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7·1

解释 “述而不作”,“述”是传述,传承既往,“作”是创作,创立新说。“信而好古”,信古而好古,“好”读hào(浩)。

“窃比于我老彭”句,“窃”是谦辞,有不敢自信的意思,白话文中已经没有相对应的词,勉强只能译成“内心里”“私下里”。“老彭”,一说指老子、彭祖,一说老彭是商代的贤大夫,因为孔子也是商人的后裔,所以称“我老彭”。也有的本子“我”字在“于”的前面,作“比我于老彭”,我觉得这个次序比较合理。[48]

大意 孔子说:“我只传承阐述旧的东西,自己不创立新的,我相信而且喜好传统,我觉得自己跟老彭一样。”

导读 老彭到底指谁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子对自己的描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孔子是前此中国文化的集大成者,儒家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孔子说“述”就是这个意思。但“不作”却是孔子的谦虚,实际上,孔子在“述”的同时,已经对到那时为止的中国文化做了很大的整理与改造,主要是把迷信鬼神崇拜上帝的夏商文化改造成为重人文重理性的周文化。这个改造,始自文王、周公,到孔子手上才成为一个完整自洽的意义系统。这就是孔子的“作”。

“信而好古”其实也一样,既是孔子的自述,也是孔子的自谦。孔子并非一味复古,我们不妨说孔子是以复古为革新。以复古为革新,在中国历史上发生过好多次,都是把自己的理想假托为“古”,这样复古的结果就是创新了。所以康有为说孔子是“托古改制”,孔子大概是以复古为革新或说托古改制最早的一个人吧。

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7·2

解释 “默而识之”就是默默思考,记在心里,“识”读zhì(志),通“志”“誌”,记的意思;“学而不厌”就是不断学习,永远不满足,“厌”,正体作“厭”,通“饜”,满足之意,吃饱了就叫“饜”。“诲人不倦”,教诲别人不觉得厌倦,“诲”,教。

“何有于我哉”,“何有”为“不难之词”,前面已经见过。“何有于我哉”直译就是“对我有什么困难呢”,但我认为译成白话不如说“对我难道是困难的事吗”“我难道连这个都办不到吗”,更能得其神髓。

大意 孔子说:“默默思考记在心里,不断学习永不满足,教导别人从不厌倦,这三样我难道办不到吗?”

导读 “默而识之”是对宇宙不断地观察、探索、领悟。“学而不厌”是永不满足地追求人生的大道,这里的“学”还是学道、学为人,不只是读书、学知识。“诲人不倦”就是不断地与别人,特别是年轻人分享生命的体悟。一切读书人,尤其是教师,都应该悬此三语为终身座右铭。

子曰:“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7·3

解释 “德之不修”就是“德不修”,“之”字只是取消句子的独立性,同时还起到补足语式、舒缓语气的作用。“学之不讲”结构相同,这个“学”的含义跟上段“博学于文”的“学”差不多。

“闻义不能徙”是说懂得了“义”(正义、正当合理),却不能践行,“徙”是迁移,从这里移到那里,言下之意就是本来不懂得 “义”在哪里,现在知道了却又不能够移转过去。

大意 孔子说:“德行不修养,学问不讲练,懂得义理却不能践行,不好的行为不能改正,这些是我所忧虑的。”

导读 这段话实际上就是孔子教导弟子修行的功课,这功课就是:一进德,二修业,三践道,四改过。这功课是要天天做、毕生做的。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7·4

解释 “子之燕居”的“之”,无义,只有语法作用,跟前段“德之不修,学之不讲”句式一样;“燕居”,平时闲居。

“申申如”“夭夭如”,古文中形容词后面加“如”相当于白话文中的“……的样子”,“申申”,齐整而舒畅;“夭夭”,悠闲不紧张。

大意 孔子平常闲居的时候,看上去齐整而舒畅的样子,又很悠闲自在的样子。

导读 居家贵在适意,但也不应该邋遢、脏乱。像魏晋时代“七贤”“八达”那种过分**、全无检束的态度,孔子肯定是不赞成的。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7·5

解释 两个句子都是倒装句,谓语部分“甚矣”“久矣”移到句子的前面了。

大意 孔子说:“我衰老得太厉害了!我很久没有梦见周公了。”

