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易昌陶
一九一五年五月
去去思君深,思君君不来;愁杀芳年友,悲叹有馀哀。
衡阳雁声彻,湘滨春溜回;感物念所欢,踯躅南城隈。
城隈草萋萋,涔泪侵双题;采采馀孤景,日落衡云西。
方期沆瀁游,零落匪所思;永诀从今始,午夜惊鸣鸡。
鸣鸡一声唱,汗漫东皋上;冉冉望君来,握手珠眶涨。
关山蹇骥足,飞飚拂灵帐;我怀郁如焚,放歌倚列嶂。
列嶂菁且茜,愿言试长剑;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涤谁氏子,安得辞浮贱;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琴绝最伤情,朱华春不荣;后来有千日,谁与共平生。
望灵荐杯酒,惨淡看铭旌;惆怅中何寄,江天水一泓。
诗赋人生
毛泽东的同窗、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学生易昌陶因身患疾病,不得不休学在家养病。1915年3月,易昌陶病重不治,病逝在衡山家中。易昌陶病逝的消息传到学校,一师校长张干、学监王季范、教员杨昌济等发起为他开追悼会。5月23日,易昌陶追悼会在第一师范学校举行之时,师生或送挽诗,或送挽联,以表悼念思惜之情。作为交谊甚厚的同学,毛泽东对易昌陶的病逝甚为悲痛。他不仅送有挽联,还送了一首五言悼诗。毛泽东所送的挽联是:“胡虏多反复,千里度龙山,腥秽待湔,独令我来何济世;生死安足论,百年会有役,奇花初茁,特因君去尚非时。”这次追悼会,师生共送有挽诗挽联256首(副)。会后,这些挽诗挽联都收录在《易君咏畦追悼录》中。1919年6月25日,毛泽东在给同学湘生写信时,曾将自己的挽诗抄录信中,并云:“同学易昌陶君病死,君工书善文,与弟甚厚,死殊可惜。校中追悼,吾挽以诗,乞为斧正。” 不过,《易君咏畦追悼
录》中收入的毛泽东的这首挽诗,与毛泽东在致湘生信中抄寄的有四字不同:“方期沆瀁游”的沆字为沅字,“子期竟早亡”的期字为渊字,“后来有千日”的日字为里字,“飞飚拂灵帐”的灵字为云字。这种不同,多有可能是收录到《易君咏畦追悼录》中时抄写有误。
这首诗,《中央档案馆丛刊》1987年第2期曾以《毛泽东学生时代诗文三篇》为题发表。1990年,湖南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早期文稿》将之收入,列为一篇。
注释
?易昌陶 (?—1915),即易咏畦,湖南省衡山县人。时为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第八班学生,于1915年3月在家中病逝。
?去去 急速离去。此谓死者猝然永离。苏武《诗四首》中有句:“参辰皆已没,去去从此辞。”
衡阳雁声彻:?衡阳市南不远处有山名回雁峰,为南岳七十二峰之首,传秋天大雁至此不再南飞。故宋代范仲淹《渔家傲》词中有句:“衡阳雁去无留意。”衡阳雁声彻,意谓雁叫声传遍衡阳,这将是春雁北飞的信息。衡阳鸣雁将北飞自然春天将至,“湘滨春溜回”。衡阳,湖南省南部城市。1943年由衡阳县析置市,向为湘南水陆交通和物质集散中心。
?湘滨 湘江之滨。湘江,见本书《沁园春·长沙》湘江注释。
?踯躅南城隈:踯躅(职竹),徘徊不进。隈(威),弯曲处或角落。
?涔泪侵双题 涔(岑),泪落不止貌。题,头额。《楚辞·招魂》:“雕题黑齿。”
?采采馀孤景 采采:茂盛,众多。景:影的本字。
?沆 犹汪洋,水深广貌。左思《吴都赋》:“鸿溶沆瀁,莫测其深,莫究其广。”
?匪 通非。
?鸣鸡 雄鸡。
?汗漫东皋 汗漫,漫无边际。《淮南子·淑真训》:“徒倚于汗漫之宇。”东皋,泛指高地或田野。陶潜《归去来辞》:“登东皋以舒啸。”
?冉冉 渐进貌。
?蹇骥足 蹇(简),跛足。此作动词。骥(计),千里马,常用以喻杰出人才。
?飚 飚悠,此指铭旌受风飘动貌。
?列嶂 高险的山。
?菁且 菁(精),华,茂。[蒨](倩),草盛貌。
?长剑 宋玉《大言赋》句:“方地为舆,圆天为盖,长剑耿介,倚天之外。”
