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三○年七月
六月天兵征腐恶,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赣水那边红一角,偏师借重黄公略。
百万工农齐踊跃,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国际悲歌歌一曲,狂飚为我从天落。
1964年1月27日毛泽东回答《毛主席诗词》英译者的解释:
国际悲歌歌一曲?“悲”是悲壮之意。
诗赋人生
1930年2月下旬,毛泽东与朱德率红军在吉水值夏一带歼灭国民党军唐云山旅后,认为红军向北、向西发展都受敌军阻拦,只能向东或向南发展。经过两月的赣南转战,毛泽东与朱德率军于5月初攻克寻乌。在寻乌,毛泽东利用红军分兵发动群众的机会,在寻乌县委书记古柏的协助下进行社会调查,写成著名的《寻乌调查》一书。为了克服党内教条思想,提倡“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毛泽东还特地写了《调查工作》一文。
正当红军在赣南活动的时候,蒋介石同冯玉祥、阎锡山的中原大战爆发,双方投入总兵力共一百余万,战况激烈,给革命势力的发展造成有利条件。于是,毛泽东与朱德于1930年6月上旬率红四军再次入闽,在上杭的官庄击溃赣敌金汉鼎一个旅,乘机扩大革命势力。6月中旬,毛泽东在汀州主持召开了前委扩大会议,红四军一、二、三、四纵队和闽西特委负责人参加了会议。中共中央特派员涂振农在会上传达了全国红军代表会和全国苏区代表会的决议精神,说现时长江流域反动统治非常混乱,争取以武汉为中心的一省数省首先胜利就成了迫切的任务。他要求红四军等进攻南昌、九江。会议决定对主力红军进行整编,并对扩大红军进行了部署。经过整编,红军第一路军成立,下辖红三军、红四军和红十二军。朱德任总指挥,毛泽东任总政委,全军一万余人。不久,第一路军又改称红一军团。为了实行中央的部署,红军总指挥部6月22日在汀州城发布《由闽西出发向广昌集中的命令》。28日,毛泽东同朱德率军开始向南昌远征,途经兴国、吉安,后在樟树歼敌一部,乘势占领樟树,并拉开攻打南昌的架式。
红军企图攻取南昌等大城市,与1929年春夏毛泽东形成的“以一年为期完成”、“争取江西,同时兼及闽西、浙西”、“造成群众的割据”的构想有密切联系。不过,这种争取江西的构想与李立三的放弃巩固与发展农村革命根据地,强令红军攻打大城市,“会师武汉,饮马长江”,“争取一省或数省的首先胜利”左倾冒险主义主张是有根本区别的,二者的出发点和目的完全不同。当然,红军这种攻打大城市的军事行动,除了当时湘赣两省的军事形势以外,亦在一定程度上受制于以李立三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指导思想,当时的政治空气及红军领导层内某些同志的冒进情绪。
在这次准备攻打南昌的行军途中,鉴于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毛泽东设想,如果南昌能顺利拿下,自己一年前作出的“争取江西”的构想很快就能实现,这该是如何的前景!并且,还要乘势夺取湖南、湖北——“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这是多么壮阔的场面!想及此,他不由得豪情顿生。于是,一首**万丈、记录征战历史的《蝶恋花》诞生了。这首词的传抄稿,词题为《进军南昌》,词中的“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句为“欲打南昌必走汀州过”,“百万工农齐踊跃”句为“十万工农齐会合”,“狂飙为我从天落”句为“统治阶级余魂落”(后又改为“苍天死了红天跃”)。1962年5月,《人民文学》发表此词时,仅有词牌《蝶恋花》而无词题,亦无写作时间。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主席诗词》中,这首词已增补了词题《从汀州向长沙》,写作时间标明是“一九三○年七月”。不过,此词的清样稿开始题为《从福建到湖南路上》,接着改为《从汀州向长沙》。这表明毛泽东对这首词作了认真修改。