导读 周公是孔子的偶像,是孔子最敬服的古人,孔子说久未梦见周公,可能含有感叹体力衰退不能继续前进之意。今天还把睡觉说成“梦周公”就是从这里来的。

子曰:“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7·6

解释 “志”者,心之所之,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的“志”。“道”在这里指的是大道,是人生意义、社会价值、宇宙真谛,而非指办任何具体事情的方法途径,是“朝闻道夕死可矣”的“道”,因此是人一生始终要追求的。

“据”,据守,坚持。“德”,德行。“依”,依靠、依傍,“依于仁”就是孔子说过的“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4·5)。“游”是“游心”的“游”,也是“优游”的“游”;“艺”指“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是孔子教学生的六门功课,也是当时的士应该掌握的六种技艺。

大意 孔子说:“把道作为终生追求的目标,坚守良好的品德,始终不离开仁爱,熟练地掌握六艺,并在其中游养自己的精神。”

导读 这段话可以看作是“夫子自道”。志道、据德、依仁、游艺,是孔子对自己的人生追求和生活方式的简要描述,也是每一个读书人应当追求的理想人生。除了“艺”会因时而异,或说与时俱进以外,其他都是可以适用于任何时代的。

子曰:“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7·7

解释 “束脩”历来有两解,一是解释为一束(通常是十条)干肉,“脩”即干肉,一束干肉是当时最起码的见面礼;二是解释为束带修容,“脩”是动词,同“修”,古人习惯,十五岁开始要束带修容,表示已经脱离童稚阶段。

大意 A.孔子说:“凡能主动送一束干肉以上的,我没有不加教诲的。”(按第一解)

B.孔子说:“凡是十五岁以上的,我没有不加教诲的。”(按第二解)

导读 这两种解释都有道理,也都有根据(参看黄怀信《论语汇校集释》)。按第一种,孔子强调的是,你要主动表示求教的诚意,我才能教你,因为一个自己不想求教的人是没法教的。按第二种,孔子强调的是他不教小孩子,只教十五岁以上的,因为十五岁以上的人,才有追求人生意义的愿望,这种对人生意义的追求才是孔门“求学”一词的真实内涵,所以孔子说自己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我认为第一解更合理,如果是第二解,凡是十五岁以上的人,孔子都加以教诲,恐怕会忙不过来。

子曰:“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7·8

解释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句,按朱熹的讲法,“愤”是心里反复思考想找答案而找不到的状态,“悱”是想要表达而表达不出来的状态[49],“启”和“发”都是启迪的意思。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句,“隅”就是角落,一个房子有四个角,我告诉你这是一个角落,你还不知道另外三个也是角落,这就叫“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反”同“返”,今天还在用的成语“举一反三”就出自这里。

大意 孔子说:“一个人不到想来想去想不通的时候,我不会去点拨他;一个人不到想说又说不出来的时候,我不会告诉他怎么说;一个人如果我告诉他一个角落,他还不知道另外三个也叫角落,我就不再教了。”

导读 孔子教人,重视启发,“启发”一词就是从这段话而来。“启发”跟“灌输”相反,“启发”是受教者有了思考的基础,有了求知的要求,教育者才给以指点;“灌输”是受教者没有主动要求,而教育者强行加给他,其极致就是“洗脑”。“启发”事半功倍,“灌输”事倍功半,“洗脑”则令人反感。

子食于有丧者之侧,未尝饱也。?7·9

解释 “有丧者”,正在办丧事的人。

大意 孔子在办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从来没有吃饱过。

导读 孔子是很有同情心的人,同情心就是仁的表现。

子于是日哭,则不歌。?7·10

解释 “是日”,这一天。

大意 孔子如果在这一天哭过,就不唱歌了。

导读 孔子热爱音乐,音乐是孔子教学生的“六艺”之一。从这一条记载可以看出,孔子(和他的学生们)大概是天天都要弹琴唱歌的,除非哪一天发生了很令人悲伤的事。所以后世常常用“弦歌不辍”来形容儒门气象。

同一天哭过就不唱歌,则说明孔子之为人,性情诚笃,喜怒有常。

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7·11

解释 “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句,“用”,任用;“舍”,不用;“行”,实行,这里指实行自己的理想;“藏”,收藏,与“行”相对,指怀抱理想而不施行于世;“之”在这里指自己。

“惟我与尔有是夫”句,“惟”同“唯”;“是”是代词,意为这个,指上文“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品德。“夫”音fú(扶),句尾语气词。

