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应该对人的心灵进行指引

19世纪著名野兽派画家高更曾画过这样一幅画,标题是“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标题充满哲理,它是对宇宙及人类起源的思考,对人类所处的外部世界的探索,也是对人类自身内部世界——人的心灵的探索。多少年来,我们的教育总是把焦点投射在知识的传播与积累上面。科举制度更是将这一趋势强化并凝固成了中国教育铁铸般的模式。作为与人的心灵最为贴近的领域:教育领域,我们思考过、探索过、研究过上述的三个问题吗?对上述的三个问题的探究则是对人的心灵的探究。21世纪的教育,21世纪中国的教育应该彻底地从千百年固有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让教育成为探索人的心灵的雷达,让教育对人的心灵进行有效的指引。而且,这种指引应该是终身的。我之所以提出这个问题,是因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耳闻目睹过不少优秀人材,作为中国教育的成果在国内以至国际的各个领域作出卓越成绩。而与此同时,也造就了一大批程度不同、表现各异、有这种或那种心理负担及压力,身体和心理均欠健康的人。不容置疑,通过我们小学六年、中学六年、大学三到四年的正规教育,我们的学生积累了大量的知识与数据,也掌握了某些技能技巧。然而,我们却普遍地缺乏一种豁然大度的、开放而包容的人生价值观和态度。由于这一缺乏,使其心灵扭曲。这正是赴美留学生卢刚个人虚荣心及欲望不能满足而残忍杀害自己的同胞,留学生山林华及自己的学术卓越的导师们这一悲剧的原因之所在,也是若干中小学生因一些区区小事而行为异常的原因之所在。

教育应把焦点集中在对人的心灵进行指引上面。各个学科的知识的传播与学习,其目的是使受教育者更深入更广阔地认识外部世界。与此同时,把对外部世界的认识逐步地内化,以成为丰富内心世界的养料,从而达到内部世界的深邃与广阔。于是,我们就具有了无限想象的潜力。知识是有限的,而思维与想象的深度与广度是无限的。它可以上溯到宇宙初元,也可穿透时空而趋于无限。我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是哲学范畴需要解答的问题,也是教育学范畴需要解答的问题。如果我们把教育的宗旨从知识的传授与积累转变到对人自身的关注上来,我们就可以发现上述的三个问题给我们的教育领域提出了广阔的探索空间,教育者及受教育者的角色均会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将从知识的传播与知识的接受这两个对立的角色合二为一,成为对一个个项目、一个个领域及一个个空间的共同的钻研与探索。而且,在这些探究中始终不忘对心灵的指引。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应运而生的国际文凭组织(The International Baccalaureate Organization)在这方面作了很好的开拓性的工作。这个组织的总负责人Roger.M.Peel先生说:我们希望,通过国际文凭项目学习的结果是造就更富有同情心的人。在国际可互相包容的范围内,充分体现各个民族的纷繁多姿。其理想的目的是在国际文凭项目的体验与学习之后,学生应该比从前更加了解自己,同时也承认他人与自己不同的合理性。我认为,这即是通过教育对高更那幅画所提出的三个问题的探索。

二、教育应进一步关注人类的幸福,通过教育造就有益于人类社会的、幸福的人

人类所作的一切的终极目标是什么呢?说到底,是为了人类自身的幸福。那么,什么能够决定人的幸福呢?什么是与人的幸福至关重要而不可缺少的呢?心理学家通过大量的研究,提出以下三个方面是与人的幸福密切相关的。

1、爱情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不管是对于男人或女人、青年人或老年人、爱与爱情都直接影响着生活的幸福水平。在一项跨国际的调查中显示,90%以上对自己爱情满意的人对自己的整个生活也表现出普遍的满意。

2、婚姻尽管对婚姻在幸福中所起的作用会引起某些争议,尤其是在当代人的生活中,婚姻经常出现危机。但是,对于我们生活的幸福和幸福程度而言,婚姻确实为我们的幸福提供了一种非常重要的基础。

