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川戏锣鼓敲出来的急急风中,一身缟素的焦桂英就像水上漂似地甩着水袖,走着碎步快步而上。她一甩水袖,用清亮如水的唱腔,述说她与那进京赶考,高中状元后忘恩负义的丈夫王魁由来;善良多情的她唱得映山映水的:

更阑静,月色衰

月光如水照楼台

透出了凄风一派

梨花落,杏花开

梦绕长安十二街

夜间和露立窗台

到晓来辗转书斋外……

该剧出自明传奇《焚香记》,写名妓焦桂英周济秀才王魁,又以身相许,两人恩情缱绻,盟誓于海神庙,互不变心。两年后,王魁入京考中状元变心。他在名利**下,遣书休弃桂英,另与官家之女成婚。桂英悲愤自尽,王魁心虚内疚,神经错乱而亡。清末,从蜀中走进京都,名噪一时的大文豪赵熙有感于这出戏,文词粗砺,形象狰狞,实在可惜,这就重新改过,改得文词清丽,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命运催人泪下。

赵熙,字尧生、号香宋,四川荣县人,世称“晚清第一词人”。他“工诗,善书,间亦作画。诗篇援笔立就,风调冠绝一时。偶撰戏词,传播妇孺之口”。其人光绪十八年(25岁)高中进士,殿试列二等,选翰林院庶吉士。次年,应保和殿大考,名列一等,授翰林院国史馆编修,转官监察御史。这晚演出的经赵熙改过的《情探》,内容是,桂英含恨自缢,化为冤魂,同鬼卒一起前往相府捉拿负恩负义的王魁。在鬼卒动手之前,桂英心又软了,她在阻止了鬼卒动手后,柔情万端地在王魁面前回述着他们过去的恩爱,只听她继续唱:

纸儿、笔儿,砚儿,件件般般都似郎君在

泪洒空斋,只落得望穿秋水,不见一书来……

见负心郎无动于衷,她退而求其次。柔肠百转,愁肠百转地对负心郎提出上中下三个希望,进行试探

一是希望“鱼水旧和谐”,重归于好。王魁不肯

二是希望“可容奴偏房自在”。王魁还是不肯。

她最后希望“容为奴作婢,以免饥寒。”可是,无论她作出多么大的让步,负心郎都不肯,她换来的不仅没有半点反悔、情份;而是如刀如剑的叱骂,赶她走。负心郎先是威胁她,再不走,我要你的命!接着给她打过去。在这种情况下,善良忍让得近乎懦弱的焦桂英彻底绝望了,她凄然地发出呼声:“我有几条命你要哟!?”这就动手反击、复仇。剧情至此陡变,文戏变成了武戏。台上,一个在逃,一个在追。吐火,变脸……川戏的绝技发挥得淋漓尽致,精彩之至,川戏锣鼓打得急惊风似的。蒋介石刘湘等人和在场军官全都被吸引了,掌声阵阵,喝彩频频。最终,当鬼卒用绳索套牢了忘恩负义,罪大恶极的王魁而下,平时不苟言笑的蒋介石不由得笑了,调头对刘湘赞叹:太好了,太精彩了!《情探》不仅是剧情好,尤其是文词,字字珠玑,赵熙不愧为一代文豪。

刘湘轻声告诉委员长,下面还有好的。下一出戏《秋江》,又叫《陈姑赶潘》,这两出戏中的女主角都是男扮女妆,男扮女妆者,名角杨素兰。

两出戏之间有个短暂的休息。因蒋介石不动,刘湘也没有动,一直在侧陪着。

杨素兰?蒋介石很感兴趣地对刘湘说,一个男人能将一个怨妇演得这么好,确实不易!我听说他与尹昌衡之间还有段趣事?刘湘笑着乘机夸奖一句,给他戴了顶高帽子,委员长真是博闻强记,体恤民情。他告诉委员长,杨玉兰真名杨清泉,字纫秋,出生于四川遂宁县梓潼镇一户小卖人家。幼时丧父,家境贫困,后被人贩子拐卖到戏班学戏。因为相貌好,天资聪颖,又能吃苦,很快成了名角,并渐渐有了一些资产。在辛亥(1911)年四川风起云涌的保路运动中,为支持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他尽其所能,捐田80亩,受到各界普遍赞扬。名士石声写诗赞赏杨玉兰:“登场歌舞市金钱,肖效红装自可怜。闻道破家亡国恨,伤心时局慨捐田。”著名学者吴虞则写诗称赞他的演技:“歌喉宛转/有穿云裂帛之奇/舞袖翩翩/具回风聚雪之妙。”委员长讲他与尹昌衡的趣事的由来是:1912年初,也就是民国元年。为庆祝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暨成渝两个军政府合并,四川省军政府成立,那天一早,成都的贵州会馆张灯结彩,两扇黑漆大门洞开。贵州籍名绅梅馥羹、周询一早就到门外迎接客人。来的都是川省官绅名流,年仅27岁就当上了大汉四川军政府都督的尹昌衡也被请到了。这就给这样一个喜庆的场面又增添了喜庆。古色古香的花厅里摆了几十桌高规格的海参席。

