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五八年

千载长天起大云,中唐俊杰有刘。

孤鸿铩羽悲鸣镝,万马齐喑叫一声。

诗赋人生

毛泽东是诗人也是史家,吟诗和读史构成他精神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毛泽东读史有自己特殊的价值取向,他能从书中鉴取历史兴亡之道,通过品评历代政事,臧否人物,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悟出自己所需的为政方略,并能在同古人的对话中激发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念。同时,对历史人物的赞赏、怜惜、比较、臧否,也是毛泽东的一大爱好。对忠奸贤庸各式人物及其行为,毛泽东总是凭藉自己的人才观和价值观率性而论,善恶分明。不过,臧否人物、区分贤庸,毛泽东是以人物的德才胆识、作为大小,对民族的贡献和对社会历史发展的促进为标准的。他本着这一标准去褒贬毁誉各类人物,也本着这一标准去推翻前人对一些历史人物有失公正的评价。并且,尊重人才,珍惜人才,关怀人才的成长,更是毛泽东的一大特点。毛泽东最为爱惜的是一些青年英才,他深知优秀人才对于任何社会来说都是难得的宝贵财富,故他一方面提倡爱护人才、反对压制人才、鼓励青年人才成长,另一方面又树立典范以引为人们学习的榜样,以利社会涌现出更多的人才。对于唐朝中期的刘,毛泽东是以痛惜的心情来看待他的。1958年,毛泽东在读《旧唐书·刘传》时,对刘的策论和胆识很是欣赏,在书页上留下了旁批“起特奇”三字。

刘是唐代宝历二年进士,善为文,性耿介嫉恶,“言及世务,慨然有澄清之志”。唐文宗太和二年(公元828年),举贤良方正,刘对策称:“宫闱将变,社稷将危”,“阍寺持废立之权”,“四凶在朝,虽强必诛”。他痛斥宦官专权,危及宗社,谏请文宗皇帝诛灭这些为凶的宦官。考官赞赏刘的策论,却又惧怕宦官的专横,故不敢录用他。牛僧孺镇襄阳,征召刘为幕府从事,授秘书郎,“待如师友”。后终因宦官诬陷,刘被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客死他乡。刘的命运为毛泽东关注和同情,《七绝·刘》便是毛泽东读这段历史时有感而作的。

《七绝·刘》这首诗留存有两份抄件。一份是作者修改过的林克的抄

件。抄件标题为《咏史一首》,作者修改为《刘》,并将首句“千载天空起

大云”改为“千载长天起大云”,将末句“胜过贪生怕死人”改为“万马皆喑叫一声”。在作者修改审定的吴旭君用毛笔抄写的抄件上,作者将末句修改为“万马齐喑叫一声”。这首诗根据作者生前审定的抄件,首次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年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

注释

刘?(?—842)字去华,幽州昌平(今北京昌平)人。

铩羽?羽翼摧折,喻受严重挫折和打击。铩(杀),摧残、伤害。

鸣镝?也叫响箭,喻朝中专权宦官对刘的加害和中伤。

万马齐喑?清代袭自珍《己亥杂诗》(之一)中有句:“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这里的“万马齐喑”是喻一种沉闷局面。1958年4月15日,毛泽东在《介绍一个合作社》一文中全文引用了袭自珍的绝诗,并说“大字报把‘万马齐喑’的沉闷空气冲破了”。

意会

千年前一介书生,怀愤郁抑,叹“有匡国致君之术,无位而不得行。有犯颜敢谏之心,无路而不得进”,竟引起一位现代政治家的共鸣与悲惜。莫不是,孤鸿铩羽,万马齐喑,这类历史上曾演出的悲剧,正在现实社会中重演?对于那些手中握有真理、且受多方压制的小人物,读史者总是情有独钟。然惜古以悲今,社会主义建设时代,尤其是大跃进时代,所缺者是大批敢想、敢说、敢干的青年人,所需者是不拘一格降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