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你听完这个故事,你将永远无法忘记它。每年夏天,当我徘徊于海边时,尤其是在那些非常安柔、宁静的日子里,它总是萦绕在我的脑海中。它的本土版本有许多种,是无数艺术作品的灵感来源。但最令人印象深刻、最古老的是收录在《万叶集》[1]中的一种,这是一部可以追溯到五世纪至九世纪的诗集。伟大的学者阿斯顿[2]曾把这个古老的版本翻译成散文,而伟大的学者张伯伦[3]则把它翻译成散文和诗歌。但对于英语读者来说,我认为最具魅力的版本,是张伯伦为儿童编写的版本,载于《日本童话系列》中,因为其中有日本艺术家所绘制的精美彩图。这本小书就在我面前,我将尝试着用我自己的语言,重述一遍这个传说。
一千四百一十六年前,渔家少年浦岛太郎驾着小船离开了住之江海岸。
那时的夏日和如今一样,有着令人慵懒欲睡的温柔的蓝色,只有几片淡淡的、纯白的云朵飘拂在宛如明镜的海面上。青山亦如是——在远方显着淡蓝,就像要融入碧空一般。风也懒洋洋地吹着。
此刻,少年也是懒洋洋的,一边钓鱼,一边任由他的船漂流着。这是一艘奇特的船,没有刷漆,也没有舵,样子你可能从未见过。可是,一千四百年后,在日本海沿岸的古老渔村前,仍然可以见到这样的船。
等了很久,浦岛太郎终于钓到了什么东西,立刻收线拉起,一看,原来是一只海龟。
龟是海龙王的圣物,其自然寿命可达一千年——也有人说是一万年。因此,杀龟是大错特错之事。浦岛太郎轻轻解开钓线,将龟放回海中,并向神明做了祷告。
但他再也钓不上什么。这天天气特别和暖,大海、天空和万物都非常非常宁静。他感到倦极了,便在漂流的小船上睡着了。
在这海上的梦境中,出现了一位美丽的少女——就像你在张伯伦教授的《浦岛太郎》故事彩图中见到的那样——她穿着深红与淡蓝相间的衣服,如瀑的黑发垂在背后,甚至垂到脚跟,正是一千四百年前皇族女子的着装。
少女滑过碧波,如风般轻盈。她悬停在船上熟睡少年的上方,轻柔地触醒他,说道:
“不必惊讶。因为你的善心,我父亲海龙王派我来找你,感谢你今天放生了一只海龟。现在,我们一起去我父亲在一座终年常夏的岛上建的宫殿。如果你愿意,可以娶我为妻,我们将永居彼处,幸福生活。”
浦岛太郎打量着少女,觉得不可思议。因为她比任何人类女子都要美,没人可以拒绝爱上她。随后浦岛太郎拿起一只桨,少女拿起另一只桨,他们**起双桨,划船出发了。——正如你现在仍然可以看到的那样,在遥远的西海岸,夫妻俩一起划着渔船,航行在金色的夕阳中。
他们轻快地划过平静的湛蓝海面,向南方划去——来到那座终年常夏的岛屿,来到海龙王的宫殿。
(当你阅读到此处时,这本小书的正文突然变小了,淡淡的蓝色波浪涌现于整个页面;在海浪尽头的仙境中,你可以看到狭长的海岛和低缓的海岸,以及从常青树叶中冒出的尖顶——那是海龙王宫殿的顶部——就像一千四百一十六年前雄略天皇[4]的宫殿一样。)
在宫殿里,长相奇特的侍仆们——都是海中的生物——穿着礼仪长袍前来迎接,并将浦岛太郎当成龙王的女婿致以问候。
于是,龙王的女儿成了浦岛太郎的新娘,一场盛大得让人惊叹的婚礼在龙宫里举行了。龙宫沉浸在一片喜气洋洋的氛围中。
对浦岛太郎来说,每天都有新的乐趣和新的惊喜。海洋最深处的珍奇由龙王的仆人们带来;终年常夏的迷人岛屿则提供了极度的欢乐。就这样,三年过去了。
尽管拥有了荣华富贵,可是每当少年想到双亲还在家中苦苦等待时,他的心情就变得十分沉重。终于,他恳求新娘让他回家一小段时间,只对父亲和母亲说一句话,然后马上就会赶回她身边。
听了这些话,新娘泪流满面,抽泣了很久后,对夫君道:“既然你执意要走,当然可以走。但我非常担心你离开后,我们再也不能相见。所以,我要你把这个小匣子带上。如果你照我说的去做,它会帮助你回到我身边。切记,千万不要打开它——不管发生任何事!如果你打开了它,你将永远也回不来,并且永远都见不到我了。”
随后,新娘给了浦岛太郎一个系着丝带的小漆匣。(这匣子至今还能在神奈川海边的寺里见到,那里的僧人还保存着浦岛太郎的钓线,以及他从龙王国度带回来的奇珍异宝。)
浦岛太郎安慰了他的新娘,并向她承诺,永远不会打开匣子——甚至连丝带都不会解开。随后,在夏日的阳光下,少年离开了。越过平静的大海,终年常夏的海岛的形影,像梦一样在他身后消退。他再次看到了日本的青山翠岭,在北方地平线的白光中变得越来越清晰。
少年滑过碧波,终于再度回到家乡的海湾。他又一次站在了海滩上。然而,当他环顾四周时,一种莫名的、奇异的困惑却涌上了心头。
