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梦会影响一辈子。贾东亮便是这样一个人。

中国地大物博,贾东亮作为一个北方人,为什么那么多地方不挑,而偏偏选中广东省广宁县黄盆村这地方作为他人生转折的贾东亮跟我们揭出他心中的另一个秘密:广东是开放改革的前沿,是经济建设的热土。人的思想相对来说是比较开放的,兼容性也比较好,欲干一番开拓性的事业,广东热土最合适。

而另一个独特的经历使得贾东亮对广宁这片土地有着一份特殊的感情连绵不断的大山,遮天蔽日的竹海,独特的地理环境,群众的传统革命**,使广宁县很早就已经成为一个出名的革命老区。这里,曾是“铁军”叶挺独立团战斗过的地方。上世纪2年代大革命时期,彭湃、周其鑑等带领着老百姓成立了农会,打土豪,分田地,将农民革命武装运动搞得热火朝天。长期被欺压周其镒故居彭湃旧居的农民扬眉吐气,土豪劣绅闻风丧胆。在他们的影响下,当时西江的农民武装运动如火如荼。广宁,也是中国共产党广东省第一个农村支部的诞生地。毛泽东同志曾对此作了高度的评价,那文章后来又选了《毛泽东选集》的第一卷。在这块充满**的红土地上,革命传统代代相传。

1995年,改革开放之风劲吹,部队也参与进经济大潮中来,增收节支,以弥补训练经费的不足,搞创收的风气盛行。当时副营职的贾东亮身兼两职,被任命为“空军南海车队的车队长”兼传呼台的台长。他带着一个工兵连和一个汽车运输连驻扎在广宁县木格镇。他们的任务是将广宁出产的白瓷泥运到佛山、南海的陶瓷厂,作为烧地板砖与陶瓷器皿的原材料。那个时候,挂有军牌的汽车经过检查站是不受检查的。有些搞走私活动的人闻声上

1955年,毛泽东为广宁县红星农业1956年,国务院颁发给广宁合作社的经验所书按语手迹县红星农业合作社奖状门来找贾东亮,要他协助做的事情十分简单:用军车帮他们将走私汽车运过路上的检查站。所出的条件十分诱人:每让一辆走私汽车通过检查站,就暗地里给1万元与贾东亮他们。贾东亮他们的运输连有3多辆汽车。也就是说,出一趟车,就有3多万元的回报。贾东亮面对重金的**,毫不动心,还狠狠地批了来人一顿,斥他这是搞违法活动,更是找错了人。

贾东亮当时所带的两个连队各有特长:工兵连有机械,有技术;汽车连有汽车,可运输。他们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尽他们之所能,在当地修桥筑路,给老百姓运输他们建屋所需的水泥、钢筋、沙石等物,替他们排忧解难。当地的老百姓将最好的房子让出来给这些子弟兵住,平日经常给他们送上自己种的蔬菜与红薯、芋头、竹笋、木耳等土特产,还邀请战士们到他们家里作客。部队在那里前前后后共驻扎了两年,贾东亮与战士们都切身感受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和谐。平日在电影或电视里所见到的“军爱民、民拥军”的情景就在自己的身边发生。浓浓的军民鱼水情,淳朴的民风,给贾东亮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当时他的心中已暗有想法:假如有再次的选择,就到广宁这块红土地上来。

于是,贾东亮在部队决定退役面临第二次创业选择时,他便不时在脑海里设想着以后所办农场的模样那一定是山地占6,山上种果树,山腰建猪圈鸡栏,山麓处建起自己的场本部;鱼塘占3,塘里养各种各样的鱼。平地占15,可以种蔬菜和各种经济作物……这是他的理想境地。到哪里寻找这样的理想境地?他首先想到了曾经战斗过的广宁。