时年28的尹都督这天身着民国大礼服,蓝袍黑马褂,长身玉立,兴致很高。他亮开洪亮的嗓门说:诸位!刚才我们已经开过了庆祝会,应酬话就不说了。现在,让我们洒洒脱脱,开杯畅饮。尹都督说话办事,向来干脆利落,他这一发话,少了好大一段繁文缛节。气氛很好,也无心理压力,大家天南地北海吹,胡吃海喝,很安逸。

年轻的尹都督显示出了海量,他一口气扯光了他平素最爱饮的绵州大曲酒(现在的剑南春)两瓶。窗外,春光明媚,百花芳菲,茂林修竹,回廊曲折,雀鸟啁啾,轻风徐来,景致好极。景致好也就心情好。陪坐在侧的梅,周二人又有学问。他们陪着尹都督饮酒赋诗,谈革命的艰辛,谈川省的人文掌故,地方风情,非常惬意。不知不觉,红日已经西沉。

客人们络绎散去,看尹都督兴犹未尽,热情的主人邀都督移尊雕龙刻凤的小花厅夜饮。看尹都督已有了些醉意,主人亮出精彩节目,让刚才唱堂会的川戏名角杨素兰出来给都督大人敬酒。当时的川戏名角杨素兰,会做作,善解人意。“她”半拢云鬓,十指尖尖春笋,眉似远山含情,袅袅婷婷,莺声燕语,频频劝酒,备极殷勤,让醉眼朦胧中的尹都督竟一时不知今夕何夕。让他不禁想起了他在日本时的初恋,那刻骨铭心的异国初恋,竟让他把杨玉兰当成了异国初恋情人。

那是一个樱花烂漫的时季。日本东京士官军校放假,尹昌衡独自一人乘火车离开市区去旅行,他也不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反正也就随便走走。

火车上乘客不多,车厢很整洁,让人感到舒适,他一路观赏着窗外美妙的景致。车离东京越远,乡村景致越是明丽。关东平原上的小桥流水,田陇两边的蚕桑树……恍然间,让他觉得有回到了四川彭县乡下老家的意蕴。

忽然,一声柔媚好听的声音传进耳鼓:请问先生,这里可以坐吗?应声掉头,只见一个身穿和服,脚蹬木屐、相貌端庄、身材苗条清新、举止文雅,如新月如春笋的姑娘站在面前,手握一个嵌有珠宝的手袋,向他询问行鞠躬礼;因为低着头,一头丰茂的黑发挽得象高高的富士山的发髻上,珠摇玉翠。

没有人。他赶紧站起还礼,指一指对面坐位:你请!有这样一位秀色可餐、温文尔雅的姑娘坐在对面作伴,他私心窃喜。他们相对而坐,车往前行。正谓郭沫若说:“哪个少男不思春,哪个少女不多情。”在这样一个美好的适宜年轻人谈情说爱的时候,可巧坐在一起的又是一对很般配的异国俊男俏女。他们开始攀谈起来,越谈越投机,越谈越亲近。渐渐地,一种恋恋不舍的情感在他们心中油然而生。

尹昌衡忘了下车,一直坐到火车终点站。

站起身来的美丽的日本少女对他抿嘴一笑,幽香袭人。他提线木偶似地跟着她下了车。抬起头来,这是什么地方?前面是碧波浩瀚的大海,点点白帆像落在蓝玻璃上的白云,倏然间远去。环顾四周,绿草茵茵,蓊郁葳茂的花木间掩映着幢幢形状有异,色彩有别的别墅,好一副人间仙景。他明白,这是到了东京远郊的富人区。

一问才知道,这里没有旅馆、茶舍,只有一个孤寂的小火车站。想折回去,可是第二天早上才有火车了。暮色朦胧地走近,浪在岸边跳起洁白的舞蹈。这时经过交谈,他才知道,一直陪在他身边的是日本巨富岩崎先生的小女儿岩崎小姐。她红着脸一红,深鞠一躬,轻启樱桃小口,赧然一笑,热情相邀:尹君,请到我家去吧!

