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歌剧

法国歌剧分为喜歌剧、大歌剧、轻歌剧和抒情歌剧四个类型。在18世纪到19世纪,拿破仑专政期间,歌剧是法国最受欢迎的艺术形式。

喜歌剧是说白和歌唱方式相结合的产物,是最早起源于民间庙会的一种艺术形式。在16世纪的时候,人们曾观看用流行歌曲曲调演绎的滑稽戏,后来就发展成了喜歌剧。喜歌剧结合了喜剧和闹剧因素,内容通常具有讽刺性,不过,到了19世纪,喜歌剧中的滑稽因素大大减少,从体裁上来说,风格严肃,气势非凡,与人民的生活和情感更加贴切。

《两天》又名《挑水夫》,是凯鲁比尼具有代表性的喜歌剧作品。凯鲁比尼是巴黎音乐学院的院长,他一生创作了大量歌剧,其中有12部是为巴黎创作的,《两天》是其一。该剧描写了挑水夫米舒尔碰到正在躲避首相马扎然追捕的政治要犯阿尔玛伯爵。阿尔玛伯爵曾经救过米舒尔的命,为回报恩人,米舒尔将阿尔玛藏在一个很大的蓄水槽中。危难之际,阿尔玛被赦免的消息传来,尾声的大合唱表达了人们的欢乐。这种剧情被称为“拯救歌剧”。梅雨尔的《出征歌》、斯朋蒂尼的《女贞》等都属于“拯救歌剧”。

这种类型的喜歌剧是革命时代的结晶,它随着革命的到来而来,也随着革命的消沉而消亡。

大歌剧最初指的是巴黎剧院上演的歌剧,后来代表风格华丽壮观的大型歌剧。大歌剧在19世纪20年代的时候,主要听众为财力雄厚的中产阶级,为了满足这些人的需求,作曲家们创作出这样一种新的体裁。大歌剧不用说白,多用重唱、独唱、合唱,管弦乐与芭蕾舞等结合在一起,既注重舞台效果,又追求音乐的辉煌。

《波尔蒂契的哑女》是奥柏创作的大歌剧,是大歌剧中最负盛名的作品。该剧描述了西班牙统治那不勒斯,当地人民奋起反抗的故事。剧中加入了大量芭蕾和管弦乐,场面宏伟,乐曲生动。

轻歌剧多取材于日常生活,是一种娱乐性较强的歌剧体裁。轻歌剧短小精悍,以独幕为主,多表达讽刺意义。轻歌剧延续了喜歌剧的说白传统,并加入独唱、重唱、合唱、舞蹈等多种形式,还融合了当时流行的音乐曲调。

雅克·奥芬巴赫是德国犹太教堂乐师的儿子,后来随家人移居巴黎,他是轻歌剧体裁的重要奠基人。奥芬巴赫在开设轻歌剧院的三年间共创作了30多部独幕轻歌剧,其中《地狱中的奥菲欧》是最具代表性的一部,奥菲欧用音乐感动了地狱神灵,最终带回爱妻优丽狄。但是最后,优丽狄留在地狱当酒神女祭司,奥菲欧回到人间与牧羊女谈情说爱,讥讽与嘲笑了社会腐败现象。

抒情歌剧是由喜歌剧演变而来的,但是篇幅不及喜歌剧长,也不像大歌剧那样宏伟华丽。它多取材于文学名著,风格恰到好处,既避免了大歌剧的浮华,也摒弃了轻歌剧的肤浅。抒情歌剧最大的特点就是情感真挚淳朴,只是单纯地用音乐表达情感。

抒情歌剧代表作曲家有古诺、圣·桑和马斯涅,其中古诺是比较重要的一位。古诺一生创作了12部抒情歌剧,《浮士德》是最重要的一部。该剧取材于歌德的《浮士德》,古诺通过音乐,把人物性格和心理活动描绘得淋漓尽致,如浮士德的矛盾、玛格丽特的淳朴、梅菲斯特的阴险和西贝尔的痴情都通过重唱、独唱或合唱的形式展现出来。