为了选择符合自己梦想中办农场的地方,贾东亮早已未雨绸缪。他在部队时曾仔细地研究过随身携带的15的“作战地图”。军用的作战地图不同于一般书店所卖的地图,里面将每一个地方的山水形胜,地形、地貌、地物的尺寸与各种要素都标明得十分详尽,一目了然。贾东亮在地图上,以广宁县城为核心画了一个5公里半径的圆,从中挑选地方。他很早就考虑到农场办起后的各种生产要素,离县城太遥远的偏僻山区没有通讯讯号,运输又不便。故此,场址一定要电力保障、水源充足、信息灵通、交通方便。他曾物色了几个预选的地方,经过反复的比较、排查,有个首选目标跃人了他的眼帘:广宁县南街镇的黄盆村。

为此,贾东亮预先在黄盆村附近转悠了一大圈,作细心的观察,觉得这里四周的生态环境好,周围并没有污染源的化工厂。离广宁县城不远也不近,交通方便,地理位置十分合适。加上地形地势好,由六座不高不矮的山头围成了一个圈,那地形犹如一个封闭的水桶状,成了一道天然的屏障,与外界相隔。水是生命之源。这里水源充足。山上石壁两边的缝隙与溪底有多处涌泉不断冒出,汇成了小溪,有些地方水的落差有几米高,在远处已听到了“哗啦、哗啦”的流水声。在这样的地方办农场,将是较为容易管理的。以后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到本地市场流通或发运到外地去都十分方便。

做好了前期的准备工作,贾东亮便只身来到了黄盆村,向村委会提出承包那六座黄泥山头和那片沼泽地合约18亩。

而在几天之后,高秀才主任他们经过向上级请示,再与村民们开会研究,很快,大家便统一了意见,决定将那差不多丢弃的荒山与沼泽地承包给那位从天而降的外省人。

高秀才将一份征求了意见的证明亮在贾东亮的面前:“我们折腾了好些日子,花费了不少精力,才与村民们统一了意见,看,他们都在上面签了名,盖了指印。”

贾东亮接过那份证明细看,上面是各家各户农民的签名,参差不齐,花花绿绿,名字旁边还盖着各人的大红指印。粗略估计

一下,该有近百人的签名吧。

签合同的时候,承包与被承包双方如同做买卖,都各自考虑自己的最大利益。被承包者想叫到最高的价钱,越高越好;而承包者则想压到最低的价钱,正是越低越好。

贾东亮与黄盆村村委会的干部经过几个回合实质性的磋商,双方讨价还价。贾东亮知道这次是自己主动上门求人,又是一个外省人,所有主动权不在自己手上,仅有的一个主动权就是把事情做好,让村民和干部们相信自己。于是最后他同意了黄盆村村委会提出那些近乎严苛的条件,达成如下初步协议:承包山地每亩每年上缴15元,水田每年每亩按5斤稻谷的价钱缴纳,以后每年的稻谷款按当时的公粮价来计算。承包的面积,则按双方现场实际测量的来算。

同时双方约定:那几个山头与荒地的承包期定为5年。贾东亮先要缴交一年的租金,还要缴纳属于合情却不合理的12元押金。每年要向村缴交1万多元承包款,这样算下来,贾东亮头一次向黄盆村村委会缴款就用去自己复员费的三分之一:要先付出3万多元。

高秀才主任他们带着贾东亮在荒山与沼泽地丈量承包的面积。

贾东亮每到一处,就在心中描画着自己在这处的发展规划,在记录那块地的面积时,顺便写下自己将要在这里栽种或要开发的项目。

为了怕这个外省人承包不下去会中途反悔,吃过亏的高秀才他们又提出:双方要到县公证处去作公证,公证费由贾东亮出。而贾东亮也担心黄盆村的人日后见到自己将农场办起来会反悔,到时要变卦自己一人难压众人,有国家法律保护,何乐而不为?于是他也就满答应。

县城公证处。公证人员拿出已准备好的“合同书”。

“合同书”是白纸黑字的16开本,上面用正楷印有“合同书”三个大字,下面则印有“广宁县公证处”的字样,再加压了钢印公章。

甲方法人是以黄盆村三队队长高秀荣为首的5位代表,乙方法人当然是贾东亮。双方认真审阅过合同的条款与细则后,都表示并无异议,在公证人的见证下,各自在合同书上签字,再在旁边按上了自己的手指印。