他当然想去。如果现在分别,他在梦中也会去找她的。可是,一个清国的留学生怎么好贸然去一位小姐家呢,何况还是大名鼎鼎的岩崎小姐?他从小接受的是“男女授受不亲”的传统教育。在守旧的家乡――天府之国四川彭县农村,若是有一个女子敢把一个萍水相逢的男子带回家,那会被视为大逆不道,非被家人打死、被族人沉水溺毙不可的。但是没有办法了,现实的处境和情感的煎熬都不容他有过多的考虑和徘徊。他怀着忐忑不安的心,跟着她,沿着暮色越渐浓重的石板山道,跨进了一座富丽幽静的大庄院。

啊,是尹君!一声惊讶而欢快的青年男子的声音传进耳鼓,他吃了一惊,循声望去,只见两个身穿东京士官学校服装的青年男子,坐在樱花树下喝茶,享受天幕降临前的美妙韵致。原来他们两个都是岩崎小姐的哥哥,是他的在校同学。虽然不在一个班,但尹昌衡在军校以勤学博学、文武双全颇享盛名。他们认识他。岩崎小姐的两个哥哥对这个清国留学生印象不错,殷勤款待。而一连两天小姐的父亲,老岩崎却是避而不见。

三天后的黄昏,这家主人不得不从幕后走到了前台。接见这个不同凡响的清国留学生,安排在别墅靠海的二楼那间小客厅里。

坐在对面的岩崎先生,大腹便便,嘴唇上护着一绺仁丹胡,头上梳得溜光,粗颈上结一条洒金领带,雪白的衬衣上套一条背带裤。嘴上咬着一只粗大的雪茄,一双鼓鼓的眼睛透过金丝眼镜,钉子似地盯着尹昌衡看,那神情分明有些不屑。

我女儿都对我说了。良久,老岩崎说话了,那语气分明有些无奈和气愤:说你们互相之间有爱慕之心。说到这里一个停顿,随即声音大了,迸出枪弹似的两个字:不行!语气中显出一种横,老岩崎说时冷冷地打量着眼前这个仪表堂堂的清国留学生,看着他拖在背上显得很滑稽的油光可鉴的大辫子,不屑地一笑:并不是我看不起你这个人,而是我们岩崎家的规矩是不能同支那人结婚!他噘起嘴,把“支那”两个字说得发出嘘声。

拒绝本是意料中事,但尹昌衡受不了那种鄙视。他涨红了脸,霍地站起,愤怒地盯着近在咫尺的日本巨富。老岩崎像是被烧红的烙铁烫了一下,下意识地往后一退。尹昌衡镇定了下来,礼貌地向老岩崎点了一下头,很君子地说:对不起,打搅了。说完这句,冲出门,大步走去。

尹君――!猛听一声列帛似的呼喊,回过头来,只见岩崎小姐泪水盈盈地跟了上来。刚才,她躲在门后,听到了父亲同尹昌衡的全部对话。这时,一缕夕阳透过斑驳的樱花树枝洒在她的脸上,一副雨打梨花般令人怜惜的神情。

理智命令她清醒。他回到了军校,但初恋的痴情却时时折磨着他。岩崎小姐真心爱他,他频频收到她寄来的的情书,里面浸满了绵绵的情、绵绵的泪。1909年很快到来了。他学成回国前夕,岩崎小姐特地赶来东京同他恳谈。

尹君,只要你留在日本,我就是你的,求你了!那天东京下着细雨。他们在公园里相偎相依,觉得雨中的东京,似乎正朝着什么地方神秘地姗行。

尹昌衡不肯。他说他要回去报效祖国,唤醒东方睡狮,让中华民族强大起来,重新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他要求岩崎小姐跟他去中国。可是,岩崎小姐没有勇气离开日本。

最后的分别是不可避免了。她一直把他送到下关。可是,迟了一步。那艘他已经上了行李的轮船,已驶入了波涛汹涌的东海。他经清廷驻下关领事馆帮助,从朝鲜半岛辗转回到国内方知,躲过了一场厄运:那条载着他的一些同学和他的行李的轮船,在海上触礁沉没,轮船上无一人生还。