原来,这地方既和以前一样,但又不一样。父辈们的小屋不见了,有了一个村庄,但房屋的外形都很奇怪,树木、田野是陌生的,甚至人们的脸也很陌生。所有记忆中的地标几乎都消失了——神社是在一个新的地点重建的,树林已经从附近的山坡上消失了,只有流经村落的淙淙小溪声和群山的形状依旧未变。其他一切都是陌生的、新奇的。他试图找到父母的居屋,但徒劳无功。渔民们好奇地盯着他,他不记得以前曾见过这些人里的任何一张面孔。
这时走来一位拄着拐杖的老人,浦岛太郎向他打听去浦岛家的路怎么走。然而老人显得非常惊讶,让浦岛太郎将问题重复了多遍,随后嚷道:
“你问浦岛太郎呀!你从哪里来的,怎么不知道这个故事?浦岛太郎呀,他被淹死已经四百多年了,墓园里还立了一块碑纪念他。他家族所有人的坟墓,都在那个墓园里——那旧墓园现在已经废弃不用了。你真是太蠢了,竟然还问浦岛太郎的屋子在哪里?”老人对提问者的愚蠢发出了嗤笑,一瘸一拐地离开了。
不过浦岛太郎还是去了村里的墓园——那个废弃不用的旧墓园。在那里他发现了自己的墓碑,还有他父亲、母亲以及家族亲眷们的墓碑,还有许多他认识的其他人的墓碑。这些墓碑非常古老,长满了青苔,很难看清刻在上面的名字。
他意识到自己可能陷入了某种奇怪的幻象中,成了幻象的受害者。他回到海滩上,手里一直拿着那个匣子,那是海龙王女儿送给他的礼物。但这幻象究竟是什么呢?匣子里又会有什么呢?或者说,匣子里的东西会不会是造成幻象的原因呢?怀疑战胜了承诺。他冲动地背弃了对妻子的诺言,解开丝带,打开了匣子!
霎时间,无声无息地,从匣子里冒出一股白色的冰冷的幽灵般的水汽,像夏天的云一样升向天空,而后迅速地飘向南方,飘向寂静的大海。匣子里空空如也,别无他物。
浦岛太郎猛地明白幸福已被自己毁掉——他再也不能回到心爱的海龙王女儿的身边了。在绝望中,他痛哭失声。
一切只在一瞬间。随即,浦岛太郎的身体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股冰冷的寒气吹彻他周身的血液;他的牙齿脱落了;他的脸干瘪了;他的头发变得像雪一样白;他的四肢枯瘦了;他的体力衰退了。他毫无生气地倒在沙滩上,被四百年岁月的重负压垮了。
而今,在《日本书纪》中记载道:“雄略天皇廿一年[5],丹后国[6]馀社郡水之江住人浦岛子,乃岛根神之后裔也,乘钓舟往至蓬莱。”[7]此后,连续三十一代天皇统治期间——从五世纪到九世纪——再没有关于浦岛太郎的消息。之后再有记录时,是这样写的:“淳和天皇天长二年[8],浦岛太郎归来,然不久即去,从此不知所终,无人知其下落。”
[1] 《万叶集》是日本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录了自四世纪至八世纪中叶的大量诗歌,分为杂歌、挽歌、相闻歌等,总数约四千五百首。由于成书时日本还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全部诗歌都是以借用汉字作为表音符号(万叶假名)的形式记录。其文学与历史地位,相当于《诗经》在中国的地位。
[2] 威廉·乔治·阿斯顿(William George Aston, 1841—1911),英国学者,1864年作为英国领事服务部的见习译员首次来到日本,此后在日本长时间工作、生活,完成了一大批厚重的日本研究论著与译著,成为公认的日本研究巨擘。
[3] 贝锡尔·霍尔·张伯伦(Basil Hall Chamberlain, 1850—1935),英国学者,日本文化研究者,是第一批对日语语言学及日本历史进行严肃学术研究的西方人之一,出版有《〈古事记〉注解英译本》等译著。彼时任东京帝国大学荣誉教授,与小泉八云交好。
[4] 雄略天皇,日本第二十一代天皇,名大泊濑幼武,性勇猛、好武功,456年11月至479年8月在位,曾遣使赴中国,《宋书·倭国传》称其为倭王武。
[5] 此处小泉八云错记为“廿一年”,实为“廿二年”。
[6] 丹后国又称丹州、北丹,领域大约为现在京都府的北部。丹后国原为丹波国一部分,所以《日本书纪》中此处写为丹波国。
[7] 《日本书纪》此处原文为:“秋七月,丹波国馀社郡管川人瑞江浦岛子,乘舟而钓,遂得大龟,便化为女。于是,浦岛子感以为妇,相逐入海,到蓬莱山,历睹仙众。语在别卷。”
[8] 日本天长二年,时为82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