公证人员再反复宣读了合同书中双方要遵守的法则与条例。大家都没其它意见,公证人员便在末页加盖了“广宁县公证处”的大红公章。贾东亮按先前的约定,自己向县公证处缴交了公证费4多元。

在黄盆村村委会的办公室里,当贾东亮按合同算好的金额捧出那几叠承包款和押金时,村委会的那班人都乐了一一他们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多1元面额的人民币现金。

待村委会的财务清点好那叠钱后,高秀才主任一把将那叠钱拿起,扬了扬,正色地向贾东亮说:“我得先跟你声明,你与我们双方的承包合同已经签下了,也到县城公证处作了公证。如果你的农场办不下去,要提前离开,就等于你私自提前毁约。责任不在我方,而是在你方。你现在缴交的承包押金是绝对不会退回给你的。须知,到时我们替你捡手尾作善后工作还是挺麻烦的哩。”高秀才为了强调这一点,又重复了上面这层意思。

贾东亮早已成竹在胸,回答时态度异常坚决:“我来你们这里承包荒山办农场是诚心诚意的,我不会拿自己的真金白银来开玩笑。自从走出了县公证处的大门后,我已清楚,承包合同已经发生了法律效力。你们放心,我平生又不是第一次签合同。里面责任与义务我全都明白,我也希望你们按照合同的条款给我应有的支持。”

“好,作为村委会主任,我一定会带领群众遵守合同的条款。但你讲话一定要算数,别到时双方翻脸,弄得个不欢而散。”高秀才的讲话带着几分警告、几分忠告。

“行!出膛的子弹是不可能回头的。我是个军人,讲话是算数的。”贾东亮把脑袋往上一昂,右手用力地拍了拍自己的胸,定会以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的人格的。”

蚶光似流水一天一天地过去,许多事情都随之而淡忘。但贾东亮嫩海里的照相机永远定格在这一天:1998年2月16日。

这个日子很平常,但对贾东亮及他全家人来说是个永远不能忘怀的日子。因为它改变了贾东亮和他全家的命运……

从农门到龙门、到农门世间哪有这个傻事,你放下军官不当却去南方山区种地养猪当农民?!

贾东亮真的疯啦?他真有毛病?政治上的、经济上的、作风上的,还是心理上的?

“我从来没有疯过。更何况选择到广宁黄盆村当农民这件事上。”贾东亮已经成为全国名人后在接受我们采访说这话时,我们都不怀疑他。然而在十几年前的那些日子里,即使他把这份立志当农民重新塑造人生价值的理想从心窝窝里掏出来也没人相信。

我们还是从他的经历说起一一想当年,贾东亮怀着满腔的壮志豪情,于198年12月在河南省商丘的农村参军人伍,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令他倍感骄傲自豪的是,他所在的部队曾与抗美援朝时的战斗英雄黄继光所在的部队同属一个营,号称“铁军中的铁军”。

贾东亮的天赋甚高,又凭着在部队任劳任怨干工作,他的脚印迈得坚定踏实。服役期间,他历任无线电报务员、报务台长、副政治指导员、正连职参谋、通信股长、正营职参谋。后来又通过智力竞赛与比武,升职至空军空降兵某部副团职参谋、授少校军衔。在业务上,他先在西安军事通讯学校学习,在班中成绩名列前茅。毕业后,为了进一步培养他成为优秀的通信专业人才,部队又选送他到解放军总参通讯指挥学院指挥系进修,带着优异的成绩毕业返回部队。由于贾东亮表现良好,成绩突出,曾两次被评为“优秀机关干部”,多次受到部队的嘉奖,荣立三等功像这样优秀的军官本来完全是可以留在部队继续往上升职的,但贾东亮另有自己的理想,他觉得:中国的军队不缺他这样的人才,而中国的广大农村特别是山区农村还很贫穷落后,需要有新一代的农民,这才是我的理想和最终的追求。

