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你已经对印象管理有了一定的了解,我们就可以看一下管理过程中的一些具体特征。

我们致力于建构多重身份

如果你建议我们每一个人用印象管理策略来创造一个身份,这种想法未免过于单纯了。即使只在一天的过程中,大部分人也要扮演各种不同角色,比如,有礼貌的学生,爱开玩笑的朋友,友善的邻居,乐于助人的工人……这只是很少一部分的例子而已。即使在一段关系中,我们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随着你渐渐长大,你和父母互动时承担的角色必然也随之改变。有时你表现得像一个有担当的成年人(“你可以把车放心交给我”),但在另一种情况下你可能还是那个无助的孩子(“我找不到我的袜子了”)。同样,当我们恋爱的时候,基于不同的语境,我们需要转换不同的行为模式:朋友、爱人、工作伙伴、批评者,等等。

我们每个人都建构了多重身份,许多身份是独立的,甚至是相互冲突的。例如,当学生和运动员这两种角色出现不兼容的需求时,有些学生运动员就会感到焦虑。大多数人希望周围的人眼中的自己是热情的(友好的、值得信任的)和能干的(聪明的、熟练的),但这两种印象很可能并不相容。因此,当人们的目标是被人喜欢时,他们往往会“装傻”;当目标是展示聪明才智时,他们就会变得过度挑剔。如何平衡这两种印象,确实是一门学问。

人们很容易认为自己的某些身份比其他身份更“真实”,但更准确的说法是你需要认识到所有这些身份都是你所扮演的不同角色。

你可能不喜欢拍老板的马屁或安抚愤怒的顾客,但这些行为都不会导致你“不是你”。相反,这意味着你正以你(或社会)认为适当的方式扮演“有礼貌的员工”或“敬业的客服”的角色。传播学研究者指出,区分“虚假”和“真实”自我,反而会带来适得其反的效果。所以,更健康的方式是认识到有能力的沟通者是拥有多种角色和身份的多面人,而所有的这些人都是“你”。

印象管理是双方协同的

当我们扮演多重身份时,我们的观众是由其他试图创造自己角色的表演者构成的。与身份相关的沟通是一种即兴表演,我们的角色在这个过程中与他人产生互动。善意的调侃只有在对方欣赏你的幽默并做出良好回应时才会奏效(想象一下,如果某个人不明白或不喜欢你的笑话,你的玩笑就注定会失败)。同样,只有当你的爱恋对象也在扮演他的角色时,你的浪漫告白才能成功。

印象管理可以是刻意的,也可以是无意的

毋庸置疑,有时候我们会高度意识到如何管理自己的身份。比如,大部分工作面试和第一次约会都是刻意管理的明显例子。但在其他情况下,我们会无意识地为他人表演的方式行事。例如,实验参与者在别人在场的情况下,才会对加了盐水的三明治做出反应,露出嫌恶的表情,而当他们独自吃那些相同的三明治时,什么表情也没有。另一项研究表明,沟通者只有在面对面的环境中才会进行面部模仿(如用微笑或者表示同情的表情来回应对方的信息),此时对方可以看到他们的表情。当他们用电话交谈,看不到彼此的反应时,他们就不会做出相同的表情。这类的研究认为,我们大部分的行为是为了向他人发送信息,换句话说,就是在做印象管理。

如果说所有的行为都是为了给人制造良好印象,听上去也过于夸张了。小孩子当然不会是有策略的沟通者。婴儿在高兴的时候会笑,难过或不舒服的时候会哭,他们没有要给别人留下任何印象的想法。同样,成年人也会有这样的时候。总的来说,印象管理策略影响着我们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