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熹,字元晦,号晦庵,世称朱子,南宋著名的理学家、哲学家,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是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

朱熹认为观念性的“理”是世界的本体,是人们一切行为的标准,即“天理”。气与理同时存在,但是气是末节,理是根本。同时,朱熹对“人欲”十分反对,他认为“人欲”是破坏和谐的。因此,朱熹提出了“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这是他思想的核心。

朱熹所指的“人欲”是什么呢?他说,人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这是维持生命的正常欲求,不是“人欲”,而人们满足了维持生命,却要追求美味,就是“人欲”了。可见,朱熹不反对正常的感性需求。

朱熹的美学思想主要集中在他的“文从道出”观点和对艺术欣赏与批评方面的见解。

朱熹对于“道”的理解是等同于“理”的。他认为“道”与“文”是贯通在一起的,“文”从“道”中生出。他以一棵树为例,说“道”是树木的根本,“文”是树木的枝叶。“文”既然是从“道”中生出的,那么“文”也就是“道”。“道”要借“文”来发挥自己的作用。从这方面看,“文”的存在,不仅是必然的,也是必要的。

从朱熹对于诗文的品评中可以看出他的审美理想。

作为一个理学家,朱熹是十分重视文学作品中的义理的。但是朱熹并不只注重义理,他还十分重视文章中的“真味”,也就是文章应该具有真实的情感。朱熹十分推崇屈原的作品,认为屈原的文章中情感真挚而强烈,具有“真味”。作为一个儒者,他对美的看法,也必然会带上儒家思想的色彩。他在诗文等作品的境界上特别看重“和气”与“浑厚”,就像孔子对《诗经》中诗歌评价那样“乐而不**,哀而不伤”。也就是说,艺术作品的情感表达要有一定的度,要符合社会道德的标准。人们阅读了这样的文学作品之后,就会被其中的感情所感动,受到影响和教育。另外,在艺术作品的格调方面,朱熹主张文学作品应该具有大的“气象”,表现为令人震撼的场景,等等。他还喜欢雄健有力的格调,但是他也不排斥其他格调的作品。虽然注重格调,但是朱熹反对刻意雕琢,他注重“自然”,喜欢平易的文风。

在艺术作品的欣赏方面,朱熹强调“涵泳”。“涵泳”,简单理解就是指深入体会,是古代人们对文学艺术鉴赏时的一种态度和方法。朱熹认为,很多诗文中会用“兴”的艺术手法,例如《诗经》中的一首诗在写周王培养出很多人才这一意思时,在前面先写了广阔无垠的银河是天空的花纹来作为起兴,引起后面对周王的描写和赞美。朱熹指出,诗歌中具有很多的意象,这些意象是一个活的整体,有自己内部的逻辑和血脉,互相联系,共同表达诗文的意蕴。因此,人们在对诗文进行理解时,就要反复“涵泳”,反复体会,把握意象的整体性,从而体会诗歌所表现的意境和美感。

朱熹虽然是一个理学家,主张“灭人欲”,但是他的这些美学思想还是具有合理性又对人们产生了一定影响的,是值得理解和学习的。

洞察力和求知欲极强的朱熹

朱熹幼年时代就表现出探索生命意义和追求儒家理想的强烈兴趣。据说在他4岁时,问他父亲:“我们头上浩渺无垠的这一片空旷是什么?”父亲回答他说:“这是天。”他随即又问道:“那天之外又是什么呢?”父亲听了大为惊异,他小小年纪竟有如此追问!父亲因此认为他是可造之才,对他精心培育。朱熹的父亲也是当时著名的学问家,在父亲的熏陶和精心教诲下,少年时代的朱熹勤思好学、刻苦自励,很快便博通经史,他广博的学识和深厚的学问,为他研习理学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他旁征博引、深刻思索,结合自己对佛家、道家思想的思考,最终建立起了庞大的思想理论体系——程朱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