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中,凡是引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的论述,若无特别说明,皆引自《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二卷,不再一一列注。

[1] [美]路易斯·亨利·摩尔根,古代社会[M]. 杨东莼、马雍、马巨,中央编译出版社,2007。

[2]许耀桐,治理与国家治理的演进发展[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9):4-12。

[3] 朱苏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比较[J]. 中国检察官,2009(01):73。

[4]李以所,现代国家治理:西方的经验和教训[J]. 领导科学,2014(17):6-8。

[5] 龚刃韧,法治的正本清源——评《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思想的比较》 [J]. 法学,2009,(1):3-18。

[6]李以所,现代国家治理:西方的经验和教训[J]. 领导科学,2014(17):6-8。

[7] 张康之,行政与公共行政的历史演进[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02,(4):24-28。

[8]蒋好华,论人类治理模式的演变[J]. 唯实,2004,(Z1):78-82。

[9]许耀桐,治理与国家治理的演进发展[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9):4-12。

[10] 梅志罡,新公共管理理论及其借鉴意义[J]. 行政论坛,2006,(1):5-8。

[11]许耀桐,治理与国家治理的演进发展[J].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6,(9):4-12。

[12]窦玉沛,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J]. 行政管理改革,2014,4(4):20-25。

[13] 俞可平,中国治理变迁30年(1978~2008) [J].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8,(3):5-17。

[14]窦玉沛,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J]. 行政管理改革,2014,4(4):20-25。

[15] 许耀桐,中国国家治理的宏图大略[N]. 人民日报,2017-07-23(05)。

[16] 国家行政学院教授 马庆钰. 如何认识从“管理”到“治理”的转变[N]. 人民日报, 2014-03-24(007)。

[17] 阙莉.社会治理及其“四化”的研究述评[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8 (03) :43-49。

[18] Francis Fukuyama,State-Building: Governance and World Order in the 21th Century[M]. Ithaca,N.y.: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2004.

[19] 孙晓莉,社会治理模式的变迁[J/OL]. 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884342.htm,2008-9-1。

[20] 张镇镇,公民概念的变迁与人的发展[J].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3):65-67。

[21] 馨元,公民概念之演变[J]. 当代法学,2004,18(4):73-84。

[22] 馨元,公民概念在我国的发展[J]. 法学,2004(06):23-32。

[23] 戴长征、鲍静,数字政府治理——基于社会形态演变进程的考察[J]. 中国行政管理,2017,(9):21-27。

[24]宋清员,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

[25] 张林江,传统中国的社会治理智慧[J]. 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4。

[26] 胡颖,老子《道德经》思想启示浅析[J].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16(01):42-45。

[27] 郑好,试论老子的道法自然观[J]. 知与行,2018(03):148-155。

[28] 叶自成,华夏主义:中国的本土人文精神[J]. 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3,(z1):64-83。

[29] 韩连武,论《老子》的思想体系[J].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3):14-18。

[30]宋清员,中国传统国家治理思想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5。

[31] 莫砺锋,唐宋诗词的现代意义[N]. 光明日报,2016-04-14(011)。

[32] 李旻、张允熠,论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J]. 思想理论教育,2017(5):35-42。

[33] 严瑞,论儒家思想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契合与相通[D].安徽大学,2015。

[34] 邓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D].东北师范大学,2016.

[35] 杨朝明,崇正义 尚和合 求大同[N]. 光明日报,2014-07-29(016)。

[36] 肖群忠、杨建强,论中国梦的“大同”文化根基[J].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35(06):59-65+2。

[37]王军,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心态演变[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6):76-82。

[38] 杨茂玉,当代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路径[J/OL]. 中国培训:1-2[2019-03-04].https://doi.org/10.14149/j.cnki.ct.20170622.054。

[39] 卢澍,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近代文化自信的丧失与当代重建研究[D].兰州大学,2015。

[40]王军,近代以来中国人对传统文化的心态演变[J]. 玉林师范学院学报,2015,36(06):76-82。

[41] 蓝志勇、魏明,现代国家治理体系:顶层设计、实践经验与复杂性[J]. 公共管理学报,2014,11(01):1-9+137。

[42] 石海兵、刘继平,天人合一与征服自然——中西自然观的比较[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03):79-81。

[43] 何叶菊,中西方管理思想的文化差异分析[J].管理观察,2008(09):143。

[44] 方光华,“命运共同体”彰显中华文化精髓[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15-11-19(001)。

[45] 王保国,地理环境、农耕文明与中原文化的基本趋向[J]. 殷都学刊,2006,(1):97-101。

[46] 王睿,论希腊化时期亚历山大里亚的文化特征及其历史地位[D].陕西师范大学,2012。

[47] 简丹,《大国崛起》:让历史照亮未来的行程[J]. 当代广西,2007,(1):60-63。

[48] 百度百科:地理大发现

[49] 贾海滨,再论自然环境对政治体制的影响[J]. 世纪桥,2014(09):53-54。

[50] 习近平用“和”文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N].学习中国,2018.8.13。

[51] 关立新,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向及中国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04。

[52] 卢静,当前全球治理的制度困境及其改革[J].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2014,(1):107-121。

[53] 范黎波、施屹舟,理性看待和正确应对“逆全球化”现象[N]. 光明日报,2017-04-02(007)。

[54] 石晨霞,全球治理机制的发展与中国的参与[J]. 太平洋学报,2014,22(01):18-28。

[55] 朱云汉,逆全球化潮流与全球治理改革的新动力[R].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孙运璇科技讲座的演讲,2017。

[56]蒋好华,论人类治理模式的演变[J]. 唯实,2004,(Z1):78-82。

[57]蒋好华,论人类治理模式的演变[J]. 唯实,2004,(Z1):78-82。

[58]左凤荣,全球治理的理想目标与追求——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7,11(01):108-113。

[59] 江应中,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的哲学基础[J].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4(01):1-8。

[60] 任洁,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J]. 东南学术,2018(01):10-17。

[61] 李向阳,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全球治理改革方向[J]. 中国领导科学,2017(05):46。

[62]左凤荣,全球治理的理想目标与追求——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7,11(01):108-113。

[63]左凤荣,全球治理的理想目标与追求——习近平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J].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2017,11(01):108-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