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岁的妙妙,容易哭闹,爱发脾气。跟爸爸比赛写数字“1到10”,看谁写得快。妙妙输了,就边哭边打爸爸。爸爸批评她两句,她就把纸、笔扔到爸爸脸上,哭得更凶了。爸爸想了想,其实妙妙2岁就开始这样了。

面对自己控制不了的事情时,通过哭和发脾气表达不满。吃饭时,饭粒从勺子里掉出来,她就会着急地哭。要是掉到地上了,会哭得更久。

特别爱说“不”。尝试跟她沟通,她又理解不了。有一次,她想看动画片,说好就看15分钟,她也答应了。可过了15分钟,她却耍赖,还要看。妈妈说这样对眼睛不好,她哭闹着就是要看。后来,她要求爸爸陪她玩,因为爸爸要工作不能陪她,她就控制不了情绪,使劲拍打爸爸。

有时她的脾气来得莫名其妙,妈妈甚至不知道她为什么会发脾气。4岁时,幼儿园要求小朋友带汗巾。出门前妈妈让她自己取汗巾,她却说:“我不带汗巾。”妈妈把汗巾拿给她,她就直接扔掉。有次她要和妈妈去商场,出门前妈妈让她去卧室拿自己的外套,她非说:“我害怕,卧室有鬼。”哭着不愿意去。

妙妙已经6岁了,这种情况不仅没有好转,反而更糟了。老师多次跟妙妙妈妈反映,妙妙在幼儿园经常跟同学起冲突。有一次,一个同学不小心碰倒了她搭的积木房子,她立马就用手打那个同学的头,好在老师及时制止了。妙妙就要升小学了,她的妈妈很担心妙妙的这种状况。

妙妙表现出了严重的情绪管理问题。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好转,那么面对更复杂的社交环境和更严格的学习要求,妙妙会出现严重的不适应,轻则耽误学习,重则无法适应学校生活。

情绪管理模型

根据耶鲁大学情绪智力中心创始人马克·布雷克特的情绪管理能力模型,情绪管理包括五个方面:识别情绪(recognizing emotion)、理解情绪(understanding emotion)、标记情绪(labeling emotion)、表达情绪(expressing emotion)、调节情绪(regulating emotion)。

识别情绪是指能够感受到情绪的出现、变化、消失。比如,孩子心爱的玩具被抢走了,他放声大哭。孩子能够感受到,玩具被抢时出现了一种让人不舒服的感觉,这种感觉刚开始很强烈,但是过一会儿就消失了。这就是最初对情绪的识别。婴儿2岁前就已经能识别人类大多数情绪。

理解情绪是指知道这种情绪是因为什么引起的,会引起我们的身体产生怎样的变化,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感受,会怎样消退。孩子玩具被抢了,孩子觉得很难受,感到心跳加速,呼吸急促,试图伸手去抢回自己心爱的玩具,抢不到就开始大哭。此时孩子理解这一系列感受和身体变化是因为玩具被抢引起的。同样地,妈妈给孩子唱他喜欢的儿歌,孩子咯咯地笑,孩子能理解,这种愉快的感受和笑声是妈妈的歌声带来的。孩子从2岁开始就能够慢慢理解情绪产生的原因、结果和行动标志。

标记情绪是指用准确的图片、文字等来标记情绪。从2岁开始,孩子就可以用图片去标记情绪,比如玩具被抢之后的情绪对应一张生气的脸,妈妈给自己唱歌的情绪对应一张笑脸。3岁左右,孩子可以用准确的词汇去标记相应的情绪,孩子可以用“生气”这个词标记玩具被抢的感受,用“开心”这个词标记妈妈给自己唱歌的感受。

以上步骤是内隐的,发生在个体的感受层面,其他人无法看到。

表达情绪是指面对情绪,我们对是否表达、何时表达、在哪表达、对谁表达,以及如何表达(表情、动作、话语)的考量。对于婴儿,情绪的表达是一种本能,愤怒时大哭,兴奋时手舞足蹈,这些表达是不分时间、地点的。3岁左右,孩子开始对情绪表达加入现实的考量。有一位曾妈妈反映,她家3岁多的宝贝,在外面摔倒了从来不哭,在家轻轻碰一下就掉眼泪,这说明这个宝贝已经能根据不同的场合决定是否表达情绪。