“我是农民的儿子,我知道当一个出色的农民并不比干其它行业容易,所以我选择了复员当农民之路。”这是贾东亮的心窝话,它光彩夺目,像金子一样。

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港湾。贾东亮知道,要复员到远离家乡的南方去独自承包创业,这是自己与家庭的重大转折点。这件事非同小可,首先要取得家人的支持,便来一个“民主集中制”,先征求家中各人的意见。

贾东亮的母亲与妹妹远在河南省商丘的农村,知道他的打算后,极力反对:我们祖祖辈辈脸朝黄土背朝天,当农民当到怕了。好不容易你才从农民走到部队,从“农门”跳到了“龙门”,经风历雨,当了官,正是熬出了头。要知道,你在部队当了官,我们也沾了光,军官家属嘛。我们在家乡做人觉得威风,走起路来胸也挺得起来。世间哪有这个傻事,你放下军官不当却去那遥远的南方山区种地养猪当农民?!

贾东亮明白老母亲与妹妹的感受,听后只是在嘴角浅笑了一下,将她们的意见记在心里作为参考。

人们常说:每位成功的男人背后,一定会有一位成功的女人。

设银行工作。

讲到他们之间的爱情,是颇有戏剧性的。

贾东亮所在的空军空降兵某部驻扎在湖北黄陂。

1982年,贾东亮准备报考西安军事通信学校,要请地方的老师来上课,当时辅导他数学的教授叫谌庆余。老师教得耐心,学生学得虚心,两人相处日久,逐渐相熟了。谌庆余在学业与做人处世方面给贾东亮很大的启发与帮助。

贾东亮考上西安军事通信学校,以全优的成绩毕业回到原来的部队当教官。他要辅导教导队的战士进行文化补习,报考各类军事学校。

贾东亮当年在空降兵某部通讯团训练菅地贾东亮有一个任务:每逢外请教授来部队讲课,他全面负责接待工作。为显诚意,他还亲自开车到教授家去接送。因此,他跟各个学科的教授都十分谈得来。

贾东亮在部队当教官,教的科目是数学。而前来讲数学课的谌庆余教授几年前已是他的辅导老师。因此,平日贾东亮有不懂的数学习题就请谌庆余去解答,两人特别投缘。

谌庆余一家算得上是“数学之家”:他自己是大学数学系教授,妻子傅春仙是中学数学老师,女儿谌艳文当时则是小学的数学老师。

有一天,有位战士拿着一道数学习题叫贾东亮解答。贾东亮挠头搔脑,想了老半天也解不出来,回去查书本也找不到解题的途径,于是,他想起了恩师谌庆余,便驱车前往。

贾东亮脚步匆匆地走进谌庆余的家,拿着那道数学难题向教授请教。

谌庆余大学课程多,此时正在埋头伏案批卷,忙得不亦乐乎,知道贾东亮的来意后,用手指了指窗边,道:“这难题,该是不难,你去问问我女儿吧。”

贾东亮顺他的所指望去,窗下轻纱旁,有一位年轻女子踩着缝纫机正在缝衣服。她就是谌庆余的女儿谌艳文。

谌艳文长得身材窈窕,眉清目秀,滚滚长江东逝水,孕育了大江两岸的美人。

贾东亮虽然与谌庆余相识多年,但他每次来接送老教授上课,要么是在大学里面,要么是在老教授的住宅褛下。他们倾谈的多是数学领域里的问题,故此,贾东亮并不知道老教授家有这么一个如花似玉的女儿,此时他禁不住评然心动,正要举步又收定了,心存疑虑问谌庆余:“你女儿也会解答数学难题”

谌庆余随而答:“艳文她是师范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如今在市八一小学教五年级数学。”

贾东亮知道,八一小学就在军营附近,是市里的名牌小学,远近闻名。教学资质不高的人,是绝对当不了那学校的老师的。

谌艳文听父亲这样说,脑袋转了过来,那双黑白分明的眸子,流光灼灼,对着贾东亮嫣然一笑。正是这一笑,似重炮般击开贾东亮那尘封已久的男儿心扉,使他对此2年后仍记忆犹新,历历在目。也正是这一笑,成为了他俩日后美满姻缘的起跑点。

