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上海绞圈房的分布,当然先要明确上海的地域分布。本书所讲的绞圈房分布,是根据现在的上海行政区域来划分,但在历史上它是指江苏东部、浙江北部和上海本土。

由于种种原因,上海建筑界一直将石库门作为上海老房子的代表,对于石库门之前上海人的住房,各种文献大多以“本地民居”泛称。一直到1991年11月6日褚半农先生在《劳动报》上发表《也谈老式本地房》,第一次公开提出了“上海本地老房子是绞圈房”这一观点后,人们才渐渐接受了这种观念。1993年《上海县志》采纳了这种提法,于是上海本地老房子有了自己的名字——绞圈房。因此要从文献中寻觅上海绞圈房的材料,几无可能。

我们知道,上海绞圈房的出现有两大原因:一是上海处于江南沿海位置,要防御台风;二是明代以来上海屡遭倭寇骚扰,要防外敌。因此,绞圈房临近海边,离海越近,绞圈房越多。运用上海市地理信息制作的《天地图》可找到1948年航拍的上海历史影像。我们从历史影像中看到绞圈房大多分布在近海村落,也就是今天的嘉定、宝山、金山、闵行区和浦东新区(川沙、南汇)及市中心区(杨浦、虹口、闸北、静安、徐汇区),而地处西南面的青浦、松江区等地则相对较少。在上海市中心区尚存的绞圈房,则让人匪夷所思,毕竟今天看来市中心区地皮很昂贵,为什么能允许占地面积很大、建筑容积率很低的绞圈房存在呢?其实在100年前,上海除十里洋场周围城市化外,大部分地区还是一片田野,本地房和绞圈房是当地民居的主要形式,城市化范围扩大后,本地房和绞圈房被大批蚕食,留下的都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作为零星边角料的土地,房地产商看不上,又派不上用场,所以才能避开一次次拆迁而留存下来。

从数量来看,上海绞圈房不是官宦人家的庭院建筑,也不是商贾富户的深院豪宅,而是中产阶层的小康之家,因而散布于上海城乡。我们曾经调查过几个村庄,一般而言,绞圈房的占比为所有住宅的5%至20%。在1979年的航拍影像中,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宁路双绞圈房左边还有一座绞圈房。同样在1979年的航拍影像中(图5-1),在地处陆家嘴的原陈桂春住宅右边可找到几座绞圈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