调节情绪是指我们影响自己的情绪体验和情绪表达的过程。我们可以采用各种情绪调节方法,从激烈的情绪中恢复平静,让情绪流动起来,保持平衡积极的情绪体验。比如,伤心的时候看电影,生气的时候深呼吸、写日记、做瑜伽,都是情绪调节的方法。人类婴儿很早就会通过吮吸手指或把脸转开来缓解不适。

表达情绪和调节情绪的过程是外显的,其他人可以通过我们的行为观察到我们的情绪体验。

情绪的识别、理解、标记、表达、调节会随着成长自然而然地发展。孩子出生后,随着年龄增长,他们的情绪体验越来越丰富,能识别的情绪之间的差别越来越细微,能用越来越精准的词汇来标记情绪,对表达情绪的考量越来越多样,调节自己情绪的技巧也越来越高超。2岁左右,孩子开始明白玩具被抢时的难受、打针时的难受和看到妈妈哭的难受,是不一样的。5岁左右,孩子也开始用不同的词汇去标记不同程度的情绪。玩具被抢是生气,被人用积木重重地砸了脑袋是愤怒,妈妈给自己唱歌是开心,妈妈带自己去游乐场玩了好久是兴奋。5岁的孩子,可以根据不同对象、时间和地点,转化自己表达同一情绪的方式。7岁的孩子已经能够熟练地通过冥想缓解焦虑。

怎么才能促进孩子情绪管理的能力呢?以下几点是经过研究证实的方法:

形成安全依恋的孩子,3岁后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情绪。

如果家长学前认同孩子的情绪反应,经常和他们一起谈论各种情绪,尤其是在假装游戏中,这样他们以后判断别人的能力就越强。

语言有助于增强儿童的情绪调节能力,儿童可以运用语言自我安慰。

和气、耐心地提出建议,教孩子怎么控制情绪,这样的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增强抗压的能力。

看见和接纳的魔法

这一章我们主要阐述情绪的识别、理解、标记这三个内隐过程,帮助孩子识别、理解、标记情绪的关键就是看见和接纳儿童情绪本身。具体怎么做呢?

1.不带评判地接纳

“孩子和他的朋友正在玩滑梯,突然来了几个陌生小朋友,他就不敢滑了,躲到一边。”这是几位妈妈向我咨询过的问题。同样的场景,妈妈们的回应却不同。

一位妈妈说:“妈妈知道你胆小。没关系,等你长大了就好了。”另一位妈妈说:“别害怕。这些小朋友又不会欺负你,而且妈妈就在旁边。有什么好怕的?”还有的说:“你看你的朋友都没有躲开,怎么就你躲开了呀。你要学学他们。”

而孩子们的反应都相同:要么躲得更远,要么开始掉眼泪。为什么会这样呢?

“妈妈知道你胆小”是在给孩子贴标签。孩子见到陌生人表现出了应有的警惕,并做出躲避反应,这很正常,我们却不能因为这种行为而给孩子贴上胆小的标签。这种标签反映出的是家长对躲避行为的不接纳。“没关系,等你长大就好了”则暗示孩子:胆小是有问题的,我不想管现在这个有问题的你,等你长大没问题了再说吧。

“别害怕”是对孩子害怕情绪的否定。在大人眼中,这个问题很简单,不值得孩子害怕,但孩子害怕的情绪是真实存在的,不因家长不认同就消失。任何情况下,我们都无法否定其他人的情绪。

“你要像你的朋友那样”是对孩子个人的否定。为什么其他人不害怕,就自己害怕呢?这可能也很困扰孩子。如果这时我们暗示出“学学他们”之类的想法,孩子会产生“妈妈喜欢其他小朋友,不喜欢自己”的想法,如果反复出现这种想法,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深深的羞耻感。低自尊往往起源于这个时候。

以上三种回应都带有父母的评判:你的行为不对,你的感受不对,你不对。在这样的回应里,孩子感受到父母对自己的排斥,压力增大,进而采用情绪化的方式抵触父母的评判。归根结底,孩子抵触的是父母语言里透露出的不接纳。