3、工作在心理学有关的调查研究中,对于工作满意的人,往往对整个的生活也表现出较高程度的幸福感。尽管人的工作性质有很大差异,但只要对自己的工作满意,那么就拥有了幸福生活的一个重要基础。以上三个方面是如此密切地与人类的幸福相关,而我们国家的教育却在这三个方面几乎没有什么关注,更谈不出对受教育者进行正确的引导了。由于营养充分使青少年发育成熟提前,在目前中国的中学甚至小学阶段早恋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现象。可是这些孩子并不知道爱情的真谛,而学校在这方面十分缺乏正确有力的教育和引导。因此,往往出现这样的结果:要么由于好奇心及幼稚导致不正常的行为,要么因不明事理而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精神遭受到打击或压抑。因此,在学校教育中增设探讨爱情这一与幸福相关的课程是十分必要的。首先,应该让青少年知道爱情是人类幸福花园中开放得最鲜艳美丽的花朵。爱情是圣洁的,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爱情的愿望与权利。要培养青少年正确的爱情观与幸福观,通过各个途径的教育、让他们在这个与自身生活质量密切相关的领域得到及时正确的引导。对于婚姻的教育也是如此,在高中阶段尤其是大学中应增设与婚姻有关的课程。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多的婚姻危机与破裂?缺乏教育,缺乏正确的深入人心的指导是一个极大的原因。不少人以自己半生甚至一生的时光及若干痛苦经历才明白应该怎样对待婚姻。如果我们能在青年步入婚姻之前给予他们及时的正确引导,这些痛苦不是都可以减少和避免吗?职业教育也应该面对大中学生开设。职业的选择关系到一个人的人生,是人生的一大重事。应该在择业教育中让学生对自我有一个充分的了解:了解自己的人格、个性特征以及与职业的关系,并了解自己的专业特长。在对自我的整体了解的情况下,作出对职业的慎重的选择。以上方面的教育均关系到社会与民族的昌盛,如果我们的教育能够更好地在以上领域进行充分的关注,无疑、我们的教育将造就更多的有益于社会的幸福的人。

三、应进一步关注情感教育

在物质满足的情况下,人更为注重的是精神与情感的世界。情感世界是人的内心世界中最敏感、最丰富、最富有色彩的世界。丰富的情感能使人生气勃勃、充满活力;可刺激人产生丰富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可使人与人的交往愉悦和谐温馨;可促使人对学习及工作产生热爱;可增加人的同情心,让人宽容、慈善、乐于助人。正如Roger.M.Peel先生所说:我们希望通过教育造就更有同情心的人。这是一种十分睿智的教育观。现在,人们对于情商(EQ)的认识已经越来越深入,心理学开始体现情感对思想的根本影响。《星际大战》中的史波克(Spock)到第二代变成载塔(Data)正反应了心理学的这一趋势。载塔惊讶地发现他的冷静的逻辑无法找出适合人类的解答。而情感却正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最主要特征。因此,载塔努力追求情感。人类心灵的崇高价值:信念、希望、奉献及爱、均存在于情感领域,而非认知领域。因此,教育应该关注人的情感世界、而且应该十万分地关注人的情感世界。前面我曾提到过的留美学生卢刚杀害自己的同胞与导师的例子也正反映了我们的教育在这一领域的极大缺失。卢刚可以认为是一个具有心理疾患的、纯粹高IQ型的人。高智商的人普遍的表现是:知识上的巨人,生活上的白痴。其性格特征是具有广泛的知识上的兴趣与能力,有抱负、有效率、呆板而顽固,易为自身的问题困扰。同时也骄傲、好评断、一丝不苟、自我压抑、对人疏离、淡漠等等。由于我们的教育一直重视智力的培养,或者应该说是重视知识的掌握与积累,于是这种教育导向了一种十分狭隘的价值取向与追求。我们可能培养出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的许多“天才”,而这些“天才”是否具有常人所应该具有的情感,是否具有人类所具有的同情心却值得打一个问号。同情心可构成青少年的道德信念。卢刚正是我们的教育所产生的畸型儿:他有很高的智商、勤奋的学习精神,但却缺乏同情心、缺乏应该具有的道德观念。我们可以断言,如果他恋爱,那么这恋爱也不会是幸福的。因为具有同情心才有助于丰富的感情生活。教育造就了有知识的、冷冰冰的人,而没有造就有益于社会的、幸福的人,这难道不是一种悲剧吗?