贾东亮强力按捺着有如鹿撞般的心,拿着本子趋步往窗台那边走去,有礼貌地向谌艳文点了点头,先作了自我介绍,才说“不好意思,打扰你了。”

谌艳文轻声地说:“没关系,你有啥难题”

“部队里的战士拿着这道数学题问我,我却无法解答出来,所以就前来……”贾东亮将写有那数学难题的本子递到谌艳文的眼前。

谌艳文明眸在那本子上扫过之后,浅笑道:“这两道题并不难,应该选用这个公式计算,这样来解答……”

于是,谌艳文拿起笔,在本子上写写画画,从公式、定理方面给贾东亮作了运算与解答。

解数学题就是这样,不懂的时候觉得十分难,无从手;一旦点明了,就会豁然开朗,“啊,原来如此”

见谌艳文轻而易举地破解了这道难题,贾东亮被什么触动了一下:如此浅的题目去劳烦大学老教授作解答,无疑是用大炮打蚊子。

解完这道题后,谌艳文向这位年轻的军官说:“我爸在大学里课程多,担子重,特别在每年这个时候,是我爸最忙的时候。如果你以后有类似的数学难题,就不要再打扰他……”她讲这话时脸上的神色有点严肃。

“如果战士以后又给我解不了的难题,我不去打扰你父亲,那么”贾东亮的眉宇往上一锁,脸有难色。

谌艳文用手指了指自己的心胸:“如果战士有解不了的数学难题,你就直接来找我吧。”

“好,好。以后有难题就直接来找你。”谌艳文这句话,正是贾东亮求之不得的,也让他牢牢地记在心上。

在以后的日子,有如鬼差神推,贾东亮每逢遇到数学难题或者不算难的“难题”,便驱车前往谌庆余的住宅。但此时他主要的请教对象已经变了:不再是满头白发的老教授谌庆余,而是他那个年轻漂亮的女儿谌艳文了。

时间是最好的魔术师,能使世间的一切都产生微妙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对青年男女的接触也逐渐增多了,他俩人生的运算公式进了一个新的层次。

贾东亮对谌艳文逐渐产生了爱慕之情,而面对着这位勤奋好学又威武的青年军官,湛艳文心湖也暗地**起了阵阵链满。

青年男女的眼神、表情、举止,会将两人心灵最深处的东西有意或无意地演绎出来的。

谌庆余与老伴傅春仙都是数学方面的“解题大师”,他俩把这一切看在眼里,乐在心里。两位老人打心眼里喜欢这位既聪明又老实的年轻军官,他俩平日与女儿的交谈中得知她也是同一心思。

如何破解这道婚姻的难题呢?这两位“数学老人”用他们的社会与人生的公式定理进行过多种的推算与演绎,终于找到了解题的路径。

谌庆余老教授跟当地驻军空降兵后勤部一位姓刘的副部长是好朋友,便找他出面帮忙。

听了谌庆佘老教授的想法,刘副部长频频点头:“好事、好事!贾东亮是一位有前途的青年,你们真有眼光。”

谌庆余仍然有点不放心:“这回的胜算有多大”

刘副部长扬起宽大的巴掌,往自己的胸膛猛地一拍:“我这个军老头当红娘是平生第一回,但你女儿跟贾东亮拉埋天窗的事,包在我的身上”

当时,年仅21岁的贾东亮是一位副连级干部,任职是无线电连副政治指导员,本来心中已将终生伴侣的目标锁定在谌艳文的身上,只是囿于自己贫穷的家世,不敢贸然上门开向大教授的女儿求婚。如今,有刘副部长这军中媒人从中撮合,真是求之不得,连声多谢刘副部长的关心。

