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朝,光绪帝询问昨日之事,翁同龢详尽转述了康有为的变法构想。光绪帝仔细聆听,目光中有一簇微弱的火焰升腾起来。

翁同龢最后又说了一句:“康有为之才,过臣百倍,请皇上举国以听!”

站在一旁的恭亲王奕忍不住翻了下白眼。

光绪帝脱口而出:“传朕口谕,召见康有为。”

奕马上站了出来:“臣以为,宜先令其条陈所见,若可采取,乃令召见。”

光绪帝瞪了奕一眼,无奈地说:“好吧,那就让康有为写成折子呈上来。还有,朕要看他的《日本变政考》和《俄大彼得变政记》。”光绪帝站了起来,走了两步又转过身,看着奕说:“自后康有为如有条陈,即日呈递,不许阻格!”

这一年的正月初七(1月29日),康有为进呈《上清帝第六书》,提出了维新变法的总纲:“维新之始,百度甚多,惟要义有三:一曰大誓群臣以定国是,二曰立对策所以征贤才,三曰开制度局而定宪法。”在制度局下,分设法律局、度支局、学校局、农局、商局、工局、矿务局、铁路局、邮政局、会社局、海军局、陆军局等十二局,各司其职,推行新法。此外,在各省开设民政局,举行地方自治。

奏书与《日本变政考》、《俄大彼得变政记》一同呈上后,光绪帝“置于御案,日加披览,于万国之故更明,变法之志更决”。光绪帝迫不及待地想要召见康有为,无奈奕屡屡阻挠,光绪帝心急如焚。

这一年旧历四月,后党的头号人物、首席军机大臣恭亲王奕死了。

康有为抓住时机,立即致信翁同龢,敦促皇帝实行变法,同时草拟了两道奏折,以御史杨深秀和翰林院侍读学士徐致靖的名义上呈皇帝,请求下诏明定国是。光绪帝命庆亲王奕劻将两道奏折转呈慈禧。

奕劻奉命拿上奏书刚要走,光绪帝又叫住了他。奕劻转过身来,听见皇帝用一种从未有过的口吻说:“请转告太后,朕不能为亡国之君,若不与我权,我宁可逊位!”

正在颐和园中散步的慈禧听到奕劻转述的话,顿时把刚刚打开的奏折狠狠地掷到地上。

好啊!小崽子的翅膀长硬了,敢跟老娘叫板了!宁可逊位?!想以此要挟老娘,你小子是在做梦!老娘能把你扶上去,就能把你踢下来!

看着脸色铁青的慈禧,奕劻凑上前去,压低声音说:“老佛爷息怒,依奴才之见,先由着他去办,等办不出模样再说。”

慈禧转念一想,这奕劻的话也有几分道理。如今朝野上下人人争说变法,康梁逆党日日叫嚣维新,想来这兴风作浪的人也不在少数,倘若不让他们跳出来,老是躲在暗处,指不定哪天真会闹出什么大乱子。还不如让他们出来现现眼,折腾折腾,等到天怒人怨的时候,再一块解决了,也落个清静。

“回去告诉皇上,”慈禧转过身去,继续她未完的散步,边走边给奕劻扔下话说,“就说他想办大事儿,我不阻拦。”

光绪二十四年四月二十三日(1898年6月11日),光绪皇帝颁布《明定国是诏》。

“戊戌变法”正式拉开序幕。

举国上下的维新志士欣喜若狂。梁启超说:“以变法为号令之宗旨,以西学为臣民之讲求,著为国是,以求众向,然后变法之事乃决,人心乃一,趋向乃定。自是天下向风,上自朝廷,下至士人,纷纷言变法,盖为四千年拨旧开新之大举!一切维新,基于此诏,新政之行,开于此日!”

人们热切企盼着这个暮气沉沉的帝国能从此焕然一新,走上国富民强的道路。然而,当时几乎没有人会想到,“戊戌变法”还有另一个名字叫“百日维新”。

从光绪帝下诏开启新政,到维新运动彻底失败,历时仅一百零三天。

二十五日(6月13日),徐致靖上书举荐康有为、黄遵宪、谭嗣同、张元济、梁启超五人协助皇帝推行新政。光绪帝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当即宣旨于二十八日召见康有为。

年轻的皇帝在紫禁城中踌躇满志地规划着他的宏伟蓝图,目光炯炯地展望着大清帝国的明天。他几乎相信自己已经握住了清王朝这艘巨轮的船舵。尽管这艘船早已千疮百孔,但他有信心把它一一修复,并且让它按照自己既定的目标快速航行。

至于慈禧这个六十三岁的老舵手此刻在干些什么,他似乎并不在意。

太后不是已经发话了吗?皇上办事,我不阻拦。

年轻的皇帝对这句话毫不怀疑。是啊,太后老了,也该享两天清福了!这内忧外患的烂摊子,就让朕来一肩挑吧!

可是,光绪错了。

此时此刻,慈禧太后正坐在颐和园昆明湖旁的凉亭里。她并不是在欣赏初生的荷花,而是在颁布懿旨:

协办大学士翁同龢,近来办事,多未允协,以致众论不服,屡经有人参奏。且每于召对时,谘询事件,任意可否,喜怒见于词色,渐露揽权狂悖情状,断难胜枢机之任。本应查明究办,予以重惩,姑念其在毓庆宫行走多年,不忍遽加发谴,着即开缺回籍,以示保全。

这道懿旨是一把刀,它一下就砍断了光绪皇帝的臂膀——把皇帝二十年的老师,时任户部尚书、军机大臣、协办大学士的翁同龢赶出了朝廷。

接着,慈禧太后颁布了第二道懿旨:

嗣后在廷臣工,仰蒙皇太后赏赐,及补授文武一品暨满汉侍郎,均着于具折后,恭诣皇太后前谢恩;各省将军、都统、提督等官,亦着一体具折奏谢。

这第二道懿旨是第二把刀,它砍断了维新党人的进身之阶,杜绝了光绪皇帝破格任命维新党人为高级官员的可能性,把帝国二品以上高层官员的人事权紧紧握在慈禧自己的手中。

然后,慈禧太后颁布了第三道懿旨——

直隶总督王文韶着迅即在京觐见,着大学士荣禄暂行署理直隶总督。

这第三道懿旨是第三把刀。因为,直隶总督管辖着北洋三军——董福祥的甘军、聂士成的武毅军和袁世凯的新建陆军。所以,慈禧在这个时候把帝国的精锐部队交到后党的头号人物荣禄手上,也就相当于给了他一把最锋利的刀,准备随时砍向光绪帝和维新党人。

最后,慈禧太后颁布了第四道懿旨——

本年秋间,朕恭奉皇太后幸天津阅操,着荣禄预备一切。

这第四道懿旨是第四把刀,其用心昭然若揭,就是以赴天津检阅北洋三军为借口,让荣禄把刀架在光绪的脖子上,迫使他让位,然后由西太后慈禧再度临朝听政。

就在《明定国是诏》颁布的四天后,亦即光绪帝准备召见康有为的一天前,慈禧命人将这四道懿旨送到了皇帝的面前,让他以天子名义下诏。

年轻的皇帝坐在那张宽大的龙椅上愣了好长时间。

他的脸色显得比以往更为苍白。

最后,他把天子印玺盖在了诏书上,摇摇晃晃地站了起来。

新政的旗帜已经在紫禁城的上空呼啦啦地飘卷。他只能扛着旗子往前走。

他没得选择。

可是,对于一个脖子上架着四把刀的人来说,这路能走多远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