“子行三军”句,“行”是“行令”的行,意为统率;“三军”,即军队,周朝的制度是天子六军,诸侯三军,一军为一万二千五百人。“谁与”,即“与谁”,代词宾语前置。“暴虎”,徒手搏虎;“冯河”,空手渡河(没有任何凭借),“冯”音píng(凭),通“凴”(即“凭”的正体)。

“临事而惧,好谋而成”句,“好”读hào(浩),喜好,全句意为:面对要做的事心里谨慎畏惧,仔细谋划把事办成。

大意 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就发挥自己的才干,不用我就把才干藏起来,能做到这样的只有我跟你吧。”子路说:“如果老师有机会统率三军,那你会跟谁一起去呢?”孔子回答说:“那种徒手打虎、空手渡河,死了都不后悔的人,我是不跟他共事的,我一定要跟那种碰到事情谨慎小心、仔细策划以求成功的人一起干事。”

导读 从《论语》的有关记载看来,子路是一个很勇敢的人,但是又容易冲动,缺乏谋略。孔子一方面欣赏他的勇敢,一方面又担心他有勇无谋、冲动坏事,所以常常给他泼泼冷水,让他头脑清醒一点。

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7·12

解释  “执鞭之士”,古代战车上驾车的武士,泛指地位很低的士。“从吾所好”,“从”,听从,顺从;“所好”,喜欢的事,“好”,读hào。

大意 孔子说:“财富如果可以求到的话,就是做驾车的武士我也干;如果不是可以求到的,那就干我自己喜欢的事吧。”

导读 孔子这话重点其实是最后一句:干我自己喜欢干的事。前面的话无非是说,财富是人人喜欢的,我也并不例外,只是这东西不是诚实劳动就可以得到的,多半要通过不太正当不太光彩的手段才能得到,而这样做我是不屑的。

今天时代变了,社会也变了,可能有很多人不赞成孔子的话,觉得财富是可以用正当的手段求到的。也许是吧。但看看今天我们社会上,那些家财万贯的人,到底有几个在发财的道路上真的是光明正大问心无愧的呢?好像还是不多。所以至少我个人是宁愿奉行孔子的话,不为发财(当然起码的温饱除外)去浪费我的精力,还是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要紧。

子之所慎:齐,战,疾。?7·13

解释 “齐”同“斋”,斋戒,就是祭祀前净身、静心。

大意 孔子很小心谨慎对待的事情是:斋戒、战争、疾病。

导读 这三件是古人,尤其是古代贵族,一生中可能面临的最重大的事情,自然不能不小心谨慎。在重大事情面前保持敬慎态度是一个君子的重要修养,很多人败事就败在态度轻慢上。

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7·14

解释 “不图”,不料,没想到。“为乐之至于斯”是“不图”的宾语,中间的“之”用来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为乐”,作为音乐,“乐”读yuè(月)。“至于斯”,到达这个地步,到这个程度。

大意 孔子在齐国听到《韶》乐,好几个月都不知道肉是什么味道,说:“想不到作为音乐,《韶》可以到达这样美妙的程度。”

导读 孔子对《韶》的赞美,还可参看《八佾篇》第25条。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出,曰:“夫子不为也。”?7·15

解释 “为”读wèi(未),帮助,支持,赞成,站在……一边。下面“不为”的“为”同此。“怨”,怨恨,怨悔。

大意 冉有说:“老师会赞成卫君吗?”子贡说:“好,我去问问。”于是进去问孔子:“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说:“是古代的贤人。”子贡说:“他们会怨悔吗?”孔子说:“他们求的是仁,也得到了仁,有什么可怨悔的呢?”子贡从里面出来,对冉有说:“老师不赞成卫君。”

导读 这里牵涉到一段故事。卫灵公死的时候,太子蒯聩因为得罪南子被灵公逐出,此时在晋国,于是一部分臣子就拥立了蒯聩的儿子辄为君,是为卫出公。但另一部分臣子则要迎蒯聩回国,辄派兵阻止。这里说的卫君就是卫出公辄。孔子称赞孝顺父亲、互相推让君位的伯夷、叔齐,自然不会赞成以子拒父的卫出公。中国历史上因争夺王位而父子成仇、兄弟相残的例子不胜枚举,显然都不是儒家教出来的。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7·16