那么,不带评判的接纳是什么样的呢?“你不确定这几个陌生小朋友会不会伤害你,你觉得害怕,所以躲开了,对吗?” —— 客观描述孩子此时的想法和感受。不带有“好”或“不好”的评价,不做勇敢或胆小的判断,这就是不带评判的接纳。接纳是有魔法的,一旦孩子感受到被接纳,压力就会下降,进而平静地思考解决办法。

让孩子感受到被接纳的办法,就是客观描述孩子的想法、感受和行为。想法是孩子此时是怎么想的;感受是孩子此时的感觉,是害怕、难过、高兴,还是骄傲;行为则是能观察到的孩子的一系列动作。想法、感受和行为之间互相影响,这就是认知行为理论的核心。其中认知就是想法,情绪就是感受。

图3 认知行为模式概述图

客观描述的难点在于,行为就像浮在水面上的冰川,是我们能看到的30%,而这30%则由水面下占70%的认知(想法)和情绪(感受)所决定。而认知(想法)和情绪(感受)发生在孩子头脑中,是孩子的内心戏,我们看不到,只能去猜测:他是怎么想的,他有什么感受。猜对了,就是有效认同和接纳;猜错了,则会激起孩子更剧烈的负面情绪。

2.拿捏孩子的内心戏

以下方法可以帮助成人更好猜对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①换位思考。

也就是从儿童的视角去体会他们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幼儿园孩子都很喜欢户外活动。一天,又到了放学前的户外时间,其他小朋友纷纷把书包放在了操场旁的空地上,跑去操场上撒欢了。只有俊俊独自坐在自己的书包旁。询问原因后,俊俊表示自己不想玩,他想看着自己的书包。

如果从成人视角来处理这件事,可能会这样:每个人都要参加集体活动,俊俊不参加就违反了班级公约。所以老师可能会用违反公约的后果促使他加入集体活动:“这是集体活动,你不参加就违反了班级公约,下次户外时间就不能出来玩了。”或者使用榜样法:“你看其他小朋友都去玩了,你平时都很听话,今天也要做个听话的孩子。”这些方法往往都是无效的。

如果代入俊俊的视角,事情就变成了这样:俊俊平时都很喜欢户外活动,为什么今天却一反常态?为什么他要看着自己的书包?哦,他今天戴了自己最喜欢的电话手表,但是按照活动规定,电话手表只能放进书包里,不能戴在手上。他一定是担心弄丢书包里的电话手表。

于是我说:“俊俊,你看那里的保安叔叔,他会保护所有小朋友的书包,你的电话手表很安全。放心吧!现在你可以去操场上玩了。”听了这句话,俊俊立马两眼放光,健步如飞地跑到操场上加入集体活动中了。

②套用万能公式。

孩子的每个行为背后都有其目的,特定的目的驱使孩子做出相应的行为。明确这个目的非常关键,只有知道了孩子的目的,才能提出有效建议,帮助孩子用合适的方式实现目的,而不是乱发脾气。洞察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可借助一个万能公式来进行:一是他想得到什么;二是他要避免什么。

孩子想要得到的,可能是求关注,比如故意把盘子敲得叮响,内心戏可能是“妈妈来陪我吃饭”;可能是某个物品,比如赖在商店不肯走,大概率是想要买奥特曼卡片;也可能是想获得某种体验,比如总跑去树林里,可能就是为了体验捡树叶的快乐。

孩子想避免的,可能是困难的任务,比如不肯收玩具,是因为收玩具对他来说太难了,于是他就避免收玩具这个任务;可能是自己讨厌的物件,比如不愿意去阿姨家拜年,仅仅是因为讨厌阿姨家的狗,“它总扑我”;也可能是讨厌的人,比如不想上舞蹈课,因为舞蹈课上的悠悠总欺负自己,不想见到他。

明确了孩子行为背后的目的,我们就可以提出有效建议,教孩子用正确的方式达到目的。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想获得什么,那么可以教孩子用合理的方式得到。比如:

“你想让妈妈陪你吃饭(描述想法),那你用嘴巴说出来(提建议),敲盘子的声音会让妈妈很不舒服。”

“你想买奥特曼卡片(描述想法),可以等到下次约好的买玩具的时间再买(提建议)。”

“你想去树林里捡树叶(描述想法),第一,捡了后要将树叶放进塑料袋里,不能把它塞口袋里,那样会弄脏衣服;第二,捡完了必须洗手(提建议)。”

