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非所有伴随情绪而来的生理变化都是在身体内产生的。借由观察身体的外在改变,我们通常也可以察觉到情绪的变化,如脸红、冒汗。其他的行为还包括:独特的面部表情、姿势、手势、不同的声调、音速等。这些非语言行为经常会引起他人注意,并被他人解读。研究发现,不论受试者是否有从事该项运动的实际经验,他们仍然可以通过观看篮球或乒乓球视频中运动员的非语言行为,来判定该名运动员目前是领先还是落后。
虽然我们很容易就能分辨一个人正处于某种强烈的情绪,但是要精准地说出这是什么情绪却非常困难。一个垂头弯腰的姿势和一声叹息,也许是一个悲伤的征兆,也有可能是一个表示疲惫的动作。同样,睁大双眼既能表示兴奋也能表示恐惧。如同你在第6章所学到的,非语言行为通常是模棱两可的,很容易被误读。
我们通常认为非语言行为不仅是情绪的反映,有时也是情绪的成因。例如,紧握拳头会让你感到更强壮,而积极、“趾高气扬”的走路姿势可以摆脱抑郁的情绪(第6章第199页有更多非语言行为影响情绪的例子)。正如行为科学家经常说的,通过行为来指导感觉,比起用感觉去影响行为,显然前者更容易。
语言情绪表达和非语言反应之间也存有关联。一项研究显示,参与者说出与傲慢和失望相关的词语,会出现身体姿势上的变化,当他们提及“傲慢”时会不自觉地变得更挺拔,而当提及“失望”时,他们会采取低姿态,这些参与者还会产生与他们语言相关的情绪(如当他们提及“失望”时会感到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