解释 “饭”在这里作动词,是吃的意思,“疏食”是粗糙的食品,“疏”是粗疏的疏。“肱”读gōng(工)是手臂,“曲肱而枕之”就是把手臂弯起来当枕头睡,“曲”和“枕”都用如动词。

大意 孔子说:“吃粗糙的食品,喝点白水,弯起手臂来当枕头睡,这里面也有乐趣。做不义的事而得到财富和地位,对于我来讲,就像浮云一样(没有意义)。”

导读 孔子这段话今天仍然有供我们仔细思考的价值。快乐和幸福从哪里来?主要不是从物质生活来,而是从精神生活来。简陋的物质生活也可以有快乐,而低下的精神境界则注定与快乐无缘。现代社会物质丰富,一般的人并不缺衣少食,但很多人却感到并不快乐,原因何在?有人觉得是因为自己不够富裕,没有地位,以为一旦得到这些,就会快乐了,因而不择手段地去追求,哪怕得来的富贵明明是不正当的,也在所不计。一个人这样“富且贵”了,就真会快乐吗?可惜不是。否则就不会有富人自杀、官员跳楼了。

子曰:“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7·17

解释 “加我”等于说“给我”。

大意 孔子说:“再给我几年,到五十岁学好《周易》,这一辈子应该不会有什么大的过错了。”

导读 这段话的解释历来分歧很多,为了避免烦琐,这里就不讨论了。我以为最值得我们思考的是孔子这种活到老学到老的精神,孔子说这话的时候应该是四十多岁了,还有那样旺盛的求知欲,学习对于他显然完全是生命本身的必须,是不断完善自我的必须,这里不存在任何身外的功利目的。同时这段话也告诉我们,哪怕像孔子这样一个古今中外少见的智者,也不是天生的完美圣人,而是通过毕生不断的努力学习,才一步一步地达到“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的。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7·18

解释 “雅言”等于后世说的“官话”、今天的“普通话”,不过,这里的“雅言”是名词作动词用,意为“用官话讲”。“所雅言”,所字结构,指“雅言”的内容。

本段标点一般都作:“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这样标点有几个问题,第一,两个“雅言”重复,这么短的一句话就重复两个“雅言”是奇怪的;第二,《诗》《书》、执礼三者并列起来也很奇怪,《诗》《书》是名词,“执礼”则是动宾结构[50]。第三,“皆雅言也”的“皆”显得多余。其实这个“皆”是指执礼的整个过程都用雅言,这样后面的第二个“雅言”也就必要而不重复了。我们如果补几个词,这句话的意思就更显豁了:“子所雅言(者),《诗》《书》,(而)执礼(时,则)皆雅言也。”[51]

大意 孔子用官话讲的,是《诗》和《书》,他执掌礼仪的时候整个过程都用官话。

导读 中国各地都有自己的方言,方言和方言之间差别很大,妨碍交流,所以每一个时代都有一种以首都方言为基础所构成的官话,也就是这里说的“雅言”。孔子是山东人,学生也大多是山东人,可以想见平时他们讲话甚至讲学,大概都是用的山东方言。这段记载说孔子诵讲《诗》《书》的时候用官话,在执掌礼仪的时候,例如祭祀之类,则从头至尾用官话。

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7·19

解释 叶公,叶地的长官,成语“叶公好龙”之叶公即此人。叶,旧读shè(射),在今河南叶县南。

“其为人也”,此语常见于古文,直译是“他的为人啊”,白话文一般会说“他这个人啊”,“为人”指一个人的所作所为,“也”表示句中停顿。“云尔”,“云”即说,“尔”同“耳”,古文中常在一段引语之后结以“云”“云云”“云尔”,意为“这样说”,白话文可以不译。

大意 叶公向子路了解孔子,子路没回答。孔子对子路说:“你为什么不说,他这个人啊,勤奋得忘了吃饭,快乐得忘了忧愁,不晓得很快就要老了。”

导读 这也是千古名句。“随心所欲,不逾矩”是孔子晚年的精神境界,“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则是孔子晚年的自画像。一个人这样活才是真正的不枉此生,功名利禄何足道哉!