德国歌剧

在19世纪浪漫主义时期,德国作曲家们的民族意识逐渐增强,他们为了对抗意大利正歌剧在德国宫廷占有的领导地位,迫切希望创作出更通俗易懂,具有民族化特色的歌剧。为了实现这一目标,他们开始效仿本国歌唱剧,在音乐上不用宣叙调,直接采用德语对白;在情节上注重祖国自然风光和民族传奇故事。这一时期著名的歌剧代表作曲家有韦伯、瓦格纳等。

韦伯于1786年出生于德国奥伊廷城,自幼受音乐熏陶,曾跟随约瑟夫·海顿的弟弟M.海顿学习作曲,14岁已经写了不少作品,包括《森林少女》《彼得·施莫尔和他的邻居》等。韦伯所处的正是德国民族意识觉醒的年代,拿破仑的战争激起德国人民的爱国热情,韦伯就从爱国诗人克尔纳的诗集《琴与剑》中找到灵感,谱写出爱国主义乐章。

韦伯在音乐领域可以用多才多艺来形容,他不仅能创作歌剧、钢琴曲,还兼指挥、演奏、音乐评论等多种才能于一身。他的论著处处反映出他的思想理念——把艺术看成一个整体,因此他也是一个“综合艺术”的作曲家。韦伯为新浪漫主义音乐开辟了道路,他的创作富于幻想,追求民族精神和民间趣味,作品中富有的戏剧化构思和变化多端的手法,为浪漫主义音乐开辟了新的道路。

韦伯一共创作了10部歌剧,最有代表性的当属《自由射手》。这部歌剧散发出从未有过的浪漫主义气息和民族风味,取材于德国民间传说:猎人马克斯想娶林务官的女儿阿加特为妻,但是他必须在射击比赛中获胜。马克斯第一天在比赛中失败了,他消极绝望,把灵魂卖给了魔鬼的猎人卡斯帕尔到狼谷炼制魔弹。第二天,马克斯继续比赛,在神灵的帮助下获得胜利,而魔鬼的猎人卡斯帕尔也受到应有的惩罚。歌剧表达了人们为追求爱情与幸福,往往一念是天堂,一念是地狱,而善良的人终会战胜黑暗,获得光明。歌剧摒弃了意大利和法国歌剧豪华壮丽的舞台效果,追求一种天然简单的生活场景,其中的山林景象和生活风俗都带有德国民间特色,让德国听众有一种久违的亲切感。

瓦格纳出生于德国的莱比锡,18岁进入莱比锡大学学习作曲,后来到维尔茨堡任合唱指挥,他创作了很多交响乐和歌剧作品,最终成为横跨19世纪的音乐巨人。

从1832年开始,瓦格纳就投入到歌剧创作中,《仙女》是他完成的第一部歌剧作品。尽管这部作品当时没能成功搬上戏剧舞台,但瓦格纳的歌剧创作灵感不断涌现,创作出《禁恋》《黎恩济》乃至其他很多部作品。

《黎恩济》是瓦格纳歌剧作品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部。瓦格纳希望这部歌剧能登上巴黎剧院的舞台,因此按照意大利歌剧的模式来创作,赋予它强烈而绚烂的舞台效果。这部歌剧讲述的是14世纪中叶,罗马护民官黎恩济为使罗马恢复自由,带领民众反抗贵族,但是不幸的是,黎恩济的妹妹与一名贵族男子恋爱,黎恩济也被当作反叛对象被民众杀害。在这部歌剧作品中,音乐效果强烈,旋律巧妙新颖,情节富于变化,合奏也优美动听,但唯一不足的就是内容过长,容易让观众产生疲惫感。