如果孩子的目的是避免什么,那么可以帮他扫清障碍,并坚持合理的结果。比如:

“不收玩具那就不可以玩玩具(合理结果),妈妈可以教你怎么收拾,我们一起练习几次(扫清障碍),你就会收玩具了。”

“去阿姨家拜年是我们约定好的,如果不遵守,那我们之前约好的看电影计划只能取消了(合理结果)。我会请阿姨把狗关起来(扫清障碍)。”

“舞蹈课是你想上的,你很喜欢跳舞(描述想法)。我已经跟老师说过了,下次如果悠悠再欺负你,你就举手告诉老师,老师会帮你的(扫清障碍)。”

③多观察。

对孩子想法和感受的推测,要基于孩子的客观行为,而不是我们的主观判断。观察得越细致,对孩子行为的分析就越客观。比如有妈妈说:“3岁的孩子总喜欢推人。”这个描述其实很模糊。什么叫总喜欢推人?这时候需要家长细致地观察:孩子一般会在什么情况下推人;推人行为的频率是怎样的 —— 平均一周3次还是一天3次;是谁都会推吗,还是只推特定的人?他会推其他东西吗?

如果孩子不仅喜欢推人,还特别喜欢推门、推车,推他能推的一切,那这种行为的目的大概率就是获得“推”的体验。对这种行为我们采用的客观描述就应该是:“你喜欢‘推’这个动作,想推很多很多东西,可以去推门和车,但不可以推其他小朋友。”

如果孩子只在被其他小朋友冒犯的时候推人,那他推人的目的,很可能是避免被其他小朋友伤害。这种情况下,家长对推人行为的客观描述就应该是:“阳阳拿了你的积木,你想保护自己的积木,就把他推开了。保护积木,应该用嘴巴大声说‘请停下’,推人的动作是不对的。”

以上分析仅通过观察一次推人动作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多观察孩子某一行为发生的场合、频率、方式,通过细致的观察获取全面的信息,从而帮助我们客观解读孩子的想法和感受。

④猜测并求证。

即使家长们已经做到了换位思考,套用了万能公式,观察得也足够细致,可能依然无法把握孩子的想法和感受。这时候我们可以用猜测并求证的方法,让孩子告诉我们答案。

7岁的成成拒绝参加幼儿园的走秀表演。成成个子高,体育很好,平时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为了这次走秀,妈妈还特意给他准备了唐装,班里组织练习走秀的时候他也没有排斥过。作为老师,我也不明白,为什么他突然拒绝参加最后的走秀。问他原因,他就反复说:“老师,我就是不想参加嘛。”问急了,他就低头不说话了。这时,我只能盲猜。

“你是怕走不好吗?”他摇头。

“你不喜欢自己的衣服吗?”还是摇头。

“家人批评你了,你心情不好?”继续摇头。

他忽然问我:“老师,表演完会有很多人拍照吗?”

问题可能出在拍照这儿了,我继续追问:

“你是不喜欢拍照吗?”他点点头,又摇头。

我感觉自己很接近答案了:“你是怕拍出来不好看?”

他害羞地点点头,说:“我不知道怎么摆pose。”

“你不需要摆pose,走秀的时候会有摄影师拍照。如果你想摆pose,我们现在就可以准备一个结尾pose。”

成成最终还是决定要一个结尾pose,并在我的帮助下锁定了pose动作,最终顺利完成走秀。

猜测并求证这种方法,放在不会说话的婴儿和学步儿身上同样有效。有一位妈妈曾向我咨询:孩子4个月了,妈妈抱就没问题,奶奶一抱就哭。怎么办?

4个月的婴儿还表达不出自己的感受,我们只能通过猜测并求证的方式来寻找原因:是奶奶抱的姿势婴儿不喜欢吗?(猜测)那奶奶可以换成妈妈抱的姿势。(求证)如果婴儿不哭了,表明猜测正确。如果婴儿依然哭,那么可能不是拥抱姿势的问题。继续猜测并求证:是奶奶衣服上有婴儿不喜欢的气味吗?(猜测)那奶奶可以换件衣服抱。(求证)