子曰:“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7·20

解释 “好古”,喜欢古代的东西,主要指文化传统,“好”,读hào(浩)。“敏以求之”,“敏”,勤勉。“以”是连接动词“求”和状语“敏”的连词,白话文在这样的地方通常用“地”。“之”,代词,指代“好古”的“古”。

大意 孔子说:“我不是一个生来就懂得的人,而是喜好古代的文化传统,并且勤勉地去追求的人。”

导读 有没有生而知之者,孔子没有否定,只是说自己不是。但既然连孔子都不是,恐怕是没有这样的人了,至少历史上没有记载过这样的人,我们自己的经验也告诉我们这样的人不存在。

子不语怪、力、乱、神。?7·21

解释 “怪”,怪异、妖异,不正常的现象。“力”,暴力、勇力、武力,不讲道德只讲力量的现象。“乱”,叛乱、悖乱,违反伦理的现象。“神”,鬼神、神灵,种种迷信现象。

大意 孔子不谈怪异、暴力、悖乱、鬼神。

导读 这句话比“敬鬼神而远之”的态度更进了一层,这表明孔子的思想基本是人文主义的,他不提倡一切非人文的东西,他关注的是此岸、是现实、是常态、是人情人理,对其他与此相悖或无关的东西,他采取的是不正面否定也不加以讨论的态度。庄子曰:“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52]可说是对孔子思想中肯的概括。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22

解释 “三人行”,几个人一起走,“三”在古文中常常用来表示多,不一定刚好是三。“必有我师”,一定有我的老师,这个老师不是教我的老师,而是指有可供我师法、借鉴之处的人。

大意 孔子说:“几个人一起走,其中一定有可以供我借鉴的人。我选好的学习,不好的就改掉。”

导读 孔子在别的地方说过:“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4·17)“见善如不及,见不善如探汤。”(16·11)跟这里的“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显然就是一个意思。于是也就可以理解孔子说的“师”其实也包括不贤不善者,他们也为我提供了反省、改善的镜子,有如我们今天说的“反面教员”。

子曰:“天生德于予,桓魋其如予何?”?7·23

解释 桓魋,即向魋,因是宋桓公之后而称桓魋。“其如予何”句,“其”是加强语气词;“如……何”这个结构我在前面讨论过,相当于白话文“把……怎么样”;“予”,我。

大意 孔子说:“老天把德赋予了我,桓魋能把我怎么样呢?”

导读 孔子在宋国的时候,时任宋国司马、掌管军队的桓魋曾有不利于他的行为,此言因此而发。

这里的“德”有先天赋予的味道,而且这个“天”似乎是有意志的,合起来就有一种宗教性的神秘感。李泽厚说:“这章常被后人引为孔子负有某种神秘使命或具有某种神秘‘圣性’,自有上天保护,因此不怕。其实这不过一句普通壮胆的话罢了,何必如此刻板解说,把孔子神化?由某种责任感而生的历史使命感,从而设信有某种客观规律在,即此种‘壮胆的话’的由来,用以自勉自励,亦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大无畏气概也。”[53]这是唯物主义者的解释,可备一说。

但是我们也不应该忘记,孔子还说过:“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天之将丧斯文也,后死者不得与于斯文也;天之未丧斯文也,匡人其如予何?”(9·5),实在跟这句话同一神髓。虽然我们也同样可以用“壮胆”来解释,但我宁愿相信孔子并不那么唯物,孔子心目中的“天”还保有夏商时代残留下来的“上帝”的意味,而孔子对自己的使命也有某种近乎神秘的自我觉醒。人是复杂的,孔子虽然致力于用理性来重新诠释夏商以来的礼乐传统,但恐怕不能说孔子就完全摆脱了过去礼乐传统中的神巫意识,事实上孔子也并没有完全否定神秘的存在,只是不论而已。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吾无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7·24

解释 “二三子”,指学生们,这似乎是《论语》中一种表示亲切的说法。“隐”,隐瞒。“以”,认为。“乎尔”,“乎”和“尔”都是语气词,连用在这里,义略同“耳”。

“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无”,没有;“行”,做事,“行而不与二三子”修饰“者”,“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整个词组相当于一个名词,作“无”的宾语。“是丘也”的“是”为代词,作主语,不是白话文中的系词“是”。

大意 孔子对学生们说:“孩子们,你们以为我对你们有什么隐瞒吗?我没有什么隐瞒啊!我没什么事情不是跟你们一起做的,这就是我呀!”