同岩崎小姐的缘分完结了,现在,他同大家闺秀颜机小姐结了婚,但是,岩崎小姐还是不知不觉在心中扎了根。

梅、周二绅看尹都督看着杨素兰发呆,这就打趣,怂恿道:都督不如今夜将“她”接回家去?酒醉不醒的尹都督竟慨然应允,大都督发了话,“戏子”的杨素兰不敢不从。结果人还在路上,家里老太太已得知了消息,气得不行。尹夫人颜机是大学士颜楷的妹妹,陡然听到这个消息,气得要跳锦江,被婆婆一把拉着,带着媳妇和家人,满面秋霜地来在大门外等“逆子”尹昌衡拿话来说!

快到家了,夜风一吹,坐在轿子里的尹昌衡酒醒了些,咦,怎么自家大门前灯火通明?细看,父亲母亲,还有妻子等好大一群人都站在大门外,这是怎么会事?轿停,漆黑的夜幕中,在摇曳的灯笼光映照下,老母亲在多人的搀扶簇拥中,轻移莲步而上。尹昌衡是个出了名的孝子,赶紧下轿上前问:母亲,这样大夜了,你老怎么还不休息,家里出了啥大事吗?

还不是你这个逆子气的,跪倒!老夫人说着举起手中的龙头拐杖就给他打去。夫人颜机赶紧上前挡住老母的拐杖,看丈夫一副醉薰薰的样子说:待问清了再打不迟!这时,杨素兰已跪倒在地,将事情的经过一五一十讲了,满天乌云这才散尽。老太太放走了素兰,但等二天尹昌衡酒醒后,治家很严的老太太还是罚了儿子的跪,并让儿子作了保证,以后再不干这种荒唐事。

蒋介石笑道:成都这地方,真是多英雄多美人多故事!

刘湘听了这话,十分受用。

这时,《秋江》开演了,他们调头看戏。

这出戏最有川味。杨玉兰演陈姑,一个川戏名丑扮演的艄翁,两人之间的表演惟妙惟肖,在咫尺之间演出万般风流。

“貌似潘安,颜如宋玉”,这句话指的是中国古代有两个迄今无人能过的美男子,而两者之间又有区别。潘安的美,主要是貌,宋玉的美,主要是指他的肤色。

这出戏演的是,宋代潘安,又叫潘必正的书生赴京赶考途中,到姑妈出家并任住持的道庵看望姑妈,竟然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暗中与同样多情年轻貌美的小尼姑陈姑陈妙常热恋起来。姑妈发现后,趁陈姑不在,逼他马上离开。事情来得如此突然,他想与陈姑告个别都不可能。于是心生一计,说是要去大殿拜拜菩萨,祈求好运。理由是如此正当,姑妈当然不好阻拦,只是寸步不离跟着他。潘安进了大殿,倒头朝东楼一跪,大声告禀:我就要离开你了。陈姑住在阁楼上,他借此向心上人报信。姑妈没有反应过来,说:你跪错了,也拜错了,菩萨在那边!潘安索性搬过一把椅子,放在阁楼下,让姑妈坐好,他一边嗑头一边述说:我舍不得走啊,考完试我就来接你,你一定要保重啊!伤心离别的潘安说时自己也流了泪。不明究里的姑妈以为侄儿真的是舍不得自己,也被感动得流下泪来。这就引得台下看戏的高级军官们忍俊不禁轻声笑了起来。

更精彩的还在后头。

很负责任的姑妈一直将侄儿“押”到江边,一直看到他上船,而且看到船远去,才放心地回到道庵。姑妈前脚走,陈姑赶到了。在江边渡口,她请一个老艄翁驾船带她去追。机智诙谐的老艄翁,看到小姑娘着急,心知肚明的他,故意同她开玩笑,逗得她着急跳脚,撩起小嘴。这里有一段相当精彩的对白,淋漓尽致地、曲尽幽微地展现人物性格和心理特征。

刘湘注意到,蒋介石看得很入戏。因为是川戏,对白中有不清楚的,专门问他,字字句句都要问清,显得很有兴致。

陈姑对老艄翁说:你载我去追,如果中途追不到,就一直追到临安。我给你一锭银(一锭银超过了市价的许多倍)。

艄翁:我退你六钱。

陈姑:好银子啊,为何不要?