?东海有岛夷,北山尽仇怨 东海,海东。岛夷,指日本,日本国土由三千多个岛屿组成。岛夷原为中国古族名(见《尚书·禹贡》),先秦时分布在中国东部沿海及海域中的岛屿上。南北朝时,岛夷为北朝对南朝人的轻侮称呼。北山,山北。北山作实解,即河西走廊北侧山地的总称,在甘肃西北部边境。又指天山,以在塔里木盆地北边得名。但这里北山系虚指或泛指,用以借称北方的俄国。诗中之所以提到日本和俄国,是因为这两个国家在历史上和在当时都是侵略中国最疯狂的国家。1894年日本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战败后,日本政府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其内容主要是: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和澎湖列岛;赔偿日本军费2万万两白银;日本在中国增开通商口岸及设立工厂等等。1915年1月,日本政府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时机,通过其驻中国公使向袁世凯政府提出旨在独占中国的秘密条款,共有5号,21条,其主要内容是: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享有的一切权利,并加以扩大;延长旅顺、大连的租借期限及南满、安奉两铁路的期限为99年,并承认日本在“南满”及东部内蒙古的特权;中国沿海港湾、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他国;中国政府须聘用日人为政治、财政、军事顾问等等。5月7日,日本提出最后通牒,限48小时内答复。5月9日,袁世凯除声明第5号一部“容日后协商”外,承认了该条款。日本帝国主义强盗般的行径和袁世凯的卖国,引起全中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也引起作者的极大愤慨。作者曾谓“五月七日,民国奇耻”。在1916年7月25日致同学萧子升的信中,他这样写道:“思之思之,日人诚我国劲敌!感以纵横万里而屈于三岛,民数号四万万而对此三千万者为之奴,满蒙去而北边动,胡马骎骎入中原,况山东已失,开济之路已为攫去,则入河南矣。二十年内,非一战不足以图存,而国人犹沉酣未觉,注意东事少。愚意吾侪无他事可做,欲完自身以保子孙,止有磨励以待日本。”1858年5月28日,在武力要挟和外交讹诈下,沙皇政府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不平等的中俄《瑷珲条约》,黑龙江北岸中国6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割归俄国,乌苏里江至海所有地方为中、俄“共管之地”。1860年11月14日,俄国称调停英法联军侵略中国有功,迫使清政府新订立中俄《北京条约》。《北京条约》除确认《瑷珲条约》外,还规定乌苏里江以东地区40余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割让给俄国。1861年至1864年,俄国通过几个勘界条约,又侵占了中国土地面积44万多平方公里。总计起来,俄国通过《瑷珲条约》、《北京条约》和一系列勘界条约,侵占中国领土144万多平方公里。1912年7月,俄、日签订第三次《日俄密约》,把中国内蒙古分为东西两部分,俄国以“承认”日本在东部内蒙古的“特殊利益”为条件,换取日本对它侵略西部内蒙古和外蒙古的支持。1915年6月,《中俄蒙协约》签订,俄国“承认”中国对外蒙古的“宗主权”,北京政府承认俄国在外蒙古的各种特权。俄国在策动中国的外蒙古“独立”的同时,还强占了其西北部的唐努力乌梁海地区,和中国东北部呼伦贝尔地区大片领土。故作者谓“北山尽仇怨”。
子期竟早亡,牙琴从此绝 子期,钟子期。牙,俞伯牙,传为春秋时代人,善弹琴,又传琴曲《水仙操》为他所作,《高山流水》亦是他的作品。据《列子·汤问》: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后子期早亡,知音已失,伯牙遂绝弦不鼓。诗人用此典描写失去知己的苦痛心情。
华 同“花”。
铭旌 即明旌,亦作旌铭,竖在柩前以表识死者姓名的旗幡。
泓(hóng 洪)水深而广。
意会
外侮内患,忧及莘莘学子。日本妄图独霸中国的横蛮行径,使悲愤、屈辱搅**着青年志士的心海;北疆大片国土被沙皇俄国侵吞的可耻历史,化作为一种永恒的记忆。国家的羸弱,民族的恨事,生灵的涂炭,袁世凯封建军阀政府对外的无能和对内的恃武,催生出一个中华民族应雄立东方的梦想。对国家民族命运之忧心如焚的心情,凝结在对学友不幸病逝的一片悲惜痛楚中。悲愤既起,便有撼人心旌的诗。于中更露拯民济世的英雄豪气。大任当肩,不辞浮贱。腥秽待湔,欲试长剑。从此,反抗帝国主义列强构成斯人毕生的事业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