四、应进一步加强东西方的文化与教育交流

当今的世界,地球已经变得越来越小。随着科技的日益发达,世界各国各民族人民之间的交流日益广泛深入。我们常用“地球村村民”这一词来形容各国人民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种形容是十分贴切的。随着世界文明的进步,人类之间的差距会越来越小,最终目标是趋于大同。东方和西方在走过了既同又异的发展道路之后,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使两边日益趋进。西方文化有两大来源,它们是古希腊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这两种文化都是宗教气息很浓的文化,对超人世、超自然、超理性的终极整体的追问和崇扬一直是它们的主体。发源于古希腊文化和古希伯来文化的西方文化在一千多年的漫长时间中,一直是一种以基督教为主体的宗教文化。文艺复兴之后,在科学和世俗精神的冲击下,宗教的地位和作用下降,但目前为止,仍是西方文化中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在人们的社会和精神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西方的教育也是与西方的文化相对应的。而作为东方文化最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文化虽然没有产生出像西方基督教或阿拉伯世界的伊斯兰教那样的一神教,但一直却用伦理道德和艺术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先秦文化被称为“礼乐”文化。秦汉以后则是儒道法三者之互补,构成了中国文化的主体结构以及相对应的教育结构。由此可见,使东西方文化及教育进一步交流及融汇的主要方面,除科技外,那就是一个“德”字。教育的交流应该把重点放在“德育”(我这里指的是更具宽广内涵的德育)的交流上面。由于我在本文的开始即提出教育应该关注人的心灵,对人的心灵进行指引,那么,“德”便是人的心灵的内核。美国的韦明斯等学者在《价值教育的案例研究——价值教育的国际比较》这篇研究报告中,分别对美国、西欧、中国、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国家的道德教育进行了分析。新加坡的道德教育可用该国总统的一句话总结:“有文化修养、勤劳、努力、合作”。马来西亚的教育可总结为(1)身心洁净(2)同情及移情(3)合作(4)勇气(5)节制(6)勤奋(7)感激(8)正直(9)诚实(10)谦虚谨慎(11)正义(12)合理性(13)自主自决(14)爱(15)尊重(16)公共精神。中国的德育教育包含内容很多,在此不赘述。美国的爱国主义教育侧重在培养爱国精神与公民意识上面。西欧等同亚洲国家一样,其道德教育也是通过宗教、历史、社会、文学等方面潜移默化进行的。要求受教育的对象正直、尊重他人、尊重法律等良好品质与习惯的形成。东方与西方均对道德教育有长期的关注与深厚的根基,而且、从人性的角度看,道德教育的确是影响人性的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东西方的文化教育交流将焦点放在“德”字上面正是追溯到了人的本质上。“德”不仅棣属精神范畴,“德”本身便是一种物质。有德的人才有悟性。这也解释了为何像爱因斯坦、托尔斯泰、老子、孔子等大觉大悟者,其德性都特别高尚的原因所在。