导读 这段话最能看出孔子的伟大人格。孔子是光明磊落、真实无欺的一个人,他既不假装生来就知道、什么都知道,也从不故弄玄虚,故作神秘。所以儒家学说不是宗教,孔子不是教主。从一方面看,孔子是常人所不能及的;但从另一面看,孔子又是每一个普通人都能学习、仿效的。这就是孔子的伟大之处,也就是儒家常说的“极高明而道中庸”。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7·25

解释 “文”指古代留下的典籍,不是我们今天讲的文学、文章。“行”指操行。“忠”“信”前面已经说过。

大意 孔子从四个方面来教导学生:典籍,操行,忠实,诚信。

导读 教育的内容,古今不尽相同,因为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变化,但是教育的根本精神,古今中外都是一致的,无非就是通过教育,使人的本性与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变成更完美的人。孔子教人“文、行、忠、信”,现在教育提倡“德、智、体、美”,都是朝向这个目的。可惜我们中国今天的教育太偏重智育,只相当于孔子四育当中的“文”,最缺的是德育,“行”“忠”“信”都不大有人提及了。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7·26

解释 “得而见之”的“得”是得到机会的意思。“亡而为有”的“亡”,音、义皆同“无”。“约而为泰”的“约”是穷困,“泰”是安泰。“难乎”已见(6·16),“有恒”的“恒”是恒常的意思,就是有操守,不会变来变去。

大意 孔子说:“圣人我是没有机会看到了!能看到君子,就可以了!”孔子又说:“善人,我是没有机会看到了!能看到有操守的人,就不错了!没有而冒充有,空虚而冒充充实,穷困而冒充安泰,这就很难说是有操守的了。”

导读 孔子这话拿到今天来说,好像更加贴切。哀哉!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7·27

解释 “钓而不纲”的“纲”是网上的大索,这里指捕鱼的大网。“弋不射宿”的“弋”是带丝的箭,“宿”指宿鸟,就是睡在窝里的鸟。

大意 孔子钓鱼只用钓钩不用大网,射鸟不射睡在窝里的鸟。

导读 孔子钓鱼射鸟显然意不在得鱼得鸟,而是一种消遣娱乐。用大网是想把鱼无论大小一网打尽,孔子觉得这样太残忍,所以不用。睡在窝里的鸟可能正在孵卵,所以不忍射;即使没有孵卵,也有偷袭之嫌,君子不为。有爱心的人不但爱人,还会推而广之,爱及动物,今天环保主义者应当最能够认同这一段。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7·28

解释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句,“盖”,表示推测的语气词,多用在句首,相当于白话文中的大概、也许;“不知而作之”修饰“者”字,构成一个名词性词组,作“有”的宾语;“不知而作”,不懂得却妄作,这个“作”是创作、创立新义,也就是孔子说自己“述而不作”的那个“作”。

“多见而识之”句,“识”读zhì(志),是记的意思,本句和上句互文见义,即“多见,择其善者而识之”。

“知之次也”句,“知”同“智”,全句意为:(这是)次一等的智慧。

大意 孔子说:“大概有不知就妄作的人吧,我不是这样的。多多地听,选择好的照着做,多多地看,选择好的记住它,(这样虽然赶不上生而知之的人)也算是次一等的智慧吧。”

导读 孔子认为或许有生而知之的人,不过他自己不是这样的人,他是靠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增广自己的见闻,从中加以选择,逐渐使自己变成一个智慧的人。但这个世界上却总有一些人不是这样,既非生而知之者,又不肯努力求知,却大着胆子妄自创立“新说”,这是孔子很反感的。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7·29

解释 互乡,地名,传说这个地方风俗坏,好人少,很难沟通。

“童子见”的“见”读xiàn(现),意为(互乡的)童子来求见孔子,孔子见了他。“与其进”的“与”意为赞许,下面两个“与”同。“不保其往”的“保”是担保、保证的意思;“往”是过往,过去。

大意 互乡这个地方风俗坏,人不好,很难沟通。有个年轻人来求见孔子,孔子见了,孔子的学生对此不解。孔子说:“我是赞许他(来见我)有求进步的意思(所以见他),不是赞许他的退步,何必(拒之门外)做得那么过分呢?人家抱着一片洁身自好的心情来见我,我是赞许他的洁身自好,并不担保他从前做得怎么样。”

导读 此段可见孔子对人没有成见,纯然一片与人为善之心。只要一个人有向上之心,就赞许他,帮助他,而不计较他的过去。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7·30