当成人求证时,婴儿会通过趋向或逃避的行为做出回应,从而让我们判断这一猜测是否正确。婴儿的眼神、表情、动作就是他们的“婴言婴语”,能透漏出非常多有价值的信息。

3.示范

情绪的识别、理解、标记是内隐过程。我们看不到孩子的情绪,孩子也看不到我们的情绪。家长需要示范出自己对情绪的识别、理解和标记。这个示范的过程叫公开说出(speak out),就是把内心感受描述出来。家长描述得越频繁,孩子对情绪的识别、理解、标记就越到位,并能学着家长的样子去理解和标记自己的情绪。

我们可以使用“我觉得……/你觉得……/他觉得……”的句式,抓住生活里我们出现情绪的一刻,用语言描述出来,进行示范。比如:搭了很久的积木倒了,孩子气得直跺脚,哭鼻子,这时父母可以趁机说:“积木倒了,你觉得很生气。”再比如“我刚擦完地板,你就打翻了颜料,我觉得很生气”“奶奶生病了,我觉得很担心”“你的朋友哭了,他觉得很伤心。我们给他个泰迪熊吧”,等等。孩子会从家长的描述里逐步加深对情绪的识别、理解、标记,并慢慢学着家长的样子,说出自己的情绪。

让情绪可视化的工具

教孩子识别、理解、标记情绪的另一个有效方法是:让情绪可视化。

让情绪可视化,指的是把冰川下看不到的感受用图片、语言、动作等可以看到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样做的意义在于:一是帮助孩子识别和理解情绪;二是帮他们用准确的词汇标记自己和他人的情绪,更好地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感受。这为情绪的调节和表达,以及社交活动打下了坚实基础。

让情绪可视化的工具有很多,这里介绍非常实用的两个:

1.情绪表

情绪表是马克·布雷克特博士“RULER情商发展模型”中的核心工具。因其实用性和有效性被美国1200多所学校所采用,并被推广到澳大利亚、西班牙、墨西哥等国,在全球范围内帮助上千万学生发展高情商。美国幼儿教育协会把情绪表誉为有效示范情商技巧的心脏,是学生做好学习准备的关键。美国大多数幼儿园和小学的学生的一天都是从把自己的头像贴在情绪表上开始的。

情绪表有两个轴 —— 横轴和纵轴。横轴代表主观的愉悦度,从左(﹣5)到右(+5),愉悦度依次增加。横轴﹣5代表非常不愉悦,比如生意失败、赔本欠债;横轴+5代表非常愉悦,比如刚刚拿到一笔可观的奖金。纵轴代表身体里流淌的能量值,从下(﹣5)到上(+5),能量值依次增加。纵轴﹣5代表能量值极低,比如身体被掏空,只想“葛优瘫”;纵轴+5代表能量值爆表,比如精力充沛,可以登顶乞力马扎罗山。

图4 情绪表1

横轴和纵轴联合划分出4个象限,人们感受到的情绪可以被归入这四个象限。第一象限表示高愉悦度、高能量值,比如快乐、高兴、兴奋、**、狂喜;第二象限表示低愉悦度、高能量值,比如紧张、愤怒、挫败、生气、害怕;第三象限代表低愉悦度、低能量值,比如伤心、失望、绝望、孤单;第四象限代表高愉悦度、低能量值,比如平静、休闲、满足。

图5 情绪表2

情绪管理的难点在于:我们很多时候无法清楚分辨自己的情绪;不同人使用相同的情绪词汇,表达的感受可能非常不同。比如:10岁的明明跑步时被同学绊了一下,导致摔倒并最终输了比赛,他特别想冲上去打这个同学。我们应该怎样描述明明此时的感受呢?生气、伤心、愤怒、挫败、痛苦,还是失望?有了这张情绪表,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情绪,并选择合适的词汇去描述孩子复杂的感受。

对于0~12岁孩子来说,这张表让每种情绪代表的含义可视化,对于儿童识别、理解、标记情绪不可或缺。借助这张情绪表,当儿童出现某种情绪时,他们能察觉到情绪,明白这种情绪属于哪一类,背后的愉悦度和精力值是怎样的,进而能用合适的词汇标记自己的感受。

那么,这张表具体怎么用呢?对于3~6岁孩子,可以使用下面的简单版本 —— 每个象限被赋予一种最具代表性的情绪。第一象限=高兴,第二象限=生气,第三象限=伤心,第四象限=平静。日常生活中可以让孩子把自己的头像贴在对应的情绪上。讲故事时也可以请孩子描述一下,故事里的某个人物现在处在哪个象限,为什么。跟孩子沟通时,我们也可以指出自己情绪所处的象限,帮助孩子理解家长此刻的感受。