五、21世纪的教育应是充分发展人的个性与潜能的教育

中国社会传播和实现现代化需要现代化的人,而教育在促进人的现代化中起着特殊的作用。21世纪需要的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能充分显示个人才干,从而使社会繁荣兴盛、丰富多彩的具有现代意识的人。教育的目的之一就在于扶持人之本性,发展人之个性。因此,我们应大力提倡个性教育。个性教育则是要发掘出个人先天本性中所独具的东西加以扶植。通过教育的个性化使教育成为受教育者乐于接受的、能促进其个性发展的教育。受教育者将接受的教育影响转化为教育者的内部动因,通过“自我运动”而发展积极的个性品质。班华及李天平两位作者在《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一文中所提出的“个性教育应特别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独立性、创造性”这三点是很有见地的。我认为在以上三点中受教育者的主体性是最根本的一点。在人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培养与弘扬的前提下,人的独特性才会得以显示、人的创造性才会得以发挥。所谓主体性即是能自觉认识、掌握、超越各种现实客体的限制及约束,能在客体中取得支配地位,能按照自主的目的能动地改变客体的一种人的特性。当今,在现代化过程中所暴露的种种危机都在召唤着人的主体性的弘扬。要求人具有控制自然与生产力的力量,具有控制社会的力量从而能够控制人自身,控制自身的决定与行动。没有鲜明的个性特征,没有自我个性能力,人云亦云、模棱两可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上述要求的。我们研究历来中外有成就的人都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点的人。他们敢于向传统挑战,不受固有习惯与模式的约束,他们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对自我有清楚的认识。与此同时,他们强烈的主体意识又召唤着他们去打破传统的框架。21世纪是一个充满刺激与挑战的世纪。可以预见,在这新的纪元里会有许多人们以往不敢想、不敢干的新生事物出现在人们的面前。能够勇敢面对这些新生事物,甚至能超越时空、预见并驾驭这些事物的人必定是那些个性与潜能得到充分施展和发挥的人。那么如何才能有充分的个性发展呢?这是有人曾经问过当代精神分析大师弗洛伊德的一个问题。弗洛伊德果断地回答:那些能够“爱”和“工作”的人就能够得到充分的个性发展。这里我们无形地又把个性教育与前面的四个问题联系起来。我校承担的“九五辽宁省重点教育科研项目”的题目便是“新世纪青少年个性教育模式研究”。在这个研究项目里我校初步提出了25项具体实施的教育的内容。其中包括:(1)自信心的教育,(2)情感教育,(3)独立的心理教育,(4)礼仪教育,(5)独立生活及自理能力的教育,(6)热爱自己的祖国和自己的历史文化与尊重他国及其历史文化的教育,(7)慈善行为教育,(8)儿童哲学教育,(9)社会角色教育等。通过这些教育,旨在对学生的个性培养及潜能的开发作出一些探索。

六、应把心理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

申荷永与高岚合著的《心理教育》一书中提出:对于我们今天众多的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学科来说,心理学便是其中的“核心学科”。的确,心理学已经在各个领域显示出它独具的、不可或缺的意义。既然教育的目的及结果都牵涉到塑造人的心灵,将心理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则是势在必行的。人的心理素质可分为智力(智能)素质和非智力个性心理意向如需要、动机、兴趣、价值观、情感、情绪等,还涉及到个性心理特征,如气质、性格等。良好的个性心理素质与智力的发展是互相促进的。将心理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无疑会在提高受教育者的个性心理素质与智能两个方面起到重要的作用。现在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EQ(情商)在一个人的生活及成功因素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克尔曼认为,人的EQ指数,即心理能力的指数比IQ(智商)更为重要。克尔曼将这种心理能力概括为5个要素:认识自己的能力,控制自己的能力,为自己目标努力奋斗的能力,理解别人的能力及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以EQ教育为核心所开展的道德教育、人格教育和心理教育的问题研究正越来越为教育界人士所关注。教育以人为本、而心理教育则深入这一人本的内核。我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会遇到种种的心理问题,这些问题困扰着我们,让我们的心绪烦燥、意气消沉、愤愤不平……在种种不良心态影响下,我们可能会产生疾病、甚至产生异常的行为。如果我们将心理教育贯穿于教育的始终,无时不忘对受教育者进行心理的疏导,那么许多问题都可以在疏导中消散。人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据专家们研究,许多疾病如心脏病、癌症、胃溃疡等等均与心理压力及负担有关。在伯尼·西格尔(Boney Sigal)所著的《爱心、治疗、奇迹》一书中便对这一问题作了详细的阐述。我们要造就有益于社会的、健康而幸福的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必须加强对学生的心理教育、将心理教育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始终。有人曾问我:你信奉什么宗教信仰?我回答:我的信仰是艺术。我也曾对别人谈过我对人生经验的总结是:正经的事情玩耍化;严肃的事情幽默化;复杂的事物简单化;生活的过程艺术化。这也是我对自己进行心理教育所得出的结果。从自身的成功与失败、幸福与痛苦的经验中,我深切地体会到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提请充分重视心理教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以上是我对21世纪中国教育发展的趋势所作的一些粗浅的探索,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注:1997年8月15至18日,我作为中国教育学者出席了经国家教委批准的在南京东南大学召开的“面向21世纪全球教育合作”国际会议。大会中心发言共有12人,我是其中之一,我的发言在中、美、日、新加坡、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学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和受到极大好评。在大会上宣读的是英文文稿,此为我的英文论文的中文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