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文学家、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思想家,创作了世界闻名的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托尔斯泰出生在俄国的一个贵族庄园,少年时就丧母丧父,由亲戚抚养成人。他小时候接受了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对哲学,尤其是道德哲学产生浓厚的兴趣。虽然他的出身和教养都是属于贵族的,但是在大学时代,他就开始关注平民出身的同学,后来他还为农民子弟兴办学校。19世纪50年代,他曾作为志愿兵参加了高加索的袭击山民的战役,战役中,他看到了平民出身的军官和士兵的英勇精神和优秀品质,这使他更加同情普通人民,批判农奴制。

面对当时俄国的农奴制改革和革命形势,托尔斯泰的思想愈加矛盾。他自己拥有庄园,但是又同情农民,厌恶农奴制,也看到沙皇自上而下的“改革”的虚伪性质,他曾尝试在自己的庄园中进行改革,以代役租等方法解放农民,但并未成功。思想与现实的矛盾使他十分迷茫,后来他接触到很多神父、主教、修道士等,在他们的影响下,他的思想转向了宗法制农民的信仰,宣扬博爱和自我修身,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方法。

托尔斯泰注重人的情感,宣扬博爱精神。他认为人们进行艺术创作,就是要通过艺术来传达情感。因此,艺术要以情动人,具有感染力。艺术要传达什么样的感情?什么才是最好的感情?在这一问题上,托尔斯泰表现出了强烈的宗教意识。

托尔斯泰认为宗教引导着人类的进步,但是这里所说的宗教,不是特指的某种宗教,不是对天主教或者佛教等某一个具体宗教的崇拜,它指的是一种宗教意识,是每一个人与神都有直接关系,在神面前都是平等的。因此人与人之间就应该像兄弟姐妹一般,团结友爱,具有博爱的意识。托尔斯泰认为,这种由博爱意识而产生的情感就是最好的情感。艺术作品体现和传达这种情感,就会具有感染力,就能把人们团结起来。

由此,托尔斯泰对上层艺术进行了批评。那时,在上层贵族中流传的艺术多表现享乐、情爱等,传达出或骄傲或颓废的情感氛围,在托尔斯泰看来,这些是与宗教精神相违背的,而且,它们也是脱离广大的劳动者的。对于未来的艺术,托尔斯泰认为应该是全体人民的艺术,应该是表现宗教博爱精神、具有感染力、把人们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艺术。

托尔斯泰只从宗教出发来考虑艺术,是欠缺科学性的。艺术是人类抒发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感悟而进行的创造,是植根于现实生活的。因此,对艺术的创作和欣赏不能离开社会历史而仅仅从宗教的“博爱”“团结”等标准来判断。如果只按照这一宗教标准来评判艺术作品,势必会出现偏颇。例如,托尔斯泰在评价贝多芬的时候,就认为贝多芬的奏鸣曲没有与多数人相联系,不如平常生活中一个普通妇人的歌唱,这显然是不客观的。但是,托尔斯泰认为艺术要传达情感,要具有感染力,要属于全体人民,这些都是非常正确的,也是值得后人学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