解释 “乎”和“哉”都是文言中放在句尾表疑问的虚词,“乎”是一般的疑问,“哉”则是反问,且带有感叹的味道。这里“仁远乎哉”也可以说成“仁远乎”,加个“哉”字语气就更强烈了,如果只说“仁远乎”,那就相当于白话的“仁远吗”,如果加上“哉”,就含有“仁难道很远吗”这样的意思了。

“斯仁至矣”句,“斯”字在文言中可以是代词,意思是“此”,但也可以是一个连接性副词,表示前后的事有某种因果关系,可以译作那么、就,相当于英文中的“then”。“斯”在这一句当中就是后一种用法。

大意 孔子说:“仁难道离我们很远吗?只要我想行仁,仁就到了。”

导读 孔子从不轻易以仁许人,这样一来就给人一个印象,觉得仁是高不可攀的,甚至是做不到的,但孔子的真正意思是,仁并不难,只是很少有人真正愿意行仁,所以达到仁的境界的人就很少了。其实仁本质上是一种主观的精神状态,跟客观具备的条件无关,甚至也跟一个人的能力大小无关,你要爱人,对人好,对人平等,视人如己,谁能阻止你吗?所以问题不是能不能,而是你想不想。

孔子的话非常平易、非常亲切,但也是一声棒喝。太多的人喜欢寻找种种理由为自己不做好事、不做好人辩护,好像自己之所以不能行仁,都是因为别人不好,社会不好,却不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一个人总想从别人那里得到好处,总希望什么事情都对自己有利,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顾别人,那当然离开仁的境界越来越远了。如果你真心实意地与人为善,为别人着想,谁能不让你这样想这样做呢?

陈司败问:“昭公知礼乎?”孔子曰:“知礼。”孔子退,揖巫马期而进之,曰:“吾闻君子不党,君子亦党乎?君取于吴,为同姓,谓之吴孟子。君而知礼,孰不知礼?”巫马期以告,子曰:“丘也幸,苟有过,人必知之。”?7·31

解释 “陈司败”,“陈”,陈国;“司败”为官名,相当于他国的司寇。“昭公”,指鲁昭公。巫马期,姓巫马,名施,字子旗,孔子弟子,鲁国人,比孔子小三十岁。

“揖巫马期而进之”句,“揖”,作揖,传统礼节,就是拱手为礼。“揖巫马期”就是“向巫马期作揖”。“进之”,让他过来,“进”,是不及物动词作及物动词用,使动用法,宾语“之”指巫马期。这个句子的主语是陈司败,省略了。

“不党”的“党”是名词作动词用,意为结党、偏私。

“取于吴”的“取”同“娶”。“为同姓”,鲁国是周公之后,姓姬,吴国是太伯(参看8·1)之后,也姓姬,所以是同姓。古礼同姓不婚。

“以告”,“以”字后面省略了宾语“之”,这个“之”指代陈司败的话。

导读 犯了错不承认,总要想方设法替自己找理由,找借口,这是一般人的通病。孔子却不是这样,错了就错了,爽爽快快承认,还说是自己的幸运。一个人若以君子自期,就应该像孔子这样。

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7·32

解释 “歌而善”,这个“而”是连词,含有“如果”的意思。“反之”就是再唱那支歌,“反”同“返”。“和之”,与他唱和,“和”读hè(贺)。

大意 孔子和人一起唱歌,如果有人唱得好,他一定会叫那人再唱,他也和那人一起唱。

导读 孔子喜欢音乐,而且喜欢与人同乐。

子曰:“文,莫吾犹人也。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7·33

解释 “文,莫吾犹人也”,这句话“莫”字不好讲,一般认为“莫”是个表示推测的语气词(如朱熹),但好像也没有看到别的例子。有人说“莫”是“其”字的误写,这倒有可能。两说意思相同,我们暂取此说[54]。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躬行”就是亲身实践;“未之有得”,“之”是“有得”的宾语,因为前面有否定词“未”,所以提前。

大意 孔子说:“在学习典籍文献方面,我大概能够赶得上别人;但在亲身实践君子的德行方面,那我还没有得到成功。”

导读 孔子是一个很谦虚的人,他从来没有说过自己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人,他常常说自己做得不够。这一点让我们感到孔子的亲切,他和我们很接近,他真的可以作我们的表率。而不像别的文化中的教主们,说话武断,斩钉截铁,让人觉得他们是神,完美无缺,高不可攀。这也大概是儒家始终没有变成一种宗教的原因吧。