艄翁:我只收你三钱。

陈姑:刚才你为却要九钱?

艄翁:噫,刚才你不是说你有钱吗?

陈姑:哎呀,公公,你看你这样东说西说,耽搁我好久(时间)了哦!

艄翁:没来头,赶得上!

陈姑跳上船:公公,快开船啊!

艄翁:哦哦哦,(旁白)她好着急,我还要与她作作玩。姑姑,口渴吗?瓦罐里有水,老汉不陪你了。

陈姑:你到那里去?

艄翁:我要回去吃饭。

陈姑:有好远哦?

艄翁:没得好远,打雷都听得到,只有四十里路。

陈姑急:要不得,要不得!

艄翁:难道我饿着肚皮来推你?

陈姑:你要吃多少?

艄翁:嗨,我一顿就吃得多喃。

陈姑:好多嘛?

艄翁:要吃五两四钱三!

陈姑:那里吃得到这么多!

艄翁:不要把你吓坏喽,我还要吃五两烧酒,四个钱的清油煎三个钱的豆腐。

陈姑:这都算我的,你就走了嘛!

艄翁:哦,你好大方,算你的我也不吃。我是给你说着玩的,我吃过饭喽,我这就送你去追,一直追到临安,总是追得到的。我只收银三钱,不吃你的酒与饭。姑姑坐稳当,开船喽!

艄翁:姑姑,你这人真好,我要奉承你几句。

陈姑:你奉承我什么?

艄翁:姑姑生来一枝花,月里嫦娥你比她,此去会着相公面,恭喜你明年要生……

陈姑:生啥子?

艄翁:生个胖娃娃。

陈姑:嗨,你说些啥子啊!羞!说着用手掩着个大红脸……

在小小的戏台上,一个是多情秀丽的小尼姑陈妙常,一个是诙谐善良尽显川人本色的老艄翁。二人载歌载舞,妙语连珠。他们用各种身段、形态、语言尽情地展现人在船上,船行流急滩险的川江中;人、情、景相互交融的形形色色。

演得真好!委员长眉活眼笑。甫澄!他突然借题发挥。政治上的大人物都是这样,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忘记他们当前要办的大事。

蒋介石笑道:有句话叫乐不思蜀。这是刘备的儿子,扶不起来后蜀主阿斗刘禅,最终亡国、被曹魏抓了俘虏,押去洛阳软禁,人家问他思不思蜀时说的。其实不思蜀是假的。蜀地太好,任何人入蜀都不想走。我也是!就不知你欢不欢迎?

来了!刘湘听到这一句,不由心中“咔噔!”一声。他不敢说不欢迎,也不想说欢迎。如果这样随口一句,说不定正中蒋介石下怀,他真就赖起不走了。于是,他给蒋介石挡回去,推说:委员长说笑话了。四川再好也好不过江南沿海一带。不是说嘛,上有天堂!

蒋介石也就不说了,一副注意看戏的样子,却不时注意坐在他们两边的刘湘的大将们。在即将开学的峨山军训团第一期上,他要挖四川王刘湘的墙脚,而首先就是要挖唐式遵、潘文华这两个刘湘最为倚重的大将。

唐式遵其实与刘湘、杨森都是四川陆军学堂第一期的学生,很能打仗,长相却不好。人长得矮胖,皮肢焦黄,绰号“唐瘟猪”。而有言,“面带猪相,心中了亮。”在刘湘多年的开疆扩土中,唐式遵一直是21军第一师师长,是刘湘的主将悍将。在“二刘”决战中,唐式遵是前敌总指挥,他本来已经将刘文辉雨城雅安国团团包围,就要他发起总攻,一鼓而下之时;雅安城中,刘文辉在收拾软细,准备逃往往康巴找一偏静喇嘛寺出家。而这时,甫帅急令唐式遵停止进攻收兵。甫帅不仅再次给了他幺伯一条生路,而且还保举他幺伯当上了西康省政府主席兼他的24军军长。蒋介石知道,为此,唐式遵是有看法的,背后发牢骚,甫帅总是顾念亲情,全不管弟兄们为他丢了多少条命……这就是一条挖他过来的缝隙!

