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二人从震惊中缓过神来,那声音却突然戛然而止了。

盛思蕊惊道:“不会是在这静得出奇的地方待久了,出现幻听了吧?”

明墉摇头,表示自己也听得真切。

二人没有商量,只是对视了一眼,就双双径直走到了寺后的佛塔前。

与其说这是佛塔,还不如说是在城上修了个塔顶。这组建筑是整个庙宇群中最为宏大的,就连光顾过不少寺观的明墉也觉得大得不可思议,只能用城墙来形容更为恰当。它的两边左右延伸没入黑暗之中,想必在没掉落之前是连在山脊上的。而且经过这么高的整体掉落和千年的时蚀,保存还是极为完好。目力所及都没见到多少掉砖的地方,更别提坍塌了。

明墉走到近前,用手扒开一处被震散的墙砖,里面竟是黑黢黢的平整一块。他用手一弹一摸大惊道:“这里竟还有铁板!”

要知道在北宋时期铁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受着朝廷的严密管制,百姓家里除了厨具农耕器具就基本见不到铁器了。其实可以这么说,民间的瓷器发展史,实际也就是金属器的消亡史。一说是金属器造价贵而且易腐蚀,不便百姓使用,而陶瓷器的低廉造价更便于民用。但其中更重要的原因在于金属是便于制成武器的,而历朝历代都是绝对禁止民间藏有利器。

中国在东周时期就已经有了成熟的冶炼锻造技法,一般的作坊都能轻易铸造适用的刀剑。从秦朝开始的各朝代,无不是在一统江山后将民间的铁器收缴,统一严密管理,防止百姓携凶自重造反生事。就算在传说中无比繁盛开明的唐朝,以及经济社会高度发达的宋朝,敢在光天化日之下持有刀剑的,除了官兵衙役,就是他们平时不敢轻易招惹的豪强和缥缈无踪的侠士。普通的百姓也就只有屠夫之流能拿着明晃晃的杀人利器招摇过市。至于在戏文评书中说到的,某某在某某铁匠铺轻易就打了把刀剑,那更是无稽之谈。

虽然民间也有不少私铁私铺,但大多是不能明目张胆地营业的。而且也绝非是普通人轻易就能搭上关系的,就像是私盐等买卖一样。正规铁匠铺不但受着衙门的严密监视,进料出货更受着严格的监控。平日里也就是打些常用器,就算偷偷余下些料,想私自打造刀剑还是捉襟见肘,几乎不可能。

而当时的辽国就算盛产铁器,但在一个寺院中有一面铁打的围墙也是不可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