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文一直不爱吃蔬菜,这在他患上腺样体肥大之后,更成了妈妈的一块心病。医生叮嘱文文的妈妈:孩子的饮食一定要清淡,要多吃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少吃肉、蛋、奶,否则腺样体会继续肥大,只能做手术切除。这对于偏爱吃肉、蛋、奶的文文来说是一个考验,但不知其中利害关系的他,仍然任性地不愿吃蔬菜。

饭桌上,文文又在吵闹:“可不可以不吃蔬菜,蔬菜不好吃,我不想吃。”妈妈一直为文文的病情焦虑,一听到文文这样不懂事地违背医生的嘱咐,瞬间气不打一处来,她语气强硬地说:“不行,必须吃,你生病了不知道吗?吃这个病才能好,不吃就去找医生打针。”文文一听到“打针”两个字,立刻大哭起来。

发完脾气的妈妈,看到哭泣的儿子又心疼起来,她把文文抱在怀里,语气温柔地说:“宝宝生病了,医生说不能吃肉,尤其是晚上,否则夜里睡觉会打呼噜,打呼噜就会加重病情,然后只能去做手术。宝宝不喜欢做手术,对不对?妈妈也不想让宝宝经历那种疼痛,所以我们先吃一段时间蔬菜,等病好了再吃肉,好吗?”

听了妈妈的安慰,文文虽然止住了哭泣,但他依旧不愿吃蔬菜。妈妈也颇为无奈,到底怎样才能让宝宝愿意吃蔬菜呢?

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到,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意愿时却被妈妈一口否决,妈妈只是从孩子的身体出发,从医生的叮嘱出发,从好妈妈的责任出发,却偏偏遗忘了最重要的一点—从男孩的情感体验出发。

在亲子沟通中,父母常常从主观的意愿出发,对于男孩提出的违背自己意愿的要求一口否决,不会设身处地地站在男孩的角度去感受他的情绪,在心理学上这是缺乏共情能力的表现。共情能力是父母与男孩相处时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它需要父母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思维模式,感知男孩的情绪,在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帮助男孩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其实,文文的妈妈可以这样做:首先,了解文文的想法,换位思考,引导文文说出不愿吃蔬菜的具体原因,是因为蔬菜的口感不好,还是色泽不能引起他的食欲?其次,了解男孩的需求后,妈妈可以改变烹饪方式,比如把各种蔬菜切碎混在一起做成饺子、包子、馅饼,榨蔬菜汁,或用模具做成各种小动物图形的蔬菜饼。俗话说:“只要厨子好,白菜帮子也能吃出肉的味道。”也许男孩不是不愿吃,只是需要换一种烹饪方法的“爱心蔬菜”。

想让男孩愉快地完成一件事,与其态度强硬地下命令,不如采用男孩更愿意接受的富有同理心的教导。父母有同理心,才会以更加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情绪,而不是整天苛责孩子。学会与男孩共情,这是父母有智慧有素养的一种表现。

遇到教养问题,父母不能偏执于自己的意愿和所谓的道理,更不能利用父母的权威野蛮粗暴地强迫男孩,而是应该富有同理心地从男孩敏感、脆弱、充满困惑的弱小心灵出发去思考问题。这种思维模式不仅可以帮助男孩解决当下的难题,还会增强父母管教男孩的信心,让亲子沟通事半功倍。

随着年龄的增长,男孩不仅会反抗父母的意志,还会时常提出一些让父母不敢相信的新奇的想法或要求。这个时候,若是父母武断地否定、拒绝,那么同时被扼杀的还有男孩的创造性和主动性。聪明的父母会等男孩把话说完,站在他的角度体察他的起心动念,而后给予正确的引导。

良好沟通的前提是平等和尊重,父母以民主的方式给予男孩充分的尊重,男孩同样也会尊重父母。尊重男孩的方式很简单,有时可以简单到仅仅是“蹲下来”,用他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面对面地和他平等交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