而坐在另一边的潘文华,长相很文,戴副眼镜,其实生平最为坎坷蛮野有趣。潘文华最初因为家寒,很小上省,在成都的一家药铺当学陡。附近有个清兵营。他爱看清兵训练时翻杠架,觉得有趣,没有人时,他就去学。很快无师自通地在杠架上翻飞得风车车似的。一个清军下级军官发现了他,介绍他去吃粮投军。说是当兵可以不受师傅的气,有吃有穿,每月还可以领得一些碎银寄回家去,他欣然答应,就这样他当了清兵。很快,他在部队上就显示出才华,除了杠架翻得好,还会了轻功,他轻功很好,踰墙上房如履平地。不久,在全军打擂比赛会上得了个第一,得了金牌,是全军出了名的“潘鹞子”(鹞子是一种体形矫健,性格凶猛的猛禽)。

这以后,他被保送进四川陆军速成学堂,学习了一段时期。辛亥革命前,西藏叛乱,他随军进藏平叛。过后,全国形势乱得如一团乱麻,到了拉萨的川军,解散的解散,哗变的哗变。1913年,已经作了军官,率领一百多名士兵的潘文华,对时局极度失望,又不得原路返川,这就将所部的枪枝全部变卖,将钱分发给大家,每人得大洋60余元。听说印度好发财,他就闯了去试运气。不意发财无望,钱用得精光,只好同几个同伴经缅甸步行回国。一路之上,备尝艰辛,形同乞丏。途中遇到一队云南马帮,与之结伙翻越蛮荒的野人山。好容易翻越了野人山,走过中缅边界的一座原始森林时,见路边堆放着当地人砍伐的原木,年深日久,布满青苔,首尾衔接,长约三四里路。这天已到中午时分,他们将行军锅靠在一根粗大的原木上,升火做饭。不意,火点燃不久,那原木竟蠕动起来,锅也给掀翻,这才看清,这哪原木,竟是一条水桶般粗大的巨蟒。原来它头尾插在原木堆中,懒得动,时间久了,身上也长满了青苔,很容易被看成是一段原木。看这巨蟒蜿蜒爬走,潘文华等人面面相觑,惊叹莫名。倒是那些马帮见惯不惊,笑说,这蛇还不算大,前面不远处,死过一条比这还大的巨蟒,那才吓人,粗大得起码四五个人才抱得过来,几十丈长,至低限度是上千年的蟒蛇。蟒蛇尸体现已腐烂,方圆十余里内恶臭难闻,弄得我们这几年根本不敢从那里过。潘文华不信,非要马帮带他去看,果然是。巨蟒的皑皑骨架,七零八落地摆了七八里路长,仅肋刺便有碗口粗细,令人咋舌,毛骨悚然。

第二天上午,潘文华他们到达中国境内一个小县城,就此与马帮分手。这时,潘文华们盘缠已经用尽,仗着他们是打过仗的落难军人,便到县衙要求资助。好在县长是四川人,姓董名奢,听说了他们的经过,大为感动,设宴盛情招待。酒酣耳热之际,董县长听说了他们途遇巨蟒一事,说,那有什么稀奇的,就在你们看见的那已经死去,丢下骸骨的地方,我亲自处理过一桩事情,那才吓人。

那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了。董县长说:就在巨蟒留下骸骨利刺不远处,有一高崖,林木森然,崖高不过数丈,当地人称为升天崖,整天云遮雾障。叫人咋舌称奇的是,每有村人的鸡犬类小动物经过那里,便被一种神力吸引上崖。只要一吸上去,从此再无下落,而且还有村人的小孩被吸了上去不见了的事,让村人丧胆。消息报告上来,当时董县长刚刚到任,年轻气盛,极想为当地做些好事,留个好名,决心查个水落石出,这就当即带上二、三十名县衙前去察看。到了现场,嗅觉器官敏锐的董县长觉得气味不对,却又不知究竟。遂令差衙们将带来的多只鸡、兔等小动物用粗麻绳缚紧,放在崖下,而人全部隐入林中。少顷,只见被粗麻绳缚紧的鸡兔等,被崖上一股神奇的引力吸起,吸了上去。差衙们赶紧拔河似地将这些被粗麻绳缚紧的鸡兔等用力拉了回来,一看,这些小动物已经毙命,一身被又腥又腻呈白色粘溶液的东西糊满。董县长心中有数了,想来是什么异物隐身高崖上作祟,便命令精干差衙多人,带刀带枪,悄悄从后面山崖摸上去,砍树伐茅,披荆斩棘,待把那片高崖弄干净了,真相大白。原来是一巨蟒,头比方桌大,粗大的身肢蜿蜒而下,因体形太大,吃得太饱,因吃食容易,多年来没有动弹过一下,遍身布满泥土,青苔,茅草,早与山崖混为一体,倏忽间根本无法辩别。巨蟒呼出的气,在崖间萦绕,那些白日飞升的生灵,全被它呼了上去,生生吞进了肚里。董县长命令一神枪手攀上林中一高树,端枪对准巨蟒的头连发数枪,不意蛇皮太厚,根本打不进去,打去的子弹权且扣痒。也许多枪连击,打痛了蛇头,巨蟒吃力地抬起头,吸了一口长气,竟然把那神枪手也吸了去。董县长欺巨蟒太大,动弹不得,这就调县上保安部队运来几百斤炸药,从上到下,在巨蟒所伏之处,都埋设炸药包,并将这些炸药包串结起来,人躲到一、二里地处,说声点火!只见数米长的引线被点燃,火苗呼呼地蹿过去。然后是惊天动地的一声声巨响,爆炸时,连两三里外的大地都在震动。硝烟散尽,董县长带人上去一看,巨蟒被从高崖上炸下来,断成数截。

