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鹤哑口无言,只得盯着密室收藏家。他光听千鹤与舅舅讲述案情就能破案?侦探小说中的名侦探都有非同一般的推理能力,可他们也得左思右想,才能抓到真相的尾巴。千鹤不知这位密室收藏家有多高超的推理能力,可他破案的速度总不会比小说里的名侦探更快吧?莫非……他只是个妄自尊大的妄想狂?
想到这里,千鹤有些失望。密室收藏家缓缓道来:“解开这个密室之谜的关键,就是那块失踪的手表。警方猜测,那是块值钱的手表,值得凶手去偷,所以才会被凶手带走。但千鹤小姐称,君塚老师的手表很普通,不是什么值得偷窃的宝贝。那第二个可能性就是,被害人在表盖里藏了东西,而这个东西对凶手非常重要,为了得到它,凶手带走了手表。问题是,手表里有没有足够的空间藏东西?综上所述,‘凶手为何带走手表’是个未解之谜。
“如果我们迟迟找不到一个问题的明确答案,那我们就该怀疑,这个问题本身是不是问错了。在这起案件中,我们可以大胆怀疑,‘犯人为何带走手表’这个问题是不是问错了。”
“问题问错了?”
“我们可以换一个角度思考:也许凶手并没有带走手表。”
“可是手表的确不见了。不是凶手带走的,那它在哪儿?”
“也许君塚老师一开始就没有戴手表。”
“没戴手表?不可能。他左手腕有一圈特别白的皮肤,那肯定是戴手表留下的印记。”
密室收藏家微笑着说:“看来是我没说清楚。我的意思是,也许君塚老师昨天没有戴手表。从这圈特别白的皮肤判断他平时会戴手表,这一点不会有错。可如果他昨天没戴手表呢?君塚老师穿的是长袖衬衫,手腕不会露在外面,就算他没戴手表,也没人会察觉到。我决定在这个假设的基础上继续推理。”
“君塚老师昨天没戴手表?为什么?”
“第一个可能性,他把手表忘在了家里。可他昨天为千鹤小姐上音乐课时还抱怨过有轨电车来晚了一分钟。由此可见,他肯定随身带有钟表。这意味着,他昨天带着一块能代替手表的表。”
“能代替手表的表?”
“和手表一样能随身携带,又不用戴在手腕上的表,也就是怀表。”
“啊,怀表……”舅舅喃喃道。
“君塚老师买了一块怀表。昨天他没有戴手表,而是带着怀表来到学校。千鹤小姐之所以没有察觉到老师买了怀表,许是因为教室墙上挂着时钟,老师上课时不用掏出怀表来看时间。
“君塚老师穿着长袖衬衫,应该会把怀表放在衬衫胸前的口袋里。而衬衫的口袋开在左边,因此凶手枪击君塚老师时,那块怀表成了挡在左胸的盾牌。子弹虽然击中了他的胸口,却牢牢卡在怀表上,并没有贯穿心脏。然而,的确有一发子弹打穿了老师的心脏,而且怀表也不见了。这意味着什么呢?
“唯一的可能性,就是贯穿心脏的子弹并非千鹤小姐目击到的那一发。在那之后——待君塚老师无力反抗时,有人挪开怀表,对准老师的胸口又开了一枪。”
“贯穿心脏的那一发子弹是君塚老师无力反抗时射出的?那到底是什么时候?再说了,要是千鹤目击到的那发子弹没贯穿心脏,那子弹跑到哪里去了?”
“根据千鹤小姐的证词,凶手开了两枪,君塚老师的身体也摇晃了两次。这说明两发子弹都击中了君塚老师,但第一发被胸口的怀表卡住,老师的身子虽然在冲击力作用下摇晃了一下,可他并没有因那发子弹受伤。第二发子弹击中右胸,他才瘫倒在地。受伤后,君塚老师动弹不得,凶手以为他已经死了,便离开了音乐室。
“但君塚老师并没有死。他唯恐凶手杀回来了结他的性命,便使出全身的力气站起身,从室内锁上了音乐室的门。君塚老师就倒在门口,不用一路爬到门口去锁门,屋里也没有留下爬行时会留下的血迹。如果千鹤小姐没有去值班室叫人,而是继续站在窗外观察,应该会看见君塚老师起身锁门后再次倒下的场景。”
“那打穿心脏的那一枪究竟是什么时候开的?”
“是在音乐室的房门被打开之后。开门后,凶手发现君塚老师并没有死。要是老师还活着,就一定会说出凶手的名字。于是凶手便取出了老师胸口的怀表,对准他的左胸又开了一枪。
“综上所述,君塚老师在音乐室大门开启后才中了第三枪,当场毙命。然而,所有人都以为第三发子弹是最初那两发之一,便认定君塚老师在千鹤小姐目击到枪击时已经死亡。在种种巧合的作用下,密室便成立了。
“那么,开第三枪的人究竟是谁?开门之后,校工师傅与千鹤小姐一同去校长室打电话报警,之后便一直等在校工室。在此期间,桥爪老师独自留在现场。第三发子弹只有可能是在这段时间发射的。也就是说,对君塚老师开第三枪的人就是桥爪老师。”
“桥爪老师竟会……”千鹤倒吸一口冷气。这位英语老师年轻又开朗,千鹤与同学们都很喜欢他。
圭介舅舅反驳道:“可桥爪老师有不在场证明。他七点钟去校工室倒茶,还跟校工聊了九分钟。七点零九分前还在校工室的人,怎么可能在短短一分钟时间里赶到音乐室,开枪杀人后再逃跑呢?时间根本来不及。”
“的确来不及,所以最初的两枪并不是桥爪老师开的。他只开了第三枪。”
“啊?”