图6 3~6岁儿童情绪表

对于6~9岁孩子,这4个词可以扩展到16个词,家长要引导孩子学习分辨每个象限里不同感受之间的差别,明白不同情绪的前因后果。比如第一象限里不仅有快乐,还有开心、兴奋和狂喜。

图7 6~9岁儿童情绪表

到了小学高年级(9~12岁),孩子能理解、分辨更多情绪间的微妙差别。同时也开始知道,不同的人面对同一事件会有不同情绪,一个人也可以同时经历多种情绪。前面提到的明明,经历跑步事件后,他当时的感受非常复杂,包括低愉悦度、高能量值的暴怒 —— 想要冲出去打同学的感受,以及低愉悦度、低能量值的失望和伤心 —— 本来可以取得名次,却因为意外输了,他很想哭。可是没有人安慰他,所有人都阻止他打同学,还说:“一次比赛没什么大不了的,以后机会多的是。”这个时候他又感受到了更低愉悦度的孤独 —— 这个世界上没有人理解自己。一张情绪表,就能清晰呈现出明明此刻的复杂感受。这种对自己感受的深入察觉和接纳就是高情商的表现。

图8 9~12岁儿童情绪表

2.情绪轮盘

美国心理学家罗伯特·普拉切克(Robert Plutchik)的情绪轮盘也是让情绪可视化的有效工具。这个轮盘从内到外分为三个圆环。中间的圆环呈现了人类的8种基本情绪,包括害怕、惊讶、难过、厌恶、生气、盼望、喜悦和信任。最外圈的圆环是这8种基本情绪的弱化版,用更浅的颜色代表;最里圈的情绪则是这8种基本情绪的加强版,用更深的颜色代表。比如中间的基本情绪是害怕,外圈的弱化版就是紧张,里圈的加强版就变成了恐慌。我们可以把轮盘打印出来,贴在墙上,用以帮助孩子识别情绪。轮盘上的32种情绪可以一直用到初中。

图9 情绪轮盘

妙妙的爸爸妈妈花了一段时间学习了情商发展的知识和方法,对妙妙的养育方法做了一定调整。考虑到妙妙目前的情绪管理水平很低,他们先在家里引入了只有四种情绪的情绪表,并把家长的头像都贴在情绪表旁边。

有一次,妙妙跟爸爸玩游戏又输了,她气得边哭边拍打爸爸。这时爸爸推开她,走向情绪表,把自己的头像移动到“伤心”蓝色象限,并说:“你打我,这让我很难受,我现在什么都不想做,只想安静一会儿。”爸爸离开了,留妙妙一个人在原地哭喊。

5分钟后,爸爸回到妙妙身边,看着她说:“你可以去移动自己的头像,这样爸爸才知道你是什么感受。”妙妙流着鼻涕,带着哭腔,把自己的头像移动到红色的“生气”。爸爸说:“玩游戏输了你很生气,生气的时候你心里像有一头喷火的龙一样,烧着你的心,你的手不听话,就打了爸爸,你还想扔东西。”妙妙点了点头。爸爸接着说:“生气的时候你可以哭,可以喊,但是不能打人。打人会让爸爸感到伤心。”妙妙继续一个人哭了一会儿,但是没再嘶吼,也没有扔东西和打人。

类似使用情绪表的场景在家里重复了很多次。一个月后,有一次他们打算去户外玩,妙妙让妈妈帮她穿鞋子,被拒绝后她开始哭,并且打妈妈。妈妈说:“打人是没用的。你穿好鞋,我们就出去玩;不穿鞋,就不出去了。”她收回手,坐在地上哇哇大哭。哭了很久,感到累了后,妙妙气冲冲地跑去移动自己的头像,移到了红色的“生气”。妈妈问她:“刚才你打妈妈的时候,你觉得妈妈是什么感受?”妙妙指了指蓝色的“伤心”,然后“哼”了一声,终于自己穿鞋子出去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妙妙在玩搭乐高,但她就是无法按照图片上的模型搭出房子的形状,于是她开始大哭并推倒了所有的乐高。妈妈在旁边看着她,忍住了干预的冲动。妙妙哭了一会儿,发现妈妈没有理她,就气哄哄地跑去情绪表那里把头像移到了“生气”。没有扔东西,也没有在地上打滚。20分钟后,她还在小声抽泣,妈妈问:“你想继续玩乐高,还是收好乐高去玩别的?”妙妙想了想,然后自己收好乐高,画画去了。