董县长挽留潘文华等人留下来在当地做事。潘文华等笑笑,谢绝县长好意。住了两天后,潘文华等人离去时,董县长送了他们盘缠并送他们一程。与董县长洒泪而别后,潘文华一行五人晓行夜宿,两天后到了四川境内盐源县,因各有各的路,各有各的家,各有各的打算,就此分别。潘文华改走水路,乘船沿江而下,准备到宜宾,转成都。一路之上,观山望景,他思想上始终萦绕着临别前夜,董县长专门把他请到家中,关上门为他摸骨看相后说的一番话。董县长精通八卦阴阳。董县长说他有富贵相,而且此次由印度经缅甸回国,异地连见二巨蟒之遣骸,是非常人之举,这本身就说明,君将来有惊人之举,惊人造化。世界上当然没有不可解之事之物,但什么人什么事都有个定数。这些,都通过些异于常人的常事常物于以暗示。《儒林外史》中有一句话说得最好“自古无场外的举人。君如能将这些暗示、茫然,提升到有意识,从而因缘附会,积极进取,追随明主,必将成为人上之人……想到这里,他决心寻找明君,因缘附会,早日成才。

好事多磨。离“长江第一城”宜宾已经不远时,却在过一处水急滩险的老鴉滩时,船上艄公搬艄稍微迟缓,船撞礁石当即被咆哮的江水打成碎片。除潘文华因为身手敏捷抱着了一块木板侥幸逃生外,船上乘客大都葬身鱼腹。时序已是深秋,潘文华并不会水,被恶浪呛了好几口水,身上衣物全被冲光。他载浮载沉了三四十里,才在一个荒无人烟的江边靠岸。踉踉跄跄走上岸来,这才发现身上有几处皮肉擦伤,并不打紧,麻烦的是赤身露体,狼狈万分,如此怎能见人!瘦骨嶙峋的他,用双手扪着私处,一路寻去。走了好几里,在一山凹处发现一户人家,柴门虚掩。他在门前芭蕉树上摘了两片蕉叶,遮住私处,大着胆子前去叫门。柴门开了,出来一位相貌清俊,十七八岁的村姑。一见他这模样,又羞又怕又气,赶紧退回家去,关上门。潘文华隔着柴扉,将自己之所以如此的由来,一五一十地诉说给了女子,请求帮助。女子这才轻启窗户,给他丢了一条农村老者穿的那种叫“反扫**”的大腰裤子出来,叫他穿上再说。女子说,父母都上街赶场去了,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同他照面多有不便,说着又给他递出一碗水、两个玉米粑粑。要他等在外面,有什么话,等她父母回来再说。潘文华连连致谢,在门外阶沿上一坐,狼吞虎咽起来。事后回忆起来,他说这是他一生中吃得最好的饮食。

