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宝藏》前一阵子刷了屏,特别是关于乾隆的那一集,雍正被儿子的农家乐审美观简直气得活了过来。实际上,在此之前,也有人专门做了一期微信公号文章对比两个皇帝的审美。总结一句话,那就是雍正的审美那真是没啥说的,而乾隆的审美,唉,也没啥说的。这意思,你懂的。

不过,乾隆皇帝的审美趣味真的那么低吗?未必,这个我们下一章再讲。先不讲乾隆,先来讲乾隆他爹的品味。

雍正皇帝的品味,现在只要是稍稍了解一点古代艺术的都知道,那叫一个高。在古代皇帝当中,堪称最高的,没有之一。但是,如果我们把雍正的审美品味等同于简约,那就大错特错了。雍正官窑中,一块盘上画九条龙的并不少见,这种盘子被画得满满的,九条龙以外的其他空间都被纹饰布满了。所以,不能把审美这件事简单化。那么,我们到底怎么去看这个文艺心满满的皇帝呢?

清宫的档案里记载着一件事。

1723年,也就是雍正元年。这一年的12月15日,宫廷造办处给皇帝呈上了一张刚完成的桌子。桌上还有三把宜兴的紫砂壶、一个紫檀木茶盘、一个小瓷缸和两个青花小茶杯。

这个“宫廷造办处”可以简单地理解为专门给皇帝做各种东西的手工作坊,相当于瓷器中的官窑。因为瓷器制作是个复杂的产业链,所以没办法移到宫廷里,但其他的手工艺品多数时候由几个好匠人制作就可以完成,所以就设了这个造办处。什么木匠、石匠、玉雕师,都可以就近在皇帝身边,这个很好理解。瓷器那是没办法,以当时的条件,皇帝想烧点什么瓷器,光是这个想法传到景德镇,都得好多天,就更不要说烧出瓷器所需要的时间了。所以,古代皇帝就是想“剁手”,也没我们现在这么方便。鼠标点一下,一觉醒来,东西就到了。从宫廷造办处呈上的那组制品的清单可以看出,其中有些并不是造办处做的。

雍正皇帝看了之后对一些细节不太满意,就下旨要求进行调整:“平面桌下中间放盛水缸一口,上添做缸盖一件,银水舀子一件,桌面上配银茶叶罐四件,银水壶一把,银凉茶壶一把,银里木盆一件,银屉子一件,银勺子一把,银匙一件,火夹一把,再安宜兴壶三把,茶圆四个,二个在盘子里放着,二个在屉子里收着,腰形茶盘一件,配做泥鳅沿,盘内做双圆套环,双圆内都要托足,往秀气里配合。钦此。”

大家马上感觉到:“皇帝真有一颗文艺心啊,这么细腻!”的确如此,但雍正的要求其实比你以为的还细,举那段批红里的两个例子。

一是要求做腰形茶盘,而且要做泥鳅沿。什么意思呢?“腰形茶盘”就是指茶盘中部是往里收的,像收腰。而“泥鳅沿”是什么?就是茶盘的边要做成泥鳅背部的模样:细腻、光润,而且是拱形的。

二是茶桌上的茶杯原来有两个,皇帝要求增加到四个,但看上去仍然是两个,多的两个被收在专门制作的银质的屉子里。这样做有什么用意呢?没说,大家可以猜猜。

由此,我们就知道,皇帝高度关注细节,细腻到他关注的很多地方其实根本就不被常人所觉察。那你一定会觉得:“乾隆的东西细节也很多啊!”对,这其实就是体现雍正品味的关键,他充分关注细节却不限于细节,这就需要极高的艺术修养与把控能力。

雍正是否有这样的能力?我们可以看一组作品。这是一组盘子,造型比较特别,盘子边沿有一圈像**的花瓣,所以叫“菊瓣盘”,一共有12种颜色。虽然看上去挺别致,但好像也没有什么特别了不起的地方。我们现在做各种颜色的瓷器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但是在雍正时期,这样一组盘子其实是高难度的作品。难在哪里呢?

首先难在颜色。如果一类瓷器没有什么装饰画面,整个是单一的颜色,这一类就叫“颜色釉瓷器”,我们熟悉的青瓷就属于这一类。古代在瓷器上能烧出各种颜色,其实靠的完全是科学。你想,就算画画用的颜色,其实也是有限的,更不要说瓷器的颜色了。瓷器是高温烧出来的,什么物质烧出来以后会变成什么颜色,这在古代是非常难以掌握的,所以颜色很少。瓷器发展了1000年,早期就是绿色、黄色和黑色,后来才出现蓝色和红色。而雍正这个时候,一做就做出了12种颜色,很了不起。

第二个困难,现在其实很难理解,那就是要把这些颜色均匀地覆盖在瓷坯的表面。这个在前面“烧红釉”的章节中讲过。在瓷器上,烧出统一的单一的颜色比用颜色画画其实更难,因为稍有一点烧得不好,整件作品都会很难看。要用到多种不同的方法,才能使这12种颜色覆盖瓷坯的表面,而且烧成各种颜色所需的温度还不一样。所以,我们现在就知道,十二色菊瓣盘看起来简单,其实工艺非常复杂,制作起来也非常麻烦。

御窑厂的窑工们不知道为这一组瓷盘耗费了多少心力。实际上,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坦率地说,以一个现代人的标准来看,它还根本算不上完美,比如盘面的颜色中不少地方仍杂有黑点。但这并不意味着皇帝忽略了这些微小的瑕疵,只是说明了制作的难度。以为皇帝有钱任性,能为所欲为,这其实是个极大的误会,我们在《万历龙缸》里已专门讲过。所以,从这一组看似简单的作品中,我们能真切感受到雍正皇帝的文艺心。当然,它也体现出了他的品味。

了解这样一些工艺上的细节,我们才不难理解,这样一组看似简单的瓷器需要在细节上投入大量精力,它的制作难度其实超乎人们的想象。从这里,我们恰恰可以发现雍正品味的重点:高度关注细节,却不限于细节,对细节要求非常高,却让普通人根本注意不到细节的讲究。所以,雍正时期的瓷器常常能够展现出细腻高雅的格调,但细节本身却几乎让人难以觉察。从这个角度我们再来看乾隆时期的瓷器,有些让人们的眼睛只能看到细节,而整体却显得怪异扭曲。

所以说,雍正以其个人的艺术修养、对器物的敏锐感觉以及高超的控制力将中国陶瓷提升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无论是在工艺上,还是在艺术成就上。

虽然取得了这么高的成就,但其实也带来了一个负面的后果,那就是扼杀了多样性。从雍正朝开始,民间的制瓷业基本上就只会跟风。虽然官窑以前也常常引领潮流,但之前的流行风尚其实并不完全由官窑主导,很多时候其实是民间的流行影响了官窑,或者至少是相互影响。这是因为多数时候皇帝个人的影响力其实是非常有限的。但是到了雍正时期,官窑,特别是皇帝个人,几乎占了统治地位。这个时候,民间既缺乏创新的动力,又缺乏创新的能力。中国制瓷业开始遇到的来自西方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是逐渐放大了这种负面影响,中国瓷业开始走向无可挽回的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