。事后,大臣们就此事,议论纷纷,有的甚至说:“胡亥这小子,有朝一日,恐怕会将秦朝的天下,搅得乱七八糟的。”但,秦始皇听言,并不以为然。他决不会想到,自己死后,胡亥会继大统,在治理天下时,也由着性子胡作非为,就像他踢乱大臣的鞋子一样,把国家搅得乱七八糟,最后竟连自己性命也搅进去了。

秦始皇带着庞大的仪仗队,带着小儿子胡亥,开始了第五次巡游的漫长之旅。

一日,当庞大的仪仗队渡过钱塘江后,不多时,便到达了会稽郡。秦始皇驾临会稽郡,使本来就富甲一方、物阜繁华的会稽,变得更热闹非凡。其时,会稽吴中之地,扶老携幼前来观瞻秦始皇者,成千上万,摩肩接踵。人们相互簇拥着,前往钱塘江畔,观瞻始皇帝的仪仗,就像是观看钱塘江大潮一般。当围观者,见到始皇帝至高无上的威仪时,无不啧啧赞叹。

在这无数个观瞻者中间,一位身材中等、长相清秀的中年人,用手紧紧拉住一位身材高大、二十出头的青年,沉默地立于人群当中,既不随着人群喊万岁,也不像站在前面的人那样,行叩拜大礼。这个中年人便是在当地小有名气的项梁,而他死死拽住的青年,就是侄儿项羽。仪仗队的阵仗,豪华奢靡,威风八面,簇拥着秦始皇的车辇,缓缓进入项梁、项羽叔侄的视线,来到近前。

年轻气盛的项羽,一时竟抑制不住内心的羡慕与激愤,脱口而出:“秦始皇,秦始皇!没想到你竟然如此威风!不过,我依旧可以取代你的!”

项梁没等项羽把话全部说出来,就紧紧捂住了他的嘴巴,万分紧张地左右顾盼,而后,神情严厉地对项羽说:“千万别胡说,这话可不是闹着玩的,被人听去了,是要招来灭族大祸的!”言毕,项梁再谨慎地朝四周看看,见人们都踮着脚忙不迭地看热闹,全然没人顾及项羽适才所言,一颗悬着的心才安然放下。随后,项梁便拉着项羽急朝另一拨人群中挤去。

始皇帝在会稽祭祀大禹以后,又继续向北巡游,并在江乘(今江苏南京)渡过长江,于春天抵达前番已数次幸临过的琅琊。秦始皇此次巡游是从前一年冬季开始的,等巡游完北方,再准备回咸阳时,已是翌年的夏天了。

不知是何缘故,在回京的途中,始皇帝突然感到身体有些疲惫,接着便高烧不退,一会儿发热,一会儿发寒,特别不适。当巡游队伍行至平原津时,原本威严的始皇帝竟变得弱不禁风了。

得知始皇帝患了重病,随从的御医尤其紧张,战战兢兢地为他诊治、进药,但几天下来,也不见效,两颗御医的人头倒是先落了地。待队伍行至沙丘时,始皇帝已是岌岌可危了。

炎热的七月,沙丘的夜晚,漆黑的天空陡然间起了一阵狂风,黄沙被风卷起,遮天蔽日。巡游的队伍不得不在一个荒凉的小村庄前,停了下来。

始皇帝见药石仙丹均已不能奏效,知道自己已经病入膏肓,无可救药,于是,躺在豪华无比的车辇中,断断续续地对侍立在侧的宦官赵高说:“快,快,快马加鞭,给戍边在外的扶苏送信,让他速回咸阳。万一……万一,就让他回咸阳……主持……”

诏书写好后,还未等到信使送出,始皇帝已经一命呜呼了。

当时,只有太监赵高和相国李斯在秦始皇的身边,而蒙毅则在两日前被始皇帝派往东海为自己祈福延年,找长生不老仙丹去了。

当然,这个外派任务,完全是因为始皇帝听信了赵高编的“东瀛仙山有起死回生的灵丹”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