《黎恩济》没能在巴黎上演,但好在德累斯顿宫廷剧院给了瓦格纳机会,《黎恩济》演出6个小时之后,瓦格纳收获了无数赞赏与好评,成为观众心目中的新一代音乐才子。

1848年,瓦格纳创作完成《罗恩格林》。这是一部反映骑士精神的歌剧,代表了瓦格纳为创作德国浪漫主义歌剧画上句号。本来,瓦格纳准备把《罗恩格林》再次搬上德累斯顿的舞台,但是当时欧洲爆发革命,瓦格纳参与了德累斯顿起义,结果革命失败,瓦格纳遭到通缉,一直在外逃亡,只好把乐谱寄给李斯特。李斯特看完乐谱后非常震惊,在他的帮助下,《罗恩格林》得以在德国魏玛演出,并取得巨大成功。

意大利歌剧

提到意大利歌剧,不得不提的是伟大的歌剧作曲家乔阿基诺·罗西尼、朱塞佩·威尔第和贾科莫·普契尼等。

罗西尼生于1792年,从小受父母影响,学过小号、羽管键琴,还经常在公开场合演唱。因其歌声美妙,被人们成为“皮萨罗的天鹅”。罗西尼曾在博洛尼亚音乐学院学习大提琴和对位写作,他在13年的时间内共创作出34部歌剧,速度之快,数量之多,令人震惊。

《塞维利亚理发师》是罗西尼创作的喜歌剧,是其最优秀的作品之一。为展现人物气质和性格特征,剧中优美的旋律贯穿始终。在第一幕中,罗西尼为罗西娜谱写了咏叹调,罗西娜用花腔演唱,把其天真活泼的性格表现得极其到位,最后以一曲热闹的重唱结束。第二幕中,罗西娜唱起了华丽端庄的咏叹调“一颗燃烧着爱情的心,会冲破任何障碍”,向爱人表达自己的痴心不改。阿尔玛维瓦沉醉在她的歌声里,时不时地也唱一两句。最后,全剧在场上全员快乐的大合唱声中结束。费加罗的唱段“给城里的忙人让路”是意大利喜歌剧中急口令式歌唱的杰出典范。

威尔第也是德国歌剧史上举足轻重的作曲家。威尔第早期创作歌剧的时候,多以曲折离奇的历史故事和强烈的情感倾诉为主,有时含有血腥暴力场面,如《纳布科》描绘的巴比伦王率军亲征,宫廷内部斗争不断升级,谋权篡位,希伯来人被囚禁等一系列场面,都是强烈情感的暴力反应。《阿蒂拉》描写了入侵者阿蒂拉被保卫祖国的意大利妇女刺死的故事;《列尼亚诺之战》中节奏律动强烈,合唱气势恢宏,展现了伦巴第人击溃罗马侵略者的战斗力。威尔第早期写的歌剧还有《奥伯托》《伦巴第人》《欧那尼》和《麦克白》等。

到了中期,威尔第的创作与之前相比有了很大改变,他早期的歌剧注重历史人物的内心情感,中期则更重视现实生活中普通人物的情感表达,这一类型的歌剧有《弄臣》《游吟诗人》《茶花女》等。此外,威尔第还比较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与内心活动的揭露。

威尔第晚期只创作了两部歌剧,一部是《法尔斯塔夫》,另一部是《奥瑟罗》。《奥瑟罗》是一部悲情歌剧,它浓缩了莎士比亚戏剧精华,情感力量丝毫没有弱化。这部作品包含重唱、合唱、大合唱和咏叹调,幕与幕之间有过渡和连接,使戏剧呈连续发展状态。威尔第对剧中人物进行了细致而深入的刻画,奥瑟罗有英雄气概,苔丝狄蒙娜唱《圣母颂》抒**怀,伊阿古邪恶冷酷的性格用半音性蜿蜒曲折的旋律带出,整部作品中管弦乐与人声的融合达到意大利歌剧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

普契尼也是意大利歌剧史上比较著名的作曲家,他对台本的重视度很高,只要台本优秀,能激发想象力,他就能创作出与之匹配的歌剧。尽管他的歌剧属于浪漫主义,却包含了真实主义的元素在里边,因为他常热衷于刻画小人物的不幸与贫穷,并追求紧张强烈的情节和效果。普契尼的歌剧作品有《托斯卡》《维利》《吉赛尔》《乡村骑士》《蝴蝶夫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