不久,贾东亮与谌艳文就登上了婚姻的殿堂,开始了他们的人生之旅。

湖北孝感市城站路市建设银行宿舍的7楼,这是贾东亮的家。推开窗户,便可以居高临下地望到不远处的军部营房与通信大楼。

和煦的阳光从窗棂照进厅里,虽然此时已是冬天,外面北风呼晡,但屋里一家人难得团聚在一起。

贾东亮将自己要复员南下广东,到广宁县办农场的设想与规划蓝图郑重其事地向众人讲了。

贾东亮刚刚讲完,岳父谌庆余忍耐不住开腔了。他认为贾东亮在部队十多年都是从事通讯方面的业务工作,贸然放弃转业到城市工作的机会而复员到山区去谋求创业,涉足自己不熟悉的领域,搞什么农业种养,这条路很难走,首先表示反对,他还说“我好多学生在武汉市身居要职。你若然选择转业到武汉,由我出面要他们给你相应套个级别,谋个一官半职没问题。”

贾东亮那刚满11岁的儿子贾一鑫也不肯沉默。儿子的长相酷似贾东亮,也是五大三粗,身体健硕。圆圆的脸蛋上嵌着一双大眼睛,黑色的瞳仁显得炯炯有神。当时贾一鑫在孝感市实验小贾东亮与妻儿家庭合照学读六年级,这个满脸稚气的小学生见外祖父把话讲完,霍地站了起来,走到父亲贾东亮的面前,那双大眼睛一瞪,毫不客气地将那双小手往左右两边摆,用特有的方式表达自己的见解:“上个星期,在学校里老师教我们学了百分数。这次,爸爸说要到广东山区办农场,我的意见是只有25“赞成,75反对。”这孩子,从小跟随着大学数学系教授的外祖父长大,可能也是长期被数学的氛围所熏陶,此时的发言也带着几分数学的色彩。

听到儿子这样说,贾东亮只是咧开嘴巴笑了笑,用手轻轻地抚摸着儿子的圆脑袋,但心里十分清楚:这一次,可不能怪自己的儿子,他平日很少有机会见到父亲,更希望自己像身边的同学一样早日得到父爱。

妻子谌艳文当时已从学校转到孝感市建设银行筹资科工作。

丈夫长期不在自己身边,平日见到别人全家大小上酒楼聚餐或到公园游逛,心中羡慕得要死。每逢家中有困难时,更感到缺少了丈夫的家庭是不完整的。

作为一个带着年幼孩子的女人,非常渴望长期两地分居的丈夫早日回到自己的身边,但谌艳文毕竟也是一个有理想的女人。早些时候,她细看了贾东亮要南下创办农场的那份可行性报告,被那美好宏图所吸引,现在听了贾东亮一番慷慨激昂的陈述,推想到丈夫独自南下创业这是他多年的理想,将要经历许多艰难曲折。但是铮铮男子汉终归要出去经风雨,见世面。通情达理的她是最理解丈夫抱负的,他现在最需要的便是支持,于是开腔道:“好男儿志在四方。你打算南下到山区去办农场,搞种养,开拓发展,既不是开那种藏污纳垢的发廊,更不是开美女如云的夜总会。你这种创业,成本不算高,风险亦不大,可以试一试。”

谌艳文讲话的声音不算高,但神情异常严肃,语调显得十分坚决。在这个家庭里,谌艳文一直是“一把手”,平日讲话算得上是一言九鼎。今天在这个“民主生活会”上发言表示支持丈夫复员南下创业,这令贾东亮乐在心里,也切切实实地感到妻子对自己人生抉择的支持。

贾东亮的性格历来是认准了要干一件事,你用九头牛也拉他不回头。如今,见自己的女儿支持女婿南下创业的态度那么坚决,初时持反对态度的谌庆余心里虽然不大乐意,但也不再多言了。岳母傅春仙是个标准的贤妻良母型的人,一向为人随和,在家中的一贯做法是听从丈夫的意见。现在也来一个夫唱妇随,开腔说基本同意教授丈夫的观点。

得到妻子谌艳文强有力的支持,这个家庭式的“民主生活会”算是取得完满的结果。贾东亮胆气更壮了,便向部队打了要求复员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