村姑父母赶场回来,听他说了这一切,非常同情,老爹邀他进屋,正好那天赶场割了点肉,做了回锅肉请他,陪他喝了自家用包谷高梁酿的酒。当晚又留他在家宿。第二天,潘文华走时,老爹不仅给他指路,还送了他盘缠,感动得潘文华差点要给老爹跪下。世事匆匆。一心思念报答的潘文华过后才发现了自己的疏忽,忘了问老爹所住的村子是何村,老爹是何名,但深信自己找得到那个地方。潘文华在宜宾加入了刘湘的部队,约半年后就当了连长。他特别抽了一个专门的时间,备下厚礼,带了弁兵,一路寻去,问了所有可以问的人,却全然不得要领。人家都说,那一带非常荒凉,根本就没有人家。潘文华坚决不信,凭着记忆寻去,所有地形地貌,风景,与自己记忆中的一般无二,可哪里有人家?只见那株葱绿茁壮的芭蕉树,在午后的阳光中摇曳着肥大的枝叶,似曾相识。这一切,让他感到恍惚,简直就是蒲松龄在《聊斋》中描绘出的那种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的景致,而所有的一切,却又都是他切切实实经过的。他想起离开中缅边界中国一侧云南某地一小县时,县长董奢给他说的话,回味中,越发加深了他要靠着刘湘,附翼尾而凌空的决心信心。以后他果然步步高升。

看着潘文华,蒋介石知道,这个人跟刘湘是铁了心的。暂时不要动,到峨眉山上慢慢摸清再说。而坐在一边的王缵绪,清末秀才,儒将,表面也文;这人官瘾很大,野心不小,在川中名誉不太好,被称为“王老乱”。这个人总是见利忘义,卖主求荣。他最先跟杨森。后来刘湘势大,他叛了杨森的投刘湘。这个人不用说的,好挖!他准备先从唐、王“挖”起。

不知不觉中,刘湘为蒋介石精心准备的几折川戏折子戏戏演完了,夜也深了。蒋介石在刘湘、张群等人的簇拥下,鱼贯上台,给杨素兰一班人道了辛苦,发了赏金,然后又接受刘湘邀请,过隔壁味之时大酒楼宵夜。

川菜非常有名,居中国四大菜系之首,成都更是美食之都。名为宵夜,其品味之好之美妙,菜肴之丰盛是不用说的。但最让委员长记忆深刻的是殿后的一道汤。

有此一说:川戏的腔,川菜的汤。川菜特别讲究汤,每当席上所有的菜上齐后,都要上汤,或清汤,或奶汤,或红汤;还有鱼汤、毛汤……清汤要清澈见底,味要浓而不浊。奶汤要色白如玉,味道醇厚……这些汤在制汤过程中,还有好些过场,要吊汤、扫汤……好几道工序,很考手艺。

最后上汤时,一个长相俊俏,身穿大红绸缎旗袍的伺女,手中捧着一只托盘,轻步而入。来在桌前,弯下细腰,将手中托着的黑漆托盘轻轻放在桌上。然后,将汤舀在一只凝脂似的金边描龙景德镇大白小品碗中,这第一碗汤,刘湘亲自捧给蒋介石。在蒋介石喝汤之前,他先端起舀在自己碗中的汤喝了一口,意思是清楚的。蒋介石细看眼前碗中汤,除了浓稠雪白外,并没有什么特别处,只感到一股异香扑鼻。他端起来,试着喝了一口,喝了一口眼就亮了,直喊,好汤!说这汤真是好喝,是用什么仙品做的?

四川王刘湘笑而不答,只说,请委员长再尝尝汤中肉。

他用汤匙从汤中捞出一块肉,没有忙着吃,而是左看右看,看不出什么名堂,这就迟迟疑疑,放进嘴里,还未细嚼,便喜得惊叫:这肉好嫩好香好细,这是什么肉,这么好吃?

刘湘看着张群,张群替他说:这是汉源皇木山的狸子肉和狸子汤吧?

刘湘笑着点了点头。

蒋介石想,天府之国真是富庶,名堂深沉,忙问何为汉源皇木山的狸子?

狸子,又称花面狸。张群解释,这种狸子只产于四川省汉源县皇木山,属于难得的山珍,产量很少,也很难捕捉。每只只有四、五寸长,几两重。吃的时候烫毛,不能剥皮。肉一下锅,肥肉鼓起,连瘦肉都特别的嫩、细……

这个晚上的川戏折子戏和宵夜,给初次入川的蒋委员长印象深刻。难怪四川军阀都是窝里斗,因为四川天时地利太好。如此一想,他要尽快将天府之国四川拿过来的心更强烈了。这个晚上,蒋委员长做了一个梦。梦中,是作为中国首省的天府之国四川已经被他把牢了;富饶的、山川风物非别一般的巴蜀大地上到处是金灿灿的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