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文龙
我出生在上海县虹桥乡曹家宅,这是外祖父的家,小时候我一直住在那里,直到12岁离开。老祖宗留下的房子现在看来不算是好房子,但小时候听大人说我们住的是绞圈房。绞圈房类似北京的四合院,是经数百年历史洗礼,富含江南特色的一种民居,那匾额更是令人神往(附图16)。在上海乡间有绞圈房的一定是“好人家”,不是士绅,便是有钱人家,或殷实户。但那时我还小,对绞圈房的认识很肤浅,认识不到这层次,只是懵懵懂懂感到房间那么多,下雨时还觉得有点阴森。我真正对绞圈房有认识还是从19岁那年开始的。
1974年我和所有同届的中学毕业生一样,响应政府号召,到农村插队落户当农民,被分配在上海县梅陇乡公社华一大队蒋家塘生产队。听老人说,蒋家塘在四周乡村非常有名,因为清代这里出了个人物蒋芹舫,此人才智过人,字写得好。有一次他进松江府,看见大街上有人在写匾额,因为没有大笔,只是用小笔在描大字。蒋芹舫看了,脱下已走烂的草鞋,唰唰唰,几个擘窠大字一挥而就,众人纷纷称奇。光绪年间,一次苏州河发大水,洪水汹涌,上海外白渡桥那里更是险情重重,众人对堤溃水涌一筹莫展。蒋芹舫见状,自荐提出从苏州河中央向两岸填坝,终于成功,得到清廷奖励。从此他名声在外,蒋家也随之兴旺,子孙满堂,蒋家塘也声名鹊起。
蒋家塘就在今漕宝路四号桥到五号桥间的南面,那是一个上海市郊少有的大村宅,1983年时就有村民168户共596人。人民公社时期,因户多人众,不便管理,在1965年分拆成1队、2队和11队3个生产队,我插队在11队,这里是蒋家塘的主要宅基地。到了蒋家塘,我又住进了绞圈房。这年我19岁,第一次对绞圈房真正发生了兴趣。后来我才知道,这座绞圈房来历不一般,正是那位筑坝有功的蒋老先生的宅邸,还是清廷赐建的。我记得房子宽约50米,进深约60米,是由四个小绞圈边上许多厢房连在一起组成的大绞圈。如果把院内所有的房门打开,雨天串门是不会湿鞋的。在东面第二个天井的地方,还有一个非常精致的砖雕门头,大家叫作墙门间。鸟瞰整个宅邸,屋面的本地小瓦整齐排列,相当宏伟壮观。这个大绞圈屋面用几百根大柱子支撑着,如果没有砖墙就仿佛在一片森林里。大厅内木构件的花雕更是远近有名,也是宅邸的浓彩一笔。可惜世事巨变,到了1986年只剩一间半客厅,现在更连这点客厅也不见影踪了。这一切都一去不复返,再也无法重现。只是我常常想到它,和别人念起它。
我喜欢木文化,比如一些古家具、老房子,特别对木作的榫卯一直有浓厚的兴趣,还不自量力收藏了不少的绞圈房,兴建了荟珍屋(附图17)。如果说这爱好来自天性,倒不如说是来自插队落户的那些年代所带来的影响。我能成为中华文化促进会的第一批会员,在国内收藏界有点名声,与40年前在蒋家塘的6年插队生活是分不开的。今天我在努力抢救万余件明清家具和几十幢优秀大木结构的古建筑,其精神就来源于在蒋家塘接受的再教育,还有那一幢绞圈房蒋宅。
作者简介:赵文龙,现任上海收藏鉴赏家协会理事、松江区收藏协会会长。2009年受到文化部关注,被评为首批中国木作协会会员,也是目前上海唯一的代表。从1999年开始创办荟珍屋,目前荟珍屋藏有明清江南苏作文人精品家具数万件,优秀古建筑上百栋。赵文龙自云:要建立一个文化传播的共享平台,与人分享收藏之道,教人品味木作之美。本文选自《九星村志》。