经过两个多月的训练,妙妙学会了通过情绪表来理解自己的情绪,并知道了打人、扔东西是不能跨越的底线,也初步学会了怎么从生气的情绪里恢复平静。妙妙的爸爸妈妈已经在考虑过段时间,把现在的情绪表升级为16种情绪的情绪表了。

在使用情绪表的过程中,有一个关键点是留白时间。也就是说,家长不干预,留出一段时间让孩子自己从情绪里恢复平静。0~6岁孩子的大脑还在发育中,杏仁核 —— 前额叶的平衡功能弱。具体来说,孩子的杏仁核强势,情绪易激烈;前额叶思考控制功能弱,做事易冲动。孩子情绪管理能力提升的过程就是杏仁核 —— 前额叶平衡功能完善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需要儿童反复锻炼弱势的前额叶,即孩子面对激烈情绪时,能自主调动前额叶去思考,去约束自己的行为。

孩子一有情绪,父母就干预,相当于父母使用了外力来约束孩子的行为,剥夺了孩子自主调动前额叶去管束行为的机会,让前额叶得不到锻炼。孩子没有机会独立处理情绪,前额叶的思考控制能力自然薄弱,就容易出现妙妙的情况:情绪易激动,无法控制自己的冲动,出现打人、扔东西等失控行为。

我有一个朋友,因为一次意外,左脚脚趾严重受伤,导致整个左腿无法发力。半年里,朋友只能用左臂撑着拐杖,靠一只右腿走路。半年后,朋友左腿缩小了一圈,左腿维度比右腿维度小了整整7厘米。她的左腿肌肉在完全没有锻炼的情况下,萎缩了。

前额叶得不到锻炼的孩子,他们的前额叶就像这位朋友的左腿一样,力量薄弱。前额叶薄弱的孩子,无法发展出高效的杏仁核 —— 前额叶平衡功能,也无法有效控制自己的行为。只有像锻炼肌肉一样,经常锻炼前额叶的功能,前额叶才能健康发展。而锻炼前额叶的关键,就在于留白时间 —— 家长留出时间让孩子独自恢复平静。

那么,怎么判断是否应该干预呢?如果孩子没有越界行为且没有向父母求助,就可以不干预。哪怕孩子哭闹,也要留出时间让孩子自己恢复平静。在妙妙搭乐高的场景里,她搭不出想要的乐高房子,就又哭又闹,但当时她没有打人、扔东西等越界行为,也没有向妈妈求助。因此,家长可以不干预。

同时家长也要注意分辨求助和依赖的区别。求助是孩子因为能力限制而做不到,这时他需要家长提供一定的协助;而依赖则是孩子明明可以做到,却不想做,这时家长应果断拒绝孩子的请求。比如,6岁的妙妙明明会自己穿鞋,临出门时却让妈妈来穿,这是依赖,妈妈就需要果断拒绝,不干预,让孩子自己从被拒绝的挫败中平静下来。

我在咖啡馆也曾见过这样的场景:

小男孩蹲在地上摆弄电源插座,站起来的时候头撞到了桌角,立马鼓起了一个大包,他疼得直哭。小男孩的爸爸走过来抱起他,摸了摸他的头,哄了几句。不到1分钟,小朋友就停止了哭声,依偎在爸爸怀里。3分钟后,他又跑到地上去推自己的摇篮车,就好像撞桌角的事没发生过一样。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各种磕碰,既有生理上的,也有心理上的。他们有自己恢复平静的能力。当孩子的前额叶得到足够的锻炼,他们就可以像那个小男孩一样,快速从撞桌角的疼痛里恢复平静。情绪本身没有对错,我们需要做的就是接纳,接纳所有的情绪 —— 痛苦、快乐、愤怒、满足,包括孩子以及我们自己的。就像有人这么说:情绪就像海浪,我们不能阻止它的到来,但我们可以选择在哪片浪花上冲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