但是,词题为《从汀州向长沙》,就不仅是“进军南昌”了。当时的史实是,毛泽东和朱德见南昌难攻,仅派两个纵队在南昌对岸的牛行车站鸣枪示威,于1930年8月初即撤离而去。8月3日,毛泽东同朱德在奉新发布《进攻长沙先取浏阳的命令》。当红一军团军至万载县时,得知攻占长沙的红三军团已退出长沙,且敌何键部有十团兵力集中浏阳,迫向红三军团,并探知敌有四团兵力布置在文家市、孙家塅之间。为解三军团之围,一军团进军文家市,于8月20日全歼敌戴斗垣旅。8月24日,一、三军团在浏阳永和市胜利会师。当日,一、三军团前委联席会议决定成立红一方面军,朱德为总司令,毛泽东为总政委和方面军总前委书记。红一方面军总兵力三万余人。接着,总部发布了毛泽东、朱德签署的《向长沙推进的命令》。8月28日,朱德、毛泽东又签署了《攻击长沙的命令》。由于长沙久攻难下,红军损失较大,9月12日,总前委发布了《撤围长沙后进占萍乡株州待机的命令》,结束围攻长沙的战役。但不管词题是《进军南昌》还是《从汀州向长沙》,这首气壮山河的词的艺术价值不会因此而降低。
注释
汀州?福建长汀县县城所在地。汀州历史悠久,唐开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为福州、抚州的州之治所,元改州为路,明初改路为府,1913年废。
天兵征腐恶?意指正义之师红军征讨腐朽邪恶的国民党军阀。天兵,传说中天上的神兵。《西游记》第五十一回:“玉帝即令李天王父子,率领众部天兵,与行者助力。”旧亦指秉承天意的兵。扬雄《长杨赋》:“夫天兵四临,幽都先加。”作者在这里把红军喻作天兵,它的使命便是顺民意,顺历史潮流,伐无道,征讨腐朽邪恶的国民党新军阀军队。
万丈长缨要把鲲鹏缚?长缨,长带子或长绳子。《汉书·终军传》记载,汉武帝派遣终军出使南越(古国名,今广东、广西一带),劝说南越王归附汉朝。终军则说:愿接受长缨,把南越王牵至朝廷。这里,万丈长缨是作者对革命武装力量的夸张。鲲鹏(参见《七古·送纵宇一郎东行》注释),通常用以褒指褒喻,这里则贬用,把反革命武装力量看作可以缚住的庞然大物。
赣水那边红一角?意指赣江中上游流域的赣西南革命根据地规模较大。1930年3月,赣西南苏维埃政府成立后,赣西南的革命斗争形势发展很快。各县、区纷纷建立苏维埃政府,发动群众全面展开了土地革命。至1930年5月,安福、莲花、永新、宁冈、吉安、吉水、兴国等县全部分完了田地,永丰、乐安、南丰、广昌、宁都、泰和、万安以及分宜、新余、峡江等县各一部或大部也分完了田地,形成一大片赤色区域。
偏师借重黄公略?偏师,古军事概念,别于主力部队。潘岳《关中》诗:“旗盖相望,偏师作援。”借重,倚重。黄公略(1898-1931年),湖南省湘乡县人。1927年参加中国共产党。1930年担任新编的红六军军长(1930年7月红六军改称红三军)。1931年9月,在江西吉安的东固地区行军中遭敌机扫射牺牲。黄公略所率的红六军,是赣西南的主力红军。1930年6月红军整编为红一军团时,六军属其编辖,但当时六军只有第二纵队在长汀,主力在赣西南活动,故诗中称其为偏师。偏师借重黄公略,意谓有赖黄公略正确指挥的红六军是一支值得倚重的有功之旅。
国际悲歌歌一曲?国际悲歌,悲壮激昂的《国际歌》。列宁说,《国际歌》是“全世界无产阶级的歌”,它把巴黎公社的“思想传遍了全世界。”国际悲歌歌一曲,作者借此表明中国的以红军武装斗争为形式的土地革命战争是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相联系的。
狂飚为我从天落?狂飚(标),狂烈的暴风,喻指农民武装斗争风暴。我,既包括“小我”,即作者,亦包括“大我”,指整个参加农民革命战争的主体。为我从天落,拟人化的笔法。杜甫《乾元中寓居同谷县作歌七首》中有句:“悲风为我从天来。”
意会
万丈长缨,织成恢恢天网。天兵四临,要将那鲲鹏缚拿。古战场正义之师的征战图象,与当下百万工农“席卷江西直捣湘和鄂”的壮观场面叠加在一起。天落狂飚,奏一曲悲怆雄壮的歌,一曲正义的共产主义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