子曰:“若圣与仁,则吾岂敢?抑为之不厌,诲人不倦,则可谓云尔已矣。”公西华曰:“正唯弟子不能学也。”?7·34

解释 “抑”,轻微的转折连词。“可谓云尔”,可以说是这样,“尔”在这里是代词,这样。“已矣”,两个句尾语气词连用,略等于现在说的“而已”。“正唯”,正是,恰好是。

大意 孔子说:“如果要说‘圣’和‘仁’,那我怎么敢当?不过努力去做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厌倦,只可以说是这样而已。”公西华说:“这正是学生们学不到的地方啊。”

又,此段可与本篇第二条同读。

子疾病,子路请祷。子曰:“有诸?”子路对曰:“有之,诔曰:‘祷尔于上下神祇。’”子曰:“丘之祷久矣。”?7·35

解释 “子疾病”句,古人轻的叫“疾”,重的叫“病”,“疾病”合言一般也指重病。“请祷”,请求孔子让他替孔子向神明祈祷,注意“请”字的用法跟现代汉语不同,前面讲过。

“有诸”,等于“有之乎”,“诸”是“之乎”的合音。“诔”,祷告辞,后世把祭文也叫“诔”。

“祷尔于上下神祇”句,“尔”,你;“祷尔”,是为你祈祷的意思;“于”,向;“上下神祇”,从天上到地下的所有神明,古人称天神为“神”,地神为“祇”,“祇”读qí(其)。

大意 孔子得了重病,子路请求孔子让他为孔子祈祷。孔子说:“有这样做的么?”子路回答说:“有,古书上就说过:‘为你向天上地下所有的神明祈祷。’”孔子说:“那我早就祈祷过了。”

导读 子路要为孔子祈祷,孔子婉拒。“丘之祷久矣”的意思是说,如果真有神明,那么我一生的所作所为神明都已经看到了,也就等于我已经向神明祈祷过了。如果真有神明,我一生光明正直,神明自然会保佑我,否则现在来祈祷也没有用。孔子没有正面否定神明,但显然更相信理性。孔子并不指望奇迹的出现,孔子相信的是自己的作为。

孔子告诉我们,人要为自己的一生负责,而不必祈求神明来保佑自己。这跟所有的宗教都不一样,所以儒家学说不是宗教,儒家学说彰显的是人文理性,是人自身的尊严。中华民族的传统中,尤其是读书人的传统中,宗教的色彩始终不浓,主要就是源自儒家这种人文理性精神。今天中国社会精神匮乏、信仰缺失,很多人为了找个心理支撑,随便信个教,无非是求神许愿、花钱消灾。这种功利主义的态度不仅没有理性,也跟真正的宗教情怀无关。

子曰:“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7·36

解释 “孙”,音、义都同“逊”,“不逊”就是骄傲,骄奢**逸。“固”,固陋,狭隘。

大意 孔子说:“一个人如果奢侈就容易骄傲,如果太节俭了就容易变得狭隘。与其骄傲,宁取狭隘。”

子曰:“君子坦****,小人长戚戚。”?7·37

解释 “小人长戚戚”的“长”字诸家都说义同“常”,但在实际用法上(至少在两汉以后)“长”跟“常”其实不太一样,“长”相当于白话文中的“总是”“老是”,“常”则是“经常”,两者之间的区别有点像英文中的always跟often。

大意 孔子说:“君子坦坦****,小人老是忧这忧那。”

导读 朱熹《论语集注》引程颢的话说:“君子循理,故常舒泰;小人役于物,故多忧戚。”君子按天理行事,心地光明磊落,从不算计别人。又与世无争,看人看物多看到好的一面,爱人、助人。又知天命之所限,不希图不该得到的富贵。这样的人怎么会不快乐、不坦**呢?小人则为物欲所捆绑,希图富贵,争名夺利,损人利己,不择手段。又不畏天命,贪竞不已。没有得到之前,拼命想得到;得到之后,又生怕失去。因为得之不以其道,还必然要担心报复、报应。如此往往复复,自然心无宁日。孔子的话值得我们仔细想想,不妨对照自己,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

子温而厉,威而不猛,恭而安。?7·38

解释 “温而厉”这个“厉”不是厉害,而是严肃。“威而不猛”,“猛”是粗暴。“恭而安”,“安”是平和、舒泰。

大意 孔子温和而严肃,威严而不粗暴,端恭而安详平和。

导读 圣人气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