“桥爪老师七点零九分离开了校工室。在回值班室的路上,他刚巧碰上了从音乐室走出来的凶手。桥爪老师问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要走了凶手的手枪,放跑了凶手。因此可以认为,凶手是桥爪老师想要包庇的人。回到值班室后,千鹤小姐便跑到窗口来报信。千鹤小姐和凶手同时从音乐室出发,但她抵达值班室的时间比凶手晚了很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校舍的门窗都上了锁,千鹤小姐进不了校舍,只能绕一个大圈子。听说千鹤小姐目击到了凶案,桥爪老师定是惊愕不已。”
千鹤脑中浮现出桥爪老师当时的表情。听完千鹤的话,桥爪老师的确面露惊愕。原来他惊讶并非因为君塚老师中了枪,而是意识到千鹤目击了凶案,他想包庇的人也许被千鹤看到了。
“为了确认案发现场的情况,桥爪老师偷偷带上凶手给他的手枪——大概就藏在外套的口袋里——和千鹤小姐一同前往音乐室。谁知跑到音乐室一看,屋里的君塚老师竟把房门锁上了。”
发现房门上锁之后,桥爪老师神色慌张,他并非担心凶手还在屋里,而是因为他猜到君塚老师还活着。他意识到,是君塚老师锁了房门。也许君塚老师会说出凶手的名字。
“之后,校工师傅拿来钥匙,打开了房门。桥爪老师进屋摸了摸君塚老师的脉搏。君塚老师虽然一动不动,却并没有死,这正是桥爪老师最担心的情况。桥爪老师谎称君塚老师已经去世,为了转移校工师傅的注意力,他提议搜屋找人,与校工师傅一同确认室内的情况。之后,他又找借口支开校工师傅与千鹤小姐,从君塚老师胸口的口袋里掏出卡住子弹的怀表,用他偷偷带来的手枪,对准君塚老师的心脏开了第三枪,将其杀害。卡着子弹的怀表也是桥爪老师带走的。
“恐怕桥爪老师没有意识到他的所作所为打造出了一个密室。君塚老师还活着,也许会说出凶手的名字,必须尽快杀人灭口——桥爪老师脑中只有这一个念头。
“顺便一提,警官您刚才说,门板内侧的把手与旋钮,还有门板外侧的把手都被人擦过,那应该也是桥爪老师独自留在现场时擦的。不过我以为,他要擦的并不是指纹,而是君塚老师在室内锁门时留在门把与旋钮上的血迹。如果警方看到门把上有血,便会怀疑门是君塚老师锁上的,进而猜测君塚老师身中两枪后还活着。而桥爪老师和校工师傅来开门时,君塚老师还有一口气,但桥爪老师搭脉后宣称君塚老师已经死了。如此一来,警方便会怀疑桥爪老师说了谎。指纹消失的现象,不过是擦拭血迹时产生的副产品。靠走廊的门把手上没有君塚老师的血迹,桥爪老师没必要去擦,但只擦室内不擦室外的,反而容易被警方怀疑。为了瞒天过海,桥爪老师就把两个门把手都擦了。擦走廊那一侧的门把手时,会一并擦去桥爪老师开门时留下的指纹,所以他在擦完后又重新握了一次门把手,以留下自己的指纹。
“很遗憾,现在还没有办法检测出已被擦去的血迹。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人们能开发出一种划时代的方法,比如喷上一些试剂,血迹便会发光[6],就不怕凶手毁尸灭迹了。待到这种检测方法普及开来,警方就不会为本案这样的密室犯愁了——只要将试剂往门把手上一喷,血迹便会显现,警方便会意识到锁门的就是君塚老师。”
“要真有如此神奇的试剂,那我们这些警察可就省心了……”
“那么,向君塚老师连开两枪的凶手究竟是谁?如前所述,凶手行凶后,在离开音乐室的半路上遇见了从校工室往值班室走的桥爪老师。请二位仔细想一想,照理说,凶手与桥爪老师不可能相遇。若将校舍比作一个巨大的E字,那么校工室与值班室就在E字的纵线上,而音乐室在正中间横线的最东端,凶手是沿着中间的横线从东往西逃跑的。可他特地割开了音乐室门口的走廊窗户,爬窗进入校舍,行凶之后应该也会原路返回。他没有必要沿着走廊逃跑,却偏偏选择了这条路,撞见了桥爪老师。这意味着什么呢?
“从正中间横线的最东边往西跑,横线与纵线的交点前方就是校舍的正面玄关。凶手之所以选择这条路线,是为了从正面玄关逃跑,而不是翻窗逃离校舍。”
“从正面玄关逃跑?可是正面玄关的大门一到晚上就会上锁,只有校工堂岛和校长才有那扇门的钥匙。”
“所以凶手就在他们之中。校工堂岛师傅有不在场证明,因此凶手就是校长。校长右脚不便,平时需要拄拐。他伪造出凶手破窗而入的假象,却用钥匙打开了正面玄关的大门,从正门走进校舍。行凶后,他本想从正门溜出去,便沿着走廊往西面逃,不料却撞见了从校工室走向值班室的桥爪老师。桥爪老师问出校长的所作所为,决定包庇校长。校长若是被捕,学校的声誉便会一落千丈,家长们会让孩子退学。柳园女校毕竟不是公立学校,失去学生,只得关门大吉。学校没了,桥爪老师也会失业,为了保住自己的饭碗,他决定包庇校长,还向君塚老师开了致命的一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